科技霸权(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540

  华夏网友们的情绪被顺利升空的火箭彻底点燃,因为星辰重载并不是一枚简单的火箭,而是超大型地球同步空间站计划的第一步,这就好比帝国大厦的建立,破土奠基和大楼封顶的那一刻,总是最能激动人心。
  尽管空间站的具体规划依旧保密,但人们从罗佳在自己专栏节目中透露出的只言片语,不难判断那是一座很大的太空建筑,有许多舱室组成,将来还会有价格相对不那么昂贵的太空旅行项目,以满足人们猎奇的欲望。
  反正总的来说,北美计划在太空中搞星联网,而华夏打算在同步轨道建空间站,两大项目都开创了历史,孰优孰劣,恐怕要等到两个项目都完成,真正投入运营的那一天,才能见分晓。
  太过高深的道理大家并不懂,但总觉得星辰科技既然决定建造太空站,就一定有其好处和目地,长期以来,华夏民众对星辰科技积攒下巨大的信心,无论星辰科技做什么,上马哪怕再无厘头的项目,民众都会全力支持。
  于是当星辰火箭升空,释放出同步轨道空间站的第一个基础模块,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被顺利回收之后,整个华夏都沸腾了,人们走上街头,相拥庆祝,而各大媒体,也顺势推出相关专题报道。
  B站和其他隶属于星辰科技的媒体,推出科普系列,全方位帮助大家解惑,为何要建设空间站,以及空间站的用途,结构等等。
  当然了,罗佳并不会告诉大家,自己真正的打算是制造太空电梯,全世界都以为,空间站是一座太空实验基地,以及未来太阳系殖民计划的母站。
  观察者网推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史,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并且介绍许多不为人知,但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科学家,给同学们认识。
  央视则从战略高度进行报道,把欧洲航天局,俄国航天局,北美NASA,和我国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复兴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谦逊结论。
  与华夏这边的期待和兴奋不同,西方世界普遍处于一种羡慕嫉妒恨的状态,特别是欧洲网友,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才是西方正统所在,文艺复兴的起源,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日渐衰落的事实。
  欧洲人觉得这世界是中美欧三强鼎立,俄国人觉得是中美欧俄四大霸主,可实际上,真正的较量只属于中美双雄,欧洲已经逐渐边缘化了,至于俄国,那是一只瘦死的骆驼。
  “切,太空站又不是移民火星,有什么了不起?”
  “就是就是,那些华夏人除了炒房子什么都不会,我们澳洲的房价,就是被那些黄皮猴子炒上去的,烦死他们了,现在可好,他们居然还要去同步轨道盖房子。”
  “听说华夏是吃货之国,他们建造大型空间站,该不会是为了在太空里培育新型蔬菜瓜果,然后吃掉吧?”
  “哈哈哈哈,我要被前面的弹幕笑死了,花上万亿巨资,去太空培育蔬菜和搞房地产,华夏人也就这点出息喽。”
  “真正的太空计划还要看我们北美,你们知道星链一旦并网,意味着什么吗?”
  “这个还真不知道,愿闻其详。”
  “很简单,意味着一张不受各国当局控制的,全球电信网络!意味着全球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监控!哪怕是华夏长城上的一只蚊子,也别想逃过我们北美的眼睛,你们说可怕不可怕?”
  “我去!星链竟然恐怖如斯!”
  “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一个产值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存在,那就是汽车制造业,汽车以及相关零部件,保险,消费服务,创造了全球第一大产业链,而电信产业以及互联网基础加增值服务,未来有可能和汽车产业并驾齐驱,星链的最终目标,是让华夏移动,华夏联通,欧洲沃达丰,这类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全部破产!”
  “厉害了我大美利坚!”
  “北美电信统治全球万岁!”
  “你们说的是星链计划远期目标,目前来说,星联网替代互联网还是做不到的。”
  “远期目标怎么了?有本事,几十年后,你们华夏人别用我们建造的星联网试试。”
  马斯克不愧是拥有独特个人魅力的存在,在他的宣传下,如今的北美吃瓜群众很有一种优越感,同样是超大型太空计划,但北美吃瓜群众觉得,星链计划远比太空站计划厉害很多。
  毕竟星际互联网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监控全球的同时,将各国原本的电信网络取而代之,根据国际法,空间高度八十五公里之上,即属于外层空间,全人类共有,任何国家都无法宣示主权。
  也就是说,北美的间谍卫星就在我们头顶一百公里飘着,我们也拿它没辙,因为间谍卫星并未侵犯我国主权,当然,要是我国的间谍卫星,也在华盛顿头顶一百公里飘着,北美也拿我们没辙。
  由此不难看出,所谓国际法范畴内的空间主权,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谁都可以往天上射卫星,就看谁射的稳准狠,就看谁射的多,多到提前把轨道给占了,让后来者无路可走,谁就是老大。
  ……
  北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
  办公室里的巨幕反复播放,星辰重载火箭升空又回收的全过程,除了第三级推进器之外,一级和二级推进器都是可以回收的,而它们也是一架火箭中造价最昂贵的部分。
  通常来说,能够实现一级推进器回收,可以降低成本百分之五十,实现二级推进器回收,降低成本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所以当星辰火箭大部分从空中回落,稳稳停泊在金属发射平台的时候,马斯克和卡纳维拉尔角的NASA专家们,他们意识到,世界上成本最低的运载火箭,终于横空出世了。
  虽然具体成本依然是个迷,但行业专家们纷纷推测,星辰重载火箭的发射成本,很可能在五百万美元以下。
  按照这个价格,星辰科技完全可以把火箭当钻天猴放!毕竟成本太低了,而他们财大气粗,玩得起!
  这才是本次发射划时代的意义,星辰科技把昂贵的太空任务,变成了大白菜价,而这,也是华夏惯例,任何行业一旦被华夏掌握,暴利分分钟终结,低成本华夏制造,横扫一切外国对手。
  “结束吧,不用再看了。”
  马斯克吩咐秘书结束播放,很快屏幕熄灭,会议室里重新亮起灯光。
  马斯克蹙眉,他始终没有想明白一件事,星辰科技拥有全球最廉价的火箭发射成本,为何偏偏执着于建造空间站呢?
  为什么星辰科技不像自己一样,也搞一个星联网络计划,未来依靠星联网络,是可以获取大把盈利的,而巨型空间站这个东西,恐怕不仅没办法盈利,还要烧掉不少宝贵的资金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搞空间站都不像正常商业行为,而要说花掉几万个亿,仅仅只是为了亮一亮肌肉,也不像罗佳的行事风格。
  总之马斯克内心很困惑,这就好像你在下棋的时候,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你搞不懂他,他还总能赢你,想想也是很郁闷。
  难道因为量子技术?
  马斯克沉吟,量子是星联网络的前置技术,唯有解决了量子通信的问题,才能让星联网拥有足够的带宽,至于处理能力,星辰科技拥有全球最快的芯片体系,对他们来说,芯片并不是一个问题。
  很快,马斯克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在量子通信这个领域,华夏是领先于全球的,早在2016年8月,华夏就发射了墨子号量子卫星,所以对星辰科技来说,量子通信技术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马斯克挠了挠头皮,任凭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星辰科技竟然要造太空电梯,那种异想天开的玩意儿,于是他决定不想了,站起身,望着窗外巨大的发射场,嘴角轻轻扬起一抹弧度。
  普通人并不明白,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虽然都是基于量子技术,但其中的差距却犹如天壤之别,量子计算对于未来的重要性,远超量子通信。
  不久前,马斯克得到消息,谷歌的量子计算项目,即将取得重大突破,被星辰科技欺负惨了的谷歌集团,始终憋着一口气,恨死罗佳和星辰科技了,一直在发疯般的搞研发,操作系统和搜索引擎方面的损失,他们打算通过量子计算找回来,誓要报当初一箭之仇。
  “不但太空霸权你们无法得到,一旦谷歌集团宣布量子计算成功,连半导体霸权你们也保不住喽,罗佳啊罗佳,大国之间的较量,绝不像你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世界复杂着呐。”马斯克离开办公室之前,自言自语的念叨。
  “全都准备好了!”
  “这边请,记者们都在等您。”
  “那些华夏人绝对想不到,就在星辰重载发射成功之后短短几个小时,我们就将发射超级猎鹰!而且我们是双发!一次性发射两颗火箭!”
  马斯克的秘书在前面带路,他把早已准备好的演讲稿递上,同时十分兴奋的说道。
第四百七十一章
竞争
远古巨兽在苏醒!
  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
  噼里啪啦~
  镜头一阵狂拍,而面对镜头的马斯克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从他十几岁的时候起,就已经是北美家喻户晓的天才,此刻他神情自若的手指隔空轻点,示意CNN的记者可以向自己提问了。
  “请问马斯克先生,您如何看待星辰科技成功发射重型运载火箭,将同步轨道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送入预定轨道?并且顺利完成火箭一级和二级推进器回收工作?”记者问道。
  马斯克笑了笑,“恭喜他们,今天在华夏酒泉发生的一切,证明了两件事,第一,星辰科技的可回收运载火箭技术,与我们旗鼓相当,第二,他们有很大几率,完成设想中的超大型同步轨道空间站,只要资金链不断裂的话。”
  现场记者们听了马斯克的话,顿时一片哗然,正如罗佳重视马斯克一样,马斯克也给了星辰科技极高的评价,这大概就是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马斯克先生,我是来自福克斯新闻台记者,难道您对来自华夏的野蛮人,就一点也不担心吗?”又有记者提问道。
  马斯克忍不住笑出了声,“与其说我感到担心,不如我现在觉得很开心。”
  “你们知道吗?自从冷战结束后,我们的航天技术就几乎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失去了对手。”
  “现在华夏取代前苏联,站上了太空竞赛的跑道,而NASA这架庞大的机器,也已经沉睡太久,是时候重新运转起来了。”
  “我期待一场精彩绝伦的较量,期待华夏不要像苏联那样,在竞争中突然死亡,如果那样,我会很失望的。”
  记者们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马斯克说的没错,现在的NASA,其实是一个处于冬眠期的庞然大物,截至目前,北美每年的军费为六千亿美元,而NASA的预算,才仅仅不到两百亿。
  作为以殖民火星为毕生梦想的存在,马斯克乐于见到北美和华夏竞争,因为这是典型的国本之争,北美就算豁出老命去,也绝不可能认输,一旦把NASA的预算也提高到六千亿美元,那将会每年产出多少科研成果?搞不好过几年,人类真就能殖民火星了。
  美苏竞争的巅峰时期,北美当局全年总预算里,有百分之九点五是拨给NASA的!NASA每年所花烧的钱,直逼北美军费!
  科研并不以创造财富为最终目地,但是搞科研这件事本身,注定要消耗巨额财富,正因为冷战期间,北美当局疯狂向太空事业砸钱,所以我们才看到了永载史册的阿波罗计划,挑战者计划等等,没钱就没有星辰大海,现实总是如此残酷。
  想明白这一层,记者们兴奋的涨红了脸庞,难道说,又一个太空竞赛即将到来了吗?
  时至今日,当年美苏之间围绕太空霸权的惨烈争夺,依旧历历在目,惨烈到什么程度呢?
  虽然也有国际油价下跌和阿富汗战争的原因,但苏联这么强大一个国家,居然到最后穷的连内裤都没剩下,偌大帝国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相当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那场太空竞赛活生生拖垮的。
  假设北美和华夏开启太空霸权之争,NASA这架沉睡的远古战争机器,必将原地复活,在过往的竞争中,包括喷气推进和冷泉港实验室在内的顶级科研机构,全部败于星辰科技脚下,或许重启NASA,才是抵抗华夏野蛮入侵的关键。
  “不需要等待太久。”马斯克十分兴奋的说道:“星辰科技之所以能够一路过关斩将,是因为他们根本没遇到最强状态下的我们,所以才能保持全胜的战绩。”
  “而现在,真正的竞争已经到来了,连续几年的惨败,让西方世界的精英们痛定思痛,不仅NASA进入启动程序,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等,也纷纷进入扩张期,加速期,得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
  “除此以外,还有各大企业下属的研究机构,例如谷歌和苹果这样的巨无霸,近年来,他们没少在星辰科技身上吃亏,一直憋着一股劲,试图绝地反击,今后也将成为围剿星辰科技的力量。”
  “总之,请各位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个指数,科研投入指数,等什么时候,NASA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不再是区区两百亿美元,而是两千亿美元,一万亿美元的时候!才是古老战争机器马力全开的象征!”
  记者们纷纷鼓起掌来,科研投入是一个绝对指标,之前NASA每年仅仅两百亿美元预算,说明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