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540

  难以想象,就在欧盟为应该接纳多少难民,为巴黎气候协定,为男女平权,LGBT平权,为这些乱七八糟事情而争吵不休的时候,华夏人已经不知不觉把太空电梯建立了起来。
  “星辰科技,他们真的很厉害啊!”
  “比北美更厉害!马斯克宣告星链告成的时候,我还在家里开了一瓶香槟,为盟友感到高兴呢,结果一转眼,星辰科技丢出了比星链更厉害的太空电梯!”
  “伴随太空电梯计划横空出世的,还有纳米管技术,不到小拇指粗细的绳子,居然能承受上千度高温高压,外加七百五十吨的负载!简直是材料学历史上的奇迹!”
  “我们怎么办?欧洲该何去何从!?北美起码还搞出了星链计划,重启了NASA,可我们呢?每天没完没了的争吵和扯皮,欧空局的专家,都快被星辰科技给挖光了!”
  先是震惊,然后抱怨,最后怒骂,骂累了喝咖啡吃马卡龙,这是欧洲旧大陆贵族老爷们的惯常套路。
  其实,依照现在的情况看,单单北美的实力,已经很难阻挡星辰科技了,所以北美很乐意看到一盘散沙状的欧洲。
  因为欧洲继续无所作为,北美作为西方盟主的地位才会愈加牢固,才会令越来越多的欧洲势力,全心全意支持北美,将白种人世界凝聚在一起。
  ……
  东京,千代田区,首相官邸。
  产业革新机构首席行政长官能见公一,此刻正坐在首相旁边的长沙发上,在霓虹,产业革新机构的地位相当特殊,是霓虹当局和各大财阀企业之间联络的枢纽。
  想当初,三洋,夏普,松下,索尼,东芝,等等一系列巨头围绕液晶面板,打的不可开交,而韩国三星,LG和华夏京东方,华星光电这类的后发企业,又从背后不断赶超之时,就是产业革新机构出面,力排众议,将各家的面板资产拿出来重组,成立了JDI。
  当然,集中整个霓虹之力的JDI,也没能挡住来自华夏的凶猛攻势,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总之产业革新机构虽然低调,但实力和手段了得,首相紧急召见产业革新机构,显然是有一些不方便公开,却希望财阀们知道的消息,需要能见公一转达。
  “已经确认了,星辰科技在卫古岛建立的,是一架太空电梯,真正的太空电梯。”
  首相压低声音,郑重将这个消息告诉能见公一,顿时间,能见公一脑袋里嗡的一声,整个人呆若木鸡。
  尽管华夏人从来不喜欢霓虹,但也必须承认,霓虹是整个亚洲科幻氛围最好的国家,田中芳树,松本清张,小松左京,这些科幻作家早已誉满全球,近年,刘慈欣的科幻大作【三体】登陆霓虹,销量瞬间爆棚,短短五天内,便八次加印,足见霓虹全社会科幻氛围之浓郁。
  受此影响,能见公一也读过不少科幻著作,所以当首相提到太空电梯的时候,当即于脑海中浮现出诸多壮丽的太空歌剧,一时间竟无法自拔。
  “不愧是华夏啊。”首相感慨道:“任何人都只能压制他们一时,绝无可能压制他们一世,我仿佛看到时代的大潮不可阻挡而来,历史终将回归它本来的位置。”
  能见公一微微点头,从首相鬓角新添的白发,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焦虑,夹在中美这两个巨人的中间,日子委实难过啊。
  2019年10月22日,霓虹新皇登基,俄国二话不说派两架轰炸机,绕霓虹一圈后返航,气的首相脸都绿了,可却连个屁都不敢放,说到底,这世界还是大流氓们的世界啊。
  “您的意思是?”能见公一蹙眉问道。
  首相略一思考,手指沾茶水,在桌子上写下四个字,别惹华夏。
  顿时间,能见公一完全明白了,北美眼见争不过华夏,于是招揽小弟帮忙,不仅欧洲,澳洲这样的传统盟友,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是站队北美的,无论愿意与否,华夏在事实上,都已经形成了孤军奋战。
  冲绳岛上还驻扎着北美的航母呢,所以按照道理,霓虹也是要站队北美,可今天首相找来能见公一,传达的却是另外一层意思,站队,但不要冲在最前面,要冲,也让那些白人去冲吧。
  顿了一顿,首相意味深长说道:“这并不仅仅是太空电梯的问题,只不过光芒太耀眼,全世界都在盯着太空电梯罢了。”
  “事实上,星辰科技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拿出了机器人,纳米管,太空电梯,合计三大杀手锏,似乎是加速进攻的节奏。”
  ……
  几天后,当人们终于意识到,罗佳口中所谓的一号通道,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太空电梯之时,一场十级地震般的动荡,便难以避免的席卷了整个世界。
  所有人都被震惊了,尽管到目前为止,零号站和卫古岛之间,仅仅拉起一条细细的纳米管线,还远远不是太空电梯的最终形态,但架不住施工还在进行,架不住华夏民族建设狂魔的本性。
  一台又一台银色超声波攀爬电机闪亮登场,迅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个小东西呈圆形桶装,可以用齿轮牢牢卡住纳米管线,然后依靠电机扭力,将二号绳索向空中牵引。
  等高度达到一千米后,攀爬电机便停了下来,工程师们安装第二台电机,纳米管线长度三万六千公里,自重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六十吨,超声波电机尽管有着惊人的性能,可承担如此重量也是比较费力的。
  即便按照每小时六十公里计算,将二号绳索运送到零号站,也需要足足二十五天时间,时间长,任务重,所以星辰科技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案,利用多达二十四台超声波攀爬电机做牵引,以最快速度运输总重三百六十吨的纳米管线,单电机负载为十五吨左右。
  一方面是从赤道向太空运输,另一方面是从太空继续抛下缆绳,以平均每隔二十四小时一根的速度,双管齐下,争取在一年之内,将第一座太空电梯建立起来。
  这座太空电梯将使用五百一十二根,由石墨烯纳米管和碳纳米管混编而成的超级绳索,单一绳索还不足人类的小拇指粗细,却能够负重七百五十吨,除去自重三百六十吨,冗余负载高达三百九十吨之多。
  不得不说,太空电梯不仅是太空探索史上的奇迹,更是材料学的奇迹,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知,五百一十二根纳米管线的极限总负重为,十九万九千六百八十吨。
  其中绝大部分要分配给零号站,以及作为安全冗余,另外主电线和备用电线,也将占据不小的重量,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星辰科技的无线传电技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将电力送过去,只能用大功率电缆,外层加石墨烯材料保护。
  至于太空电梯的运行部分,将采用圆环形上下五层设计,人货混装,最顶层为乘员舱,其下四层为干散货物仓,冷冻货物仓等等。
  两百一十六台高性能超声波电机负责驱动,单机最大负荷一百二十吨,辅助被动安全缓降系统,意外分离弹射系统,等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单次运行时间四十八个小时,平均每周在卫古岛和零号站之间往返一次,运送不低于五千吨质量的货物,极限运载能力八千吨。
  乘客舱设有一百四十八个平躺式舱位,一间餐厅兼厨房,一间应急医疗室,和八间公用洗浴室,两间多用途室。
  工作人员合计十二名,其中四人为电梯控制员,两名安全员,两名医务员,四名空乘及后勤管理员。
  此外,还有数量不等的货舱机器人,但机器人并未计入总人数,考虑到零号站初期以建设为主,所以第一座太空电梯以货运为主,搭载总成员数量仅为一百六十人。
  等零号站初步完工后,还将建立规模更庞大的二号和三号太空电梯,以及从中轴延线伸出来的大型太空码头等等。
  总之,星辰科技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横跨今后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时间,相比之下,北美的星链计划虽然也很疯狂,但显然还不够疯狂。
  “哈哈哈,让我先笑一会儿,那些以为零号站只是一个空间站的人,你们看,打脸了吧?”
  “好多人还说零号站没有赚钱的前景,比不过北美的星链计划,可到最后呢?零号站其实是太空电梯的一部分,这个项目要是搞好了,我们将能利用全太阳系的资源!”
  “各位,拜托你们不要把节奏带偏了,太空电梯真正的意义既不是赚钱,也不是搞垮澳洲之类的资源型国家,星辰科技那帮直男,依靠太空电梯,把太空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楼上讲的很对,去西藏什么的简直弱爆了,有本事就去太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虽然是北美第一个登上了月球,但他们从未征服过,星辰科技显然不仅仅想做太空探索者,他们还想成为征服者,占领月球,甚至整个太阳系!”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只能说,星辰科技牛逼!”
  因为星链计划而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畅快了,华夏百姓们感觉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北美想摧毁华夏的长城,短短一天之后,星辰科技就把长城的边际,扩展到了外太空!
  从现在开始,高度三万六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就是华夏新的长城!
第四百九十九章
管理局会议,国家队到访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太空电梯之名便传的沸沸扬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卫古岛上那几根细细的纳米管线,也俨然成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神秘图腾,引全球无数媒体蜂拥而至,无法登岛,记者们就租借船只,在周围驻扎下来,用一个个长焦镜头瞄着卫古岛。
  数量惊人的文章,迅速占据所有媒体的头条版面,其中多有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
  由于罗佳是一个坚定的华夏优先主义者,极不喜欢西方的虚伪和双标,便有人造谣说,星辰科技邪恶变态,计划从零号站发射天基武器,先毁灭地球,然后再重建,最终实现霸权统治。
  又有传言说,星辰科技花大力气建设生命科学部,是为了效仿阳伞公司搞生化危机,先灭绝人类,然后用克隆人取而代之。
  反正啊,全球舆论现在热闹极了,各种谣言满天飞。
  “先毁灭地球,然后重建?”管理局晨会上,温成岭十分无奈的说道:“又不是闲的蛋疼,毁灭地球对我们能有什么好处?传播这种谣言的人,你说他们是不是有病啊,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我们,把我们当成禽兽了。”
  “嗨,西方人不了解我们其实很正常。”安然耸了耸肩膀说道:“相当一部分老外,总觉得老子是天下第一,根本不屑于了解外面的世界,2008年的时候,俄罗斯出兵,痛殴格鲁吉亚,北美群众当时就不干了,要找俄罗斯拼命。”
  “大家很纳闷,俄罗斯打格鲁吉亚,怎么北美吃瓜群众如此激动,后来真相终于大白,原来北美有个佐治亚州,拼写和格鲁吉亚一样,红脖子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世界上有个国家叫格鲁吉亚,还以为俄罗斯要打北美呢。”
  算是个愉快的小插曲吧,众人纷纷笑了起来,笑过之后,他们把目光投向坐在最上首的罗佳。
  “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地球太小了,人类如果还有进取心,星辰大海将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而在走向星辰大海之时,应该由我们华夏来领导。”罗佳沉声道:“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流言蜚语就让他们说去吧,向前才是我们唯一的方向。”
  “太空电梯的建立,还需要差不多一年时间,趁着这段时间,我们要全力为太空计划做配套,卡门涡街发电阵列虽然效果卓越,但却无法应用在地球之外,所以我们的采矿船,我们的月球殖民地,我们的离子推进器,都需要可控聚变作为前置科技。”
  众人纷纷点头,看来公司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将是可控聚变无疑。
  安然用原子笔挠头,“说起可控聚变这件事,我刚好从中科院得到消息,几位大佬对咱们接手西南聚变基地,并且回炉再造这件事非常感兴趣。”
  “哦?中科院哪几位?他们感兴趣的又是哪方面?”罗佳问道。
  安然随即说出几个人的名字,罗佳虽然不认识,但也都听说过,他们是领域里的大牛,可控聚变研究的领军人物。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来,其实也很简单,罗佳根据黑剑的启示和资料,让谢天博士的团队,对成都原有的聚变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中科院听说以后非常好奇,打算过去看一看。
  “中科院的大佬们可不好糊弄,要想个办法,把功劳让给团队,不能让他们都盯着我。”罗佳在心里琢磨了起来。
  目前为止,除了死脑筋的德国人,全世界就没有第二家研究仿星器的机构了,星辰科技突然从托卡马克跳到仿星器,中科院要是不好奇才怪呢,毕竟星辰科技的一举一动,备受全球瞩目,国家队要派专家组观摩,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想了想,罗佳说道:“火箭实验室的工作告以段落了,这样吧,我去趟成都,下午就走,明天接待专家组,顺便请他们吃两顿火锅。”
  安然笑着点头,“那行吧,你去感情好,毕竟仿星器方案是你和谢天一起提出来的,比我更了解情况。”
  罗佳没说什么,为了保密,他非但从不邀功,还千方百计把功劳往外推,就拿这次来说,仿星器方案明明是罗佳提出的,但全公司都以为是罗佳和谢天共同商议的结果。
  目光环视四周,罗佳对沈浪说道:“星辰文娱是公司喉舌,引导舆论的宣传机器,老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然公司成立以来,没少经历风言风语,但最近流言却一年比一年严重,原因很简单,我们正在让对手越发恐惧。”
  “文化方面还是要加强,机器人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沈浪,你今后多向安然请教,和硬件部门更紧密配合。”
  沈浪点头,望向罗佳旁边的安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