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540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子这玩意威力巨大,时间长了,外壳就会在中子不断轰击下变的千疮百孔,像海绵那样多孔而酥脆,本来很安全的可控聚变,被不受控中子这么一搞,就会变成可怕的不定时炸弹。”
  众人纷纷点头,可控聚变是无数科学家的梦想,大家当然很清楚这项技术的难点在哪里。
  “那么你们采用了什么技术来对抗中子轰击?在外壳上使用你们独一无二的石墨烯材料吗?”
  “石墨烯的硬度,是钻石的二十一点八倍,理论上足以对抗中子轰击,大不了每隔几年,就更换新的外壳。”
  “不错,对全世界来说,对抗中子轰击都是巨大的麻烦,唯独星辰科技不会,因为他们不仅有石墨烯,还有碳纳米管,这两种材料的强度,甚至能支撑三万六千公里高度的太空电梯!”
  众人十分兴奋,也显示出了对星辰科技巨大的信心,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星辰科技在材料学方面早已甩开了地球上一切科研机构,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太空电梯,星辰科技直接就动手干了,这就是基础优势带给他们的底气。
  罗佳笑了笑,“石墨烯当然要用,但最终的解决方案在月球。”
  在月球?
  一大群专家学者又傻眼了,都知道罗佳的思维总是出人意料,天马行空,却没料到这家伙思维跳跃的那么厉害,眼下这可是一群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也完全跟不上罗佳的思维节奏。
  罗佳继续说道:“月球上是有大量氦三的,而氦三和氘聚变反应,释放的不是中子,而是质子,质子带一个正电荷,所以氦3的聚变炉可以用强负电位来为质子减速,并约束它。”
  “当质子减速并且降温之后,接触到强负电位的质子,就会获得一个电子,变成一团普通的氢气,所以使用氦三的聚变反应堆,外壳不用太厚重,也不用经常更换。”
  “说到底,核聚变这玩意儿,是我们进入星辰大海的前置条件,最重要的用途是驱动宇宙飞船,而飞船一旦离开地球,就要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了,要是哪里坏了,肯定赶不及回地球返修,需要极度的稳定和安全。”
  “所以我们在地球上搞核聚变,怎么都好说,但走向星辰大海,就必须开发月球,用氦三和氘这种安全稳定的反应物,然后开发火星和整个太阳系,寻找比氦三更安全,能量值更高的第三代反应物!”
  “当然了,星辰大海这条路,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飞跃,需要的前置条件还有很多,例如三钛合金,石墨烯虽好,却是造不起飞船的,实在太贵了,别看我们星辰科技早已富可敌国,可单是造一个太空电梯,就差点把我们搞破产,乖乖,几万个亿啊!”
  众人哈哈大笑,拍手鼓掌,为罗佳的精彩演讲而喝彩,同时罗佳讲技术不失幽默的语言,也让人倍感亲切。
  “说的太对了!解决中子轰击最终的方案,就是没有中子!”
  “果然啊,星辰大海才是科学的未来,我们华夏的命运,将由星系开发的程度决定!”
  “太空电梯,可控聚变,月球基地,星系矿业,大量氦三开采,新一代无中子聚变,三钛合金,星辰大海!串起来了,全部串起来了!这就是人类走向宇宙的完整路径啊!”
  “可不是嘛,星辰科技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对未来有着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
  “老天保佑,今晚的聚变实验顺利成功吧!”
  众人无不热血沸腾,为罗佳所描绘的美好未来而欢欣鼓舞,画大饼吹牛逼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而罗佳和骗子的区别在于,他吹的牛逼,最后全都实现了。
  罗佳笑着说,“下面我要说的是第三个问题,湍流。”
  “这个问题我们是和等离子体加热问题,合并在一起研究的,核聚变最终的目标,无非是在没有辅助加热的情况下,实现聚变持续反应,也就是所谓的冷聚变,冷聚变最有效的途径,是利用聚变产生的阿尔法粒子作为热源,最终实现反应自持,制造阿尔法粒子不难,关键是如何利用磁约束控制阿尔法粒子,不让其偏离正常的轨道。”
  “所以你们看,聚变产生的湍流需要控制,维持聚变温度的阿尔法粒子也需要控制,两大难点最终殊途同归,全都落在了磁约束一途,简单约束肯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发生在聚变堆中物理效应做出微调整。”
  “微调整说起来简单,其实难度早就逆天了,它要求聚变控制系统在一毫秒之内,对电浆气体的位置和类型做出响应,然后朝极向场线圈,快控线圈,超导线圈发出指令,指令发出之后不算完,线圈还要在毫秒之内立即响应。”
  “如果放在几年前,这种毫秒级微调整我们连想也不敢想,因为当时最快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根本达不到实时计算聚变反应的要求,然而今天我们终于可以骄傲的宣布,问题解决了,因为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半导体部门!”
  “湍流一代芯片,是我们专门为聚变反应堆研发的主控芯片,再配合由人工智能小星星搭建的聚变管理系统,使我们得以对聚变反应堆,做出最精确的微观管理,引导阿尔法粒子,控制聚变反应的温度,约束等离子体,避免出现湍流现象。”
  “当然,仅有地球上最强大的半导体部门,还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我们的电气部门也是地球上最强的,他们完成了毫秒级聚变线圈控制器的研发。”
  听着罗佳的话,看着他在白板上画出歪歪扭扭的涂鸦,众人眼泪都快下来了,全球第一的半导体部门加上全球第一的电气部门,这都是逆天级别的存在。
  别人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什么星辰科技能解决?
  别问,问就是人家的家底牛逼!
  你以为罗佳在讲技术?
  错!
  他是在炫富!
  华夏科技界最强硬汉天团,就是罗佳最大的财富!
  至此,众人如梦方醒,氚的问题,中子轰击的问题,湍流和阿尔法粒子的问题,难倒无数科学家的终极问题,全被星辰科技给解决了!
  特别是关于中子轰击,星辰科技直接给出了今后三代的反应方案,现在用氘和氚反应,等月球基地建好了,就用氘和氦三反应,等材料学部门解决了三钛合金的问题,就制造基于石墨烯和三钛合金的复合型聚变反应炉,让太空船开的更远,进入忙忙太空之中,寻找比氦三更高效的超级聚变物质,开发第三代聚变反应!
  说什么呢?
  还能说什么呢?
  千言万语到最后,都汇成了一句话,星辰科技牛逼!
  现场彻底炸了,所有人都感到血脉偾张,抑制不住想要发泄,想要把心中的兴奋大声喊出来。
  罗佳连忙劝,这帮两院的院士都上了年纪,太过激动对身体不好。
  “各位前辈,算我求求各位了,冷静冷静,喝点茶水,咱们现在还没成功呢,今天晚上,我们还要挑战可控聚变的最后一大难题。”
  “而这个难题,就是磁约束!”
第五百零六章
聚变实验和超导诱导技术!
  罗佳的话引得众人连连点头,可控聚变一途,磁约束是基础,如果磁约束不达标,就算说的再天花乱坠,最终也只能是无用功。
  “众所周知,我们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双螺旋仿星器,这种全新的设计,无疑是划时代的杰作……”
  罗佳大言不惭的吹嘘了起来,其实论证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佳从黑剑手中,把能量文明的聚变器图纸和技术给搞到了。
  “除了设计,磁约束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超导材料。”罗佳淡定的说道:“德国人那台仿星器用了昂贵的Nb-Ti,也就是铌钛合金,法国那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则用了更昂贵的Nb3Sn,即铌三锡化合物超导体。”
  “另外我必须说一句,ITER的设计重量,达到了疯狂的两万三千吨,相当于三个埃菲尔铁塔,它真的很贵,也很壮观,和ITER同样壮观的,还有北美那台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器,代号NIF,由于我们依靠卡门涡街发电技术,率先实现了能源自由,北美这几年有些着急,向可控聚变领域砸下重金,所以他们的激光惯性约束技术,进步也非常快。”
  “这就是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无论我们还是西方,都在聚变领域下了血本,接下来就看鹿死谁手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超导材料这方面,各位前辈应该知道,我们星辰科技的材料学研究院,是地球上最强的,其中季明博士负责碳纤维和三钛合金,曹原博士负责的石墨烯和纳米管,他们都已经做出了成绩,在材料学领域里算是开宗立派了。”
  “但是大家或许并不知道,我们材料学研究院,还有一位朝安邦博士,他加入公司比曹原还早,但一直默默无闻,坚守着材料学领域的重要阵地,超导体。”
  听到这里,众人眼睛顿时一亮,猜测星辰科技是不是在超导研究一途,取得了突破。
  超导体是个好东西,外部磁场变化的时候会感应出电流,而这些电流因为超导体没有电阻,一丁点都不会变小,根据楞次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阻止磁场变化,所以最终的效果就是,超导体具备的磁通量永远不变。
  反正超导体是个很牛逼,应用很广阔的东西,不仅可控聚变需要,所有和电相关的技术都需要,例如科幻电影里的磁悬浮汽车和磁悬浮火车,如果没有超导技术,根本无法实现,超导是高级磁悬浮的前置技术。
  另外,朝安邦并不是默默无闻,他是清华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材料学博士,普通百姓或许没听说过朝安邦,这很正常,但在圈子里,曹安邦的名字早已无人不晓。
  顿了一顿,罗佳又说道:“我并不觉得那些需要达到绝对零度,才能实现零电阻的超导材料会有任何前途,毕竟绝对零度这个条件实在太苛刻了,放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找到一种完美的材料,无论在任何温度下,都拥有稳定的零电阻,或者接近零电阻。”
  “只是要求太高,研发难度就变的很大,朝安邦带领团队苦苦追寻,始终没有找到实现通用超导体的途径,也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们的超导项目陷入停滞之时,曹原的团队,完成了石墨烯制备工艺,我们可以大规模生产石墨烯了。”
  “朝安邦和曹原的团队在一座楼里,两边的研究员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很是熟悉,于是朝安邦就去找曹原,弄了一大堆石墨烯回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试试用石墨烯做实验,毕竟石墨烯这个东西我们能批量生产,多得是,不稀罕,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这下事情就变的有趣了,因为曹原的成功,导致朝安邦跳出了传统超导研究的圈子,他没有使用铌合金,也没有使用铜氧化物,而是异想天开,拿隔壁实验室的石墨烯做超导试验。”
  罗佳仿佛讲故事一样,说着公司里发生的趣事,而众人的心脏,此刻全都提了起来。
  “闲来无事,弄一堆石墨烯做超导试验?果然是星辰科技异想天开的风格啊。”
  “人比人气死人,在大多数实验室里,想找到几克石墨烯都不容易,星辰科技的石墨烯却多到论吨计量。”
  众人心里暗暗想着,同时竖起耳朵仔细听,迫切想知道朝安邦的试验结果究竟怎样。
  罗佳笑着说道:“一开始试验进行的并不顺利,但架不住有奶妈,朝安邦的好基友曹原热情助攻,超导实验室的行试验的同时,石墨烯实验室也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线,石墨烯,管状石墨烯,纳米管状石墨烯,双层石墨烯……”
  “朝安邦焦头烂额,索性把这些石墨烯产品全都弄回去做实验,他一不小心,发现了奇怪的现象,双层石墨烯在转角接近一点一度的时候,能带结构会接近一个零色散的能带,从而导致在这个能带被填充一半的时候,会经过一个金属绝缘体,最终转变成一个莫特绝缘体。”
  “最早我们曾在铜氧化物中,观察到类似转变,所以铜氧化物一直就是高温超导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华夏乃至全世界,有起码上百个实验室,利用铜氧化物展开超导研究。”
  “现在,我们通过改变双层石墨烯的转角,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其最重要意义,并不在于我们拿石墨烯做超导体,而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研究方向,用冷原子系统,模拟通过掺杂莫特绝缘相获得的超导相。”
  当罗佳面对众多专家学者的时候,讲话的内容不可避免会进入专业深度,这和他每周的专栏节目不同,专栏是给百姓大众看的,要求罗佳讲人话,而众多科学前辈在此,罗佳不需要讲的浅显易懂,只需要专业和严谨。
  如果把罗佳的这段发言翻译成人话,就是当一种材料无法成为超导体的时候,试着把材料堆叠,然后扭一扭,非对齐堆叠的材料,就有可能呈现出超导体的神奇特性。
  罗佳语速开始有些加快说道:“我们目前把这项技术,称之为超导诱导技术,简单来说,通过与其他元素进行化学拼接的方式,诱导出石墨烯的超导体状态。”
  用原子级化学拼接,诱导出超导体状态!?
  现场众人又一次震惊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啊,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罗佳带领一群院士和专家,领略了星外高等科学的神奇魅力。
  地球上不是没有自然存在的超导物质吗?
  那就用化学拼接的方式,把超导体特性诱导出来!
  说真的,要不是罗佳用整整七年的时间,不断学习金色穹顶的传承,他哪敢相信这种明显违反物理学定律,无限接近玄学的神奇玩意。
  “为了加速太空计划,必须抛出更多黑科技。”罗佳看着大家的反应,心里暗暗想着,“看来目前地球科学界,还没有达到能够接受高等星外科学的程度,但为了星辰大海,只能请各位赶快上车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