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霸权(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40

  谁知道得到机器人技术的家伙,会怎么对待这些机器人?
  万一让他们当牛做马呢?
  不行不行,反正罗佳打定了主意,谁敢碰这些机器人,自己就和他拼了。
  “机器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呢?”罗佳苦思冥想,始终没有答案。
  ……
  八月七日,全球知名数据公司IDC,发布手机行业每周深度调研。
  在这份报告中,数据专家指出,苹果和三星联盟,在全球表现出全面崩溃的态势。
  除了在高端市场,苹果和三星凭着粉丝支持,以及新品强大的性能,依然占据较高份额之外。
  无论低端,中端,中高端手机,销量无一例外出现断崖式暴跌。
  与此同时,全球手机市场总体销量也出现大幅下降,由于四巨头的新款手机在初级供货不足,全球各大经销商手中严重缺货,消费者们目前正持币等待。
  一旦手机大量铺货完成,购买力将得到迅速释放。
  八月十四日,随着四巨头铺货量增加,IDC再出第二份深度调研报告。
  他们在报告中,罕见的使用了历史性大洗牌,这样夸张的词汇。
  数据专家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不仅是华夏手机行业的胜利,更是整个华夏手机产业链的全面大捷。
  国产屏幕五大厂,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和辉光电,中电熊猫。
  半导体制造五大厂,中芯国际,华润微,华虹宏力,华力微,西安微。
  半导体设计十一大厂,海思,展讯,中兴,大唐,南瑞,华大,锐迪科,ISSI,瑞芯微,全志,澜起。
  光学五大厂,星辰,欧菲光,舜宇,邱钛,信利。
  锂电池六大厂,比亚迪,宁德时代,东莞新能,沃特玛,力神,光宇。
  半导体封装测试三大厂,长电,华天,通富微。
  再加上伯恩,蓝思,比亚迪,瑞声,星瑞安,星星,东旭,奥瑞德,诺峰,劲胜智能,通达,长盈,三环,合力泰,东山精密,维信,安洁,汇顶科技等等等等。
  数量惊人的上游零部件企业,均会从这次国产四巨头历史性胜利中获取大量利益,带起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无论是做手机外壳的,链接器的,声学喇叭的,密封件的,甚至造螺丝的,造焊机和压弯机的,造铝材的,给四巨头造包装盒,印刷宣传册的,它们的销售额和利润率,都将在短时间内飞快提升。
  与此同时,与三星和苹果相关的产业链条,将会不可避免的陷入衰退。
  和苹果公司在华夏代工不同,三星从很早就不再看好华夏,将整个产业链迁往越南,在越南投下重金,建设一系列工厂,拉动越南GDP增长超过两个百分点。
  现在,越南这两个百分点的GDP,看来就要保不住了。
  同样保不住的,还有苹果公司迭代计划,每当新品上市,人们就会发现,旧型号苹果手机降价销售,继续掠夺中端市场。
  随着国内四巨头强势崛起,这个策略彻底失败。
  没有人再去花高昂的价格,买苹果公司的旧型号手机,因为花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能够买到四巨头更好的产品。
  八月二十一日,IDC第三份深度调研出炉。
  随着四巨头产量攀升,全球缺货现象大大缓解,销量也开始狂飙突进,一举占据全球销量榜前四,以及全球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行业专家尖锐的指出,苹果和三星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有IOS和OLED屏幕这两道护城河存在,他们才没有被四巨头连底裤都扒下来。
  行业专家说得对,不过罗佳并不同意,因为他一向都是不穿底裤的。
第六十二章
中芯国际
  星辰科技不计代价的高强度研发,终于开始收到回报。
  八月下旬,房元初率领的半导体事业部,率先完成驱动IC设计。
  罗佳看过设计之后,觉得很满意,和自己设想的几乎完全一样,于是决定直接送到中芯国际流片。
  流片是一种行业术语,意思是把设计图纸通过半导体流水线,打造成真正可以使用的芯片,以便做后期测试。
  流片很贵。
  有多贵呢?
  就中芯国际的价格来说,45NM线流片一次,每平方毫米12万元。
  是的,单位就是平方毫米,一毫米乘一毫米,简直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小一块,就要十二万元。
  很多消费者都以为,手机里一颗颗黑色的半导体芯片不值几毛钱。
  这么说不算全错,因为芯片本身真的不贵,但是设计费用和制造费用,却极其惊人。
  这还仅仅是45NM生产线,28NM线流片的话,每平方毫米高达23万元。
  至于目前业界最先进的7NM线,5NM线,要每平方毫米百万元以上,但凡一次流片失败,几个亿就打水漂了。
  “我建议用45NM线流片,毕竟便宜一些。”房元初说。
  尽管他已经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将,但每次要到流片环节的时候,他依然会紧张的无以复加。
  毕竟实在太贵了,要是流片失败,造出来的芯片无法使用,或者性能不达标,要打回去重新设计的话,可就是上亿的损失啊。
  有些规模较小的公司,甚至会出现因为一次流片失败,直接导致公司破产的案例。
  虽然很疯狂,但这就是半导体行业,人们眼中看到那一颗颗不起眼的黑色硅片,背后,完全是用金子堆起来的。
  罗佳思考了几秒钟,“还是用28NM线吧,毕竟我们是给手机屏幕设计的驱动IC,小型化更有市场竞争力。”
  房元初点了点头,“明白了,那我现在就去中芯国际。”
  “我和你一起去。”罗佳说。
  其实他也紧张,倒不是因为背后两个多亿的设计和流片费用,而是因为这块芯片,是自己在显示行业这张巨大蓝图上的第一块拼板,具有历史性意义。
  ……
  浦东,张江高新。
  罗佳开车,和房元初一起,来到这座目前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工厂。
  中芯国际完全可以被称为国之重器了,不是随便可以进去看看的地方,他们在门外等待里面的人来接。
  房元初望着白色巨大的厂房,心有感慨道:“这里就是我们这些搞半导体的人,心中的圣殿啊,在显示领域,原材料方面有十三大境外巨头拦路,面板制造设备方面也有十几座大山,加起来三十多家巨头公司,把持着整个显示行业。”
  “而在半导体这个领域,挡在前面的是一百多座大山,从最高精尖的光刻机,到硅片,研磨剂,全他妈是巨头的天下!”
  罗佳笑了笑,国内搞半导体的人都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半导体领域的国产化。
  房元初恐怕是看公司内部,全力冲刺显示行业如火如荼的场景,联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所以心有戚戚。
  “我知道。”罗佳说,“如果说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机械工业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那么在半导体行业里,皇冠就属于晶元加工中心,不用急,我们毕竟进入科技行业还没几天,不能好高骛远。”
  房元初耸了耸肩膀,“是啊,搞显示,我们已经前后投了快两百亿,也只不过拿下一条八点五代线,后面不知还要投多少钱,其中很多钱是借的,公司压力很大。”
  “而要是搞半导体的话,这个数字起码翻十倍,真的他吓人了,我在海思的时候,母公司是华为,那可是国内科技领域真正的巨头了吧?说起搞半导体的时候,几位老总也是无可奈何呢。”
  “半导体这个领域,全世界就没有几个人能玩得起,搞机械,投个上百亿就算大新闻了,可是搞半导体,每天睁开眼睛,就是不知多少亿的资金出去了。”
  罗佳也很无奈啊,星辰科技不是没有钱,而是眼下拿不出钱。
  现在每个月,光是四巨头和星辰科技结账,就有两百多亿,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利润。
  假设罗佳让四巨头提前把一年的帐给结了,那他瞬间就有巨额资金可以调用了,只是同样的,四巨头就要破产了。
  商业活动是有账期的,罗佳现在只能挣一点钱,就投一点钱进去,让手里的资金滚动起来。
  没想到,中芯国际的老总唐博云竟然亲自出来迎接,把门口警卫吓了一跳,连忙让罗佳和房元初刷了脸,又递给他们访客证。
  “唐总,您太客气了,这种事情让秘书做不就好了。”罗佳笑着说。
  唐博云一脸认真的样子,“那哪行,你们是贵客,我必须亲自来迎接,这是礼数。”
  “知道吗,最近这两个月,我们接订单接到手软,全靠你们的功劳啊,外行人都夸四巨头厉害,但在我看来,是你们星辰科技厉害!连能量波无线充电这样的黑科技,都被你们搞出来了。”
  罗佳笑着说,“其实您应该感谢的,是国内消费者,再好的产品也要有人买单才行。”
  “消费者们以为他们只是买了一部国产手机,其实,他们是支持了整个手机产业链,你们中芯和我们星辰,以及其他至少几千家国内企业,都因此而得到了发展。”
  “你说的很深刻。”唐博云说,“这就是产业集群的力量,一个行业起来了,带动的是背后整个产业链,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