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99

  “使用十万点能量点,提升进度!”杜星宇使用获取的能量点加快进度。
  在科技模拟器上,出现了火箭研究的种种模拟方案。这些方案并非都是一次成功的,也有失败和瑕疵。
  “研发失败,进度提升百分之零点五!”科技模拟器提醒道。
  “再用十万点!”因为网络上的爆火,以及新闻采访,杜星宇直接获得了几百万的能量点,足够他现在挥霍。
  “研发失败,进度提升百分之零点五。”
  “研发成功,进度提升百分之十。”
  科技模拟器上,出现了详细的科研资料,这些资料直接印在杜星宇的脑海中,让他能够快速吸收并且运用。
  他将自己获得的能量点全部投入到加快研究进度上,很快,科技模拟器上就出现了一个完整可行的《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的制造方案。
  ……
  采访杜星宇的新闻播出之后,再次在社会上掀起热议。
  杜星宇在B站的关注人数一下子飙升到了百万人,他发射火箭的视频也在网上流传,被人称颂。
  有夸奖就会有诋毁,一些人站出来,开始质疑杜星宇发射火箭的真实性。
  问答APP只乎上,一名认证为“航空动力专家”、“国际航空技术协会成员”,叫做喻波的答主站了出来。
  他在杜星宇热度最高的问题下写下答案:“杜星宇的成功,是我们的悲哀!区区一个大学生,航天航空的知识他知道多少?作为业内人,我深知实操和理论的差别。”
  “想要凭借他一己之力制造可回收火箭,根本不可能!视频中的火箭,所有的零部件、结构系统都是按照严格的火箭制作流程来的。就算是真正的火箭工程师也不可能完全掌握,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不禁怀疑,他的背后是不是有高人指点……毫无疑问,这位高人打造出的天才非常成功,博得了大众关注,甚至还未毕业就成了火箭工程师!”
  “航天航空的科学不是某些人镀金的工具,希望有关部门严查!”
  喻波本身就是航空动力专家,加上本就有很多人相信阴谋论。看到他的回答,立刻有大批人选择相信,一起痛骂杜星宇和他背后的人。
  琉璃色:“大大的回答太好了,我也觉得,他不可能独立完成这些,肯定是炒作!”
  匿名用户:“呵呵,我敢说这个杜星宇家里背景不简单,这就进航天局当火箭工程师了?以后他设计的火箭出问题,谁负责?”
  简小A:“大学生造火箭,还可回收?太离谱了!肯定是别人制造的,就让他发射!”
  空空:“我也是航大的学生!我根本就不信这是他自己制造的!这么说吧,就算他真的全都懂,制造这个没有个五年以上都完成不了!”
  也有人帮杜星宇说话的,比如航天局的同事夏同,他也经常混迹只乎。
  看到这评论,夏同直接怒怼喻波:“@喻波,我劝你不要张口就来!”
  “杜星宇的火箭我们是检查过的,没有一点问题。而且他本人对航空科学的理解,比某些思想僵化的老顽固要强得多!”
  “航空科技领域是一个探索领域,无论年龄,只要有真才实干都能在这个领域前进。有臆测的时间还不如多做研究……”
  喻波跟他杠上了,再次发文道:“正因为我知道有多难,所以我才质疑!让一个毛头小子当火箭工程师,还参与重大项目!呵呵,如果火箭出问题,他能承担后果吗?”
  “我就这么说吧,我就是质疑杜星宇制造火箭是造假!”
  夏同:“你这是诽谤!”
  喻波:“诽谤?好,我来找证据!”
  某航空研究所里,喻波也来了脾气,他开始仔细找寻杜星宇视频中的漏洞。
  杜星宇制作火箭的视频中,有很多剪辑的部分,这是为了避免视频太过枯燥,以及重要科技机密泄露。
  但这却成了喻波实锤杜星宇“造假”的证据,他把视频剪辑起来,并且做成了“实锤合集”发布在网上:《杜星宇制造火箭是造假?一共有八处疑点!》
  视频里,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出了种种疑点。并且在视频的最后说道:“这八处还只是可疑性最大的,还有其他的种种疑点我就不说了。”
  “我用我三十年航空领域的专业性担保,网上的杜星宇制作火箭绝对是炒作,是作假!航空科学是一个严肃的领域,容不得半点差错!”
  “如果让弄虚作假的人获得荣誉,才是我们航天人的悲哀!”
  眼下,杜星宇制作火箭话题正火。喻波的视频一发,无数媒体开始转发蹭热度,再次在网上引发热议。
  大多数人对火箭制作并没有什么概念,而喻波本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还是国际航空技术协会的成员,很多就相信了他话。
  “难道,那个学生制造火箭的事情,真的是作假?”
  网络上,还有人要求严查这件事。
  在B站上,一些UP主也制作视频,质疑杜星宇,很多网民要求杜星宇做出回应,吵的沸沸扬扬。
  对此,杜星宇看完只是笑笑,质疑的人太多,他才没有时间去一一回怼。
  所以,他只发了一段话,写道:“事实胜于雄辩,我已参加新型运载火箭项目,7月23号,火星任务发射见分晓!”
  7月23号,距离现在还有近两个月时间,这是华夏航天局火星探测器发射的日子,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和火星车。
  而发射所用的火箭,就是杜星宇所在项目组制作。火箭早已经制作好,而杜星宇要做的,是对火箭进行改造,加入自己设计的火箭回收装置。
第12章
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
  杜星宇的话自然又在网上引发热议,赞同声和诋毁声都有,但这时他已经不关心了。
  火箭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正在开会,这也是杜星宇第一次参加研究团队的会议。
  “杜星宇,想必大家都认识了吧?”刘远让杜星宇做了个自我介绍,众人纷纷点头,好奇的看着这位年轻的火箭工程师。
  “好,下面我说一下我们这两个月的任务安排。两个月后,我们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就要发射。每隔两年零两个月,火星和地球才会运转到最近距离。”团队的组长,火箭研发总工程师何景澄说话了。
  “米国、俄国、欧洲、印度都完成了火星的探测任务,我们华夏绝对不能落后。所以这次任务必须成功!我们作为火箭团队,要保证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不能出任何问题!”
  “全面的检测,不能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航空任务中,一个小数点的误差,就可能让几千人数年的心血,百亿的资金毁于一旦!”
  众人表情严肃,谁也不想自己的任务出现差错,那巨大的压力,非一般人能够承受!
  “你们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何景澄看向众人,众人沉默不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相对成熟的系列,基本没什么问题。所以这次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才会选择长征五号。
  “组长,我有一个火箭改进方案。”杜星宇站了起来,发言道。
  研究团队的人都看着他,今天算是杜星宇正式参与工作的第一天,才第一天就搞事情?有些人心里暗暗不爽。
  “哦,你有什么想法?”何景澄有些诧异,他虽然也觉得杜星宇是个可造之材。但人才和真正的火箭工程师是有差距,学校制作的火箭和真正的运载火箭更是天壤之别。
  按照何景澄的想法,杜星宇还需要培养个几年,谁知道这才第一天,他就站出来了。
  “我做了一个重型运载火箭的回收方案,可以演示吗?”杜星宇询问道。
  “可以!”何景澄脸上带笑,他心里并不认为杜星宇能做出什么靠谱的方案来。
  不过让年轻人吃点苦头,也是好事情。
  其他的团队成员心中也是如此想法,他们并没有太在意。
  杜星宇打开会议室的投影屏,开始讲解自己的火箭回收方案。
  “大家都知道,我能进入这里和大家共事,原因是我制作了一个小型的可回收火箭。但现在我要说的,其实这个可回收火箭的方案是我设计的重型运载火箭的简化版,只要加以改动,在重型运载火箭上,我们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杜星宇话才开始,便有人质疑:“你知道真正的重型运载火箭和你在学校做的玩具差多少吗?”
  杜星宇看向他,这是一个国字脸,浓眉的中年男子。他叫陶然,是火箭研发团队的副组长。
  陶然对杜星宇的脸色和语气并不友好,事实上从杜星宇进组之前他就非常反对。
  陶然认为,杜星宇发射的星空一号只是玩具,运气好回收了罢了。跟真正的火箭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的学生应该从底层开始,而不是一来就担任火箭工程师这样重要的职位!
  和陶然一样,研究团队中也有一些人对杜星宇并不感冒。什么天才?他们这些火箭工程师,动力学、机械工程、电气、智能系统专家,哪个在学生时代不是天才?
  “陶工,我当然知道其中的差距。所以我的这份方案,还需要各位帮我补充。”杜星宇说道,“如果大家有意见,可以耐心的听我讲完然后再提。”
  “我建议你还是以后再说。”陶然直接说道,“没有经历实践就做出来的设想,都只是纸上谈兵。”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有些尴尬,摆明了,以陶然为首的工程师并不认可杜星宇,跟他唱反调。
  刘远见状,说道:“杜星宇的方案我已经看过了,我认为值得你们的学习。任务不忙于现在,先听他讲完。”
  刘远虽然没有担任组长或者副组长,但是他研究所的技术顾问,航天航空界的泰斗,他一说话,陶然也只能闭嘴听话。
  但众人心中还略有不服,觉得刘远是在照顾自己的学生。
  杜星宇开始讲解自己的方案,一开始,众人还是以一种闲看的心态再看,但渐渐的,他们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抛开个人的立场和履历不谈,这里的研究员和火箭工程师们,都是醉心研究和宇宙探索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