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99

  但杜星宇建议,这次应该直接发射载人飞船,登陆火星进行科研!
  “飞往火星,探测卫星、火星车等都已经成熟。”杜星宇思考着,“登陆想必也没有问题,有了在月球的经验,建立简易火星基地也不成问题。”
  “那么最大的问题,便是建造火星飞船!”
  前往火星的飞船和月球飞船不同,月球飞船只需要进行短距离的太空航行,对速度,物资携带要求都不高。
  而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会超过五千万千米,是地月距离的一百五十倍以上!
  这对太空飞船的要求更高,需要它拥有更快的速度、更强的负载能力和航行距离!
  “飞船的整体设计应该不难,最难的还是推进器。”杜星宇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
  按照目前人类探索火星的经历来看,无人航天器飞往火星需要将近两百天左右。
  这是因为路途遥远,为了减少燃料消耗,飞船不得不沿着地球火星的“霍曼转移轨道”飞行,即与两个在同一平面内的同心圆轨道相切的椭圆过渡轨道。
  在这个轨道上,飞船要进行两次椭圆轨道的加速或者减速,增加了许多额外航行距离。
  这样一来,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在杜星宇的设想中,从地球到火星的太空航行速度和时间比燃料消耗更重要。
  如果走直线距离,采用更高级的推进器,从地球出发到火星的时间将缩短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杜星宇已经打开了科技模拟器,他调出原来的核热火箭推进器。
  核热火箭推进器是绝对满足速度的需求的,它在短时间内就能把航天器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足够16.7千米每秒的速度以上。
  而现在的化学能火箭的速度普遍在10千米每秒左右,还需要携带大量的化学燃料。
  但在太空航行中,航天器主要依靠惯性前进,如果继续加速,核热火箭同样会消耗液氢和液氧,距离一长,燃料就会不够用。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航天器的速度都不快,而且要依靠星球引力加速的原因,现有的航天器不可能携带那么多燃料!
  “相比起来,核热火箭推进器更适合在大气和近地太空中飞行。而火星飞船,需要在地球大气层、太空和火星大气层中飞行,核热推进器可以用在大气层飞行脱离行星引力。”
  “在太空中飞行,需要能量转化效率更高的推进系统。”杜星宇很快便想到了火箭科技分支里的核电火箭!
  核电火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核能发电。而这些电,是用来制造电磁场,控制电离子喷射,启动离子推进器的!
  也就是说,这将是一个核电能源的离子推进器!
  离子推进器可以将工质电离,并在强电场作用下将离子加速喷出,通过反作用力推动卫星进行姿态调整或者轨道转移任务。
  离子推力器具有比冲高、效率高、推力小的特点,它的能量转化效率极高,只需要消耗少部分的质量就能赋予航天器较高的加速度,比传统的推进器更适合长距离太空航行。
  常规的太阳能电池板根本无法满足火星飞船的加速要求,而核电则可以长时间的供应稳定电力。
第67章
评选院士
  “核热推进器带火星飞船脱离大气层,赋予它一个初始的速度,然后在太空中开启核电离子推进器,以最小的能耗进行不断的加速。这样一个核热+核电推进器,将可以让火星飞船以最快的速度飞行到火星!”杜星宇的心中已经有了规划。
  他立刻在脑海中说到:“投入十万能量点,开始核电离子推进器模拟!”
  科技模拟器:“已开启模拟。”
  在杜星宇眼前,出现了核反应堆以及离子推进器需要的相关构造,杜星宇开始进行设计和组合。
  小型、安全的核反应堆这个难点他上次已经攻克了,这次要做的,是如何把核能稳定的输出为核电,并且设计出满足需求的离子推进器。
  “还是使用液氢冷却循环系统……核电系统连接射频发生器,将离子加热到一百万摄氏度,通过磁场进行约束,让离子以固定的频率进行旋转,注入能量,就可以不断增加推进力……”
  在杜星宇琢磨核电离子推进器的日子里,航天局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这次两院的院士的评选已经开始了,我们航天局所有研究所,都有人报上去,但不知道能有几个被评选上。”航天局会议上,曹亮说道,“今年上面对我们航天局非常看重,希望大家在申报材料的时候都重视一下。你们谁能被选中,那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航天局的骄傲!”
  两院,自然是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这几乎是华夏学者的最高荣誉称号。
  正因为这样,想要成为两院的院士,难于登天!每一名都是在科学界具有卓越贡献和研究成果的泰斗级人物,比如杜星宇的老师刘远,和师叔熊茗,都是国家工程院的院士。
  众人都很严肃,这也是很多学者梦寐以求的机会!
  散会后,曹亮专门留下杜星宇,说道:“今年局里有几个名额,我打算把你申报上去,你准备一下材料。”
  “我?”杜星宇问道,“会不会太早了?”
  两院作为国家最顶级的科研机构,里面的院士大多都是五十岁以上,现在两院最年轻的院士,也近四十岁了!而杜星宇,才二十出头。
  “你是很年轻。”曹亮说道,“但两院也不没有规定一定要多少岁才能评选院士,你的科研贡献是绝对够了,不管怎么说,先报上去吧!”
  “好,谢谢领导。”杜星宇感谢道,他知道,如果能成为院士,自己在申请科研经费上会获得更多的便利!他的意见,也将更具有分量!
  杜星宇将材料递交上去,航天局里,也有一些年纪比他大的多的科研人员提交了材料。
  国家工程院管理委员会,会员们都是一群老院士,国之栋梁,他们现在正在商议今年入选工程院的名单。
  大体的情况,他们都已经商议过了,只剩下一个最有争议的名字——杜星宇。
  “各位,对于是否评选杜星宇为我院院士,各位怎么看?”一名委员问道。
  “杜星宇,能力上当然可以。”一名老院士说道,“而且他在航天动力学方面非常出色,也符合我们工程院的要求,只是……他才二十出头,这还没有过先例。”
  国家科学院更偏重于理论科学,而工程院更倾向于应用科学,杜星宇显然更适合工程院。如果在两个领域都有建树,则有资格同时担任两院的院士!
  “我们选人的标准,又不是看年纪!”刘远发言道,“可以这么说,杜星宇在航空动力学方面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我,他足以当选院士!”
  “老刘,杜星宇是你的学生,他确实很优秀,以后成为院士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一名老院士说道,“但我们的人选还有很多,有些是连续七八年申报,都还没评选上的,今年是不是考虑优先安排他们?”
  “能者先上!”熊茗说道,“既然出现了有能力的年轻后辈,我们就该给他更大的舞台!我支持让杜星宇进入工程院!”
  “我也不是反对,杜星宇的确可以进入工程院,但是不是可以放到明年或者后年?”
  众人讨论了半天,都没能定下来。
  这时,有人汇报了一条消息。
  获知消息的委员脸色一喜,站起来宣布道:“各位,刚刚得到消息,诺贝尔奖甄选委员会宣布,杜星宇因为在航空动力学上的研究,获得明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并且已经获得了大多数委员的认可。”
  “什么?他获得诺奖提名了?”这些老院士们都颇为惊讶,他们中也有人获得过诺奖提名,两院中也有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但杜星宇的年纪,是谁都比不上的。
  “以杜星宇在航天动力学的成果,明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必定有他一个!”刘远惊喜的说道,自己的学生要是能获得诺奖,他作为老师同样脸上有光。
  “好小子,给我们国家争光了!”有人感慨道。
  “我看,杜星宇绝对有资格加入工程院,我们可不能埋没人才!”一名工程院大佬说道。
  “对!”
  众人议定,最终决定,杜星宇将成为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
  ……
  “恭喜,恭喜!以后你就从杜博士升级到杜院士了!”航天局,火箭动力研究所,许怜秋打趣杜星宇道。
  “你这升级像是开了挂,我研究生都没毕业,你都院士了!还获得了诺奖提名……”许怜秋的语气里带着羡慕和钦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杜星宇,试图从他身上找出几分开挂的蛛丝马迹。
  “一般一般。”杜星宇笑道,“成了院士,火星任务申请总该下来了。”
  杜星宇已经向上面申请,希望把下一次火星无人探测计划改成载人登陆,上面还在考虑。
  “小杜院士,你的申请通过了一半!”何景澄也走了过来,满脸笑容。
  “何工,什么叫做一半?难不成去火星只买去的票,不买返程?”杜星宇开玩笑的说道。
  “哈哈。”何景澄笑道,“是局里还是有些担心,一个是经费问题,最近航天任务太频繁,确实有些拮据。”
  “第二呢,这么快进行火星登陆任务,局里担心技术不成熟,让宇航员出现意外。”
  “所以上面决定,如果在火星和地球的窗口期之前,我们能顺利制造出火星飞船,就进行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如果不行,就还是按照原计划,发射无人火星探测器。”
  “太好了!”杜星宇肯定道,“在窗口期之前,火星飞船一定会制造出来!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设计飞船三维模型了……”
第68章
核电离子推进器试车
  看着杜星宇已经开始工作的兴奋状态,许怜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她本想说为了庆祝杜星宇成为院士,一起出去吃个饭什么的,可话还没说出口,杜星宇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怜秋,帮我喊人,会议室开会!”杜星宇已经在准备文件了,这些天他一直在模拟器上研发火星飞船,已经小有所得。
  “OK!”许怜秋也不含糊,立刻去通知火星任务组的主要成员,去会议室讨论火星登陆方案。
  会议室里,杜星宇和众人讨论着火星任务的执行方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