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99

  “华夏太了不起了,我之前还一直认为太空电梯不可能建成,想不到才短短两年时间!”岛国网友感慨道。
  “这么伟大的工程居然不是我们米国的。”米国网友即震撼,又感到一些遗憾。
  “我想亲自去蓬莱岛看看!”
  “坐进入太空的电梯会是什么体验?”
  欧洲,民众们刷到这个新闻感到匪夷所思,“东方的太空电梯建成了!”
  “他们太伟大了,这是超越国界的壮举!”
  “杜星宇方案的第一步实现了,他将拯救我们!阿门!”
  太空电梯运输的视频刷爆了世界网络,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播放量最高,点赞评论最高的视频。
  各国的数据,难以统计,但杜星宇知道一点,自己科技模拟器里的能量点在一天之内就暴涨了十亿点!
  天梯的成功运行,终于让全人类看到了对于殒神星危机的一丝希望。让消极的人,再次涌起信心。
  据研究机构调查,天梯的新闻播出后一个月,世界各地的自杀率显著减少,抑郁症患者、末日恐惧症患者新增也开始减少。
  ……
  “太空电梯已经建成,接下来我们会增加轿厢的数量和班次,开始全力运输物资建设近地太空港,以及月球和火星基地的建设。”人类守护联盟的会议上,杜星宇发言道。
  “太空港、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的建设,将由华国作为主导,各方可开展合作西南股。”
  杜星宇明确了在危机时代的太空建设方案,就像当初米国主导建设国际空间站一样。
  现在的太空港、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也将由华夏主导建造,其他各方出钱出力,获得一定的空间。
  毫无疑问,在这其中,他们有绝对的主导权。
  ……
  “这样下去,他们将成为太空时代的领导者!”会议结束后,曾经地球上的几大势力颇为不满。
  “对,现在太空电梯已经建在了华国境内。天宫太空站和近地太空港也会跟着太空电梯飞行在他们上空,太空时代的交通枢纽,完全被他们控制。”
  “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更是他们主导建造……”这些旧时代的强者们忧心忡忡。
  他们已经预见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东方的文明将率先进入太空时代,走在所有人前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全人类的危机即将到来,不这样合作,人类也只有死路一条。”
  无论是西欧还是北美,对这件事都很无力。他们内部,也有大量的资本家和民众希望和东方合作,以换取二十年后在小行星危机下生存的机会。
  “想要在危机时代成为领导者,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各方都意思到,可控核聚变技术将是在危机时代“封神”的唯一科技权柄!
  到现在,人类守护联盟已经没能选出最高指挥官。原因就在于,各方都清楚的意识到,只有掌控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哪一方,才真正有资格带领全人类渡过危机,生存下去!
  “不遗余力,就是砸,也要把可控核聚变技术砸出来,这是赌上命运的时刻!”
  各方都开始了对可控核聚变的全力研发。
  华夏,自然不例外。为了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为此科学院给原子能研究所和核物理研究院投入了无数资金和资源。
  凡是需要的材料,就去研发;可能有希望的模型,就去制造;国外先进的技术,就去学习……这是真正的举国之力的研发!
  前苏联物理学家、托卡马克之父,阿基莫维奇曾经说过:“当整个社会都需要时,聚变就会实现。”
  现在,正是全人类都需要核聚变技术的时候!
  可这只是最理想状态的情况,虽然在危机之下,人类爆发出疯狂的创造力。每过几个月,就会有技术难题被攻克,但距离掌控核聚变技术,似乎永远差了那么几十年!
  原子能研究所,杜星宇与一群核物理专家在讨论着建造新的托卡马克装置。
  “氚供应、生产难题;放射性问题;材料问题;托卡马克破裂问题;不稳定性控制问题;等离子体生存时间;光学器损坏;超导防护;第一壁;重复频率……我们面前的难关,可以说是十万大山!我们研究核聚变,就是逆天而行啊!”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骆永贞深深皱眉,即便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专家,此刻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攻克其中一个难题。而且最致命的是,有时候研究一个问题,又会产生四五个新的问题。
  “密度、温度和约束时间,这三个关键点,就是我们所遇到所有难题的总结!”头发花白的科学院院士周子昂说道,“我认为建造更大的环状托卡马克装置,至少比现在的东方超环大十倍的超级托卡马克装置,可以增强磁约束和温度控制能力,才有机会实现更强的核聚变反应。”
  “周老,我并不是很赞同。”众人都认为可行,但杜星宇提出了反对意见。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周子昂看着他。
  “超大型的环状托卡马克装置理论上的确能让聚变反应提升,但可能也只是从几千秒提升到几万秒,提升有限。”杜星宇说道,“它的建造需要太多时间和资金,我们在与时间赛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核聚变技术,不然等殒神星降临,一切都将化为尘埃!”
  “所以我建议,可以尝试建造小型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无论是成本还是建造时间都将获得缩减。”
  “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现在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材料,可以在小型容器里建造超强磁场,并且容纳核聚变反应。”周子昂深思道。
  “用超导体产生超强磁场,目前的超导材料需要在130K温度附近才能实现。而高温等离子体温度一亿多度,超导体需要保持零下一百多摄氏度,这太矛盾了,除非我们能找到常温超导体。”一旁的研究员说道。
  “不止是常温超导体,等离子体即便被磁场束缚,产生的高温还会对托卡马克装置内壁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而且核聚变产生的中子无法百分百隔离,高能中子也会损害超导线圈……”
  “大型的托卡马克装置我们还能让核聚变反应的Q值(能量输出与投入比)大于一,你说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我担心聚变一秒就会破坏装置。”周子昂说道。
  “如果说,我有一种办法可以得到常温超导体呢?”杜星宇突然说道。
  “什么?”众人一愣,紧接着急切的问道:“什么办法?”
第98章
殒神星加速了!
  “改变分子的微观结构。”杜星宇说道,这是他在科技模拟器上耗费几千万能量点才得出的结论。
  “你是说,类似魔角石墨烯那样的方式?”周子昂试探的问道。
  “对。”杜星宇点点头,继续说道:“常规的超导体我们都知道,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形成。而在上亿摄氏度的核聚变反应容器里,不存在这样的低温条件。”
  “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找能在高温条件下存在的超导体,它具有电阻率为零、完全抗磁性和通量量子化的属性。”
  “理论上,超高气压可以用来制造高温超导体,但需要的大气压堪比地心的压力,比如高压下的超导氢。”
  “魔角石墨烯这种材料,在磁场以及1.7K的温度条件,将双层石墨烯摆成魔角1.1°时,就能让这种绝缘材料呈现超导现象……以此猜想,分子结构的变化,也会使材料变成超导材料,对温度和大气压的条件需求就会减少。”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这样的材料,我们目前也没有找到。”一名研究员说道。
  “我有一点发现。”杜星宇说道,“一些类似于碳材料的绝缘体材料在经过分子结构改造后,也会表现出超导性质,并且能在常温常压或者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存在……”
  “当真?”众人俱是一惊,周子昂更是急切的说道:“如果真的找到这种超导材料,我们至少能解决百分之三十的难题!”
  “我有几个理论模型,目前还没制造出来。”杜星宇打开计算机,开始跟众人分享在他模拟器上得到的分子模拟结构。
  除了超导材料,他还模拟了用来承受核聚变反应中子冲击,以及等离子体解体时上千摄氏度的耐高温材料。
  可以说,挡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面前,最大的一道难关,便是材料问题!
  杜星宇这一年多,有八成的时间是在模拟材料。有时候模拟成功的材料理论上可行,但以人类的科技,又无法制造;有的可以制造,但成本又太高;甚至还有些想要制造出来,又需要在其他的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总而言之,为了把这几种新材料模拟出来,杜星宇在科技模拟器上估计进行了几百万次模拟试验。
  ……
  三年后,也是杜星宇宣布发现殒神星后的第五年。
  天梯已经成功运行两年了,
第二部
太空电梯也开始在太平洋建造,由欧美国家共同出资建造。他们的速度比起华夏差了一些,建造两年,才堪堪建好人工岛,预计完全建成,还要一年时间。
  与之对应的,米国又发射了新的国际空间站。在举世界之力的投入以及人类守护联盟科学会的帮助下,各国的航天科技都得到了大跨越,可比起华夏来,不值一提。
  近地太空港已经建成主体部分,目前已经可以在太空停泊、检修航天器,进行物资转运。
  地球外太空防御系统,包括月球基地,全世界只有华夏拥有完全独立的系统。
  火星基地上,华夏的宇航员和施工人员也占了近八成。
  在卫星和航天器的建造上,华国更是第一个形成工业化、产业化的卫星、航天器产业链。
  民间企业星耀已经能自己制造火星飞船,全世界的富豪排着队下订单,甚至还有大势力暗地里出钱,希望能制造一艘“末日方舟”。
  乘风太空技术服务公司也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太空技术公司,业务涉及太空运输、旅行、通信、工业等等。
  商业太空公司尚且如此,国家级的航天科工集团更是不得了,据说以及在设计和制造世界上第一艘太空战舰了!
  据统计,在华国,平均每五天就有一艘航天器被制造出来!五年时间,光自己拥有的航天器就超过三百艘,这可都是能进行地球火星运输的太空飞船。
  可以说,现在世界上最强的太空强国,唯华夏莫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