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640

  四、前进后退步伐
  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移动中必须提起后脚根。
  ……
  在送孙昊上了飞机之后,爸妈就开车回家了。
  等到自家楼下,他们发现有一个人在那里站着。
  因为他们住的是独家别墅,一眼就能看出是来找他们的。
  只是这晚上八九点,时间也不早了。
  两个人面面相觑,老妈本能的往老爸身边贴近了一些。
  等走进了,才发现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挎着包,背着一个照相机,戴着一副眼镜。
  等看到他们走过去,那人马上笑着迎上来。
  “请问是孙昊的父母吗?”
  老爸点点头。
  “孙昊在家吗?”
  那人满是期待地问道。
  “他刚去美国。”
  老爸刚回完,就被老妈打了一下。
  “你谁啊?找我儿子干嘛?”
  还是老妈警惕性高。
  “已经去美国了?”
  不过年轻人听完老爸的话以后就已经在自言自语。
  没等再问,他一拍脑袋,接着转身就跑走了,留下满头雾水的爸妈。
  “他好像……没问儿子去哪里?”
  等人跑远了,老爸忍不住说道。
  “管他那么多干嘛,神经兮兮的。”
  老妈说完,已经转身回家了。
  ……
  防守步伐很多,孙昊系统性训练下来消耗的体力一点都不少。
  等到练完他坐在系统里休息。
  系统时间比例虽然是1比2,但并不代表着体力是无限的。
  他突然对系统升级后的商店越发期待。
  要是里面有恢复体力类的饮料,哪怕只能在系统内用,那对他的训练帮助也会是巨大的。
  毕竟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他的体力消耗肯定也是不断变大的。
  体力回了一些他就训练,训练累了他就休息。
  这么来回几次,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流走。
  等他从系统出来没多久,飞机上传来空姐的提示音。
  孙昊把保温杯收起来,把东西收拾好。
  过了没多久,飞机开始降落高度,孙昊慢慢地也看到了窗外的景色。
  标志性的“玉米大楼”马里纳城逐渐出现在他视野。
  还有全球第九高的威利斯大厦。
  当然,还有那熟悉又不起眼,找了很久才找到的联合中心球馆。
  孙昊试训的第一站。
  芝加哥,到了!
第74章
芝加哥的球霸
  时间赶,孙昊直接拖着行李箱就往联合中心球馆赶。
  赶在试训之前,孙昊到了这座对篮球迷来说充满神圣气息的地方。
  这里是迈克尔·乔丹封神的地方,他在这里完成了两个三连冠。
  甚至有球迷觉得乔丹不退役的话,他有机会完成八连冠。
  球馆前,那座1994年竖的铜塑雕像说明了一切。
  孙昊上辈子生活在美国,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康涅狄格州,是美国西海岸。
  芝加哥在伊利诺伊州,在美国中部,他也就旅游来过几次。
  不过他对这个雕塑还是印象深刻。
  虽然时间赶,他还是走到雕塑前驻足良久。
  铜像是乔丹飞跃防守者单手扣篮的经典动作,在雕塑的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The
best
there
ever
was,The
best
there
ever
will
be”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句话把乔丹在篮球领域的成就概括的简洁明了。
  虽然有远古时期的比尔·拉塞尔和张伯伦等人,但乔丹的影响力早已经超越他们任何一人。
  能够被球迷称为篮球之神,这已经是一种无上荣耀。
  至于后无来者,又有谁能超越篮球之神呢?
  孙昊长呼一口气,接着转身走向联合中心球馆。
  他在欧洲已经踩着前任欧皇登顶,在NBA也一样可以做到。
  历史中的乔丹不甘寂寞在明年还会复出,对孙昊来说,那就是机会。
  可别觉得38岁的乔丹已经是个跑不动的糟老头子,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在奇才的第一个赛季,他场均23分5.7板5.2助攻。
  那时候孙昊才刚打完新秀赛季,对二年级的他来说,没有比这更适合他的对象。
  想想艾弗森晃过奇才乔丹被球迷津津乐道的场景吧,如果他按住乔丹一顿乱射,那场景可想而知。
  篮球之神金光熠熠,那可不就是最豪华的背景板么。
  一想到那场景,孙昊内心不自觉地生气一股豪迈之情。
  踩着轻盈的步伐,他走进联合中心球馆。
  不过等到试训的训练馆外,他却发现一群人扎堆在外面。
  高的矮个,大部分都穿着秋衣,一看就是和他一样来试训的。
  而且这些人里面他很快就找到几个熟悉的身影。
  迈克尔·里德。
  说到里德,球迷对他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自媒体。
  遵易会议,里德,博古……
  因为和易建联做过队友,在当时自媒体节奏的带动下,这些球员节奏被带的飞起。
  不过里德巅峰时期是联盟炙手可热的得分手,左手将,能突善投,一手射术精湛无比。
  甚至就是靠着一手三分球,他入选了那支群星闪耀的梦八队,并且随队获得了奥运冠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6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