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篮实在太准了(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1640

  反之,如果你不做回应,士气也会受到打击,甚至憋到内伤。
  这也是为什么垃圾话会成为NBA传统手艺的原因。
  因为它的投资回报率太高了。
  加内特刚才的这句看似问候,但满是调戏,虽然不是“你的老婆尝起来像甜甜圈”那么恶劣,但也是标准的垃圾话。
  孙昊的回击方式是以垃圾话喷垃圾话。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孙昊前世今生在社交媒体看到的球迷评论多如牛毛。
  再加上他受到邓华德熏陶,挑出一些来回击绰绰有余。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加内特喷别人也不是没被回喷过。
  但孙昊这回答不按套路出牌,他一下接不上话。
  “别不好意思,你真想喝可以去我家下水道里面蹲着,管够。”
  孙昊接着说道。
  美国的下水道系统比国内要大很多,哪怕是加内特这样的大个子也塞得下。
  “你!”
  加内特一下被气到。
  本来他是想激怒孙昊,没想到孙昊反击的如此迅猛!
  不过他最后长呼一口气,转头去没理孙昊。
  呵,孙昊想让他上当,让他被罚下,他才不会上当!
  孙昊看到加内特的反应也是愣了一下。
  他本来都准备好要和加内特爆发冲突了,毕竟他刚才的垃圾话比加内特的还损。
  但是加内特这反应出乎他意料。
  这……说好的铁血呢?
  这一幕只是场上一个小插曲。
  小牛队在防守端奋力防下森林狼队的一波进攻。
  老尼尔森从板凳席站起身,他的目光随着持球推进的纳什望向前场。
  小牛队5分钟才得了5分,进攻出了很大的问题。
  他也知道和森林狼队的联防有关系,但问题是森林狼队进攻成功率高,小牛队快不起来。
  他现在需要有人在阵地战中站出来强硬的得分。
  孙昊到了前场,伸手对纳什招手。
  纳什不是费舍尔,也不用等孙昊喊什么“把那该死的球给我”。
  虽然孙昊强行喂他吃狗粮,但他还是对孙昊无比信任。
  甚至他们之间很有默契,把球给到孙昊之后,他就示意其他人往两翼拉开了。
  孙昊这种时候要球,肯定要单干了。
  孙昊站的位置是右翼,负责那个区域的正是斯泽比亚克。
  斯泽比亚克知道孙昊的三分准,已经第一时间扑上去了。
  这时候就得提区域防守的一个弱点。
  因为是负责区域的防守,防守站位不会像人盯人贴的那么紧,所以一旦遇上突投结合好的球员,防守机会显得比较被动。
  孙昊看到斯泽比亚克的动作,一个假投真突就挤过他了。
  森林狼队联防马上调动,弱侧的加内特马上协防过来,斯泽比亚克也重新从身后追过来。
  区域的2防1。
  不过加内特知道孙昊的传球能力,协防的时候留有余力去补防。
  他对自己的防守覆盖面还是很自信的。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孙昊直接急停出手了!
  这一下选择很突然,他就算再快,扑过来的时候也慢了。
  篮球越过他的长臂,朝着篮筐飞旋而去。
  “唰!”
  伴随着一声脆响,孙昊迎着加内特的防守中距离命中!
  小牛队,打破了场上的得分荒!
  老尼尔森双手攥拳。
  这球一打二,进的漂亮。
  现场也猛地暴起欢呼声。
  孙昊的关键球,果然没让他们失望!
  斯嘉丽也笑着为孙昊鼓掌。
  虽然之前在洛杉矶他已经事隔多年又看到孙昊打球。
  但现在两人相认,再加上关系进展迅速,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孙昊转头看到斯嘉丽的笑容,也一下回想起当初EBA时的场景。
  虽然现在的斯嘉丽成熟稳重,没有再像当初那样又是比心又是飞吻的。
  但是看到她的笑,孙昊就感觉浑身舒爽。
  他,要多得分!
  老尼尔森这时候也示意球队摆出2-3联防。
  开场打到现在他一直在观察,他发现森林狼队场上阵容外线投篮稍弱一点。
  加内特的组织,比卢普斯的三分出手不中,篮板球被拉弗伦茨收下。
  小牛队马上推防守反击,纳什快攻上篮得手。
  森林狼队的这个高个阵容联防效果好,但是退防速度肯定慢。
  前面是森林狼队进攻成功率高,小牛队速度推不起来。
  但是刚才这球,森林狼队没打进!
  9比12。
  小牛队连得4分,把分差缩小到了3分。
  加内特前场继续组织,这一次他分球给到斯泽比亚克。
  斯泽比亚克本赛季的命中率高达45.5%,是联盟最准的球员之一。
  这和联盟掀起联防之风大有关系,他可以利用加内特的牵制在外线得到大量机会。
  不过他低估了小牛队联防的能力。
  小牛队赛季开始后没多久就在打这一套联防反击流,协防的速度比一般球队都要快。
  他接球出手的时候被孙昊干扰到。
  “噹!”
  他的出手也没有!
  诺维茨基保护下防守篮板,小牛队再推防守反击。
  这一次纳什把球分给了右路跟进的孙昊,孙昊直接急停追身三分。
  这选择很孙昊。
  “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16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