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1605

  城内是容纳不下的,因此地址设在码头一带,主客皆便。
  而大宗商品交易,则设置在瞩远楼,那里地势高阔,可以摆宴,还能一览码头游人交织的盛况,端的是好地方。
  一大早八公带着苏油在后山沼泽新田行过祭田仪式后,乡亲们便邀约一处,准备进城逛蚕市了。
  苏油事情多,因此与石薇骑着黄雏先行。
  来到土地庙,将黄雏扔给张藻:“其他人呢?”
  张藻总算是接着了小少爷:“今天好买卖,拴住哥怕义棚忙不过来,带着人手都去帮忙了。”
  苏油笑道:“一个个越来越聪明了,准备得怎么样?”
  张藻掰着手指头:“砂锅豆汤饭,豆花饭,豆腐羹,各色蒸菜,香饮,我们之前还按少爷教的法子,准备了三天的豆腐干,烤豆腐干也是新的大菜!”
  苏油口水就下来了:“我先去烤两串豆腐干,跟薇儿都还没吃早饭呢。”
  义棚今天扩大了一倍,估计是拴住找八娘还是二十七娘出面借来的家伙。
  大灶上热气腾腾,大锅豆花,无数小蒸笼,边上还备着好多木桶,里边是石膏豆腐脑。
  人已经很多了,苏油进棚:“掌柜的,先来一个鲊笼笼,一份烧白,一份豆花饭,嗯,豆腐干烤两串!”
  张琪头也不抬就回道:“小少爷你就别添乱了,带薇儿去边上,想吃啥自己弄,实在是没时间招呼你!”
  苏油嘿嘿笑道:“这生意可以啊……”
  刘嗣刚挑来一担水:“城门老军爷说了,这才刚开始,今天的生意要持续一整天,用八公的话说,三干去了两干——还有得一干!”
  苏油动作麻利地揭开一张纱布,下边是竹簸箕,满满盛着一串串豆腐干串。
  有几个蜂窝煤炉烧的木炭,这就是留着专门烤豆腐干用的。
  刷素油,辣米油,撒花椒面,香料,葱花,盐,最后还洒了点鸡茸。
  和石薇一人两串拿在手里:“我去见姻伯了,今天大家辛苦一点,起码把三个月的衣食挣到手!”
  众人齐声呼应:“少爷你就瞧好吧!”
  人越聚越多,码头下樯桅林立,码头上摩肩接踵,架势有点吓人。
  苏油对石薇说道:“薇儿我再帮你拿一串,你抓住我衣角,别被挤丢了。”
  城门处还好,靠右行走,已经成了默认的规矩,进出还算通畅。
  陈田和郭隆两老军额头有些见汗,见到苏油过来:“哎哟我的小少爷你可来了,县尉都等你好久了。”
  县尉过来:“明润少爷,今日人流噪杂,恐怕冲撞了少爷,长史特命我前来迎接。”
  苏油将小手递过去:“县尉大哥,来不来一串?”
  县尉尴尬地笑道:“这……我这还有职务在身……”
  苏油说道:“哦,那就不耽误你了,我们赶紧去吧。”
  说是长史命人迎接,还不如说是程文应打的招呼,苏油和石薇边吃边走,来到瞩远楼前,就见杆柱两边各立着一支长杆,上面挑着一串花灯。
  楼前张灯结彩,苏油掏出手绢把自己和石薇的嘴巴擦干净,上得楼来,就见知州,通判都在,还有江卿几家家主,连阿囤弥也来了。
  知州见到苏油上来,就对苏洵笑道:“明允,汝家千里驹。一篇《告祖文》,情真意切,仁性天生啊。”
  苏洵躬身辞让:“明允久在他乡,未能提命。此子但有一分可取,也是太守,别驾教化之德。”
  知州呵呵笑道:“半年来,我眉州气象,也尽不同。今日蚕市,帆樯辐辏,水陆云集,这也是江卿与力,造福乡梓所致。”
  通判朗声道:“好叫诸贤得知,今年眉州考级,为上上,中枢评定,乃‘文昌政化,德裕娄黎’八字。”
  诸人赶紧恭贺,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苏油暗自腹诽,又是搞人均收入,几家把GDP拉起来,我土地庙可龙里又拖眉州后腿了。
  上前却笑眯眯的施礼:“小子苏油,为太守别驾贺,并祝贤太守与别驾新春吉祥。”
  知州对苏油的文章相貌颇有印象,点头道:“嗯,不错,德及娄黎四字,就有你在土地庙和码头的作为,有志不在年高啊。”
  苏油拱手:“小子惶恐,此乃程史两家,还有小张天师力主,小子不过感羡天伦,适逢其会,不敢当太守谬赞。”
  知州招手叫来下人:“添个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能读透孟子此语的人,当得起此座。”
  苏油赶紧谦让,躬身道:“太守饶过小子吧,今日尽是尊长,如油坐下,那更是芒刺在背,倒不如站着舒坦。”
  知州不由得笑道:“还真是实诚孩子,也罢,你既守礼,我断无阻碍之理。不过金童玉女,分开来也不合适,就都站我后边吧。”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看来这娃娃亲在眉州城世家中已经传扬开了。
  知州这是抬举,苏油赶紧躬身称谢,领着石薇与众人打了招呼,也不好说长话,简单问候几句,便乖乖叉手站在知州身后。
  石薇更乖,红着小脸站在苏油后边,有点不习惯这种阵仗。
  大家一起一边闲聊一边观赏江景,没一会儿,县令便领着嘉益两州的豪商们上得楼来。
  大宋商业发达,在四川尤其如此,什么期货,分期付款,抵押担保各种商业手段和花样都已经不新鲜,这些事情,需得官府监督作保。
  而且官员的利益也不少,因此他们也乐于从事。
  待到一群人寒暄完毕,坐定安静下来,太守说道:“我眉州近日添了一些物产,蒙诸商抬爱,销路甚佳,渐渐衍为大宗。”
  “今日此会,乃世家所请。一来确定一年产量,量出为入,节惜物力;二来安道公按蜀,期复旧制,提振商路,我眉州乐预其事;三来嘛,玻璃江风物绝佳,期与诸位同乐宴赏,以示朝廷慰喻之义。”
  众人都是轻笑躬身,以示捧场。
  通判言道:“江卿四家,会同眉州酒坊,羁縻州二林部,都献上了各家产业的精品,大家玩赏之后,如有意的话,便将自己的商号,出价,写在纸上,投入匣中,价高者得。算是游戏如何?”
  众人自是同意,知州拍拍手,示意胥吏将物品抬上来。
  第一声惊呼,从楼中响起,接下来还会很多。
  知州非常满意这个效果。笑道:“这第一件,二林部提供的白黄铜海屋添筹盆。”
  苏油露笑,这效果他也很满意,这个小插曲,是他向程文应建言的功劳。
  而且这个铜盆的产地,不是二林部,而是可龙里,只是铜料来自二林部而已。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精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精品
  铜盆整体色如黄金,内面盆周是连绵的山脉,盆底则是海浪,浪花部分为白铜镶嵌,盆身外侧则是浅浮雕。
  一处悬崖,悬崖平台上,三位老人在老松之下,指着崖下海岛上一所华屋在聊天,海天之间,还有两只白铜的仙鹤飞舞,姿态优美。
  这故事是眉州当地道家传说,苏东坡后来也把它写到了自己的笔记里。
  翻看底部,还有一首阴刻的吉祥贺寿诗。
  整个铜盆用料扎实,纹饰精美,如金银铸就一般,华丽非常。
  苏油暗自好笑,这个铜盆,其实就是先刻出一个蜡盆,然后用水玻璃砂浆倒模,再用黄铜汁浇注而成。
  真正耗时的,其实就在蜡盆雕刻和白铜镶嵌那点功夫而已。
  不过波浪细纹,屋宇瓦片,鹤羽松针,无不精细异常。
  这方法和普通倒模方法迥然不同,没有水玻璃技术,球磨技术,飞水法,永远没法翻出如此精细的铸模,这就与普通砂模失蜡铸造法形成了代差。
  只看盆子,谁都会以为这是在铜器上直接雕刻出来的浮雕,那耗时得以年来计算。价值相应提升百倍。
  很快便有人开始往铜盆前的匣子内投递纸条,之后二林部范先生一一检视了纸张,最后简单宣布道:“丰源号。”
  一个年轻大胖子激动得满脸通红,浑身肥肉都在抖动,站起来团团作揖:“这寿礼我家老安人定然欣喜非常,诸位,承让,承让了。”
  知州笑道:“贵号东家倒是个大孝子,又是蚕市第一件成交物品,这坐税,本官做主免了,让二林部返还于你,以奖掖孝道。”
  年轻人开心坏了,连连作揖:“多谢太守,多谢将军。”
  阿囤弥莞尔一笑,挥手表示没什么。
  接下来,是程舍人书坊龙脑彩墨五铤,并撒花笺十封。
  彩墨由五种颜色的飞水矿料,加墨胶龙脑反复锤炼,之后倒模贴金所得,分蓝,黄,绿,红,白五色。
  以前的彩墨,除了朱砂墨,其余都是矿粉状态,现在是第一次以墨锭的形式出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