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7/1605

  “在百姓心里,皇家用的,就是大宋最好的。供奉内中,就是最好商品的代名词,他们的利润,大可以十倍地从今后的业务中捞回来。”
  高滔滔叹了口气:“原来如此,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苏油说道:“司马学士自己定的规矩,大家都是在这个游戏规矩下做业务,司马学士没有看到‘皇家’二字的价值,不等于别人看不到,这就是商机。”
  “聪明的人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吉昌号的掌柜,便是如此。”
  “对了,内宫地下的五色土,臣请发卖给天师府,以补贴建设费用。”
  高滔滔感觉匪夷所思:“那些毒土,你还想卖钱?!”
  苏油拱手道:“《阿房宫赋》有言,‘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我赵宋皇室岂可如此?”
  “当年内库出库底煤粉,作价一文一斤,都无人认买。”
  “臣让石家购入,以之制作蜂窝煤,委实挣了一把黑心钱。”
  “如今自己入仕,成了监督方,自然不能让皇家再做这样大亏本的事情。”
  “那些毒土对别人无用,但是里边含有大量的硫磺、丹砂,可以提炼出来,天师府对这些需求量很大。”
  “当然皇室如今肯定不差这一点钱,然而就跟陛下每年还要种御田,太皇太后与太后要亲蚕一样,是倡导风气。”
  “陛下种农桑,天下就重农桑;陛下克勤克俭物尽其用,天下也必从之。”
  高滔滔对苏油这番说辞非常满意:“司徒教导是用心了的,便照此办理吧。”
  如今内宫人员简单,赵顼身前将中官压到了一百名,宫女更少。
  加上二王已经出外,赵煦还没有大婚,宫中剩下的就是赵顼留下的妃嫔与年纪还小的弟妹。
  因此空出来的地方很多,高滔滔下旨,先紧着给陛下和宫中几位小国公小郡王先修。
  非常重男轻女,但是苏油不敢反驳,只告诉扁罐加快进度。
  汴京是一个自发生长起来的城市,缺少城市规划,大家都喜欢挤个热闹,加上承平百年,人实在有点多。
  经过几次大疏散,大改造,如今至少大内皇城周围的情况变得好了一些,至少原二十八作那一片大区进行过合理规划,情况好了很多。
  皇室曾经几次动过心思扩建皇城,太祖的时候已经命人把规划图都做好了。
  然而看过之后,太祖又不忍居人迁移,断了念头。
  之后仁宗也想过扩一点点,然后住在城墙边上的百姓要当钉子户,也只得作罢。
  之前的宫殿多为单体或者两层,苏油没有动皇城前那些大殿,只把后宫那部分改造成三层甚至四层,其中一层在地下,其余在地上。
  正好要移走毒土,可以与地下工程部分结合进行。
  工程是复杂的,而且马上要过年了,因此没有大动。
  不过很多工程预制件可以在将作监先搞起来了。
  还有就是搬家,皇宫里的东西都珍贵,光搬家都得好些日子。
  搞笑的是,在搬家清理的过程中,宫内还发现了不少的好东西,比如太祖最喜欢随身携带,时时把玩的玉斧,就在福宁宫一个极度偏僻的库房中发现。
  这把玉斧与那个宗室里讳莫如深的传言有关,苏油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血迹。
  但是太宗上台绝对有猫腻,这一点是后世史家公认,毕竟那时候整个开封府的官员和禁军,基本都被太宗掌控。
  只能说,处理得真特么干净。
  还有真宗的瓶瓶罐罐,刘太后对害死真宗的天书丹道深恶痛绝,临制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将天书随真宗陪葬,又下令用砖石直接封了丹室。
  现在在真宗丹室中发现了全套的方士炼丹工具和药品,以及当时大臣如丁谓、王旦、王钦若的密奏、青词、祥瑞奏报等马屁文章。
  司马光见到之后大加痛斥,认为真宗一朝的朝政,就是坏在了这些人的手里。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旱情
  丙寅,于阗等西域诸国进狮子、白驼、名马、美玉。
  于阗如今与大宋接壤,巢谷又击退了前来挑衅的黑汗军,还擒获了对方大将,于是于阗的腰杆立刻就硬了起来。
  尉迟家族发动政变复辟,以尉迟威为国主,重新宣布以佛教为国教,并且邀请在敦煌译经的高僧前往讲学。
  得了鼓励,于阗周围传统佛教地区那些曾经被征服的小国纷纷叛离黑汗,遣使入贡,想要成为大宋的被保护国。
  乙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缜见情势愈加不妙,为了自保,也为了报复蔡确邢恕嚣张之时留下的积怨,爆出了一个大料。
  蔡确与章惇、邢恕等共谋诬罔太皇太后,自谓有定策功!
  于帘前具陈确等奸状,由是内朝与外廷备知之。
  御史台立刻再起上书风云。
  刘挚言:“宰臣蔡确山陵使回,必须引咎自劾;而确不顾廉隅,恐失爵位,无故自留。伏望早发睿断,罢确政事,以明国宪。”
  “又言:“昨者确等覃恩转官,学士草确制,有云‘独高定策之功’,命下之日,识者皆知其过,而确乃偃然受之。”
  “确与章惇固结朋党,自陛下进用司马光、吕公著以来,意不以为便,故确内则阳为和同,而阴使惇外肆强悍,陵侮沮害。”
  “中外以为确与惇不罢,则善良无由自立,天下终不得被仁厚之泽。”
  丙子,朱光庭奏言:“蔡确、章惇、韩缜,宜令解机务;司马光、苏油、范纯仁,宜进之宰辅;韩维宜置之宥密。”
  “退三奸于外以清百辟,进四贤于内以赞万几,太平之风,自兹始矣。”
  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高滔滔并没有理会,既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下令调查。
  丁丑,罢太学保任同罪法,拨后苑西作院给将作监为料场,罢铸钱监有四。
  以天章阁待制范纯仁为给事中。
  也是这个月,牛温舒携李庸在五泉县接受耶律洪基赐宴,耶律洪基以牛温舒和谈大功,加三司使,仍知户部尚书。
  还是这个月,高滔滔有些暗自后悔没有听从苏油的建议,为了省钱,没有将后宫建设规划得更好一些。
  苏轼抵京了,在半路搭乘上了苏油的小游艇飞鱼号。
  飞鱼号一直留在杭州,这次是被二十一节度赵宗佑“借”来乘坐,回汴京述职。
  东胜洲船队回来了!驻泊杭州!
  嵩山号,泰山号,左旋螺号,夜光螺号,还有五艘夔州型,整整从玉黍城带回了价值五千万贯的黄金和白银!
  五千万贯!
  按照协议,这次收益一半归朝廷,入户部南曹国库,一半归原四通商号,现在属于四通投资局。
  四通投资局赵宋皇帝名下的股份,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一趟拉回来的金银里边,有一千多万贯是属于刚刚十一岁的赵煦童鞋的私房钱。
  但是小破孩的私房钱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永远归慈祥的家长代管,以高滔滔这等自小生长在皇宫的贵人,拿到宫内电报房送来的电报,双手都不禁微微颤抖。
  这是一条黄金航线。
  军机处立刻给张散发报,要求加强对日本宋城的控制,那里是大洋循环航线的重要出发地。
  这些金银如果一下子全部投入市场肯定会出问题,因此苏油奏请将之存入皇宋银行金库,作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准备金。
  如此一来,国家货币准备金便可以用金银作为储备,铜禁可以解除了。
  这次考察比扁罐他们那次详尽得多,除了金银,还有各种物产,其中就有橡胶。
  赵宗佑还带回了几个部落和城邦的土人,要在新年大朝会宣德门外的蛮夷里站班。
  半年时间的考察,让宋人摸清了玉黍城周围的势力分布,那是一片大到不可思议的大陆。
  一千五百人,分别在温华、嘉福、金山、玉黍、檀山建立了五个军州,开始修城屯田。
  四峰岛因为冬季过于寒冷,被赵宗佑放弃了。
  加复城因为名字太难听,被赵宗佑无情地剥夺了扁罐的命名权。
  不用担心遭遇敌人,因为那里的敌人实在是太弱了。
  其中温华、嘉福、檀山,将是今后船队的补给休憩地,金山和玉黍将是主要的矿藏开发地。
  司马光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7/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