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8/1605

  王经笑道:“我朝自有大佳之处,不过以往南朝使节,可是来不了这里的,最多就是在上京等蒙召见而已。”
  “公子身份乃大宋宗亲,两国如今又关系和好,尤其是这几年,大宋援助我朝不遗余力,陛下特命允公子来鱼儿泺与燕王会合,之后会携公子一道前往上京参加正旦朝会,再同往长春洲,参加春捺钵,头鱼宴,到时候界外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皆会来朝,让公子看个全须全尾。”
  赵孝奕松开手里的玉梢鲸须的马鞭,用戴着麂皮手套的手对王经抱拳施礼:“这里边,想必相公耗费的心力也不少,孝奕多谢了。”
  王经呵呵笑道:“公子跟老夫当真用不着如此客气,你我两家手下往来,其实也不生疏,这些年也没少得獐子岛照顾。”
  “听闻公子被南朝官家亲点为正旦大使,老夫就抓紧措办了其余差事,正好给公子做个乡导。”
  赵孝奕笑道:“明公为国操劳,连这点小事都还要记挂,孝奕实在是太感激了。”
  王经说道:“家中还有几个不成器的子侄,在锦州、辰州、开州、苏州管理着产业。”
  “不敢求公子照拂,只求公子遣一二仆役,同他们亲近亲近就好。”
  赵孝奕微笑着点头:“锦州粮,辰州药,开州木,苏州瓷,王相公的子侄,却也不凡啊!”
  说完招手叫来一名手下:“五日之内,奔赴獐子岛,就说我说的,苏州要的那批瓷药是紧要,让老石开仓出货,有什么好查的?!”
  大宋瓷药可是好东西,辽人苏州买办们的瓷坊,除了炉温,在制造工艺上和大宋也已经差不了太多。
  不过瓷药,也就是用来制作彩釉的矿粉,就不是辽国自己的釉彩可比的了。
  一个普通磁盘,与给画工画过几笔的青花磁盘,价格也不是一回事儿。
  因此瓷药里边蕴含的大利,可想而知。
  大宋的瓷药,除了大宋化学家们研发出来的那些,最远的天然材料能够来自中东和北非,对于没有海运之利的辽人来说,这就叫无法摆脱的进口依赖。
  那么手下面露难色:“启禀公子,千里奔驰不叫事儿,不过这可是辽境,我怕……”
  王经赶紧解下一枚木牌:“贵属出示这个,我保一路无人阻拦。”
  赵孝奕的手下领命,更不多话,接过木牌立即转身打马,飞奔而去。
  王经都楞在了当场:“公子御下当真令行禁止,五日奔赴獐子岛,是不是也太……”
  赵孝奕大喇喇地挥挥手:“一日三百里而已,跑不死他。”
  说完才与王经纵马沿河缓缓而上:“瓷药又不是什么忌讳东西,就发色描彩用的玩意儿。这老石不知道哪里听来的风声,说我大宋在獐子岛有秘药走私,因此但凡见着这些粉粉末末的东西就紧张。”
  “这宫里边当下人出来的,立身之道就八个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不瞎胡闹吗,相公你说是不是?”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耶律延禧
  这话在赵孝奕嘴里轻轻松松,可是再借王经十个胆子都不敢说獐子岛市舶司扛把子的不是,只好赧笑道:“就这点小事儿还给公子添麻烦……”
  赵孝奕说道:“不过相公也要理解我的难处,如今官家跟太皇太后正在搞刷新,宗室的产业也要给朝廷纳税,让货品从市舶司走一遭,那不是给老石面子,是给官家和太皇太后扎起这个场子。”
  “不过要是市舶司敢做得过了,咱就算拿到了理儿,一船送到开州再卸货,对我来说很难吗?”
  “可不敢可不敢……”王经对赵孝奕不时暴露的纨绔习气很满意:“老夫空长贤弟几十岁,在陛下那里也没有贤弟这么大的脸面。”
  “瓷药啊,就是要经过贵朝市舶司才好,如此一来,就是公事公办,正经足税的生意,朝中谁也说不出老夫的不是来。”
  赵孝奕这才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无怪相公能做到相公,原来还有这一层考虑呢,又学到了。”
  王经赧笑道:“公子说笑了,你可是贵人,当今南朝皇上亲堂哥,这些臣下的小小心思,贵人自然是一点用不上的。”
  “是用不上。”赵孝奕点头:“不过回去也可以提醒陛下,对朝臣里边相公这样的人,可得提防着点。”
  见王经满脸尴尬地僵在那里,赵孝奕不禁抚掌大笑:“哈哈哈哈,跟相公开玩笑的!相公可是辽国的大贤,引导宋辽水利合作,为国岁增粮秣百万,加之这几年里救治灾伤,活人无算,我朝太皇太后称赞过相公的。”
  王经这才转尴尬为欣喜:“终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敢劳南朝圣母赞誉,实在是不敢当的。”
  赵孝奕看着已经将河道阻塞的华子鱼:“这鱼好吃吗?”
  “这是辽国绝美的美味。”王经说道:“鱼儿泺水质特殊,有些滑腻,还有淡淡的盐味儿,湖华子鱼长在这盐湖里,就好像在天然的调料里长大的一般,陛下不在鱼儿泺游猎的时候,都要命当地部族采取入贡的。”
  赵孝奕乐了:“这要是司徒在此,还不知道要馋成啥样呢,要不……来两条华子,咱尝尝?”
  “必须尝尝!”
  华子鱼长不大,最大的也就一斤,做法也简单,香煎或者油炸。
  好的食材,加工方法越简单越好,赵孝奕吃得赞不绝口,说要是苏油来此,必定会流连忘返。
  吃过鱼,队伍沿河而上,找了一处水浅鱼少的地方过河。
  这次赵孝奕还带来了大驾卤簿所需要的礼器,这是一笔大生意,用掉了辽国今年全部的岁币。
  其中蒙皮金漆高桥马鞍就有三千具,黄铜牛皮全套马具三千具,各种缂丝的旗帜六百面,精美乐器两千多件、鎏金兵杖一千八百件。
  除此外还有仿造大宋卤簿的铜器三百件,玉器一百件。
  这门生意还引来了朝中不少反对的声音,最后苏油召集大家开会,拿出账册,官员们才发现将作监竟然用辽人的岁币,制造了两套卤簿,其中大宋的还是无耻的高配版,而给辽国的,是阉割版。
  于是大家才都不闹了,原来这才是真相,司徒这生意做得……真香!
  当车队抵达鱼儿泺百里的时候,被阻止了前进,耶律延禧宣召王经单独觐见。
  王经来找赵孝奕说明情况,原来是耶律洪基要示威,召集了各部,加上宫室皮帐,正在进行一场平叛战争。
  准部,是辽国西北的一个鞑靼人部落,时降时叛,已经和辽国对抗了几十年。
  辽国在大西北设立了西北路招讨司,统治鞑靼人,前前任招讨使萧迪噜政务姑息,多择柔愿者用之,诸部渐至跋扈。
  其后任招讨使耶律托卜嘉含容尤甚,边防益废。
  不过耶律托卜嘉比萧迪噜“聪明”,想出了一招,仿照治生女直的办法,从准部当中挑选了一个酋长叫玛古苏的,作为诸部的部长。
  玛古苏拿到大权后东征西讨,渐渐将准部统一成了一个大部落,耶律洪基不但不提防,还大加奖掖,这次西狩,就是让皇孙来给玛古苏撑腰的。
  玛古苏要在耶律延禧面前露脸,组织兵力攻击准部里最后据有城池的部落——嘉钦部。
  耶律延禧不愿意让准部耀武扬威,命令他们围观,亲自督帅契丹宫帐皮室大军,对嘉钦城发起攻击。
  但是时逢大寒,嘉钦部以井水浇城,让城墙坚固无比,战事一时间竟然陷入了僵局,示威渐渐有变成笑话的趋势。
  耶律延禧召王经前去,就是为了问计的。
  这等好机会赵孝奕岂能错过,赶紧拱手道:“贵国不擅攻城,或者孝奕能替贵主出些主意。”
  王经是文臣,正忧急耶律延禧问起来没法交代,不禁大喜:“贤弟有何妙策?”
  赵孝奕说道:“这个现在也没法说,总得看过情形后才能建议啊。”
  王经说道:“我这就去求请王爷,让贤弟能够观阵。”
  王经去了半日,到午后来了一名银牌使者,要赵孝奕前往大帐。
  到得大营,赵孝奕见到了一身戎装的耶律延禧。
  赵孝奕的风度神采让耶律延禧倍感惊异:“不意赵宋天家有郎君此等神仙人物。”
  赵孝奕对耶律延禧躬身:“启禀燕王,不说我朝陛下天资英睿,就说荆扬二王,晓畅音律,药理,义理;更不用说二十一叔祖,那是学究天人大道。和他们相比,孝奕,寻常人耳。”
  耶律延禧拉着赵孝奕的手上下打量,怎么都看不出一点武将的影子:“听说你善于攻城?”
  赵孝奕笑道:“大宋不同辽国,城池攻防已经玩了几千年,嘉钦城的格局我估计也大不到哪里去,应当不难破。”
  这还是耶律延禧第一次主持军事,还遇到了麻烦,对赵孝奕说道:“如此便请节度与我一同料敌。”
  等到见到嘉钦城的模样,赵孝奕都差点笑出声来,这尼玛就是一个土围子,城高尚未足两丈!
  看了一圈,赵孝奕看着辽人营地后边的一片砍伐过的松林,对耶律延禧问道:“王爷,已经试过造巢车了?”
  耶律延禧皱眉:“试过,不过造出来的巢车过于笨重,推不上坡。”
  赵孝奕心里有底了:“这个简单,将这次随我来的车改一改,保管推得上去。”
  耶律延禧也是没有办法了,对侍卫萧兀纳吩咐:“去叫人。”
  不一会儿,两名雄壮的汉子被萧兀纳领到跟前,赵孝奕不禁啼笑皆非:“你们怎么在这里?”
  两人正是完颜女直的劾里钵跟阿骨打,见到赵孝奕也是欢喜异常,纳头拜倒:“拜见大官人。”
  耶律延禧不禁讶异:“你们认得大宋使臣?”
  “认得!”萧兀纳点头:“启禀王爷,宋朝派船送粮入鸭渌江救助我们,就是大官人经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