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1/1605

  萧瑟瑟刚刚给耶律延禧摸得身子发软,只得两手撑着桌面,看着耶律延禧远去的背景,眼中的泪,到底还是流了下来。
  绍述元年,冬十一月,乙未朔,辽主如萨里纳行猎,一日奔逐百里,亲射羊鹿三十二。
  此次捺钵安排得也比较巧妙。
  金山以西,混同江以东的诸多部族,都被鞑靼与女直隔绝,因此这次捺钵,主要就是召见辽朝核心地区的部族。
  经耶律大悲努建议,干脆提前举行,借口诸部路途太远未及前来,也算是有了搪塞臣民的借口。
  耶律延禧其实不以为意,为政之要,先安腹心,再舒四体。
  正好腾出时间来料理内部政务。
  己酉,赠阵亡者官职。
  之后颁布一系列的任命,填补朝中因诛绝耶律伊逊余党而带来的大量空缺。
  群臣纷纷加官进爵。
  诏皇太叔耶律和鲁斡为宋魏王,其长子耶律淳为郑王。
  任命萧托卜嘉为北府宰相,王师儒北院参知政事,耶律阿苏北院枢密使,乌库节度使耶律慎嘉努尚书右仆射,额特勒为西北路招讨使,赵孝严为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大悲努为殿前都点检。
  萧奉先封兰陵郡王,同知枢密院事。
  以萧兀纳数以直言忤旨。守太傅,出为辽兴军节度使。
  王经为南府宰相,牛温舒为南院参政,赵廷睦知枢密院事,室恭任工部尚书,萧托辉任三司使,大公鼎为中京留守,进少师。
  小皇帝亲政一年之后,内诛反叛,外御强敌,为父亲祖母平反昭雪,大力提拔勋戚重臣,总算稳定住了局面。
  现在终于开始展布自己的雄才大略了。
  ……
  同一天,大宋刚刚正式办完高滔滔的丧礼。
  己酉,宣仁圣烈皇后附葬永定陵,祔宣仁神主于太庙。
  庚戌,以章献皇太后故事,罢避高遵甫讳。
  也是在己酉日这天,鞑靼与女直的使节,也抵达了汴京。
  两族对于这次出使异常重视。
  鞑靼方面,由李夔带着“三结义”中年龄最大的玛古苏亲自前来;
  而女直方面,则是由苏利涉带着阿骨打的叔叔,完颜劾者亲至。
  劾者是劾里钵的长兄,两人从小同邸长大,劾里钵时期,劾者专治家务,劾里钵专主外事。差不多就类似完颜女直中大宗正加丞相加皇叔的地位。
  辽国想要册封劾者为女直节度,劾者不愿意抢侄儿阿骨打的位置,于是干脆跑了,作为使臣来到大宋。
  大宋境内的交通之快速,是两部使节的第一直观印象。
  玛古苏从九原入河曲,然后由折家军护送沿着边州抵达定襄,这一段花了不少的时间。
  之后就快到飞起,乘坐火车从定襄到太原,在太原搭乘小火轮沿汾水到河中府,再转陇海线,乘坐火车抵达汴京城。
  劾者那路就更快,在獐子岛坐海船至胶州,正是大顺风的时候,之后也是走陇海线,乘火车从胶州抵达汴京城。
  一路行来,劾者对大宋的繁华与强盛,有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认识。
  大宋巨大的海船、规模宏伟的海港,泊位上那些漂亮的军舰,巨大的黄铜生铁组成的火车头,还有火车头下面的铁轨,车站堆积如山的货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劾者粗略地估计了一下,估计完之后,彻底坚定了附宋之心。
  那么粗的铁轨,一丈起码得小两百斤。
  那一里起码得是三万斤精铁。
  也就是说,大宋一里地的铁轨,就已经足够自己武装出一万五千名族人。
  而刘医士说,胶州到大宋京师,足足有两千里!
  这还只是大宋铁路的一部分!
  这个国家,将能够武装五千万人的钢铁,铺在地上当道路!
  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为何不打造成军器,武装出军队,出兵灭了辽国?!
  刘医士呵呵笑着说道,百年前的大宋,却不是这般模样的,辽人都能杀到澶渊你敢信?
  不过靠掠夺获取的财富,那是守不住的,大宋和辽国,百年前其实是差不多的两个国家,不过一个走对了路,一个走错了了路而已。
  将钢铁铺到地上,和将钢铁打造成军器,孰优孰劣,到今日一目了然。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运气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好运气
  抵达汴京东客站后,从包厢里出来,劾者就被熙熙攘攘的车站人群给惊着了。
  这是大宋最大,最热闹,吞吐能力最强的一个车站。
  从扁罐结婚开始,大宋铁路局就开始试着搞客运,这也极大地刺激了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这一列是客运列车,车站外挤满了来接亲戚朋友客户的人。
  一队新军在劾者这列包厢前列队保护,见刘医士下来,带队的队长立即前来一个立正敬礼:“下官捧日左厢协卫曹牷,奉命迎接引伴与使臣,前往驿馆!”
  “安顿完毕后,还请苏都知易服,陛下要亲自召见!”
  劾者有些懵:“苏……都知?”
  刘医士笑道:“老夫本名叫苏利涉,在大宋也有官职,入内内侍省往来国信所都知。不过为了不使辽人生疑,在外行走,多用化名。”
  劾者吓着了:“哥哥原来是宋官,那以往多有得罪,呃,都知,是多大的官?”
  苏利涉笑而不答,一来大宋官僚体系过于复杂,解释起来麻烦,二来他怕劾者吓着。
  大宋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了一套独立的官僚体系,使不与士人混淆。
  拿入内内侍省的宦官来说,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都都知就跟文官系统的中书令、尚书令一样,基本不设,因此都知就是最高了。
  但这只是资历的证明,只能说明苏利涉肯定是资历最老的宦官,但不一定就是最受重用的宦官。
  宦官是从神宗朝才开始受重用,如李舜举、李若愚、李宪、王中正、童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元丰改制后规定,宦官入宫后从扫地抹窗户学习文化开始,到一定资历后必须出宫,而且必须经过考核决定去向。
  成绩差的,那就只能去守陵守皇庄,或者进入工坊当当小管事,成绩好的,则可以入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从事军事方面工作。
  主要就是干监军、政委的活,除了延边军事州的观察使、团练使等军政兼管的职务,基本不许从政。
  而出外的内官,贴职又改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拱卫大夫等一套独立策勋路子。
  等内官们干到退休,功劳大的,就提举诸处宫观,功劳不够的,就只拿元丰改制后设立的养老金了。
  苏利涉乃是英宗潜邸时候的总管,资历那是高得一逼,甚至可以说,整个大宋历史上,除了曾经以文才让外朝官们都服气的李舜举,他就是独一份。
  主要是老而不死。
  如今有资格管他叫师大爷的人,如李若愚、李宪,都已经作古,可这老妖怪还活得好好的。
  要不是有件事情放不下,早在二十年前,他就该领着宫使的头衔养老了。
  上了马车,苏利涉对劾者说道:“官家也给太师制了袍服,到了驿馆会有人伺候太师沐浴更衣,接下来还要练习礼仪,等候召见。”
  劾者有些心慌:“军师你要丢下我?”
  苏利涉笑道:“怎么会?不过陛下要先召我入宫,差不多晚上才回来。”
  “咱俩老兄弟多久的交情了,在白头山下一直是你照顾我,到了汴京城里,自然就该我来照顾你了,放心吧。”
  不放心,劾者赶紧问道:“军师今晚也住使馆?”
  苏利涉说道:“我无儿无女,孤老头子一个,晚间肯定要回来沾老弟的光的。”
  “说实话,陛下真是待你们恩厚,这长春馆啊,比宫内馆阁都不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1/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