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3/1605

  “且慢!”王经急声喝止。
  “怎么,丞相这是怕了?”萧托辉一脸的讥诮。
  “是,老夫的确怕了……”王经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委屈与心灰意冷。
  就在萧托辉将要得意之际,却听王经继续说道:“老夫怕了……怕你们借搜检之名,在老夫书房里放置些悖逆的东西,污毁老夫的清名……”
  “禄贵,马三,带几名侍卫跟他们进去,让他们搜,不过给我盯死了他们。”
  “还有,过去几位,将那位让李管家‘撞刀’的侍卫控制起来,防止他自己‘撞刀’。”
  那名侍卫顿时变色:“计相,计相……”
  王经却不理会,对萧托辉供了供袖子中的手:“萧计相,这样公平吧?”
  “好啊。”萧托辉笑道:“丞相早如此答应,也不用耽误大家太多的时间。”
  王经摇头叹息,看着萧托辉就如同看着一个死人:“计相一味求死,老夫实在是阻止不了你,唉……大留守临终前的做法,计相真是一点感触都没有吗?”
  萧托辉脸上终于有些变色,转身朝书房内走去。
  王经一抬下巴,几名亲信也跟了进去。
  待到所有人都进去之后,王经对那名被三人夹在中间的侍卫说道:“你放心,老夫绝非悖逆之人,一会儿你老实招供,将萧计相是如何胁迫于你的,一五一十交代出来,老夫保你家小平安。”
  说完对周遭军士们说道:“你们也是,此次冲突相府,是萧计相矫诏所为,老夫绝不计较。”
  “一会儿如果萧计相没有搜出他要的东西,一来请诸位给老夫做个见证,二来,拿下他,各位也可以将功补过。”
  军士们其实还是相信王经的,因为王经和萧托辉的口碑,在辽国官场上,被官员们渲染之后,也有不少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他们也知道,手上的铁器,平日领到的钱粮,几乎皆是出自婆娑岭和长春辽阳,其实就是面前这胖老头的功劳。
  现在见王经态度如此和煦,一名军士就大着胆子道:“丞相,萧计相手里还有金牌……”
  王经依旧拢着袖子,看着书房的大门,好像在自言自语一般:“放心,等他出来,自己都会交出金牌。”
  说到这里,王经低下了头:“毕竟,咱们都是陛下的鹰犬……”
  不多一阵,书房里边传来兴奋的声音:“计相,找到了!果然有间密室!”
  院中众人都是惊疑不定,然而没一会儿,却听见萧托辉惊怒的声音:“怎么可能?!怎么会是这些东西……不可能……不可能!”
  紧跟着,书房里响起了推倒书架,摔碎瓷器的声音。
  一名侍卫来到王经身侧:“相公……”
  王经安然不动,只叹息了一声:“让他尽兴吧,将死之人,还不得尽兴一次?”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谁是大爷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谁是大爷
  终于,书房里安静了下来。
  萧托辉的侍卫和王经的侍卫也从书房里退了出来。
  看着院中老神在在的王经,萧托辉的侍卫们胆战心惊,而王经的侍卫们,却是一脸的尴尬。
  王经懒得搭理他们,来到书房门口:“萧计相,出来吧。”
  “也不要想着在里边自尽,不论老夫,就是陛下那里,也不能因你被上污名。”
  又过了一阵,萧托辉从书房中走了出来,看样子还整理过衣冠,神色也重新平静,只对王经说道:“相公好手段。”
  王经面无表情:“我不明白计相在说什么。那面金牌,计相是想要继续自己留着,还是交于老夫暂管?”
  萧托辉也没有犹豫,从袖中取出金牌,递了过去。
  王经将金牌轻轻接过。
  被挟持的那么侍卫见状立马跪了下来:“我招!我全招!是萧计相让我将李管事诱入花园假山之后刺杀的……他说,他说这是为陛下立下大功,事后会有升赏!”
  王经和蔼地对他说道:“这些等大理寺的人前来,你慢慢与他们细说不迟。你放心,此事绝不牵累无辜,之前老夫说过的话,算数。”
  说完对周围军士们道:“大家都听萧制使指挥,先送计相去安歇吧。马三,将书房收拾一下,老夫要写弹章。”
  众人都退了出去,院中的亲眷家小们这才敢号哭发声,一时间各种乱七八糟。
  王经皱起了眉头,大喝一声:“都给我安静!”
  院中顿时鸦雀无声。
  王经长出了一口气:“事情都过去了,还号什么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
  马三的动作还是快,书房很快便收拾了出来。
  当晚,王经写完弹章,才对已经被招至书房伺候的马三问道:“你替大宋做密谍,多长时间了?”
  马三躬身道:“回相爷话,在回辽的路上,当时的张使臣便招揽了小的。”
  说完又解释道:“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前几年四十三节度拿着暗号来找我,说是要给相爷你安排一条通道。不过能不用最好不用,也最好别让相爷知道,免得给相爷你惹麻烦。”
  “没做什么?没做什么却把那几本账册,交给了节度?”
  马三说道:“是,小人也是没办法,当年管不住裤裆,在宋国寻了亲,生了娃,这不拿着人家的俸禄,总要办点事情吗?”
  “不过相爷放心,节度说了,这几本贿赂宗室和北院高官的账册,还有南院官员们的把柄,和他与相爷的……生意相比,连毛毛雨都算不上,让我悄悄放了回去。”
  “前几日节度收到密报,说萧计相要对相爷你动手,让我赶紧将账册取出来,否则相爷你会有大麻烦。”
  “节度说宋辽是兄弟之邦,相爷你又是大辽的顶梁柱,南部诸州都指着相爷你过日子呢,若是让萧计相得计,大辽南部肯定会糜烂。”
  “小的是显州人,也不希望自己家乡变成节度说的那个样子,所以……”
  王经将手里的毛笔交给他淘洗,说道:“别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你是密谍,宋朝的密谍。”
  马三低下了头淘写起毛笔:“可是节度说,宋国和辽国,也是有共同利益的。至少,与辽国南部诸州,是有共同利益的。”
  “共同利益……”王经拿起自己的奏章检查:“这是宋朝司徒造出来的新词儿吧?”
  “我也不知道啊。”马三说道:“不过节度说辽国的南部诸州,其实更像宋国,北部……”
  “继续说。”王经扫了几眼奏章,没发现什么毛病,又端起了茶碗:“我其实挺喜欢听听他国之人对辽国的看法,今天这机会也算是难得。”
  马三说道:“相爷可别介意,我也只是听节度、商贾们偶尔说起过。节度说辽国的南北分治,其实就是南人出钱粮,北人出兵马,南人养北人,北人卫南人。”
  王经不禁莞尔:“这话是糙了点,简单了点,不过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马三说道:“要这么说,我们南人也是为这个国家出了大力的,不能说我们南人受北人保护,我们就得低他们一等啊。”
  “节度后边的话有些大逆不道,不过我听着却也觉得有道理。”
  “哦?他说什么了?”
  “节度说,赏饭的才该是大爷。”
  王经一口茶水噗地喷了出来,幸亏扭头得快,不然桌上的奏章就得重新誊录了。
  马三赶紧取过帕子来给王经擦拭:“节度这话我觉得没毛病啊,相爷赏我饭,我就得好好伺候着。”
  “那是因为你手里没刀子。”王经有些没好气:“有了刀子,荒郊野岭相遇,你马三说话的语气可能就和现在不一样了。”
  马三有些迷惑了,站在那里,似乎在思考这样做的可能性。
  王经觉得今天大概是自己这辈子过过的最神奇的一天,经历了泼天大事,居然并不紧张。
  一个辽国南院宰相,和一个宋国发展出来的辽朝本土密谍,竟还聊得挺开心。
  王经甚至还觉得这马三完全值得自己信任,这老马说得对,宰相府里边最大的秘密,比起自己和宋朝四十三节度合伙干下的那些买卖相比,真的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他也没有问海船退路的事,对马三说道:“你今天的表现满院子都看到了,明天起,就接了老李的差遣吧。”
  “老李惨遭横死,明天给他家里支五贯舶来钱,算是丧葬之费。”
  马三也没有推辞,躬身道:“谢相爷抬举。”
  王经说道:“你妻儿都在宋国,我也不为难你。其实我也知道,南部诸州商号、货行、钱庄、工坊里边,多的是你们这样的人。”
  马三说道:“其实宋国对我们这些老人,也没那么忌惮,节度说要回宋国随时都可以回,他现在也不差我们这几号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3/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