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1605

  张方平还是有些担忧:“边衅啊……”
  苏油说道:“怎么会是边衅?我就乡兵守境而已。其余的,都是西南蛮内部事务。”
  张方平哑然失笑:“忘了你在西南蛮中的声望了,哈哈哈朝廷派你治夔,还真是量才善任!”
  苏油翻着白眼:“可得了吧,要不是高家非要拉我去喝茶,也没这事儿!我就闹不明白了,那么多趋炎附势的猴子不杀,非拎我这门都没进的弱鸡出来干嘛?”
  张方平微微笑道:“说明官家眼力长啊,他平衡朝局几十年,一眼就能看出这局眼在何处。郡公的局眼,在高家;高家的局眼,在胄案;胄案的局眼,在谁?”
  苏油说道:“我只是想早日让皇宋军士兵甲犀利而已,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真没有参与。”
  “还有一点,你和那些猴子,谁更值得保护?”张方平问但:“所以官家才把你外放,这是怕你年轻犯错,曲意回护保全。”
  苏油点头:“也是,官家此举,我是很感激的……对了,你还没夸我。”
  “我为什么要夸你?”
  “你要我做的事情,我全都做到了啊。要我苦读,要我高中,我全都做到了啊,还添了一个制科出身,老头你都不夸我?快点快点。”
  “但是于我有何相干啊,都是你自己的功名,我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夸你?”
  “老头……你,你真不地道!”
  告别了不地道的张方平,大船继续一路东行。
  顺着运河直抵扬州,然后在扬州又被曹佾留了几天,才改入长江。
  这一路上,就要收集粮食,丝麻,鹿皮,药材压舱了。
  苏油让眉州商人一路交税,然后自己用一个小本本记着。
  他穿起了短衫,化身为船工,关心船只改进的同时,还学习最新的操舟之术。
  一路江面开阔,还有两处大湖,眉山二型的优势,得以完全发挥出来。
  风帆鼓足,划着之字航线来回切风,一日逆水也可行三百多里。
  但这已经不是四通商号最快的船只了,如今四通商号有一款新船,如同龙舟,长宽比为十比一,最宽处才仅有一丈二,风帆鼓足,奔行如箭。
  四通商号用它来运送银钞,称为“快银船”。
  苏油看过图纸后大加赞赏,然后根据这个另外画了一份图纸。
  两艘快银船并列,中间搭建甲板,下部中空不与水接触,甲板上支帆,如此便能得到巨大面积。
  缆索设计更加方便,稳定性更好,帆面更大,载货量更多不说,速度还要更快。
  图纸传回眉山,众工匠顿时惊为天人。
  好吧其实小少爷的天人身份早已实锤,眉山人如今走到哪里都敢拍胸脯——我们老家的小小苏,六岁能诗,十四岁取探花郎,就是天上文曲星下来的!
  离开汴京时,听说这款新船还在研发当中,也不知道成功没成功。
  船到峡州,苦逼了,眉山二型收起风帆,老老实实的摸着石头上行。
  不是船摸着石头,是纤夫们摸着石头。
  苏油带着乞第龙山,张藻张麒在此上岸,换上马匹,带上经纬仪,探索沿江栈道陆路。
  苏油也决定亲自摸一回。
  很多地段年久失修,桩子估计都是诸葛大丞相在的时候打下的,脚下就是滔滔江水,走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一路摸爬滚打,路上还经过了不少夷人寨子和无人区,才到了巫山县。
  以这里为分界,就算进入夔州地段。
  等到见到夔州的破门墙,四个人都已经没法看了。
  通判和推官这几天一直在城门口等着,小探花不走寻常路,能人所不能,竟然想从峡州走旱路过来!
  知州的仪仗旗牌早就被眉州二型送到了这里,可是只敢放在门口,没敢迎入城去——人还没到!
  见着四个叫花子过来,通判就挥手:“去去去一边去,要饭要到这里来,也算是你们倒霉!这是走错路了吧……”
  推官点头表示同意:“谁呀这么缺德,给人家指路上这儿来?你们那马是哪里偷来的?没收了!新任州官要来,正好少了孝敬……”
  苏油怒了:“老子们本来是四匹马,一路过来摔死了三匹!就剩一匹了你们还想抢?小七哥,打开包裹!少爷要抖抖官威!”
  张麒打了水过来:“少爷先擦把脸吧,你这样子穿上袍子也抖不出什么来……”
  判官和推官对看一眼,靠!探花知州到了!怎么这幅德性!
  等到验过了官状,两人忙不迭地道歉:“实在未知是上官驾临,还请恕罪!恕罪!”
  苏油端着盆子喂马喝水:“等会儿,让我先把油加满,看这一路,亏得是四驱高底盘,就这样都只剩一个机灵的了……”
  判官和推官你看我我看你,这是吓傻了说胡话吧?
  ……
  不管如何,夔州城总算是到了。
  大宋从咸平四年起,分置利州、夔州二路,夔州路治在夔州城,就是后世的奉节。
  直辖两县——奉节,巫山。
  而夔州路却不算小,管辖夔、黔、施、忠、万、开、达、涪、渝诸州,还有云安军、梁山军、大宁监。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雄踞瞿塘峡口,形势险要,历来是川东重镇、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古名叫“鱼复”,相传屈原死后,有大鱼将其吞入腹中,准备送到他的故乡秭归。
  结果大鱼一路游过头了,直到撞到了滟滪堆,这才回头,朝秭归游去,因此得到了这么个名字。
  苏油觉得,屈原什么的可能是假的,大鱼回头,可能是真的。
  刘备派大军来此,因此改名奉节,然后,可耻地被东吴打败了。
  关墙破败,正街是一条泥路,两边是东倒西歪的木墙房子,瓦顶的少,草顶的多。
  一路过来,百姓们基本都是身上着麻,面有菜色。
  通判是五十多岁的老头,推官也缺了牙齿,看来是都知道自己仕途无望了,赔笑道:“堂堂探花郎,朝廷怎么放到这种地方来了,实在是……”
  苏油说道:“不用说那些个,接下来就跟两位老哥一个锅里搅马勺了,此地可有豪强?”
第三百零二章
烟笋排骨
  第三百零二章烟笋排骨
  判官笑了:“豪强是什么?都在周围山上呢!我夔州城这一点挺好的,大家都穷,没有豪强。”
  苏油手扶脑门:“总有点什么好东西吧啊?”
  推官说道:“有有有……我夔州最好的,当属风景,那是一等一的。多少文人留下了壮丽豪迈的诗篇……”
  见苏油脸色开始发苦,推官赶紧弥补:“泉水!泉水也不错的……还要再说的话,山林气息清新,算不算又一桩?”
  通判见苏油脸色越来越差,也插话道:“要说物产,其实还是有两样的。”
  “啥?”
  “猿猴啊!两岸猿声啼不住嘛!”
  苏油都快哭了:“还有呢?”
  “呃……还有……还有蛮布算不算……”
  苏油:“……”
  州衙规模还在,不过很颓废,朱漆都快要脱落完了,木头槽檩都露着本色。苏油估计这个在宋朝都该算文物,搞不好是汉昭烈留下的东西。
  收拾停当,通判小心地拱手:“苏探花,下官了备了一桌接风,未知探花可肯赏脸……”
  苏油洗了脸,打开包裹想了想,也挑出一件麻衫穿了,说道:“哦?那就多谢别驾了。”
  通判开心地道:“我朝探花,能够光临寒舍,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走走走,这便去寒舍那边……吃过再回来收拾。”
  来到通判家中,果然是寒舍,墙上还挂着锄头,看来这官还要下地干活。
  苏油点头:“难得,一州通判,亲近农桑,堪为我朝官员的楷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