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1605

  苏油赶紧制止:“哎哟小姑奶奶这个扔不得,还要拿回去复装的!”
  将弹壳小心翼翼地收好:“知道我跟小七哥为了弄出这个,废了多大的劲吗?”
  石薇笑眯眯地抚摸着枪身:“谢谢小油哥哥,你对我最好了。”
  “呵呵……”苏油傻笑,其实我也有给自己增加点保命的资本的意思在里头……
  山谷外传来马蹄声,接着就是张麒的声音:“少爷,少奶奶,你们在哪里?!”
  苏油赶紧高声喊道:“在这儿,沿着溪水过来。”
  不一会,就见冯老汉和张麒快马奔至,再一转头,石薇手里的转轮铳已经不见了,两手压在皮包上,一副乖乖女的模样。
  张麒甩鞍下马:“你们遇到什么事儿了?”
  苏油说道:“没啥,猎了一头鹿,你们怎么找来了?”
  张麒说道:“是拳毛赤奔入村子,然后带我们过来的。”
  “我去——”苏油大惊:“难怪乞第说拳毛赤是被养废的好马,经他手一调教,竟然灵性如斯!”
  张麒就笑得吭哧吭哧的:“可惜乞第太沉,跟马天生八字不合,做不了好骑兵!”
  冯老汉拎着绳子挽起裤腿就下水了:“大马鹿啊!三百多斤呢!”
  拿绳子绑在鹿身上拖到岸边,冯老汉前后打量,在鹿的眉心处找到一个圆孔:“这是劲弩伤的,没见小官人带着器械啊。”
  苏油正在拿树棍扎担架:“你要不问,这鹿就是你的。”
  冯老汉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怎么能行。”
  说完又扫视周围山林:“官人是布着暗哨吧?我就说这么大官不该没有保护之人才是。”
  苏油任其自行解读,大家一起合力将大鹿绑到担架上,挂在马屁股后边。
  张麒打马:“少爷,鹿太沉,马拖不动。”
  冯老汉将马屁股后边的绳子收短,让担架前边两头翘起来:“再试!”
  张麒再一打马:“成了!”
  苏油翻着白眼:“摩擦力大小和物体接触面积的关系忘了?回去罚抄定理一百遍。”
  说完笑眯眯地对冯老汉拱手:“冯里正厉害,这道理都懂。”
  冯老汉傻眼:“什么道理?老汉就知道马鹿肉不错,皮子也好,但是最值钱的……”
  说完拍了拍马鹿的茸角:“这对春茸,怕不得六斤!好东西啊……”
  石薇点头:“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的确是好东西。”
  “是吗?”苏油笑道:“那这对鹿茸归我,皮肉归冯里正。”
  石薇小声嘀咕:“你又用不上……”
  苏油扭头:“薇儿你说什么?”
  石薇笑道:“小油哥哥每日思考劳费心神,鹿心是治心血虚损,惊悸失眠,记忆减退的好东西,倒是可以补一补。”
  等到几人拖着大鹿回到龙首村,冯家院子就热闹了。
  开膛剖肚,鹿肝和鹿心是好东西,还要剥鹿皮,取筋,好多活计。
  苏油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这玩意儿还真是一身都是宝。
  冯家小哥将茸角锯下送过来:“多谢官人慷慨,这是你要的茸角。”
  石薇伸手接过:“这个要赶紧加工,家里有大套缸吗?”
  冯家女眷正在切肉,闻言赶紧进屋,搬出来一个缸子:“家里装糠麸的,娘子你看合用不?”
  石薇说道:“这个就正好!”
  将鹿茸洗刷干净,固定在架子上,然后放入大缸开水中烫茸。
  茸的断面露出水面,很快断面上就冒出了血沫。
  拎出来抹去血沫,然后又重新放回去,如此反复处理,鹿茸断面的颜色渐渐变淡。
  这个是水磨功夫,苏油看不了,跑去处理鹿肉去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边子
  第三百六十六章火边子
  拳毛赤屁股后头带着铁锅,调料,油料等东西,这是露营套装箱子,苏油去哪里都要带着的。
  那就好办了,做了个酱爆鹿腰,一个卤头杂,凉拌心舌,一个山药熬骨头汤。
  冯家娘子由苏油霸占着火头,在一边都看傻了,完全没有插手的余地——除了骨头汤,别的都不会呀!
  等等!大官亲自动手做料理才是重点好不好?!
  几道菜做到一半,这活就再没人有心思干下去了。
  苏油之前一直烫着碗筷,将菜盛好,说道:“赶紧开饭,吃完饭大家都还有得忙。”
  冯老汉一家哪里吃过这个,山药熬汤加了鸡茸粉,鲜美异常,酱爆鹿腰那就不用说了,光那花刀功夫就不一般。
  腰子臊得很,可小官人做的却愣是鲜嫩美味,加上刀工,要不是亲眼看着下锅,谁敢相信这一条条带花的肉条是腰子?!
  鹿肉也腥,但是苏油处理过的鹿肉,香得不行,就是本钱太高了,卤肉那一包香料,看得冯老汉肉痛。
  心舌更需要压味,因此卤过之后,还要用调料。
  有点类似眉山码头肺片的做法,葱姜蒜芹菜不说了,酱油,芝麻油,辣米油和藤椒油,直接炸爆了冯老汉一家人的味蕾。
  苏油捧着粟米杂粮饭:“吃,赶紧吃,吃完冯家娘子你跟我处理鹿肉,我还要教你们一道菜。”
  “眉山富顺盐井用牛量大,也常死牛,井上的工人便将牛肉做成肉条肉片,然后在火塘边上挂着烘干,叫火边子牛肉。”
  “味道好不说,还耐存储,这个可以做军粮,你们将牛羊养起来后,也可以这样加工,军方肯定要来收购。”
  冯老汉充满了艳羡:“小官人,蜀中人都吃这样的饭食?”
  苏油捧着碗说道:“蜀中啊,地势逼促,田都开到山上去了。一户人家,一般也就四五亩地。梯田耕作麻烦,官府就出了政策,山地梯田的话,一家能有十亩。”
  冯老汉有些惊讶:“这怎么活得出来?我们这边,都是百亩上下。”
  苏油给冯老汉夹了一块山药:“那边气候好,地虽然少,但是一年可以两三收。”
  “郊区的地力就靠在城里收粪肥,远些的就靠猪圈下方的粪池。家家养着两头猪,还有鸡鸭鹅,稻田里还有鱼。”
  “稻子是好东西,十年改良下来,如今亩产四百斤左右,日子好过了,可不就在吃食上下功夫吗?”
  冯大捧着碗贼羡慕:“两头猪呢,一年也有一百三四十斤肉吃,这日子,啧啧啧……”
  李老栓哈哈大笑:“那是老黄历了!现在眉山猪阉了养,都奔着两三百斤去的,一家两头,那是四五百斤。”
  “而且少爷弄出了好调料,猪身上是什么都能吃,一点不浪费,连骨头都有人上门收。”
  冯老汉想象不出来两三百斤的猪是什么模样,只能赞叹,然后说道:“哎哟,骨头也收?我们都是扔了的。”
  苏油说道:“牛骨头比猪骨品质更好,那可都是宝贝。我之前就说过,苏明润只做实事不说空话,这里地方比蜀中更好,自古以来就是粮仓。如今只是破败一时而已,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吃过饭,苏油知道冯家娘子将鹿肉不成张片的那部分改条,浸去血水,卤制起来,能改成大张的那种,全部改成尺许长的薄片。
  然后削出一些签子,将鹿肉薄片都轻轻崩起来,刷上酱油盐水饴糖香料熬制的薄酱汁,使其入味,放到通风处悬挂起来。
  另一边石薇继续处理鹿茸,冯家父子料理鹿皮鹿筋,都在忙活。
  早上起来,苏油让冯大拿藤丝和木头绑了个架子,用木板围上,变成一个烘箱。
  将卤鹿肉和风到半干的鹿肉片挂到烘箱里,用黄泥抹了缝,然后从柴房里拎出来一筐粪饼:“昨天就看到你家娘子在烧这个,没有这个,火边子牛肉就做不成!”
  粪饼就是用又稀又湿的牛屎混合一些黄泥和青草,做成直径约一尺的圆形簿片,状似一张大饼,贴在墙上或石壁上晾干而成。
  粪饼是好燃料,火焰绿幽幽的,灶内不但没有牛屎的臭味,反而会发出一阵阵奇异的草香,在陵井上叫“牛屎粑”,比蜂窝煤还要受欢迎。
  牛肉不同于猪肉,因为牛肉本身缺乏油脂,如果像熏腊肉那样,用松柏枝、豆粕木粉等处理的话,熏后的牛肉干总有一股烟焦味,不好吃。
  一物降一物,就得牛屎粑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