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1605

  他只给小妹写了一封信,只在信纸下方中部画了一横。
  陈昭明见到这封古怪的信件很纳闷:“小妹,你哥哥这是什么意思?”
  苏小妹皱眉道:“这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你把信纸看成一张脸就明白了,哥哥这是说——不带眼睛,不带耳朵,最重要牢牢闭嘴。”
  自打进入治平三年,不但国家一团乱糟糟,就连苏家也走了背字。
  半年前,苏油在峡江上奔波的时候,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了。
  如今的医疗卫生条件,还是差,一场风寒,竟然就夺走了这个温柔又聪明的女子的生命,仅仅二十七岁。
  新年伊始,苏轼,章惇又成了同年,这次是召试馆阁。
  结果章惇虽然考中,却因为当年放弃进士功名一事,被贴上了“佻薄”的标签,遭到知制诰王陶攻击,未任馆职,知武进知县。
  苏轼的情况与章惇又有些不同,他比章惇先回京,去年被任命为殿中丞,任判登闻鼓院。
  苏轼的大名如今已经海内之名,年前李清臣考制科的时候,大佬们的评论就是——荀卿笔力,很有大苏文章的味道,不取第一没道理。
  这就是把大苏文章当做评判标准了。
  这才只是开始,要不了多久,苏文熟,吃羊肉。
  赵曙也是久闻苏轼之名,开始想效仿唐代的做法,直接让苏轼担任翰林,任知制诰。
  韩琦阻止道:“苏轼,远大之器也,它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久而用之,则人无异辞,今骤用之,恐天下未必皆以为然,适足累之也。”
  赵曙又道:“与修起居注,可乎?”
  韩琦又说:“这两个职务,其实都差不多,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选一个接近陛下的贴职与之,而且,需要他通过召试。”
  赵曙说道:“馆阁进行考试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要提拔的人是否真才实学,苏轼还用得着这样吗?”
  韩琦直言不可,于是苏轼也参加了这次制科,再次考了个最好成绩——三等。
  考完之后,欧阳修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苏轼,苏轼摇头感慨:“韩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苏油得知消息,不由得呵呵冷笑,考试绝幸进是对的,不过韩琦忌惮苏家人之心,恐怕也是有的,大苏搞不好是受了自己的连累也不一定。
  这次考试,苏轼被朝廷授予直史馆一职。
  这个位置是旧党的传统位置,属于馆职之一,和翰林类似。
  一般任职一至二年后,就会被委以重任,最重要的,在官阶上可以超迁!
  外任官想要获得这个贴职,必须“特恩加授”,不可谓不是仕途上的一大进步。
  然而,这是大苏最后的一点运气。
  二月,白虹贯日,三月,彗星惊现,长达七尺有余,在夜空停留不去。
  朝廷又忙碌起来,皇帝避正殿,减膳食,录罪囚,求直言。
  大臣们纷纷上书:“彗非小变,不可不惧。陛下宜侧身修德以只天戒,臣恐患不在边也。”
  赵曙也下诏自责,要求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分行省监察而矜恤,利病大者悉以闻。
  趁此机会,苏油赶紧再次上书,第二次提及西南铜政,并且开始给西南东南诸路转运司去信。
  第一批精铜三万斤已经炼出来了,有需要用铜的,风景这边独好哟。
  不过私下里,苏油给张天师去了一封信,专门提到了彗星的事情。
  这颗彗星是苏油知道的唯一一颗,每七十六年光顾一次,就是哈雷彗星。
  如今的信件,路上走得还是慢,等到苏油收到苏小妹关于老堂哥病重的信件,已经是六月。
  六月,欧阳修主持,苏洵配合所修的《太常因革礼》还未来得及上报,苏洵已经去世了。
  和梅尧臣的命运是那么相似,欧阳修又在朝廷痛哭一场,赵曙赐下银绢各一百二十匹,表示慰问。
  苏轼上表,请还所赐,只求赠官。
  壬辰,朝廷赠故霸州文安县主簿、太常礼院编纂礼书苏洵光禄寺丞。赵曙又特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
  苏油收到信件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到程夫人,对石薇说道:“最近老是心惊肉跳,薇儿,要不你代我回一趟眉山,看看嫂嫂,让她不要悲伤过度才是。”
  就在这时,瘦娃一身孝服闯了进来,嚎啕大哭:“小幺叔,程家婶娘昨日仙去了,八公让我叫你回眉山!”
  苏油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又颓然坐下,茫然道:“嫂嫂,走了?怎么走的?”
  瘦娃哭道:“听说是瘴气,来得急,婶娘这两年身子本来不好,这病上加病,一下子没能调理过来……”
  苏油看着一堆的文案卷宗有些无计,这时唐淹也进来了:“明润你自去吧,此处我先料理着,半月之期,我尚能与你遮掩。”
  真的只能遮掩。
  宋代假期不少,逢五休一,另外各有节气,但是都是散的。
  没有请假就离开辖地,这是擅离职守,细论起来,重罪。
  苏油早已心急如焚,那里还管这个,拜托老师后,和石薇赶到码头。
  双体快银船已经再此候着了,三人上船解缆,快银船逆水鼓风,飞驰而上。
  纵是如此,抵达眉山已是次日清晨。
  宋人治丧,三日已经过了初终,立丧主,易服,报丧,设灵座魂帛旌铭,小敛等程序,现在进入大敛。
  大敛就是入棺,待亲人们作最后的道别后,便钉牢棺盖,苏油如此紧赶,就是为了见嫂子最后一面。
  纱縠行苏家,已经挂起了白幛,苏家人除了老堂哥一支,别的都是乡下人,支应不开如此场面。
  因此只能八公亲自坐镇,八娘和夫婿程正辅,还有程老爷子和程浚一起料理,不过众人都是哀戚不已,如今就程浚还能坚持。
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个自己
  第四百六十章
  见到苏油和石薇到来,程浚迎上,一边招呼仆从与两人去冠帽配饰,披上素麻衣:“明润,好歹赶到了,还能见我苦命的妹子最后一面……”
  说完眼泪就下来了。
  苏油来到棺材前,程夫人经过敛葬婆子修饰,容貌一如生前。
  棺材周围很冷,周围有冰桶降温。
  苏油一直以为这几年经历了不少战阵,看惯生死,早已心如铁石,这一刻也不禁潸然泪下。
  程夫人的音容笑貌,一一在他脑海里翻过。
  “……于细微处有发现,小油可谓心思细致,一点蹊跷都不放过,这是格物致知之理……”
  “……跟子瞻一样,智力有余,于经赋之外,还有诸多的兴趣爱好,这是好事情。小油,你要是喜欢这门学问,大可以细细研究……”
  “……这门学问,其实不凡。所谓明道致用,庸儒徒知汲汲于前者。我倒是希望你能齐头并进,相互启迪,两相结合。这才是正途,定可行大益于天下……”
  “凡事往精细处思虑周全,其后方可作为……”
  “……小油,嫂子有些失望,原来你不是天生宿慧,生而知之……”
  “……但是嫂子更多的是高兴,这说明小油观察入微,能见人所不能见,故而能发人所不能发,这就叫——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学问,如果全部搜集积累起来,是否可以穷究天地之理?屈子《天问》,扬子《太玄》,皆有释答?”
  “……嫂子倒是希望有一天,小油你当得起天下人对你行此大礼……”
  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具有华夏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同时开明大度,学问精该,眼界心胸,不亚于世间任何一位男儿。
  苏油低着头,眼泪一滴滴落到地上:“你还没见到天下人对我行大礼,你怎么就去了?我已经很努力了,真的很努力了……你为什么不再等等?”
  程浚扶住他的胳膊:“明润,莫要哀戚过度,妹子嫁与苏家,就是苏家人,这举丧之主,尚需由你苏家人来充任才是,子瞻子由都不在,你看……”
  苏油摇头:“我心智已乱,做不得主,一切还劳烦表哥。有什么处理不了的,告诉我就行。”
  程浚也是刺史官身,料理丧事不在话下,说道:“那行,料朝廷放子瞻子由回来守孝,还有两月;妹子的祭山是你堂哥生前就选好的;就是修造墓室尚需五万块砖石,一时间怕筹措不及……”
  苏油说道:“这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吧。”
  程浚点头:“对了,还没给你介绍,这位你尚未见过,他是远从嘉州赶来给你嫂子画像的,说起来也是亲戚,如今正在嘉州任太守,文同文与可。”
  关于给死者画像这件事情,尤其是给女性死者画像的事情,司马光曾大力反对,认为请素不相识的画师来替深闺中的妇人画像,是于礼不合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