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1605

  两人跳下马,王韶对苏油笑道:“难为明润还记得在我落拓之时的约定。”
  苏油将扁罐交给石薇,对王韶拱手:“子纯兄说笑了,丈夫只要不坠青云之志,即便韩信祈饭于漂母,子胥求命于渔父,也牵扯不到落拓二字上来。”
  王韶哈哈大笑:“明润真为知我者。”
  说完对王厚说道:“见到没,跟你师父多学着点。”
  王厚上前躬身:“学生见过老师。”
  苏油笑道:“你的几位伙伴,都在里边等着了,渭州老规矩,我掌勺,他们打下手,可忙活着呢。你也跑不掉!”
  王韶搓着手:“要不我带小师弟吧。”
  石薇不好意思地笑道:“扁罐爱抓东西,尤其是胡子,我都不好意思给别人抱。”
  苏油拉着王厚进屋:“洗菜你总会吧?!赶紧!”
  几人一边往里走,苏油问王韶:“陛见情况如何?”
  王韶叹了口气:“其实熙河置路,我是不赞同的,但是奈何陛下和王相公都一再坚持,唉……”
  苏油踢了身前王厚一脚:“你不知道劝你爹稳扎稳打?消失在露骨山里五十四天,奇计倒是奇计,可后遗症却不小。一口气吞并千里,消化起来难受吧?”
  王韶说道:“难受何止一处,朝廷拨银十万两、帛二万五千匹、度僧牒五百道给李杞,著作佐郎蒲宗闵协助,还允许他们动用蜀中的常平钱物、坊场钱收购茶叶,你说怎么就连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陛下那里,我都不好声张。”
  苏油问道:“很严重?”
  王韶说道:“这可不光光是换马的问题,还涉及羁縻降族的问题。你说严重不严重?”
  苏油说道:“那我还是觉得奇怪,这么多钱,怎么都够了啊。”
  王韶看着苏油,一字一顿地说出了两个字:“专,榷。”
  苏油大惊:“他们怎么敢?!”
  王韶苦笑:“怎么不敢?这两位让官府在川中所有产茶州县设置收购茶场,将每年茶税钱增加到四十万贯,同时严禁园户私自买卖茶叶,违者严惩不贷。”
  苏油大怒,后世脏话都飚了出来:“我去他妈的!他们疯了吗?!他们是要扰动西州,逼反二林,泸蛮,甚至荆湖,岷州,秦凤?!不做饭了,跟我去面见陛下!”
  开封府尹有直奏之权,苏油丢下目瞪口呆的一院子人,拉着王韶来到合门求见赵顼。
  赵顼在便殿相见,苏油奏道:“陛下,听闻蜀中茶榷已经开了?”
  赵顼点头:“李杞、蒲宗闵二人上奏,的确有此议。”
  苏油冷笑道:“恳请陛下召回此二人,此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恐二人这番下来,西南从此支应不暇。”
  赵顼讶异道:“如何可能?明润,纵然是为了乡党,也不能偏袒太过啊。解盐,晋矾,建茶,京酒,不都是专榷?蜀中如何就行不得?”
  苏油急道:“陛下啊,蜀茶禁榷几十年,茶农们一直靠那些茶山生存,那些茶山,本就是茶农们的私人私产!而且本就已经缴纳过税赋。茶山对他们来说,就与田地之于农户一般。”
  “这与解盐,晋矾官井招募盐户矾户进行生产,与福建官茶园招募茶农制茶,根本就是两回事儿!陛下是要夺蜀中茶农之产入公吗?”
  赵顼连连摆手:“蜀茶才几个钱,连东南十一都不到,我夺它干什么?我的意思是既然熙河闹着缺茶,那就加大蜀中生产啊……啊正好王学士也在,你跟明润解释一下。”
  王韶都傻了,我解释什么呀我解释,只好拱手:“呃,陛下,臣在熙河,蜀中情状难知,不过所得茶叶逐月递减,这是实情;而且质量比以前下降,多有糟朽,也是真的。”
  苏油着急道:“一边是禁止销售,一边是垄断价格,一边是提高茶税。”
  “他们要干什么?这不是要鼓励老百姓产茶,这是要逼迫百姓抛弃茶园,逃窜山林!纵然一时得逞,后续必然难继!”
  “蜀中茶业,南接嶲州大理,北供秦凤熙河,西定吐蕃岷州,东连戎夔两地。这几处地区的安稳,竟然还当不得那点专榷之利?”
  “李杞、蒲宗闵二人不知所谓,王子纯经营青唐,缺的是什么?是茶!”
  “茶由谁生产?茶农!怎样才能让茶农扩大生产?给优惠给政策,让他们有利可图!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陛下,迟疑不得,即刻召回两人吧。”
  赵顼叫来内官:“去请王相公,薛计相前来商议。”
  等待期间,几人闲聊,赵顼对苏油说道:“明润,夺民私产这种话,可不能再乱说。”
  苏油心中突突乱跳,赶紧拱手认错:“陛下恕罪,臣是一时情急,胡言乱语了。”
  说完偷觑左右:“起居注不在吧?”
  赵顼又好气又好笑:“今日乃是休沐,你急匆匆跑来求见,害我以为开封府出了什么大事。”
  待得聊了几句,王安石和陈升之匆匆赶到,见到苏油和王韶反而一愣:“你们怎么这么快?”
  苏油和王韶反而一愣:“相公你怎么这么快?”
  然后突然反应过来:“这是有军情?那陛下我与王子纯先行告退……”
  王安石挥手:“的确是军情,不过你们在正好,本要找你们商议。”
  陈升之对赵顼拱手:“启禀陛下,景思立奏报,董毡派出了其得力部属青宜结鬼章,出兵河州,救援木征!”
  王韶沉吟了一下:“多少人?”
  陈升之说道:“尚不清楚,至少不下六千。”
  王韶松了一口气:“景思立手下,也有六千。李宪,现在何处?”
  陈升之就看赵顼。
  赵顼说道:“我以为熙河已安,命李宪前往鄜延路按视军情去了。”
  王韶拱手:“陛下,青宜结鬼章乃董毡智囊,号为青唐名将,轻忽不得。臣这就请旨回去,安顿熙河。”
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将
  第六百九十一章吐蕃智将
  王安石面色沉重:“子纯,河北旱情还未纾解,朝廷如今无法给你太多供给。”
  苏油奏报:“陛下,臣请即刻解散蜀中榷茶务,不能再乱了。其存银、绢帛、度僧牒,委转运司赵公专管,反李杞蒲宗闵二人之法行之,方能激励茶农安心生产。”
  “同时命渭州,商州,秦州转运司,调运物资,接应熙河。”
  赵顼忧心忡忡:“死灰复燃,这青唐之策……”
  苏油拱手:“陛下,一时反复,或者有之,即便陷入僵持,也没关系。”
  “但是熙河不仅仅事关进取西夏,它的后面,就是秦州。”
  “秦州金铜,乃陕西的钞本。陕西恢复如此之快,金铜功不可没。”
  “如秦州受到威胁,金铜减产,则陕西局面就必须重新依靠解盐支持;而解盐如今又是江南四路发运司仓本,发运司失去本金,漕运京供都要出大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陛下万万不可动摇保熙河的决心!否则登极以来大好局面,一朝全失!陛下,到那个时候再想力挽狂澜,重新得到天下支持,难度就更大了,所以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王安石悚然而惊:“陛下,明润所言,非同小可。当急命河州景思立持重;命李宪即刻回熙河;子纯,你今日就出京!”
  赵顼看了一眼一言不发的枢密使陈升之,心底下一百个不满意,咬咬牙:“便当如此。召翰林承旨草诏!”
  ……
  河州城外都是山谷,一处草木茂盛的溪谷旁边,六名红衣将士倒在了地上,早已牺牲。
  木征恨恨地抹去骑刀上的血渍,收刀入鞘。
  宋军没有携带军器,带的是伐木的斧头锯子。
  一位衣着华丽的蕃将取过斧头,对着阳光看了看刃口:“宋军砍木头都用上这么好的钢斧了?”
  木征用脚猛踹一名跪地的宋军俘虏:“答话!”
  俘虏“呸”了一声:“少废话!有种的就杀了你家爷爷!”
  蕃将微微一笑:“不好意思,看你大小是个使臣,的确要借你人头一用。”
  俘虏瞪着眼看着蕃将身后一人:“爷爷文思副使张晋!赵常杓,官家赐你姓赵,你敢背叛,小心部族诛绝,死无葬身之地!”
  蕃将身后一名穿着宋军制服的蕃人,吓得往后退了两步。
  “还敢嚣张!”木征将张晋一脚揣倒,长刀抽出:“都元帅,那我就剁了他?”
  蕃将走到宋军俘虏身边,将斧头颠了颠:“不如试试这个!”
  话音未落一斧头劈下,张晋的人头立时耷拉了下来,噗通一声倒在地上,鲜血弥漫,转眼被吸入黄土。
  蕃将正是董毡座下名将青宜结鬼章,皱着眉头看着斧子:“挺好使,就是刃口不够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