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1605

  “除了调味,腌制食品,炮制药材,农牧所需,如今还多了一个大头,那就是化工。”
  “所以大宋的盐产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
  第七百二十二章到任
  “一方面,盐户生产价格低廉,积极性受挫;一方面,官府严控销售,价格高昂,但是所得其实不高。”
  “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如今一斤盐收购价十七文,官府售价三十五文,产量一百斤,官府收益,不算薪资,耗散,所得也不过一千八百文而已。”
  “可要是将收购价提高到二十文,售价降低到三十文,但是产量有一千斤的话,盐户会多挣得两贯三百文,官府会多挣二十六贯五百文。”
  “而老百姓有了充足的食盐供应,不但能买的量多了,而且价格还降了。”
  “这,才是根本之道,发展之道,多赢之道。”
  蔡京目光在苏油身后静静地听着,目光闪烁,这个,怕才是明公带自己来参与宴会的目的。让自己明白他的施政理念。
  然后就听苏油说道:“蒙陛下宽慈,只要能够满足今年课榷之数,余者许民自便,列位,这可就是挣钱的大好机会呀。”
  “荆湖新开,浙中盐完全可以辐射荆湖南北两路,连同广南东西两路。这么大个市场,交给谁来开拓?”
  座下众士绅都是悚然,我靠这手笔,不是一般的厚利啊。
  苏油扬了扬手,示意众人安静:“蜀中如今供给嶲州,大理,岷州,还有本土化工,已然供不应求。”
  “所以荆湖诸路,当然只能着落到列位的肩上。”
  底下又是一阵骚动。
  苏油继续打断众人的热情:“但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这部分产能,两浙路转运司还是要干预的。”
  “至少今年,得效仿解州盐引制度,让输黍的士绅,按照所输粮食的多少,优先申请盐引!”
  钱可久立即拱手:“我钱家子弟繁多,愿献稻米三十万石换地,助明公与两浙子民度灾!同时钱家船只也不少,能够组织商队前往荆湖购粮!”
  姚淳也拱手:“我姚家也愿输供三十万石,我们每年要从东南采购香料,那边稻米至贱。明公如有不足,姚家还可以从交趾,占城运粮相济!”
  其余众人大惊失色,我靠这就已经六十万石,差不多分去了新开良田的三分之一,七嘴八舌地闹将起来:“我们也要报效朝廷!”“我们也要襄助明公!”
  接下来的宴会就充满了铜臭的气息,在苏油的坚持下,杭州士绅仅仅分配到了三分之二的份额,剩下的三分之一,苏油还要拿去笼络苏州的坐地虎们。
  不管如何,一百八十万石粮食,这就到手了。
  这本来应当是四通商号的收入,但是苏油空手套白狼,玩了一把拆借,许诺将太湖上游水利开发多得的部分新田,作为利益交换。
  五月底,蜀中的机械设备运到,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江宁府,润州,常州,集中了役夫七万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太湖上游地区水利整治工程。
  无数的粮食,从苏州木渎和吴江出发,运往常州,宜兴和江宁,无数的商品,也源源不断从蜀中驶下,充实到无锡,苏州,宜兴,湖州四个环湖大镇。
  巨量的政府采购,也刺激了周边商业的兴盛,当曾布和吕嘉问抵达浙江的时候,被太湖上千帆竞渡的场面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说好的涝旱相继呢?狗大户们就这么给苏油面子?!
  王中正这次带来了狄咏的神机营一百人,两浙路远离辽国西夏,大宋如今新式火器储备已经足够装备相当的部队,赵顼准备悄悄扩大新军规模。
  两浙路,倚郭与节度的军队,包括衣锦军,宁海军,镇东军,平江军,镇江军,昭庆军,保宁军,望海军,奉国军,静海军,遂安军,江阴军,顺安军整整十三支,理论上有近四万人。
  但是太平日久,军纪涣散,基本上沦为了米虫,还要骚扰地方,爹不疼娘不爱。
  说起来,还没有州府自行管辖的六百乡兵来得奏效。
  毕竟乡兵还有地方财政照顾,是知州们能够实际控制的专政力量,基本保障还是有的。
  狄咏和王中正这次前来,除了整顿军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油奏请印钞,赵顼必须派自己人来盯着。
  看着太湖上的舟船,王中正笑了:“这架势,啧啧啧,说是遭灾,也得有人信啊!”
  蔡京赧笑:“太尉到了,运判也就放心了,这么多物资钱财在太湖上来往,如今只怕是各路好汉,都盯上了这块肥肉呢。”
  王中正意动:“哦?匪患多?”
  蔡京说道:“匪患的确不少,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盐亭下户,受大户盘剥,榷课完成不了,流落为匪;第二类则是盐枭,私盐贩子们勾结一起横行州县,几个大的势力,地方官府都不敢清剿;第三类嘛……”
  王中正斜着眼看他:“怎么?还不敢说了?”
  蔡京躬身施礼:“第三类,实在是不好开口,十三支州府倚郭节度的军队,亦兵亦匪,与土匪勾结,剿匪不力不说,骚扰地方翻是一把好手,这个,呵呵呵……”
  狄咏面色淡淡的:“将是兵之胆。军队不力,那就是指挥的责任。狄咏身后百人,都是陛下亲军,皆有军功傍身。”
  “最低的阶级,都在诩麾副尉,宣节郎以上。调理这帮子烂泥,那是杀鸡用了牛刀。”
  蔡京笑道:“是是,运帅早在杭州翘首以盼,就从附郭的衣锦军开始。”
  晾了曾布和吕嘉问半天,蔡京这才对两人说道:“两位一路同来,路上没有打起来?”
  曾布和吕嘉问面露愠色,都是“哼”的一声,不予作答。
  蔡京取过两封信:“这是运帅给两位的书信,看完即刻上任去吧。”
  两人将信件打开一看,都是幸灾乐祸之色,蔡京这才说道:“哎呀错了!给错了!”
  说完将信件对调了一下:“这都忙昏头了,这样才对。”
  两人表情立马变了,吕嘉问一下子变得脸色惨白,而曾布满脸怒容地对蔡京喊道:“苏运使要倾轧下僚,何必使出这般下作手段?!我这就去杭州,只请入狱,不劳年后吃剑!”
  蔡京一脸的惶惑:“太守这是什么话?这是运使对太守的看重,怎么能如此不是好歹呢?”
  曾布怒道:“那我问你,饶州永平监,如今年收铜多少?铸钱多少?”
  蔡京说道:“去年永平监收铜十五万斤,铸钱二十万贯。”
  曾布抖着信笺:“那为何轮到我守饶州,铜榷变成了四十万斤?铸钱变成了六十万贯?!”
  蔡京说道:“这个嘛……运判的意思……能者多劳也是有的。”
  吕嘉问看了曾布一眼,苦笑道:“七万役夫,三月工役,日给四斤粮食,不算信中所说的三餐,菜盐,合计都是二十五万石。”
  “苏运使有通天之能,吕嘉问无叨陪之计。这就上书朝廷,请运使另择贤能,或者,曾太守有这本事儿。”
  曾布怒道:“吕氏小儿!如今是同仇敌忾之时,你还要窝里斗吗?!”
  吕嘉问冷笑道:“我敢就此去职,浮游江海,不知曾兄你敢不敢与我一起,与他苏油闹个鱼死网破?”
  “你!”你狗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老子能和你一样?!
第七百二十三章
盐户
  第七百二十三章盐户
  蔡京乐了:“两位,你们的任所,一在东北,一在西南,今日之后,能不能再见都难说,就算要撕,也该是重回朝堂之后对吧?”
  两人恨恨地瞪了蔡京一眼:“小人得志!”
  蔡京也不以为意:“你们都误会运使了,这真是运使在给你们重回朝堂的机会啊。”
  说完正色道:“运使说了,他和你们,从无个人恩怨,不过为国相争而已。”
  “只要两位政事达敏,厚生保民,他去年是那句话,如今还是那句话。”
  “在施政上没有瑕疵,他就算是你们的上司,就算看你们一千一万个不顺眼,也一样拿你们毫无办法,一样得捏着鼻子给你们上奏请功。”
  “饶州永平监,池州永丰监,信州铅山场,生产工艺过于落后,必须大改,须得采用新法炼铜。”
  “四十万斤,只是饶州一监所出而已,其余两处,一样要达到这个数目,今年东南出铜,需达到一百二十万斤!”
  “不必惊讶曾太守,新法工场,已然在饶州建设完成,五月里已经试出精铜六万斤,如今还有五个月,努力努力还是能够做到的。”
  曾布大惊失色:“什么新法,能让产铜量翻上三倍?”
  蔡京笑道:“等太守到了饶州,自会知晓。”
  吕嘉问嫉妒得眼都红了:“蔡别驾,那……那我呢?”语气里哭音都带上了。
  蔡京笑道:“粮草工料,不劳吕太守操劳,你要做的,是做好民夫的管理,钱粮的发放,他们一日三餐的保证,身体健康莫生瘟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