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7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9/1605

  军港修好之后,那里还会成为海宁市舶司所在地,附近就是下龙湾,乃风景绝佳之地。
  郭逵对苏油拱手:“明润才是此战首功之臣,说是力挽狂澜也不为过,军报那样子写法,实在是让老夫惭愧啊。”
  苏油也对郭逵拱手:“令公想太多了,苦活累活刀头舔血的硬仗都是你打的,苏油不过投机取巧了一次而已。”
  “要是没有你将李越朝全部精兵吸引在富良江一线,此战断不会赢得如此轻易。”
  郭逵说道:“李常杰也是悍将枭雄,他说想见你一面,明润你看?”
  苏油问道:“他有没有说不见我就会立刻去死?或者路上会闹出幺蛾子?”
  郭逵笑道:“那倒是没有。”
  苏油也笑了:“那我见他干吗?相见争如不见。”
  郭逵点点头:“也是。”
  苏油对郭逵道:“李乾德还是个孩子,还望令公好生照顾,别让他对宋人失望。”
  郭逵说道:“有明润这话,我会约束军士,不得对交趾王室无礼。”
  苏油说道:“不光如此,还有沿途的大宋官民,还有李氏那些年长的宗室,更重要的,是盯紧那些仆人,丫鬟。”
  “我已给陛下上了密折,这孩子关系到交趾郡的人心向背,稳定安宁,轻忽不得。我已与他寻了名师,是心胸开阔,通理明达之人,等到了汴京城,自有安排。”
  郭逵怒道:“我还成了他姆妈了是吧?”
  苏油连连拱手:“令公你勉为其难,免为其难。就算让我在交趾日子好过一点行不?”
  说完从平正盛手上取过一柄螺钿漆鞘,象牙银银装的长柄刀过来:“这是南汉时安南君主吴权的佩刀。当年南汉征安南,崇文使萧益进言:‘今霖雨积旬,海道险远,吴权桀黠,未可轻也,大军当持重,多用乡导,然后可进。’刘?不听,至于大败,安南从此割裂出中华。”
  “此刀乃我从民间收得,便赠与令公,令公征交趾,所用乃是正道,此刀的典故,足可证明。”
  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白藤江之战。
  当时刘?以兵驻海门,命自己的儿子刘洪操出兵白藤江以攻之。吴权逆战,事先记植包裹着铁尖的木头于出海口,乘潮涨的时候“使人以轻舟挑战”,先假装战败引南汉军入江心的木桩陷阱位置,到潮退时,木桩戳破南汉战舰。吴权继而挥军进攻,取得胜利。
  刘?看到南汉军队败阵,儿子刘洪操战死,唯有“收余众而还”。
  郭逵是骑军出身,对这典故不知晓,待到杨从先与他讲解之后,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将刀接过:“难为你下这么大本钱!”
  郭逵所说的,当然不是指这把刀,而是指苏油为他先期进军不利寻找到一个如此完美的借口。
  苏油也不是什么好好先生,这事情上他的确是利用了人家老头,如今算是赔罪。
  不过对于郭逵这大头兵出身,被文官鄙视了一辈子的将领来说,苏油就是一个异类。
  换到别的文官,不懂指挥瞎指挥,打赢先把功劳抢七成,打输了全部推给下边背锅,那才叫正常操作。
  这次战役要换一个文官来,那就是武臣全成了垃圾,手握重兵束手无策逡巡难进,关键时刻还得靠文官力挽狂澜一剑封喉克竟全功千里奔袭下名都虏王庭以一人之力平灭一国!
  好吧别的文臣就算这样写,朝中也不会有人信,可摆到苏油这里,这就是事实啊。
  但是苏油没这样写,而是着重强调这样的机会,是郭逵指挥大军营造出来的,是所有指挥官,西军将士,降军,属从军,甚至运送粮草的义勇,调剂运输的海商,努力制造军器军粮的工坊主,工人民夫所有人的功劳,他们都是此战的功臣。
  所谓众志成城。
  对于见惯了文官德性的郭逵来说,甚至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跟着苏明润这种懂行明理的文官打战……舒坦啊……
  郭逵怕再待下去会失态,匆匆上船去了。
  他一走,其他将领立刻围了过来。
  这回就热闹了,王中正年纪大些,性子稳得多,李宪就不一样。
  苏明润说过,要让他挣一回大脸,这次用六艘战舰剿灭李继元,逼降韦首安,这脸可真是漏大了。
  朝廷的封赏还没有下来,不过可以想象得到。
  苏油说道:“要不还是在交趾跟我搅马勺?这里即将要成立南洋水师,控制海路咽喉,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一说到这个李宪就有些不兴奋了:“李继元的尸首到现在都没找到,我还是待陆上吧,最次还能马革裹尸……”
  王中正笑道:“新军的威力这次算是得到了印证,回去后陛下肯定要重建上四军,他身边现在没有懂这个的人,明润你要理解。”
  苏油点头:“这倒也是,不过你们要提醒陛下,这次的战术适应南方,不一定就适用于北方大规模骑兵运动模式,只是在建制,后勤,战法上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模式而已,还要继续研究才行。”
  “你们回去之后,要将此次战役中新军的作战过程详细写成一部著述,供枢密院研究。”
  “不过要注意保密。”说完取过一部厚厚的手稿:“这是我升龙府之战的作战记录,你们可以参考一下记录格式。”
  王中正和李宪取过来翻开一看,好家伙,就连每次发射的装药量,发射时间,角度,预估效果,实际效果,偏差原因都有,不禁面面相觑。
  传说中的苏明润精细纯老三样,果真是名不虚传!
  对于骑军将领燕达他们,苏油又是另一套说辞了,大加夸赞。
  苏油是燕达一众西军将领的恩人,按照苏油的想法,将参与过此次战役的西军与京中禁军来一次大轮换,继续对西夏人守住新军新战法的秘密,才是最佳选择。
  不过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如今的军事制度,多是本土兵守本境,军士们的家眷亲朋都在陕西,还有不少蕃人,这条计策行不通。
  于是只好反其道而行之,岩骈山之战,让观战的蕃人们死心塌地地相信这必须是大魔导师益西威舍的法力再次进阶了。
  那就继续推波助澜,苏油相信等到这帮子人到了西夏,本该很有价值的情报便会被埋没在越来越夸张的形容和比喻当中,加上家梁的引导,或许就引不起西夏人的重视了。
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
  第八百三十三章矛盾
  与西军一起离开的,还有李朝宗室与战犯。
  以及这次战争的赔偿。
  李越王室四代搜刮,交趾的好东西那可是不少。
  在大宋值钱的东西,在这里就是土产。
  比如象牙,大宋如今一贯一斤,一支就是五十贯到七十贯。
  玳瑁,一斤五百贯。
  还有乌木,紫檀,花梨,在大宋可是一等一的上等木料。
  还有苏木,可以制作红色的染料,椰子,宋朝光一串椰子壳蒂打磨的念珠,价值在百贯左右。
  各种各样的香料——沉香,安息香,苏合香,风脂香,龙蕊香,金颜香……
  食物用的香料——桂香,黑胡椒,白胡椒。
  其余如珊瑚,珍珠,鳄鱼,犀牛,琥珀,各种宝石……
  当然最大宗的,黄金,白银。
  李宪和王中正在王宫里边转了一圈,给很多东西贴上了封条,这些东西通通逾制了,必须搬走给陛下用!
  苏油当然不干,搬走可以,不过必须也算是交趾给大宋的赔偿,折价!
  最后将王宫里的奇珍异宝打包,作价七百万贯。
  还剩下的一千三百万贯,用各地库藏的金,银,香料支付。
  如今大宋,下等香料每斤五贯,中等香料一两五贯,高等香料一两百贯!
  很幸运的是,交趾有两种香料,就列在大宋高等香料里边,一种叫黑督缛,一种叫白督缛。
  黑督缛一两三十贯,白督缛一两一百贯。
  王室里还发现了十斤龙涎香!这玩意儿一两也在百贯以上!
  王中正和李宪可是见惯了好东西的,也被交趾的库藏给吓着了,李越在各地的库藏,光香料的价值就不下七百万贯!
  还有近百处金穴产出的两千来斤黄金,数万斤白银,又抵消了三百万贯左右。
  剩下三百万贯,用珍珠玳瑁象牙犀角椰蒂珊瑚做赔偿,交趾愣是将两千万贯赔偿给付清了!
  就这样还有无数的好东西积压着——比如一种上等的纸张,蜜香树纸。
  蜜香树纸是用蜜香树纤维制成,纸上有鱼子纹,自带特殊香味不说,还水浸不烂。
  当年苏油在程舍人书坊见过,程文应有一匣子,那是有大客户上门时拿出来收获牛牛牛用的镇店之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9/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