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9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0/1605

  “哎哟真忘记这一茬了!”张敦礼不由得笑得打跌:“还真是这个道理!口不择言,得罪八公了。”
  八公摆着手笑道:“都忘干净了才好呢!”
  ……
  临到要出发,八公又取出几支香来:“把这个带上,这是用你从南海带来的那什么菊的香油制的,我试过了,挺好,现在猪圈和牛棚都在用。”
  苏油接过来都傻了:“八公,这可贵,你用到了那两处地方?这是给你用的啊……”
  “庄子上做这个的,不缺。”八公不以为然:“再说我用得着吗?我有蚊帐!”
  好吧,人有蚊帐,牲畜没有,老人家务实,说得也有他的道理。
  瓜地里边有瓜棚,苏油带着三个娃子来到这里,就见到火把下头的地上都是大西瓜,不由得笑道:“扁罐我们想差了,哪里用得着煮青豆花生,吃瓜不也挺好?等着啊,爹爹去摘个好的!”
  等到苏油抱着一个大瓜回来,三个小孩已经点起了火塘,还烧起了蚊香。
  扁罐和王彦弼在给小猎铳的弹夹上子弹,韩嘉彦好奇地翻着扁罐的武装带。
  武装带上有好些小皮包,里边是苏油给扁罐打造的野外随身装备。
  这个也是西军一直在研究的项目,如今里边有多用途小折刀,小折刀还可以分成拆三把,一把是折叠叉子,一把是折叠勺子,一把是折刀,既能单独使用,又能合成一把。
  折刀背上还有开罐头用的起子,尾巴上还藏有拔木塞用的钻子。
  有应急药包,里边有止血绷带,纱布,金创白药,蛇药,避暑药,驱寒药。
  还有针线包,除了针线,还有鱼钩,铅皮。
  此外还有指南针,钢丝,直刀。
  直刀的刀柄是用绳索缠上的,绳索也可以利用。
  韩嘉彦看得有些晕:“师弟以后是要走右班的路子?”
  苏油说道:“打从夫子开始,我儒生便是文武兼通。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多了去了。”
  “我朝进士,必试武经,孙吴,司马法,都是经义卷的内容。”
  “前辈如张乖崖,张公寿,陈尧咨,包希仁,都是文采出众,武艺惊人。”
  “而武将当中,曹武穆,狄武襄,郭都统,除了兵法,《春秋》,《汉书》也是精熟。”
  “师弟以后从文从武,只看他的兴趣。不过从文不能弃武,从武不能弃文,这是起码的要求。”
  韩嘉彦听得直点头:“有备无患,君子学养待用,自当兼收并蓄。”
  苏油笑道:“嘉彦实在是聪明,来吧,吃瓜了。”
  一个西瓜切开,几个人吃得姓高采烈,扁罐一边吃还一边问:“爹爹这瓜怎么这么大?还这么甜?”
  苏油说道:“这里早晚温差较大,因此瓜果中容易积蓄糖分,至于为什么这么大,那是因为你姑姑用了一种物质,在授粉的时候影响了西瓜的遗传特性,让它从两倍体变成了四倍体……”
  说完取过直刀来在地上画图,给几个小孩子讲秋水仙碱在植物培养中的作用。
  不过讲完之后扁罐提出了疑问:“爹爹,你们怎么知道是这个原因?为何一定就是变成了四倍体,而不是作用在了其它方面?”
  “万一这种秋水仙素,是一种特殊的肥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苏油表示鼓励:“这说明扁罐你是动了脑筋的!”
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
  第一千零一百章大孩子
  “遗传特性,是可以由子代继承的,这就是秋水仙素和肥料的最大区别。”
  “这个瓜,是用一代被秋水仙素影响了的瓜子种出来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它的个头是可以遗传的,这就说明它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但是基因物质就这么多,是什么导致了遗传特性的改变了?我们就引入了这个倍体的猜测。”
  “不过这个要到另一块瓜地去证明,因为另一块瓜地,我们采用了四倍体西瓜的雄花,对原始两倍体西瓜的雌花进行了授粉,要是我们的猜测正确的话,我们将得到一个新品种的瓜……”
  这个不难,扁罐立即反应过来:“三倍体西瓜!”
  苏油哈哈大笑:“对喽!刚刚我们已经知道,雌雄的倍体减数分裂后重新相配,方能形成配子重新组合,要是三倍体的西瓜,它必将难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故而也就难以形成种子。”
  扁罐有些想不通了:“要是这样的话,我们不是白忙了啊?”
  苏油笑了:“怎么是白忙呢?要是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不就培育出全是瓜瓤,不用吐籽的西瓜了吗?!”
  几个小的都是一脸惊讶莫名的神色,吃西瓜不用吐籽,这要是真的,可也太神奇了!
  扁罐站了起来:“三倍体的瓜田在哪里?爹爹我们摘一个去?”
  苏油摇头:“你得去求你姑姑,那些瓜可是她的宝贝,爹爹都不敢乱动。咦,再说我们不是来抓刺猬的吗?走我们出棚子扔瓜皮去。”
  这个也好玩,几个人出了瓜棚,将西瓜皮抛掷到黑暗里边,那些都是引诱刺猬前来的诱饵。
  扔完瓜皮,苏油从包里取出几个薄薄的睡袋:“睡觉,等到半夜我再叫你们起来。”
  黑暗当中,一支长剑收了回来,程岳默默取下穿在剑刃上的西瓜皮,不由得微微苦笑,然后随手将瓜皮扔掉。
  ……
  天色渐渐的到了黎明之前,林子里第一声鸟叫,将苏油唤醒了过来。
  苏油起身,将三个娃子摇了摇:“喂,起来了!”
  扁罐腾的一下坐了起来,反过来把苏油吓了一跳:“你平时都这样起床的?”
  扁罐钻出睡袋:“这是娘的规矩。”
  好吧忘了你们意志坚定斗志顽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了。
  两人一起又将韩嘉彦和王彦弼叫了起来,点燃火把出了棚子。
  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苏油脑子还有些昏:“昨天我们将瓜皮扔哪儿了?”
  扁罐说道:“我们一人一条垄沟地找吧。”
  “等下……”苏油从棚子边拿起一柄两股铁叉,感觉这一刻自己化身成了后世那个憨厚少年的文学形象,又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根木棍:“走吧!小小别踩着西瓜藤子,还有注意蛇。”
  四个人打着火把站成一排,点着火把朝前走。
  “爹爹花了大价钱,听一个辽国叔叔说的,”苏油现学现卖:“走路要轻,见到刺猬就拿脚踢一下,它受惊后就团成一团,然后拎着最粗的那根刺就提起来了。”
  往前走了数十米,韩嘉彦首先有了发现:“诶……这个是不是……”
  扁罐火把一晃,就见到一个小动物跑到了一片瓜叶底下:“就是它就是它,师兄快踢!”
  韩嘉彦不进反退:“你来你来。”
  扁罐跳过来将瓜叶拨开,伸木棍将那小动物一推,那动物果然团成了一团。
  扁罐伸手将那小动物拎着刺提了起来:“刺猬!抓到了!”
  “哈哈哈!”苏油将网兜打开,让扁罐将刺猬丢进去:“继续!”
  不一会儿,苏油也抓到了一个。
  不过活动很快就终止了,王彦弼发现了一只带崽的,同情心大起:“师父,我们抓了大的,小的怎么办?”
  苏油点头:“有道理,天色也快亮了,这样,我们留一只观察它的生活习性,还有一只放掉吧。”
  扁罐问道:“它吃什么呢?”
  苏油说道:“找找看瓜地里都有什么,它们总不能吃土!”
  于是活动从抓刺猬变成了瓜田生态系统分析,很快收集到了昆虫,植物,蚯蚓,蜗牛,蝎子……还在周边灌木林子里找到了坚果,苔藓,鸟蛋,甚至还有一条小蛇……
  等弄完这些天色已经大亮,四个人收获满满地从瓜地里回来。
  路过树屋平台的时候,张敦礼手里端着一杯咖啡,悠闲地在上边问道:“抓到没?你们这是要干啥?怎么把衣服都脱了?”
  苏油说道:“抓到了,现在我们要回去搭建生态模拟系统,连草皮枯叶都在里边,来不来?”
  张敦礼拱手:“鱼国公请了,正是山林至美,灵感勃发的时候,现在只适合分香研墨,作画寻诗,你说那个……敦礼敬谢不敏。”
  “切!懒得理你!”苏油走了两步有喊:“树屋里边有两条哨棒,给我们扔下来做扁担,一点眼力都没有!”
  张敦礼气鼓鼓地回到树屋里翻出棒子扔下来:“一肚皮的诗意,被你搅得烟消云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0/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