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直播攻略第1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0/1537

  聂氏拿到了,他们在进攻方面就占据了主动位置。
  姜芃姬占了,她防守起来便会轻松很多。
  因为两路开战,所以姜芃姬帐下兵马已经分为两路,行军都有两天了。
  一路出征南盛杨涛,一路出征沧州湛江关,阻拦聂氏破关。
  前者攻,后者守,分派的兵力和人员自然也不同。
  自家主公一拍脑门说要调换作战计划,后续的影响极大,一个不慎还会耽误战机,后患无穷。鉴于君臣之间的信任,亓官让想听听自家主公这么做的理由,理由能说服他,他就支持。
  要是主公拿出来的理由不能说服亓官让,亓官让断然不会让她胡来。
  本以为卫慈和主公通过气了,但他刚才瞄了一眼,卫慈的神情也很意外。
  思及此,亓官让手中的羽扇扇得越发勤快,频率高了不止一倍,吹得外衫飞动。
  姜芃姬望向卫慈,卫慈出列作揖道,“主公更改计划不要紧,难就难在这么做要调整两路兵马,拖累后勤粮草,临阵换将亦是兵家大忌。依慈所见,还请主公思量再三,再做定夺。”
  卫慈和亓官让都表示了隐晦的反对,另外几个自然更加难以说服。
  只是姜芃姬积威久已,他们没有将话说死。
  先听听主公有啥想法再决定支持还是反对呗。
  倒是孙文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孙文与姜芃姬的接触算是最少的,但这不妨碍他将自家主公当做钻研课题,时常琢磨。
  按照他的了解,自家这位主公可是无利不起早的典型,她不可能不知道变卦潜在的隐患。
  姜芃姬眸光扫了一圈,落到席位比较靠后的孙载道身上。
  “载道对中诏聂氏有什么了解?”
  在场众人,唯独孙文是中诏人士。
  真要说了解,大儒万轩——万长斋才是最了解的,但人家是教育工作者,姜芃姬还指望对方帮着打理金鳞分院呢,哪里舍得将他拽到前线吃苦头。聂洵也能帮得上忙,不过他心灰意懒,不再插手这些事情。姜芃姬也不好勉强这位表哥出仕,对他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数来数去,只剩一个孙文了。
  孙文道,“聂氏起源北陈初年,迄今已有近七百年历史。时代居住汴州,底蕴深厚,历经多代家主经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姻亲,聂氏与不少士族都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势力关系盘根错节。中诏大乱,皇室无道,聂氏振臂一呼,便有三州响应,如今占据中诏大半江山。”
  在十六国之前,中原也曾有过三百六十七年的大统一,名曰“北陈”。
  聂氏从北陈初年就发迹了,延续至今还未断了传承,倒是有本事。
  须知,风瑾所在的风氏也就比聂氏早了区区百年。
  “除了这,还有别的?”她开了个玩笑,“聂氏一呼百应,民心所向,我这是踢到铁板了?”
  孙文神色凝重地否定了。
  开玩笑,要是主公生了怯战念头,他报仇的梦想就真只是个梦想了。
  “主公说笑了。”孙文道,“若将聂氏喻为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千年大树,树冠展开可遮天蔽日,旁人见之生畏,但绝不包括主公。外人对聂氏又惧又怕,当真是因为聂氏强盛、无可匹敌?依臣之见,分明是被聂氏披着的虎皮吓到了。主公既是真龙,如何会惧这些?”
  姜芃姬道,“聂氏披着的虎皮?这作何解?”
  孙文道,“主公可还记得浙郡许氏?”
  姜芃姬点头,她当然记得,许裴和许斐这对难兄难弟啊,如今想来还是唏嘘。
  孙文道,“浙郡许氏,何尝不是汴州聂氏的前车之鉴。”
  姜芃姬眉头一挑,笑道,“说得详细一些。”
  孙文说,“如今聂氏辈分最大的、积威最重的,当属聂氏诸侯聂良的祖父。聂良掌权之前,聂氏上下皆要受其掌控。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位自然也不例外。把持权柄不肯撒手,为稳固族中地位,刻意打压膝下诸子,让他们疲于内斗。孙辈众多,出众者唯有聂良一人。”
  尽管消息不太多,但孙文也猜得出聂良是怎么上位的。
  可惜了,聂良这人心不够狠,没有快刀斩乱麻,斩除碍事的绊脚石,如今饱受困扰。
  姜芃姬又问,“如此说来,你说的聂氏虎皮是——”
  孙文道,“聂氏空有壳子,内里却是离心离德,犹如散沙一盘。子嗣相斗,不足为惧。”
  如果是上下一心的聂氏,那真是不好打,倒霉一些还会拖成持久战。
  当然,这些问题还没烂至骨髓,如果聂氏家主有断尾求生的果决,未必不能挽回颓势。
  孙文问她,“莫非主公也是因此觉得聂氏比杨涛更好对付?”
  “自然不是,我临时变卦,仅仅是因为……我发现聂良活不久了。”姜芃姬笑道,“正如载道说的,如今的聂氏出了点儿毛病。若是搁着不管,必然病入骨髓,整体每况愈下。若是来了个狠心的主儿,斩除这些弊病、断尾求生,未必不能盘活整盘局。聂氏在中诏积威慎重,关系人脉亦非我等能比。我们要入主中诏,碰见的阻力可想而知。自然要抓住这次机会了。”
第1453章
孙文出使(一)
  聂良?
  亓官让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收到半点风声。
  卫慈出列道,“主公一说这个,慈倒是想起来一桩事情。数年前,聂氏派遣聂良为使者出使东庆,试图逼迫主公交出沧州。最后,聂氏无功而返,聂良一行人匆匆离开……”
  亓官让插了一句,“聂良从那个时候身体就不好了?”
  卫慈苦笑地请姜芃姬降罪,继续道,“慈的兄长正是聂良左膀右臂。兄长暗中让慈为聂良诊脉,骇然发现聂良膳食、药物被人添了阴晦毒物,寿元大损。哪怕事后精心调养,怕也活不长久。慈听闻……聂良与祖父争权,大大小小的事情必要亲自过目,多半没时间调养身子……”
  这话侧面作证了姜芃姬的情报。
  姜芃姬当然没怪卫慈,这事儿卫慈当年就跟她坦白过了。
  亓官让蹙眉,“我军派出去的密探并未查到聂良生病或者体弱的消息。”
  不仅没有,密探兜兜转转还打听到聂良每顿饭要吃两大碗,时常骑马打猎,气色极好呢。
  这像是命不久矣的样子?
  姜芃姬道,“文证的意思是?”
  亓官让望向姜芃姬的眼神带着几分无奈,自家主公铁了心要更改计划啊。
  “临阵变卦,影响甚大,若是处理不好还会动摇军心,还请主公三思。”
  姜芃姬自然也考虑过这点,一时间僵持不下,只能暂时散会。
  卫慈和亓官让一前一后离开。
  亓官让问卫慈,“这事儿,多少把握?”
  卫慈道,“聂良的身体的确不太好,他又没有时间仔细调养,这些年怕也是用虎狼之药强撑着。乐观一些,估计也就这一年了。悲观一些,他还能苟延残喘两三年……左右活不长。”
  前世的聂良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跪的,跪得不光彩。
  聂良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儿,但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的死有猫腻,卫慈恰巧是其中之一。前世的聂良不信任任何人,除了大兄卫応。卫応便悄悄将卫慈请到府上给聂良诊脉,从脉象来看,聂良分明是毒入骨髓,聂氏请来的郎中却一口咬定是先天体虚、风寒……开的药自然不对症,越拖越严重。
  卫慈帮聂良调养了一阵,驱了大半毒素,但仍旧没有保住聂良的命。
  谁让聂良太能干了,聂氏五房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其他几位叔伯哪里忍得住?
  前世的聂良至死也没对族人动手,亦或者说他发现自己被族人毒害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临终之时,聂良将孩子托付给好友卫応。
  卫応倒是没有辜负好友的托付,不仅将女儿嫁给他,还将他当做亲子教导培育。
  思及此,卫慈脑中浮现一张笑颜浅浅的青年面孔。
  他与聂良长子聂清打过几次交道,对这个青年有着不低的好感度。
  聂清没有享受聂氏盛名带来的好处,反而被聂氏拖累得不轻,几次三番被波及,真是让人唏嘘。
  雍宸十八年,陛下缠绵病榻数月,士族蠢蠢欲动,章祚太子在他们的拥趸下逼宫。
  说是逼宫,更像是一场闹剧,闹剧的主角“章祚太子”也被蒙在鼓里,成了旁人手中的傀儡。一旁敲敲打打的士族在暗地里推波助澜。除了聂氏、卫氏这些大族,其他士族也没少掺和,搅得朝堂风云诡谲。
  依照卫慈对少帝姜琰的了解,这些好事者怕是没一个有好下场。事实也是如此,先帝棺椁葬入帝陵不久,少帝便雷厉风行地清扫朝堂,牵涉进去的士族没一个讨好,各个元气大伤。
  这是卫慈的前世,今生变化太大,哪里都不一样。
  原先只是打辅助的聂良居然成为领队了,摇身一变成了聂氏当家人。
  不过也有许多地方没变,聂良仍旧是早死的命。
  前世还有孙文给聂氏续命,如今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0/1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