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直播攻略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1537

  名士这个群体在姜芃姬看来,他们便是一个宣传平台。
  这套启蒙教材到了他们手中,再经由他们的嘴巴宣传,便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不过,这只是姜芃姬的第一步计划。
  “只是……敲门砖?”孟浑的心肝儿颤了颤。
  “自然,名士自有傲骨,寻常黄白之物难以打动他们。”姜芃姬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她道,“我们不用耗费多少金银钱财,只需将这套启蒙教材送过去,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众人哑然,这套教材全部用珍贵无比的上等宣纸裁制,一套二十一本,远比黄金白银昂贵。
  自家主公不仅败家,她的算术还不怎么好。
  武将们肉疼不已,唯独几个文臣岿然不动,亓官让笑道,“主公所言甚是。若这套启蒙读物能真正施行,便能教化天下学子,堪称为天下之师。不仅能扬名当代,亦能流芳万世。”
  他刻意在最后一句加重了读音。
  武将听后,隐隐明白过来了,脸色好了不少。
  从古至今,唯有孔圣堪称万世师表。
  至此之后,文人莫不以此为人生至高目标,但谁又成功了?
  哪怕是名扬天下的名师——渊镜先生,他教出不少学生,文名传扬五国,但依旧不够格。
  若这套启蒙教材能真正完善,开启民智,在上面留下名字的人,注定会流芳万世。
  聪明人看得到里面蕴藏的巨大财富,蠢笨的人则会以为这只是小儿读物。
  姜芃姬给名士送这套书,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打广告,还隐晦告诉他们——丸州有蛋糕。
  “这只是第一步,吸引德高望重的有才名士过来共同编撰教材。”姜芃姬笑道,“我这里还有第二步。试问,天下哪个文人不想著书立作?只是苦于没有门路,多少珍贵手稿就此遗失?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将教材送出去的时候,顺带宣告天下,愿意开放书局为文人出书,一本二十份。作为出书的酬劳,书局将保留十份样本。若是不愿意保留样本,只能自己掏钱。”
  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
  她刚一出口,原先还镇定的文臣瞬间淡定不下来了。
  这不是别的事情,这可是出书啊!
  天底下的文人,哪个不想自己的思想和结晶流传后世?
  如果说启蒙教材能吸引名士加入,那么著书立作便能吸引无数有学识的寒门士子归心!在世家垄断的当下,姜芃姬抛出的这块蛋糕太吸引人了,绝对会让无数有学之士为止抢破脑袋!
  饶是风瑾等人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听到姜芃姬这话的时候,仍是忍不住心脏狂跳。
  众人道,“主公大善。”
  风瑾的反应还算平静,徐轲与杨思等人则是眼眶暗红,冒出了血丝。
  寒门士子的痛楚,唯有他们自己清楚。
  世家豪族通过垄断知识教育,从而垄断了朝廷官位和权势。
  为何总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
  难道是因为寒门出来的孩子全是智障?
  非也!
  寒门的孩子想读书,连书都找不到。
  大字不识的文盲,哪里敌得过饱读诗书的贵子?
  姜芃姬此举,无疑是扛着狼牙棒给士族豪强当头一棒槌!
  世家豪族为何这么强大?
  因为他们手里捏着最重要的知识,每个世家都藏了无数珍贵的典籍书册。
  他们生来便拥有普通人无法拥有的条件。
  多年发展之后,豪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根深蒂固,再以血亲为纽带抱成一团,绝了天下寒门士子晋升的道路。寒门庶子想要出人头地,往往要依附豪族,伏低做小、忍辱负重。
  说得难听一些,这是个扭曲而畸形的势力阶层。
  若说天底下有什么财富是全天下共有的,无疑——那绝对是文字。
  姜芃姬知道,自己这么做会惹来多少反抗的声音,也许还会让恼羞成怒的世家抱团攻讦她。
  不过这不重要。
  杨思想起这档子事情,心下一滞。
  他迟疑地道,“主公,此事可要缓一缓?若骤然传了出去,怕会惹来天下士子争议……”
  杨思不希望姜芃姬因此受到伤害,若是她倒了,寒门更看不到希望。
  姜芃姬冷笑道,“那便让他们说去吧,会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狗不咬人。你家主公有的是钱,我愿意当冤大头给人出书,他们眼红个什么劲?这桩事情,我与程丞先生多番商议,已经定了大致的章程。除了前面这两步,我还有第三步,成立一间免费对外开放的书社。”
  说是书社,其实就是最古老的图书馆,一个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在姜芃姬记忆里,这是个很古老的名词,在她的时代,图书馆已经丧失原有的价值,成为一个供游客瞻仰、游览、玩耍的景点,姜芃姬以前还跟着军校组织的活动去参观过。
第876章
北方霸主(十三)
  “关于书社,我与程丞先生仔细商议之后,打算做到真正对外开放,天下学子皆可进入。”
  姜芃姬这么说,那是因为前朝也有类似的“图书馆”,名曰——金鳞阁。
  金鳞阁是前朝丞相皇甫修提议建造,最初目的是为了造福天下寒门士子。
  不过,自从皇甫丞相身死,被人分尸烹煮,金鳞阁也成了士族才有资格进入的地方。
  姜芃姬如今提议修建类似金鳞阁的书社,想来天下寒门士子都会纷纷响应。
  “先前我说帮人著书立作,若是征得当事人同意,他们留下来的样本也会加入书社。亦或者,可以专门开辟这么一块地方,供人交流探讨。”姜芃姬可以肯定,若这三件事情办好了,丸州将会成为天下士子心中的圣地,届时,她再慢慢挑选,不愁没有可用的人才。
  说完了这些,姜芃姬开始点人。
  亓官让、丰真去崇州,杨思去浒郡,徐轲和风瑾留守治理丸州。
  柳佘答应退居幕后,将一切权利交给姜芃姬,但能不能彻底收服崇州,还要看她本事。
  亓官让是崇州人士,他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丰真看着不靠谱,实际上心眼贼多。
  这两个人联手,旁人很难在他们手里占到便宜。
  浒郡当地的士族都被柳佘敲打过了,收复难度相对较小,杨思一个人可以应付。
  徐轲和风瑾配合默契,让他们留守大本营,姜芃姬很放心。
  说完了【治理】,再说说【屯田】。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有了充足的粮草,打仗才有底气。
  姜芃姬道,“屯田已经初见成效,子孝去上京前给我留了不少建议,我觉得可行。我打算在崇州开荒良田,大规模屯田。如此一来,既能缓解粮草压力,同时也能缩短粮线的长度。”
  关于崇州屯田的事情,亓官让和丰真已经听卫慈讲过了,自然没什么意见。
  其他人暗中算了一笔账,同样赞成这个提议。
  如果不屯田,他们根本养不起那么大规模的军队。
  经过多次招募,丸州已经有六万兵马,女营规模也扩展至七千人。
  这还是姜芃姬有意提高了门槛的结果。
  如果来者不拒,兵力可以达到十万以上。
  东庆境内,姜芃姬算是当之无愧的北方霸主。
  李赟问,“不知崇州哪里有无主的荒田可供开垦?”
  因为过度的土地兼并,不少土地都是豪族私产。
  这次屯田的规模应该相当大,若是土地不够,怕是不行。
  姜芃姬轻蔑地笑了笑,“届时再说。”
  屯田的地点,这要等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决定。
  如果当地豪强聪明一些,她不介意合作共赢,若是不识相,她只能“巧取豪夺”了。
  屯田这块,原本是卫慈负责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1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