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直播攻略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1537

  上面抄录了各种布料染色、印染的文献记载,还有各种香料胭脂有关的内容。
  除了这些,姜芃姬还看到上面画了一架脚踏纺车。
  “奴家在东庆皇宫待了几年,见识也多,便想着能不能从这方面入手,弄些谋生的生意。在宫中的时候,隐隐听人提及过,说是宫中有个小黄门贡献了一份家传手艺,这门手艺能染出许多颜色鲜亮好瞧的布料。奴家多嘴过问了几句,如今倒是能派上用场了——”
  慧珺是个要强的性子,她不希望太过依赖旁人,哪怕那人是姜芃姬也不行。
  姜芃姬笑道,“虽然没什么研究,不过女人都是爱美的,胭脂水粉、布料首饰方面的开销总占了大头。你若是做这方面的生意,认真经营一番,兴许能大赚特赚,我可是很看好你。”
  说完,她又问了一句,“我瞧上面的纺车,那是你画的?”
  慧珺道,“是呀,跟着木工坊的木匠师傅学了两手。据说这种画法还是郎君教他们的。”
  “你倒是很有天赋……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慧珺问道,“郎君想起什么事情了?”
  “你画的这架纺车,可是脚踏式?”
  “是的。”
  百姓们大多用纺坠,脚踏纺车可不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
  “突然想起来希衡先前折腾的水轮车。”
  丸州境内农业能繁盛起来,张平的水轮车功不可没,大大节省了灌溉人力。
  慧珺跟不上姜芃姬的思维,她不明白话题怎么从脚踏纺车跳到了水轮车?
  姜芃姬道,“我只是有些好奇,若是让水取代人力,使脚踏纺车运作的话……”
  慧珺:“!!!”
  “郎、郎君这个想法……着实大胆……”
  慧珺从未试着将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块儿联系。
  “不过,我觉得这个想法具有可行性呀。”
  姜芃姬来自未来,哪怕她不清楚远古时代的东西,但她的眼界和高度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人类本身就是从借由各种外力开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借助水力呢?
  改良后的水轮车能将水从地处引到高处,令水流入水槽,灌溉农田,还能自动舂米。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用水力取代人力去纺织?
  人会累,但水流不干涸的话,便能一直运作吧?
  姜芃姬说完,慧珺目露思索。
  只是,她虽了解脚踏纺车的构造,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动。
  姜芃姬道,“希衡手艺不错,崇明研究的便是水利,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写书信送去上京请教他们。再不成,金鳞书院那几个先生也是渊博之人,他们兴许能提供宝贵的建议?”
  丸州使用的改良水轮车就是张平的杰作,邵光也是墨家子弟,肯定能给慧珺提供建议。201
第917章
蛰伏两年,天下大势(八)
  慧珺面上流露几分意动,可不知她想起什么,最后还是退缩了。
  “这、这会不会不太好?”
  姜芃姬一边逗着眼珠子乱转的男宝,另一手捏着女宝小小的小脚丫,玩得很是开心。
  “有什么不好的?”
  丸州的风气远比外界开放,不仅有大规模的正规女营,街上还有三成的女性巡逻兵。
  慧珺折腾个小发明怎么了?
  姜芃姬说罢,男宝似乎看到她了,黑溜溜的眼珠子盯着他,随着她的动作转动眼球。
  慧珺支支吾吾地道,“奴家怕做不好,堕了郎君的名声。”
  “怕什么?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再不济还有我呢。做不成没什么,万一成功了呢?”
  姜芃姬捏着女宝的脚丫,终于把她折腾醒了。
  那丫头也不认生,冲着姜芃姬伸出两条白藕似的手臂,求她抱抱。
  姜芃姬顺势抱起孩子,一手托着女宝的脖颈,另一手从她两条胖腿穿过,用手心托着她的背心,这个姿势对于婴儿来说十分舒服。女宝呷了呷嘴,懒懒地吐泡泡,目不转睛地看着。
  “你家两个孩子都胆大,瞧见我都没哭。”
  对于不怕自己的可爱小孩儿,姜芃姬都格外喜欢,详情参照风瑾家的长生。
  慧珺瞧着姜芃姬逗弄女宝,原本忐忑的心蓦地平静下来,甚至多了几分勇气。
  “脾性倒是随了那个粗人,胆子大得很。”
  慧珺抿唇浅笑,眼底多了释然。
  因为当了母亲,她思考问题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纸是包不住火的,她怕自己的过去被人抖露出来,她倒是不打紧,怕就怕孩子受影响。
  如今有了姜芃姬的承诺,她倒是松了口气,不再忐忑不安,反而有些跃跃欲试。
  若水力纺车真的成了,到时候能节省多少人力、能为郎君帮多大的忙?
  慧珺开始朝着水利方向思考,姜芃姬继续折腾两个小宝宝。
  姜芃姬在丸州停留了大半个月,不仅要检查丸州境内各郡县的政务,还要关注金鳞书院学习拼音的进度。瞧了几天,她发现这些孩子学习格外用功,甚至不用旁人督促,自律性极强。
  【半夜癫痫】:古代版的课堂呀,清一色的蓝白萝卜丁,瞧着鲜嫩可口。
  【云天泣雨】:主播,我能不能给你提个建议,你让这些孩子分课时上课呗,不然好累呀。
  【李无双】:对呀,毕竟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他们还是小孩子,精力与大人无法相比。那些夫子一讲课就是一个早上,不仅夫子受不了,底下的学生更累,学习效率也低。
  姜芃姬暗搓搓看了两天学生上课,观众们也被迫跟着看了两天。
  第一天看完,不少观众表示扛不住了。
  无他,一节课的时间也太长了!
  金鳞书院基本是程丞等人在折腾,姜芃姬对书院的了解不多,这还是第一次亲身听课。
  刚听了一上午,她便发现不少弊端,结合观众的建议,认真写了总结。
  渊镜先生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算得上教育界的泰山北斗,不过他脾性宽和,姜芃姬跟他提意见,他都是认真倾听。若是可行,他便改正,若是不可行,便和姜芃姬仔细探讨优劣。
  别的不说,光是这份精神和态度便值得旁人学习。
  渊镜先生听了半晌,他疑惑问道,“柳州牧的意思是分课时?”
  姜芃姬道,“正是这个意思,我观先生授课,一次最少也是一个时辰。成年人尚且觉得疲倦,更别说一群稚儿了。若是在疲倦状态学习,学生们又能学进去多少?依我看,不如分课时,定个时间。例如一课时半个时辰或者一刻钟,上完之后给孩子们一点时间休息调整,再进行下一课时。每一课时学习的学问也可以不同,穿插学问教学。这样一来,先生们的压力可以减轻,孩子们学得也不累。好比一口吃不成胖子,万里路也要一步一步来么。”
  渊镜先生怔了一下,仔细思索姜芃姬的建议。
  他教学的学生,往往都是十岁以上的,金鳞书院的学生多半都是五岁到七岁。
  听姜芃姬这么一说,渊镜先生觉得自己先前的教育方式的确不适合套在幼童身上。
  “兰亭……且容老夫想想!!!”
  金鳞书院不是渊镜一人说了算,若是调整课时,他还要和几个先生沟通一下。
  围观一群萝卜头读书,姜芃姬发现其中一颗萝卜长得格外鲜嫩可口。
  仔细一瞧,竟是丰真家的独子丰仪。
  “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接你父亲的班。”
  姜芃姬把人喊过来占了点便宜,诸如捏捏小脸蛋,揉一揉发髻。
  小脸蛋被姜芃姬蹂躏,丰仪始终不动如山,只是嘴角抿得更紧了。
  他一板一眼地道,“小子一定不负州牧厚望。”
  姜芃姬说,“真不像丰浪子的种,他是祖坟冒青烟了才能得到这么好的小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1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