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直播攻略第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1537

  长生脑袋一仰,大半额发遮住前额,显得那张小脸越发圆滚滚。
  她眉头一皱,说道,“丰大郎会教长生。”
  士子笑道,“丰大郎是你身边这位小兄弟?他年纪还小,认识的字没有哥哥多。”
  丰仪抿紧嘴角,“厚颜。”
  年纪多大了,还想哄着长生喊他哥哥,不要脸。
  长生认真地道,“不会哒,几位先生都说了,丰大郎是金鳞书院认识字最多的学生,每次都考第一名呀。还有哒,因为丰大郎很厉害,爹爹的上峰还让丰大郎过来踢场。你知道踢场是什么?那就是很厉害的,一个打十个。丰大郎的爹爹也很厉害!丰大郎以后也会那么厉害。”
  士子听着长生的话,嘴角的弧度怎么也忍不住。
  尽管长生很努力叙述了,不了解情况的外人只会听的莫名其妙。
  唯一能理解的,估计就是那个“踢场”了。
  “你家丰大郎,年纪还太小了。这里的哥哥都是成年人了,不打小孩儿的。”
  长生脑袋一歪,她看了看士子,再看看丰仪。
  丰大郎的确没有别人高,也没有别人健硕。
  那怎么打得过?
  长生委屈地瞧了一眼丰仪,好似他真的面临被人暴揍的前景。
  丰仪对着士子作揖,彬彬有礼地道,“小子还要带着几位同窗学习,仁兄请自便。”
  士子不肯走,“你如今也只是总角之龄,这才刚念完《大夏韵书》吧?”
  按照如今的教育进度,七八岁的小孩儿能读完《大夏韵书》,这已经很不错了。
  “小子不才,《大夏韵书》已念完,如今跟着先生学《三百千》,开春学《诗经》和《论语》。”
  士子道,“三百千又是什么?”
  “书院教授学生的课文。”
  他又问丰仪,“你才几岁,读得懂《论语》?还学《诗经》?”
  “虽不解大意,不过已经背完。”
  身为学霸,怎么可能不提前预习?
  士子:“……”
  现在的小屁孩儿真不得了,张口就把牛皮吹上天,哪家熊孩子这么能呀?
  “你说,你已经背完?”
  丰仪沉默了一下,他道,“原文背完了,不过几位先生所著注解只读了几遍,只记了大概。”
  《论语》还算好背,《诗经》对于丰仪来说有点儿难度。
  据说下学期还会开设《孙子兵法》,丰仪对那个比较感兴趣。
  士子:“……”
  吹!继续吹!现在的熊孩子吹牛都不按照基本法,熊家长心里能没点儿B数?
  真以为自己生了个天才儿子?
  “既然如此,那我便考考你。”
  士子觉得吹牛的小孩儿需要被教训,不然以后撒谎成性怎么办?
  “仁兄请指点。”
  丰仪一面抬手示意其他同窗继续读书,一面冷静地面对眼前的挑战。
  “孔圣人有一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曾言如何事父母、君主、友人,你可知是哪句?”
  丰仪不假思索地道,“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士子没想到丰仪竟然答得上来,他又刁难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话又作何解?”
  “同朋友交往,因诚实敦厚,恪守信用。”
  士子:“……”
  他本意是想借这话嘲讽丰仪别小小年纪吹牛皮,如今反而有些挂不住脸。
  士子不信邪,他又问道,“孔圣人最得意的门生,被世人尊称颜子,字子渊。孔圣人对其屡屡称赞,说他好学、仁人,甚至赞他有四德。你可知是哪四德?颜回此人毕生所求为何?”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侍禄,慎于治身。先生给这段话标注,理解为实行德义时坚定,接受劝谏时柔顺,得到官禄时戒惧,修养自身时谨慎。”
  丰仪还道,“至于颜子先贤毕生所求,小子斗胆以为,那定然是君臣一心、山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盛世。”
  士子这下开始重视了,关注这边动静的人也被吸引过来。
  士子继续问,“为何这么说?”
  丰仪道,“颜子圣贤曾言以舜为志、与舜同道、所追同一,也曾说‘愿无伐善,无施劳’。”
第924章
小孩儿的优势(二)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身为饱读诗书的文人,竟然难不倒一个总角小孩儿,奇耻大辱。
  士子眼珠子一转,还想考一考丰仪。
  不过他现在不考《论语》,他考《诗经》。
  《论语》记录孔圣和他弟子的言行,那是儒家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但篇幅并不长,大多都是语录对话,死记硬背并不算太难。《诗经》则不一样,且不说篇幅长短,光是里面生涩的内容便十分难记。唯有年纪稍微大一些,懂得事情多了,学着才会简单一些。
  眼前这个小屁孩儿才总角之龄,总不能连《诗经》中诸多生僻的文字和内容都记住了吧?
  “不考你太难的,你背一篇《卷耳》即可。”
  未等丰仪开口,一旁的长生忙得抬起手。
  “这首长生也会背呀。”
  “你会背?”士子诧异,转而垂头看向胖乎乎的长生,“那你背一遍。”
  别看《卷耳》篇幅很短,但生僻字不少。
  长生想要摇头晃脑地背书,丰仪用两手托住她两颊。
  “端端正正坐着,摇头晃脑有失仪态。”
  长生便就着这个姿势,倒豆子一般背出了整片《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额……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唔……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士子听了,眼睛越睁越大。
  他真没想到一个三四岁的小丫头,竟然能背下整一篇的《卷耳》。
  虽然不流利,但每个字都咬字清晰。
  眼前这丫头竟是妖孽不成?
  “那你可知,这篇《卷耳》讲了什么?”
  士子话音刚落,丰仪的眼神变得锐利,瞪了他一眼。
  《卷耳》是女子采集卷耳,想起了远行在外的丈夫,之后又以辛劳男子的口吻诉说思念。虽说《卷耳》有深层意思,但表面来看,少儿不宜懂么!
  长生哪里懂这个,她开开心心地道,“长生知道呀,讲的是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
  士子问出之后便后悔了,等他听了长生的回答,险些喷笑。
  采蘑菇的小姑娘……
  这回答也是一绝。
  丰仪说,“这位仁兄请慎言,长生年幼无知,但您可不是三岁小儿了。”
  士子面色一红,他也知道自己刚才错了。
  被丰仪和长生接连惊到,他已经相信眼前这群萝卜头是真的识字。
  “我记得你们都是金鳞书院的学生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1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