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退休之后(校对)第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1462

  “这就是歹人?”
  裴叶咕嘟咕嘟喝完泡面汤。
  “不是啊,他是合仲。”
  裴叶是喊不出“黎殊”这个名字的,不是谁都能当她“叔”好么。
  “若是你友人,大可以白日上门送贴拜访。三更半夜过来,他能是什么正人君子?”顾央一听“合仲”这个亲昵称呼便皱了眉头,“此处是荔城不是‘玄安’,不时兴贵胄间的糜烂风气……”
  “玄安”便是“朝夏”的国都。
  顾央口中的“糜烂风气”指的是某些贵女的婚前作风。
  之前说过贵胄女子婚前有情郎,跟人交换信物是常事,一些世家贵子若有心上人,也会买通心上人身边伺候的丫鬟仆妇,半夜悄悄从角门过来跟心上人幽会……只要不闹出人命……
  顾央显然是会错意了。
  裴叶无语道:“合仲是我半夜出门救下的人。”
  顾央:“???”
  他沉了脸色,将人带到正厅说话,连管家都被命令留在门外守着。
  黎殊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他也不指望自己有“仪容”这种东西了,稍作整理便上前对着顾央做了自我介绍。
  顾央听后脸色更沉。
  “这么说来……那张布帛是你写的?”
  黎殊沉重点头。
  裴叶道:“如果不是我今夜过去及时,他这条命怕是没了。”
  顾央脑子有些乱。
  “你去救的他?哪里救的?”
  “自然是‘凤家军’的军营。”
  顾央顿时接不上话,又好气又好笑。
  “军营屯兵多少人?你一人单枪匹马就去救人?”
  裴叶道:“若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怎么敢觊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
  顾央被噎得说不出话。
  他对裴叶的小心眼儿有了初步认知。
  之前不过是对裴叶说了一句“不知天高地厚”,这丫头就敢闷声不肯搞出大事?
  看着眼前的人,顾央的目光似乎能透过她看到另一道影子。
  裴叶道:“人都已经救下来了,你还能将人塞回去?现在还是想想怎么处理这事儿吧。”
  黎殊原先在“凤家军”做事,接触到不少机密。
  他说“凤家军”有撤兵板城的打算,作假的可能性太小。
第410章
审问
  顾央有些头疼地按压眉角。
  在秦绍几人的注视下,他深思着屈指轻敲凭几扶手,浅淡的眸子在烛火下显得莫名幽深。
  “……麻烦黎先生详细说来,一五一十的,一个字都不要漏。”
  顾央对黎殊的态度是“三分信七分疑”。
  黎殊没觉得自己被冒犯,后者的谨慎才说明顾央靠谱。
  朝夏朝廷也不是上下一心。
  当今皇帝属于天赋平庸,勉强能守的普通皇帝,偏偏倒霉碰上一群超级能作妖的臣子。
  老一代寿命长还不退休,中生代羽翼丰满、掌控大权,新生代陆陆续续崭露头角。
  听闻每次大朝会和小朝会都能撕逼好几场,各方势力笑盈盈地互相扎心。
  眼前这位顾央便是根正苗红的秦氏一脉。
  他的老师是秦氏一脉的领头人,清流中的执牛耳者,也是立场最中立的派系代表人。
  再加上顾央在名士中的极佳名声,黎殊才冒险试一试,让黎路将布帛交给顾央。
  顾央轻易信了自己,他才会心里打鼓呢。
  “……此事,在下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要怪就怪今晚的经历太刺激,怕会给他留下终身难忘的心理阴影。
  “不知从何说起?”顾央暗中蹙眉,语气平静地道,“那……便从先生为何从月梁千里迢迢跑来朝夏,又是如何自荐入‘凤家军’说起吧。”
  月梁是个边陲小国,几十年前国力跟朝夏有得一拼。
  两国也曾发生好几次战争,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一战到底,囫囵打了一番就各自退了。
  “凤家军”对朝夏重要性不言而喻,军中再缺人才也不至于引进来历不明的月梁人。
  黎殊怎么混入“凤家军”?
  又怎么接触到“凤家军”要退兵板的机密消息?
  如果黎殊的回答合情合理,他说的话才有几分可信度。
  黎殊怔了一下,苦笑道:“这问题……在下也是一头雾水。”
  不止顾央,其他几个旁听的少年也疑惑了。
  怎么找到这份工作,心里没点儿ac数吗?
  “在下虽是月梁国人,但十二岁起便跟随商队周游各国,一年也就一月是在月梁故乡住着,迄今已有二十四年。”眼前的黎殊看着年轻,实际上却是三十六的中年人,实际年龄跟顾央差不了几岁,“……靠着早些年的历练,也是友人看得起,倒是在小圈子里积攒了点薄名……这次是第一次踏足朝夏国境……在下进入朝夏没多久,便有一行贵人登门拜访……”
  顾央耐心听黎殊讲故事。
  各国乱窜的人才不少,却没有叫“黎殊”的人。
  但不能凭此断定黎殊撒谎,因为很多文士喜欢给自己别号,靠着别号走天下。
  也有可能是黎殊名气实在太小,查无此人,顾央没听过。
  “按照先生的说辞,先生未曾涉足朝夏,怎么一入朝夏就被人盯上了?”
  黎殊道:“这才是在下疑惑的地方。”
  更让人疑惑的地方在于这一伙人请黎殊出山,还保证给他提供“凤家军”的offer。
  “凤家军”的offer是谁都能提供的吗?
  “他们有说自己的身份?”
  黎殊摇头:“没说。”
  他当时都震惊了。
  本以为这一伙人是骗子,本着戏弄人的心思去试一试。
  结果——
  居然是真的!
  事实上,黎殊这次来朝夏也是为了找工作。
  他从十二岁便游历各国,之后二十四年都在学习与学以致用中度过,自觉积累够了。
  问他为什么不在月梁找工作?
  这个时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矜持,不局限于国家,哪个国家提供的平台更好就跑去哪里。
  黎殊盯上了朝夏。
  根据他的分析,他觉得朝夏也算有潜力,正巧晃到附近了,干脆过来碰碰运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14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