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705

  开始是杂七杂八乱喊,但渐渐的,就变成了极有节奏。
  “齐王!”“齐王!”“齐王!”
  军卒们用兵器顿地,整齐呐喊。
  喊声震天,更远远传到了秦军耳中。
  旌旗招展的秦军中军,麾盖之下,一名方脸大耳的威严男子,猛地看向汴京城楼。
  此人正是秦王赵匡胤,他鞍前铁槊,黑黝黝惨惨生光,仿佛有无数冤魂。
  当年便是大周最具勇名的悍将之一,便是现今,杀敌破寨,他有时也会身先士卒,手下众将莫不钦服。
  此刻,眺望汴京城楼,他脸色微微一沉,问旁侧:“石守信,可有报?!各路哨探可有报?”
  石守信率左路军屯兵汴京东北的陈桥驿,便是防范齐国来援。
  东南方向,王审琦部,在击溃了宋军最后一路援军镇安军援军后,已经回兵合拢攻击汴京,但东南方向,同样放出了大量斥候哨探。
  “无报!”回应赵匡胤问话的,是一名三十出头的虎背熊腰将领,黑甲铁马,威风凛凛,正是赵匡胤殿前马军指挥使潘美。
  潘美是赵匡胤手下第一悍将,也是他最亲近的将领,而且,其不仅悍勇无敌,更有统帅之才,赵匡胤正准备攻克汴京后,放他领一路军马,南下取淮北诸州。
  “哼,看来,他是单枪匹马进城!”赵匡胤咬咬牙,更有些后悔,早知道这厮在此,便该令投石车远远抛射,三四百步外,投石车自也能将巨石抛射上汴京城头,只是威力准度便小了些而已。
  “全力攻城!”赵匡胤挥了挥手,绝不能令守城宋军的士气起来,这厮孤身进城,再悍勇又能怎样?说不定,这还是早日除去这个心腹大患的绝佳之机。
  这厮,就是太过心高气傲了,真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孤身一人,便敢来助守汴京!
  不过,虽然不想承认,心底深处,却也不得不叹息佩服,如此豪气,生为男儿,却又活得何等精彩?谁又不想这般活上一遭?
  赵匡胤思忖间,中军令旗挥动,号角声响。
  立时喊杀声震天,满田遍野的秦军步卒,潮水般向汴京城下涌去。
  阴暗的天空,仿佛在这瞬间,都在微微颤栗。
  汴京城,就好像虽然巨大但却脆弱无比的朽木,在密密麻麻的黑色甲兵浪潮冲击下,摇摇欲坠,瞬间就可能被淹没。
  “嘭嘭嘭”,飞车弹出的木板,砸在壕沟上,带起无数沙土,却也在护城河上,架设起了临时的木桥。
  “箭来,箭来!”西城城楼,陆宁大声的喊着。
  而他脚下,已经堆满了一捆捆箭矢。
  “嗖嗖嗖……”一支支箭矢闪电般射出。
  奋勇冲锋的秦军士卒,不时有人摔倒,韩通此刻也在弯弓放箭,无暇顾及齐王举动,但他的幕僚掌书记,却是一直盯着齐王,却是越发的瞠目结舌,他看的分明,齐王箭矢对准的,好似都是秦军中的悍勇军头,他每松开一次弓弦,城墙下壕沟前,便有一名强壮高大的秦军步卒被射翻,而必然会引起那步卒左右一阵骚动,自然,这些军头,便是统领小队的头领。
  “嘭”,一辆冲车已经被推到了城门下,重重的撞击城门。
  “呼”一声,突然,冲车上便燃起了熊熊火焰,更有士卒惨叫着全身带着火焰逃开,跳动惨叫挣扎。
  韩通的幕僚掌书记更看得分明,齐王却是顺手洒下了一大盆火油,他手上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有准头,火油全数泼在那冲车之上,然后,齐王从自己箭囊抽出一支箭矢射了下去,冲车立时燃起熊熊大火。
  幕僚掌书记渐渐看明白,齐王箭囊中箭矢,都有各种特殊机关,而他射翻那些秦军悍勇军头,便是用脚下普通箭矢。
  幕僚掌书记是文人,其实要往日,他此时早就下城远远避开,毕竟,他在也无用。
  但此刻,他却早忘了逃命,全副心神,都放在了齐王身上,越看越是惊骇。
  “嘭”,一名手持金色盾牌,快速攀爬云梯的巨汉惨叫摔落,却是一支箭矢,射穿了他的金盾,正中他的脖颈,这一次,好似秦军中终于响起了惊呼声,攻势稍缓。
  而守城士卒,却大多认得这金盾巨汉,据说这金色巨盾是秦王赵匡胤爱他武勇亲自赏的,因为这巨汉,在攻克西京时,第一个悍不畏死的杀上城头,更坚持到了城破。
  尔后汴京城下数次大战,这金盾巨汉身先士卒,悍勇无敌,多次一马当先杀入宋军阵中,身后部众跟随,击溃宋军阵营无数,对宋军来说,他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更是一个符号,秦军强大到无可抵挡的符号。
  而现在,这个秦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突然,就破碎了。
  韩通的掌书记幕僚,再次看得分明,是齐王用箭囊中的无敌箭矢,射穿木盾,也击破了秦军的神话。
  “齐王射死了金盾小儿!”
  掌书记幕僚,大声的喊。
  守城军卒,呐喊声,震动天地。
  好似沸腾的热血,终于回到了身上。
  而这时,汴京城东南方向十余里外,一列列甲卒正慢慢进入战场范围,代表齐王的神龙大旗,迎风飞舞,旗帜上那巨大的金色神龙,盘旋而起,仿佛正在吞噬天地,阴沉的天空,也在惧怕它,乌云正缓慢退却。
第七十一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三)
  城上城下,喊杀声震天,虽然城下堆满了尸体,但秦军士卒,已经渐渐登上城墙,城垛之后,血淋淋的厮杀,越来越是激烈。
  韩通突然被人一拉,一柄雪亮钢刀从他耳旁扫过,然后,那名秦军士卒胸前血溅,闷哼栽倒。
  齐王手中细细长剑,从他胸口拔出,旁侧一扫,又有秦军士卒惨叫倒地。
  齐王一直不退,韩通只能在城头和秦军士兵血拼,身边亲军虽奋力血战,但秦军士卒,登上城墙的越来越多,混乱中,也不知道齐王去了哪里。
  却不想危险之际,齐王突然又冒了出来,手中却是用了长剑,但动作快的,根本不似人一样,各种角度的闪躲后刺捅,短短瞬间,周遭二三十个秦军士卒,便纷纷倒地,那动作,不似行云流水那般有章法,各种扭着身子躲闪下,动作显得怪异甚至有些丑陋,但利索的,令人骇怕。
  身子一扭,躲过秦军士卒攻击,手中长剑,便也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刺入了秦军身体,又一闪,到了另一名秦军士卒面前,甚至面贴面一般,但长剑,也已经刺入那秦军士卒胸膛。
  此处登城秦军,立时被一扫而空。
  城墙上一名秦军士卒刚刚冒头,齐王手中一颗血淋淋人头砸出,那秦军士卒立时惨叫摔落。
  韩通身边亲军纷纷涌上,这才重新守住墙垛。
  韩通这才意识到,齐王应该是看到左近有秦军悍勇军头在城头掩护同伴更多人登城,便冲过去取了他人头。
  可是,虽然这几百步内好似秦军一时间攻不上来,但城墙绵延开去,离得远的城头,秦军士卒已经越来越多,韩通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看情势,只怕这汴京,却是守不住了!
  正哀鸣间,却见右方嘭嘭嘭惨叫声四起,韩通一惊,转眼看去,却见一名虎背熊腰将领,手中铁槊砸的登城秦军惨叫倒地,将领快步走来,其身后,都是重甲武士。
  正是自己手下第一悍将慕容延钊。韩通稍稍心安。
  慕容延钊带铁骑兵本来在城下,城门一旦被攻破,便要对抗秦军铁骑,却不想,城门迟迟不破,后来听闻,好似是外面几辆冲车都被齐王火箭点燃,不但不能破城,反而成了秦军攻城的阻碍,而此刻,恰好又有惊人消息传来,慕容延钊干脆下马,令副将在城下率众戒备后,带亲随上城杀敌,也来向韩通禀告那噩耗。
  “使公,刚刚得东城消息,宋王殿下和王妃,在范相等大臣簇拥下,领数百近卫,已经开东门离去……东城守卒,很多已经逃走……”慕容延钊贴在韩通耳边,很小声的说。
  但这句话,听在韩通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
  “什么?!”韩通失声喊叫。
  慕容延钊,脸上也有些悲愤,默不作声。
  韩通猛地省起,劝宋王离开汴京,还是自己的主意。
  而现今,显然是西城要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内宫,范质等也早就和宋王分析过种种应对之策,现今眼看汴京要失守,是以才逃离。
  齐王正在汴京,所以,不管齐王能不能逃出生天,秦军和齐军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齐王若战死在此处,宋王显然便准备借助和齐王妃的关系,合力抗秦,说不定还能得到齐地,若齐王没战死,随之秦国齐国大战,他去南方,便可看有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自己当初的劝谏,实则大概方略就是要驱虎吞狼,令秦国和齐国相争,这样宋王还有一线翻盘的机会。
  齐王单骑进汴京,却是令这计略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但是,显然自己这被他临时任命的枢密副使,及城中数万军马,都成了牺牲品。
  实则按照正理,宋王便是逃离也应该知会自己,臣为君死,忠心之士,为主公拖延时间也是正理,可是,偏偏齐王也在,大概宋王担心齐王闻讯后,事情起什么变化,所以才在范质等人怂恿下,直接逃离汴京。
  何况,自己对他到底有多忠诚,宋王想来也是有疑虑的。
  说来也可笑,纵观历史,这样的场景还从未出现过,正因为有齐王这种单骑入城援助另一位国主的不可思议之主,也就有了另一位国主逃跑,令援助自己的国主蒙在鼓里帮着守城的奇事。
  韩通,深深叹口气。
  当然,这些念头,其实也就是一瞬之间。
  又神色复杂的看向齐王,韩通犹豫了一会儿,走上两步,低声道:“殿下,李重进逃走了!”
  陆宁顺手一剑刺穿刚刚登城的一名秦军咽喉,笑道:“我方才听到了。”
  韩通微微一呆,齐王耳目,聪敏若此?但此刻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急急道:
  “殿下,臣请殿下也暂时退却,我这就去调度军马,护殿下出城,这小小汴京,殿下聚集军马回来,举手可破!”
  临阵换主公,韩通心下苦笑,但是,这番话说出来,心里却安宁多了,而且,所言更是心里话,和齐王并肩作战后,真是觉得,齐王只要不这么任性不这么傲气冲天,领齐军马,只怕这天下,再无可抗齐王军威之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