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705

  实则现今名义上归顺齐王的州府,从资源经济实力等等,原本周地,已经四有其三。
  甚至邓州的武胜军节度使宋延渥,距离南逃的李重进盘踞之襄州仅仅百余里,其也上表请归齐王,而对李重进写来的密信不闻不问。
  只是,如此大的疆域,许多州府还是各自为政,却是要消化一番了。
  ……
  汴京皇宫,金碧辉煌,气象万千,陆宁回转汴京时,皇宫恰好修葺完成。
  李重进在汴京,一直没敢住进皇宫,但永宁却不管那套,进了汴京后便征民夫修葺故宫,这对永宁公主来说,便如回家一般。
  汴京城中文武,见此情形,更各个喜悦。
  此刻在这皇宫宫落中漫步,永宁公主在旁,为陆宁解说各处殿宇用途,陆宁颇感兴趣,不时问东问西。
  身后一长溜,跟着数十名宫婢。
  陆宁不喜谒者,齐王宫便从来不用,都是宫婢,又有各蛮族女婢,却能做谒者才能做的力气活,甚至包揽了近侍宫卫的活,也就是整个皇宫,除非上朝之时及前殿官员值衙之处,不然,便是半个男子都见不到,更莫说后宫了。
  陆宁今日刚刚回来,解了甲胄,去给母亲磕了头,自有一番悲喜。
  不过母亲看来有些傻傻的,想来便是这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能进皇宫,更莫说住进来了,看着自己,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甚至好像变得有些拘谨起来,陆宁琢磨,应该是好久不见的缘故,等闲下来,却是要陪母亲好生游玩一番。
  甘氏、尤五娘,自己都去见了见,尔后,才由永宁陪着,在这皇宫中游览,也算认识自己的新家。
  永宁突然停下脚步,看着前方一座宫落发呆。
  “哦,这就是琼华殿……”陆宁望着这处楼榭亭台组成的建筑群,这里,永宁曾经住过数年。
  “没想到,还能再来故地……”永宁神色有些凄然,这一瞬,显然是想了很多很多往事。
  她的眼圈渐渐红。
  突然,她转身,盈盈下拜,稽首,垂泪道:“谢,谢夫君大恩!妾当日去东海之时,却想不到能有此一日!”
  是啊,说是殚精竭虑的谋划,要趁李重进和赵匡胤相争,开辟一处天地,可也不过尽人事罢了,作为一名女子,永宁比谁都清楚,实则,她根本不可能成为逐鹿天下的一方,但她就是想轰轰烈烈活上一场,折腾出些许浪花,如此见了先父,心中也无愧。
  却怎么也想不到,会遇到陆宁这样一个奇怪的家伙,甚至短短一年多时间,竟然便能跟随他以主人的身份回到汴京。
  周地,更是四已有三。
  陆宁怔了下,忙走上两步搀她起身。
  永宁站起,想说什么,才发现陆宁握着自己柔荑不放,正有些莫名其妙,陆宁已经牵着她的手向前走,却是叹息着说:“岳父大人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怪我,当初懵懵懂懂射杀了世宗……”
  “这都是天意!”永宁对世宗,并没有什么好观感,又道:“先父定然会欣慰的很,有你治理这个天下,比他老人家强上百倍!大周得此明主……哦,不管大周也好,大齐也好,先父也不会介怀的……”
  虽然被陆宁牵手而行有些不雅,但渐渐的,永宁却又心中微微荡起涟漪,被这个家伙温暖大手握着自己小手,这样肩并肩而行,心中,却是甜丝丝的,好似饮了甘泉。
第七十四章
不必劝进
  “药太师,准备来汴京,听说,还要约符王一起来……”漫步白玉台阶上,永宁说着抿嘴一笑。
  陆宁笑道:“老人家又急了啊?不过,倒也不用劝进了,过几日,我便去泰山封禅,正式昭告天下登基为帝。”又叹息道:“谁说太平盛世帝王才能封禅,我却是要祭拜天地,祈祷早日结束乱世。”
  永宁轻笑:“这倒也是。”
  药太师来汴京,自然还是想带头劝进。
  但是,现今这个家伙,真的是不用搞什么劝进的戏码了,治下臣民,早已经将他视作天子,如何登基,只是形式。
  臣民们都会很平静,甚至很期待的接受这天下,改朝换代。
  还用什么劝进啊?又或者将赵匡胤彻底击溃将自己那挂名侄儿夺来禅让?对这个家伙来说,反而显得格局太小了,简直让人感觉自贬身价一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家伙,莫名其妙就将他自己的尊格上升到,好像理所应当的天子一般。
  要说封禅,一般都是天子即位后,遇到祥瑞啊,或是文治武功震古烁今啊,是以才会去封禅。
  但他却是要用封禅的形式来昭告天下自己登天子位,来宣告自己要彻底结束这个乱世的勃勃野心,却让人觉得本就该如此。
  陆宁这时却轻轻叹口气,“唉,真是感觉一头乱麻啊!”
  这感慨却是由衷而发,地盘突然飞一样的膨胀了数倍,但实际上,却是百废待兴,很多州府,并不在自己掌握中,只是名义上归顺自己,可不管怎么说,现今也必须到了称帝的时候,如此,才能强有力的消化这大大的地盘。
  “你没问题的!”永宁小手,轻轻握了握陆宁的手,看着陆宁的眼神,第一次这样柔软,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家伙,第一次在自己面前,吐露心声,他并不是神,他也有头疼烦恼的时候。
  陆宁转头看她,笑道:“想不到,你也有如此温柔之时,我知道了,以后见到你,我就拉你的手,这是你的死穴!”
  永宁脸一红,立时愠道:“你说什么呢!”眼见宫婢都散开,谁也不敢向这边张望,拉起陆宁的手,就想狠狠咬一口。
  陆宁却又道:“岳父大人那里,等我即位后,给他老人家重新加谥号、庙号,要比前制更尊崇一些。”
  陆宁即位,不说还健在的母亲,便是先父、先祖及祖母等等,自也要上尊号,从先父往上,尊数代为皇帝,祖母等,数代为皇后。
  但岳父也要加谥号、庙号的,却是不多见了,当然,如陆宁这般得国的,也仅此一家。
  永宁听了一呆,眼圈立时红了,这应该是父亲及父亲创立的大周朝,自己所能想象到最好的结局了,父亲九泉之下,有两朝尊为先帝,享尽人间香火地府尊崇,又有何憾?
  永宁便想挣脱陆宁的手下拜谢恩,陆宁好似知道她想什么,却不松手,叹息道:“只希望,前朝种种纷争,到此皆休……你心里,也再没有什么遗憾,一心向前看。”
  永宁不言,却渐渐垂泪。
  陆宁突然又道:“还有这后宫妃制,你看该如何?”
  陆宁封禅登基后,永宁自然便是皇后,后宫嫔妃体制,陆宁问问她意见,也不出格。
  “一切,都由殿下做主就是。”永宁说着,轻轻拭去眼角泪水。
  陆宁还要再说,远方匆匆而来的一名尚秘书已经到近前,拜倒道:“殿下,赵相求见殿下。”
  陆宁微微点头,对永宁一笑:“好吧,那就今晚我来这琼华宫,和你细谈。”这才放下永宁的手,向南而行。
  永宁怔了怔,随之粉脸微红,看着陆宁背影离去,咬了咬红唇,哼了一声。
  ……
  汴京皇宫,被陆宁更名为崇政殿的正殿,乃是文武群臣朝拜之所。而日常处理政务,则在垂拱殿,垂拱殿实则是一处廊院式宫落,有前后两进。第一进院落主要殿宇为垂拱殿,殿东西两侧带有朵殿,垂拱殿后有房舍七间,每个跟寻常人家普通厅堂差不多大小,当然,内金碧辉煌,尽显皇家贵气,此处被陆宁称为暖阁,也是准备私下见少数臣子叙事的所在。
  赵普,却是第一个进暖阁的臣子。
  陆宁坐在榻上,赵普进来,就双膝跪倒,双手奉上奏疏:“殿下,臣虽然一人来,但这道奏疏,却代表着天下文武百官,代表着天下百姓,左右内史府、司会府、光政院等中枢司衙、诸府、诸州、诸军文武,且请殿下为苍生记,登天子位!”
  陆宁微微颔首,接过奏疏,笑道:“坐吧,过几日,我便去泰山封禅,你也领三府一院官员随行。”
  赵普初始一呆,随之便明白了齐王话里的意思,立时大喜,砰砰磕头,“如此,天下苍生之幸也!”
  陆宁挥挥手示意,赵普这才起身,挨着半边屁股坐上了软墩。
  陆宁看着榻上矮桌摆放的文牍,笑笑道:“本科我就不点前三甲了,也免了殿试,但这六十三名进士的卷子,我要好好读一读。”
  开科取士,陆宁正在西征,一切都是由赵普牵头来搞的,包括最终取中的六十三名进士。
  说起来,历史上的赵普,自称以半本论语治天下,其性格,本就是不喜欢读死书,但自从跟随陆宁,对陆宁编纂的书经,他却是手不释卷,毕竟陆宁所写的一些内容,确实是可以解答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的一部分读书人的求知欲。
  是以,齐国第一次开科取士,虽然题目内容等,都是陆宁早早就拟定好的,但赵普牵头来做这件事,陆宁也放心的很。
  此次开科,进士科的内容,主要便是为官为吏的考试内容,涉及到齐境新政的内容,包括其中律法等等。
  毕竟新学刚刚开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先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吏员、官员,至于专业技术之类,如农学,便没开科,准备研究选种、施肥等等学问的农院,暂时只是在筹划中。
  而这次进士科的重点,便是看举人们对新政的理解,以及对齐国法律条文有没有熟读等等,这也是由浅入深,灌输官员们以法治国的开始。
  琢磨着,陆宁又道:“本次开科取的进士,该如何用,你们草拟个章程我看。”
  现今,多少州府自己都是名义上统治而已,正需要新鲜血液进入这些地区。
  同时,也顺便看一看赵普等,对这些进士的能力,有没有很好的衡量。
  听陆宁的话,赵普忙站起身,躬身称是。
  陆宁琢磨着又道:“明春再取一科,后春再议,不过日后定制,三年一科。”现今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明年才会马上又开科,倒好似后世有时候为了大换血快速提拔年轻干部,现今,也有些雷同。
  赵普再次躬身领命。
第七十五章
规制
  琼华宫正殿很是富丽堂皇,隔着黄幔,内殿可见华美无比的紫檀大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