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705

  其实现今中国之地,皇帝便有六七个,江南李景遂是皇帝,北汉刘钧是皇帝,后蜀孟昶是皇帝,南汉刘晟是皇帝,大理段思聪是皇帝,甚至后主李煜的哥哥李弘翼,不过几州之地,都已经称帝,当然,他是和李景遂争夺继位的合法权。
  赵匡胤虽没有称帝,但其有傀儡幼帝,可以借天子名义行事,为属下加官进爵等等。
  地盘稍大而没有称帝的,也就只有吴越国主了。
  而已经占据了狭义上中原地区的陆宁,再不称帝的话,怕是会出大问题。
  ……
  简便的双驾马车中,陆宁笑嘻嘻的又唤:“贵妃,甘贵妃……”好似这个称呼,怎么都唤不够。
  终于,引得车窗旁正向外眺望的淑雅端庄的碧纱丽人无奈的叹气。
  陆宁就哈哈笑起来,心里更是美滋滋。
  能令昔年跟随自己,因为有了七品诰命就感动的死去活来的美妾,自己心目中的这个小女友,现今尊为皇贵妃娘娘,心里,自是别样滋味,满足而又有些想拥有这贵妃娘娘的冲动。
  甘氏心内,却是更为复杂,当年被抄家发为奴时,又哪里能想到会有今日?
  竟然,竟然成为了皇帝嫔妃,而且,还是皇后之下的第一等皇贵妃。
  至于做了皇帝的这个家伙,却是当年穷困潦倒的佃农人家。
  还记得,当年特别可怜他母子,那时候,却怎么也不会想到,造化如此弄人?
  可他,又哪里有皇帝的样子?这不,一直贵妃爱妃的乱叫,体验那种新鲜劲儿,真是让人无奈。
  不过,也只有在自己面前,他才如此了。
  想想,后妃之中,自己和他相识最久,他最穷困潦倒之时,自己都见过,那些,却是尤五儿都不知道的了,尔后,自己便一路跟着他,走遍天涯。
  甘氏想着,心中也是温柔涌动。
  “主君,当年主君在东海之时,可曾喜欢奴婢?”莫名其妙的,甘氏突然想起个疑问,随即“啊”的一声,说:“奴,奴不该问的……”俏脸通红。
  陆宁咳嗽一声,“你说呢?你现今该不会因为我对主母心中不敬,要人鞭打我吧?那时候我可不敢说,其实,也不太敢想。”
  甘氏羞的不敢抬头。
  车厢内,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陆宁心中,想起昔年,看看现今,心中满是柔情,又隐隐有些,禁忌之恋要得逞的快感。
  看甘氏娇羞无限的样子,想来,也是同样感受,主母被奴暗恋,现今却身份颠倒,成了昔日奴仆的爱妾、嫔妃。
  突然,陆宁啊的一声,却是胳膊碰触腰间时感觉空荡荡,忙低头去寻,随之松口气,从榻上拣起鱼符,笑道:“这个要丢了可不行。”
  这是他被任命为颖州学馆学倌令的身份证明,虽说此外还有委任书,上面写明他的体貌特征甚至还有画像,又因为学倌令新设,还带了官印来,但缺了一样鱼符的话,终究麻烦。
第七十七章
学倌令
  前朝各州学、县学,学官称为博士,又有助教、教员等等,州学来说,又有一些州设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
  现今各州,便是多博士的,学馆也合而为一,又分为初等班(也叫学童班)、童生班和秀才班三等。
  初等班多是稚嫩学童,参加童考,考童生也容易。
  中了童生后,便有了参加州试考秀才的资格,考中秀才,才有了参加道试的资格,道试如能中举,成为举人,才算真正有了光明前途,也才能参加在汴京举行的会试。
  不过道试虽然在一道首府举行,但不管试卷还是监考官,都是由京官派到诸道,最后判卷,也是封存后送入京师翰林院,如此,只是免得劳动天下学子而已,不但高效,也省得劳民伤财。
  按照齐律中的荐员及科举例,二十五岁还考不中举人者,便不得再参加道试。
  不过圣天子登基后,恩赦天下,特意就此例发了恩旨,十年之内的州试、道试,学员年龄不予限制。
  立时,齐国读书人感恩戴德,称颂圣明。
  陆宁也是琢磨,毕竟很多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以前的书经,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还未中举的,又没别的技能,总要给出路,里面也未必没有可塑之才,甚至未必不会出现新学大家,只是以前接触不到新学内容而已。
  当然,这也是内阁们劝说的结果。
  陆宁设内阁,就是不想管的那么细,自己拿捏大框架就行了,真管那么细,自己一来心烦,二来,其实自己也没那个能力。
  而且内阁治天下,更可以令新政在现今历史的惯性下得到一定程度修正,使得新政能顺利实施。
  现今暂时不限制考生年龄就是如此了。
  恩旨一下,齐国读书人都感恩戴德,骂圣天子的指数噌噌的下降,那些中老年读书人,曾经骂齐王的主力,立时都噌噌的研究新学去了。
  这就是人类一个很奇妙的心理了,如果齐王从开始推行新政没有二十五岁不许再考举人的规定,现今民间骂声估计还少不了,但本来令你绝望,突然给了你希望,便自不同。
  又好比商业谈判,先开出个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条件,重压之下,再开出其实本来底线也极低的条件,但对方就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
  现今中老年读书人就是如此了,哪里还会理会十年后洪水滔天?干我何事?
  ……
  看着陆宁宝贝似的将鱼符收入香囊,甘氏就有些无奈,主君就是经常干这种匪夷所思之事,都登上大宝了,哪里还有自己给自己封个小官跑下面任职的道理?
  不过,事实又往往证明,主君这些匪夷所思的行为是有大目的,而且,绝对正确。
  而且,想想,可以去一个远离京师的地方,和主君扮作普通人夫妻生活,甘氏心里又有些甜甜蜜蜜的,更很是期待。
  当然,州学馆学倌令为正八品官员,实则,也不算普通人了。
  陆宁此时却是看着窗外,也不知道琢磨什么。
  即将去的颖州,向南一百余里就是淮河,淮河南岸,就是南唐领土了,颖州离淮南南唐屯有重兵的寿州,有二百多里。
  现今淮河中西段北方地区,州府比较稀少,如蔡州,半径三四百里内,就孤零零一州,和狭义上中原州府之星罗棋布,差得很远。
  但作为漕运的一部分,颖州却一直商贸很发达。
  颖州,被自己划为淮北道,但距离淮北首府徐州甚远。
  从后世来说,颖州就是阜阳,属于安微省。
  而现今,这颖州就是自己皇权很难到的地域之缩影,更兼之商贸发达,同时颖州新任刺史杨迁,是新科进士,也是唯一被任命为一州长官的进士,这是内阁合议的结果,显然内阁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杨迁有大才。
  甚至令自己也好奇的看了看他的考卷,法学部分,选择题拿了满分,论述部分,也颇有见地,新政部分,更可以看出他对新政的研究是下了大功夫的,甚至提出来一些查缺补漏的见解。
  当然,他自然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拿工钱的包打听,对天下之耳目,历朝历代怕也没有帝王能到自己这般。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纸上谈兵,这家伙很不错,所以,自己也便朱笔准了内阁对他的任命。
  可以说他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恰好本朝刚刚立国,恰好又急需要通晓新学的新鲜血液推动新政,同时也替换刚刚依附州府的旧官僚来消化这些地盘。
  总之天时地利人和,令这个刚刚二十多岁的杨迁,直接被破格选拔为一州刺史,为正四品官员。
  现今自己倒要看看,他到底才具如何,德行又如何。
  何况,书生意气,没有吏员的工作基础,直接便被任命为一州主官,又是刚刚归附的州府,莫惹出什么大麻烦。
  如颖州这种州府还有许多,自己也看一看,该如何消化而又不引起大的动荡。
  当然,来此地,也是自己想起了寿州的孙羽,当初这厮输给自己后,自己说要他答应自己三千件事,他却说只要自己有令,他莫不遵从。
  现今这孙羽已经高升镇寿州的清淮军副使、兵马都监,而且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病重,基本上清淮军已经是孙羽实际指挥。
  清淮军是南唐在江北淮南最重要的军镇,抗拒北朝的门户之地,自己倒要看看,当年和孙羽的赌约,他现今有什么想法。
  而且,就算原来在齐鲁地,新学教授本来就都是临时抱佛脚,很多学馆,都是新学书经发下去,学员们自学,教授们,也在自学,学到什么程度,全看自悟能力。
  而现今治下国土突然膨胀,便是推动自学的教授,人手也根本完全不足,自己来颖州暗访,谋了个教学的差事,那就顺便培训些教员,也算为新学发光发热。
  又看了眼甘氏,心下也知道,实则自己,对数月征伐,加之登基前后的琐事,实在觉得心累,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快不知道寻常人的喜怒哀乐,整日被无数的臣子簇拥下,心态都在急剧变化。
  甚至自己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千秋万代,保住子孙万世一统的江山。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自己穿越而来,但不想被这个世界同化,渐渐迷失在权势之中。
  当然,万世一统,说明社会稳定,且精英阶层又能领导民众攀爬科技树,向后世的现代化发展,那是好事。
  不过,自己现在想这些,显然是太早了。
  此行,就是给自己放个假,顺便找找,身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如果不知民间疾苦民间感受,以此琢磨新政的改良,而是就在皇城中发号施令,自己这个穿越人士,会渐渐的,被历史同化,将来和历史上的开国帝王们,应该没有什么不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