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705

  花蕊夫人小心翼翼应答着贵妃和德妃的问话,看也不敢看陆宁,面对齐宫两位皇妃,虽然都对她很好奇,也很亲热,但她毕竟身为亡国之妃,不得不小心翼翼,又隐隐有些羞愧。
  “你们也都退下吧!”陆宁对女官们挥挥手。
  贵妃和德妃,也就都看向了陆宁。
  花蕊夫人看了陆宁一眼,立时俏脸通红的低头。
  “来,榻上来叙话。”陆宁突然微微一笑。
  贵妃和德妃都是一呆,但德妃随之嫣然一笑:“好。”走上两步,玉手褪掉鞋袜,在软榻案桌前跪坐下来,贵妃俏脸微微有些红,但也走过来,慢慢褪掉鞋袜,在德妃身旁跪坐。
  花蕊夫人看得怔住,这才知道,“文总院”身旁那些内记室们的作派,原来是齐宫礼仪。
  “花蕊,你也上来啊!”陆宁对她招招手。
  花蕊夫人俏脸更是热的发烫,但两个皇妃都如此,她只好也有样学样,褪去鞋袜,露出玉足,上软榻,跪坐在了贵妃和德妃身后。
  陆宁长长吐出口气,这才觉得心中舒畅了些,看着甘氏和尤五娘娇媚容颜,隐隐觉得回到了以前,只是,两个爱妾身后,偶尔露出的花蕊夫人俏脸,又令人知道,已经时移世易。
  “当年起兵之前,你我三人,经常如此说笑聊天,说起来,也有六七年、七八年了。”陆宁轻轻叹口气,“那时候,你俩喜欢斗嘴,后来,渐渐亲如姐妹。”
  本想问问,你们是喜欢以前的生活呢,还是现在,但随之便觉得矫情,当然是喜欢现今的生活,自己还不是一样?
第八章
翠薇阁
(下)
  甘贵妃,眼圈微微有些红,轻声说:“主君还记得那些日子。”
  尤贵妃,便偷偷挤眼睛,渐渐的,好似眼眶里也有了泪水,但她的小动作哪里能逃过陆宁眼神。
  陆宁又好气又好笑,又见尤五粉嫩小手抬起,轻轻擦拭眼角,“主君但请放心,妾和甘七儿,情同姐妹,主君若听到什么,做不得准。”
  陆宁微微颔首,至少,自己的意思,她俩都明白。
  “好,以后你们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来这翠薇阁相聚,纸牌也好,品茶也好,或者干坐着,都由得你们。”
  啊?显见尤五便有些傻眼,只是贵儿低低应是,她也忙答应,“是,主君的话,妾牢记。”
  陆宁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甘氏犹豫了下,道:“主君,皇后曾和我商议,主君在大内,每日独居乾安殿,我等不能尽人妻本份,都甚为惶惶,有女官黄氏,女官中最美,今夜可令她进乾安殿,若主君满意,便留她侍寝可好?若觉得她年纪幼小,便跟在主君身畔服侍主君起居,主君身边,婕嫔和丽嫔后,也一直没有可心的人。”
  陆宁微微一怔,说起来,现今女官,黄河南北,大江两岸,内府所选,都是娟秀女子,若说女官中最美,不说天下第一美女,也必然是风华绝代了。
  可最后,贵儿说她“年纪幼小”,不由令陆宁有些无语,年纪幼小还能在女官中最美,是妖精么?
  听甘氏的话,尤五娘也是一呆,显见皇后和甘氏商议时,她没在场,这时咬红唇,眼珠转了转,轻声道:“主君,妾妹懿懿,已经及笄,太后也甚为喜欢她,主君看懿懿如何?”
  陆宁更是无奈,摆摆手道:“我刚说的,你们又来,都算了吧。”本来是好事儿,尤其是懿懿,自己还是很喜欢的,但贵儿和五儿一起说,怎么就很变味呢。
  随之,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
  “贵儿,咱们先下楼吧。”尤五娘瞥着陆宁不太高兴的神情,对甘氏偷偷使个眼色,也不“甘七儿”“甘七儿”的叫了,更没用这一年多来,见面就“贵妃”的称呼。
  甘氏轻轻颔首,便往后跪爬了一步,侧身在花蕊夫人耳边低语了两句。
  陆宁耳目聪敏,听得她是说,要花蕊夫人陪自己说说话。
  听着甘氏和尤五娘下楼,陆宁无奈摇摇头,倒也没真生气,但是,甘氏和尤五娘,也算自己糟糠了,曾经感情还是很要好的,有点小争风吃醋,但却根本不似现在这样,形同陌路,就好像,有了两个圈子,各有各的生活。
  不过,自己装生气也好,责怪她们也罢,好像,从本质上也改变不了什么,其乐融融一大家子?怕只有美梦里才有了。
  不过,她们的性格自己是了解的,倒也不会真闹出什么风波,但时移世易,地位都大大改变,作为内宫除皇后外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两个本来做事方法等等就不是一类人,现今,各自手下一大批女官,甚至包括下面的嫔妃也有了亲疏,如明显大小蜜桃就和贵儿更交好,阿蜜骨更听尤五娘的话,这种做事差异更加的放大,硬要她们亲如姐妹也不可能,除非尤五娘刻意去做,但那样的话,可就有点可怕了。
  想想,也无所谓了,或许,这也是她们内宫生活的调剂品了,单调的生活中,两大集团互相较较劲,也没什么。
  而且,从永宁第一天见到贵儿和五儿起,就是刻意拉拢贵儿,现今倒好像真的分化成功了,这也是她治理后宫的制衡之术?
  现今的她,在内宫倒真是很超脱高高在上了。
  不想了,陆宁摇摇头,好像自己也不要掺和的好,怕吃力也不讨好。
  睁开眼睛,就见花蕊夫人还怯怯的跪坐那里,正偷偷打量自己,见自己睁眼,忙垂下螓首。
  陆宁不由莞尔,想想,其实贵儿和花蕊夫人挺像的,性格温顺善良,五儿也没什么大的坏心眼,按理,两人关系不该变成现在这样,主要还是怪自己吧,皇后和两个皇妃,虽然政事完全接触不到,但皇家产业太多了,自己只是总揽全局,尤其不在京的时候,很多时候就要永宁和贵儿、五儿监督管理内府治下的皇家产业链,虽然她三个没什么真正决策权,但毕竟各自理一摊事,也就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
  就如同,庞大商业帝国的三个监理,远不是以前后宫皇妃可比。
  可能还真是怪自己。
  陆宁轻轻叹口气,又拍了拍自己身侧,对花蕊夫人道:“花蕊,来。”
  花蕊夫人便绕过案桌爬跪过来,陆宁轻轻揽她入怀,她便温顺无比的将螓首靠在了陆宁胸膛。
  “你还挺怕我啊?”陆宁笑着问,显然,看花蕊夫人怯怯模样,是她以为自己生气了,怕自己不好对两个恩爱多年的皇贵妃发作,而将怒火发泄到她身上。
  “陛下心情不好,妾只恨自己愚笨,不知道如何令陛下开心。”花蕊夫人小心翼翼的说。
  陆宁微微一笑,轻轻拥着她,闻着她发髻香泽,又看她被自己揽过来,变成侧坐的姿势,一双娇嫩玉足裙裾便遮掩不住,思及几天前在她身上征伐时的妙处,便又有些心猿意马。
  “你是我最可人疼的姐姐,不用怕我的……”陆宁鼻尖轻轻蹭着她的滑顺青丝,嘴里喃喃。
  花蕊夫人身子越发的软,小声哀告:“陛下,不要在这里好吗……”
  陆宁呆了呆,愕然看向她,随之,便见到了她轻轻闭起美眸时,那种惶恐,要上刑场一般。
  陆宁无奈,还以为,花蕊也天赋异禀呢,原来,不过是她再怎么不想,再怎么怕,却也不想执拗自己罢了。
  轻轻在她粉脸上亲了亲,笑道:“小傻子,我怎会不怜惜你。”
  又笑道:“好了,咱们也下楼去玩会牌,再这样下去,我怕可真忍不住了!”
  花蕊夫人俏脸红如火,美眸,却第一次露出感激之色。
  陆宁想了想,又道:“你弟建成,现居汴京,做些小买卖,看起来生活不怎么好,是我想磨磨他的性子,过几日得闲,我带你去看看他。”
  花蕊夫人呆了呆,眼眶就红了,稽首道:“陛下还记挂着妾那个不成才的弟弟,为他费心神,妾,妾何敢当?”
  陆宁咳嗽一声,拥有无上的权势,要打动女子心扉,有时候便如作弊一般了。
第九章
内阁通政
  崇政殿偏殿,陆宁还在琢磨和贵儿、五儿玩斗地主的情形,不由微笑。
  毕竟,自己不想让她俩觉得,自己最后是生气走的,免得令她两个心下不安。
  面前,赵普则斟酌着字眼,奏告最新一次内阁会议上,发生的不太妥当之事。
  不管陆宁在不在京城,现今内阁大员们都很少见到圣天子。
  今日是个例外,总理政务事赵普,枢密使郭崇,三政院主官中书令魏仁浦、门下令司超、尚书令吕庆余,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范质,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刘温叟七人得到圣天子召见。
  内阁共有二十余人,除了这七人外,还有枢密院两名副使、御史台御史中丞、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商税院主官以及几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如药老太师、符彦卿等。
  不过,药老太师、符彦卿这等退休状态的老臣,诏为“内阁通政”更像是一种荣誉,如药老太师,便是没生重病前,也一直在青州,从未参与内阁议事。
  而今日在座的七位“内阁通政”,毫无疑问是内阁中份量最重的成员了。
  也是出了一件大事,赵普等才无论如何要求见圣天子。
  此时,赵普正说起符彦卿,这老先生,第六女嫁给了司超的长子,然后也搬来了京城居住,就在前不久,内阁议事,他不但突然出现,还对内阁正讨论的《募役法》新章品评了一番。
  符彦卿的举动,好像,打破了他们几个被授予“内阁通政”的前朝老臣和新朝的某种默契。
  当然,实际上,这种默契,也不过是外间臣子们对陆宁的误解,一些政事,陆宁倒真想听听这些历经数朝又曾经威望很高的老臣们的想法,但外界看来,这些前朝老臣们,本该知进退,大皇帝给予你极高的地位,不过是要你规规矩矩养老罢了,朝政之事,哪里轮得到你们来指手画脚。
  现今赵普虽然表现还平和,但言辞不太客气,说到符彦卿,甚至用上了“龙钟老翁”这种形容词,对符彦卿的行为,显然很是反感。
  《募役法》新章,是按照陆宁思路,内阁修缮《募役法》的条款。
  而《募役法》,则可以看成现今的预备役义务兵制度,主要就是对预备役的训练,《募役法》规定,凡是多男丁家庭,每三家,都有义务抽出一丁,每年闲时用一个月的时间,参加预备役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过是令这些农人,明白战争的一些基本道理,令行禁止、辎重训练等等,也不过是令这个所谓的预备役,一旦被征召,能成为合格的辎重民夫就可,其中的优异者,能在战时进行兵源的补充就更好。
  而符彦卿,就说此法容易变成横征暴敛的徭役,还说他和司超争论了很久,不能说服司超,只能自己来,希望自己的言语,能上动天听。
  “你们呢,都怎么想的?”赵普说完,陆宁看向了其余六名内阁通政。
  “算了!”陆宁又摆摆手,“实则,我本来辟符王为通政,是真心纳贤,盼其为新朝新政,进言针砭时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