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705

  ……
  远远的土丘上,胡都古将这场遭遇战从头到尾看完,大眼睛却越发的明亮。
第六十三章
思想武装
  定安县城,契丹人占据蔚州后才设,本来只是个比较大的庙会镇,二十多年前契丹人在此设定安县,迁居来了几百户渤海人,不过,这些渤海人都是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农耕高句丽,后世,这些人和高句丽国被唐灭国带入关内的祖先一样,也慢慢融入了中华大家族。
  定安县原本只是低矮的土城,也就防范小股盗匪,现今,靠着北城墙,已经是连片的齐军军营。
  陆宁领殿前军和神武军来取定安,契丹人任命的高句丽县令闻风而逃,不过,还是被早就轻骑突进设下埋伏的神武军截获,将其和家眷随从抓了个精光。
  陆宁实则本想在北方十里外的山麓扎寨,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但一来琢磨,如果这里真成了战场,定安县百姓必然遭殃,而且定安会成为契丹军的驻地和补给点;二来,将定安县城纳入军营范围,水源就很方便,不用再另行掘井;三来,正是夏末初秋,以定安县城为驻地,还能收割一波粮食作物。
  是以,陆宁便令将军营扎在了定安县城之北,县城内,也入驻了军马。
  同时,改定安县为晋宁镇,以机要郎袁继忠领晋宁镇团练使,如此,袁继忠可以参与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沟通便很方面,有什么谋划,不用另行通知,袁继忠对晋宁镇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军中高级将领也都可以听到。
  改定安县为晋宁,是因为,虽然后世这一带,属于河北行省,但实际上一直以来,这片地域都跟着云州走,辽、明到清初,都属于云州大同府管辖,定安县人,语音生活习俗,也更接近云州人。
  在改定安县为晋宁镇的同时,镇司也贴出告示,此间之民,为避战火,可迁徙去云州或雁门关内,镇司全数开给路引。
  不过故土难离,尤其齐军军纪严明,老百姓想的没那么多,能不逃难就不逃难,能活得下去,自然没人愿意拖家带口的离开故土。
  大齐小队骑兵,曾经杀死强盗官差,而且一路都是用足量盐和乡村百姓换粮食的口碑早传遍晋宁周边。
  小队斥候骑兵都秋毫不犯,而且,用盐换粮也出手大方,大队人马,那就更不用说了。
  说起来,老百姓们,最怕的就是“官”字头的小队军马、差役,这些人往往没有上官约束无法无天,如果是溃军小股,那就更不用提。
  在晋宁周边,齐军的声誉极高,由此,逃难的百姓,也就少而又少,西迁的百姓也就几十户人家。
  ……
  傍晚时分,晋宁镇县衙前广场,搭起的高台上,一名男伶一名女伶正在说话本,不过他俩说的话本,可和现今流行的一些话本大相径庭,笑料百出,逗得台下黑压压士兵不时哈哈大笑。
  坐在台下的,是巨木一营的士卒。
  广场外围隔得远远的,围观的百姓也很多,虽然不敢靠近,但远远的听音,也是新奇无比,只是不敢肆无忌惮的笑出声。
  陆宁,也在围观的人群中。
  台上男伶,实际上不是男伶,而是殿前军中一名写信教授客串。
  女伶,则来自殿前军教坊司,是一名契丹女子。
  各军的写信教授,很多也会说话本给军卒们解闷,那些话本,自也同时灌输着忠君爱国之主义。
  现今台上的这名教授,平时便幽默风趣,说话本说得也好,同时也是教坊司训化犯妇、奴女的教授。
  陆宁一直在琢磨,军中娱乐的问题,人不是机器,便是身经百战的军卒,如果长时间精神紧绷得不到放松,只怕精神也会变得不正常,后世来说,就是各种战争后遗症。
  营妓,解决生理需要,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奖励。
  但实际上,这种奖励机制,可能并不如从精神上令这些军卒愉悦更能凝聚战斗力,毕竟,生理需求,实际上,便是没有营妓,大多数军卒也有办法私下解决,而精神上令军卒们得到某种寄托某种安宁,才能使得麾下军马,战斗力跃升一个档次。
  殿前军新设不到两个月的教坊司,就是这种试验品。
  犯主家眷、被俘虏的异族女奴等等,有表演才能的,选入教坊司训化,从中选出可用的人才充入教坊司军艺队。
  当然,首先,“政治面貌”要过关,比如俘虏的契丹百余名女子,那些苦大仇深性格倔强的自然淘汰,能留下的,首先就要温良,有可塑性,能真正融为齐人,然后,再看才具。
  能最终被选入军艺队的男女,便摆脱了犯人、劳役、奴役的身份,给其编入军籍。
  被淘汰的,男的继续充军劳役,女的,尤其是异族女子,现今做劳役,将来很可能成为营妓。
  将军艺队成员编入军籍,甚至在内府造册,和军中双重管理,除了激励军艺伶人使得她们更有干劲外,也是免得军卒们轻贱她们,如果本身就是军卒看不起的女奴们来表演节目,那些精神追求的感觉,就会弱化不少。
  正因为要求严苛,两个多月下来,从契丹女奴、云州犯官家眷中,挑选出的军艺队伶人,不过五人,四名契丹女子,一名南人女子,其中有两名契丹女子,作为部族迁徙来二十多年和南人混居后的第二代成员,竟然还不会说中原语言。
  不过不管怎么说,草台班子算是搭起来了。
  暂时能表演的节目,有两个话本,其余便是乐曲和歌舞表演。
  那两个不会说中原话的契丹女子,倒是能歌善舞,也胆小懦弱,她们两个暂时,表演的就是契丹歌曲和乐器。
  两个话本,都是陆宁所写,现今之世,人们的笑点太低太低了,后世随便来几个段子构思,代入这个世界的观念,都能成为闹笑话本的精品。
  其实陆宁还给准备了话剧、歌剧的本子,但现今,自然还排练不起来。
  从教坊司来说,自然以为这些本子都是圣天子身边的尚秘书所做。
  军艺队,主要的作用自然不是令军卒们哈哈一笑,而是进行思想的武装,寓教于乐,灌输忠君爱国情操,民族自豪感等等。
  如现今这教授和契丹女子的话本,便是契丹女子,一个劲儿砢碜契丹男子,夸赞中原多么好多么好,仁义礼智信,圣天子英明神武,她的故乡如何野蛮落后,可能说得自己都入戏了,还临时加了些桥段,应该是有感而发,将契丹男人贬斥得就是无知的野兽,一文不值。
  陆宁莞尔,心说这个胖丫头,长得就喜庆,还有急智,是个文艺战线的人才。
  看了会儿,陆宁微微点头,倒是比自己原本预想的,效果要稍好一些,刚刚起步的草台班子,算很不错了。
  如果军艺队能做好,营妓,可能还真不是必须的了,这种维持旧式军队的体系,哪里有思想武装洗脑令军卒有精神上的追求,更凝聚军心?
  嗯,慢慢走着瞧吧。
  又看看四周民众,放在广场空地,本来就是想,越多人看到这些节目越好。
  倒是殿前军和神武军,每营一轮,千人营便五百人一轮,加上军艺队也要休息,也就是,每个军卒,应该要一个多月才能看一次节目,不过这种东西,如果天天能看,也就不稀罕了,更不能影响警戒军备训练等等。
第六十四章
战利品
(上)
  回到中军大营,还隐隐听到县城中雄壮的歌声。
  应该是演出快结束了,最后,军艺队带头,拉唱战歌,数百人齐唱,歌声才能传来军营这边,若只是军艺队表演,声音自然传不到军营来,不然,军营中士卒,心里也都该毛爪了。
  圣天子銮帐,在军营最中央,高高的金黄龙旗随风飘扬,四周旗旄如林,远远便可以看到。
  陆宁心下一哂,这般明目张胆御驾领孤军深入,契丹人,莫不会觉得其中有诈吧?
  琢磨着,进了銮帐所在小寨,所谓小寨,不过是用木栅栏圈起,使得圣天子銮帐,和诸军卒营帐,远远隔开。
  “圣上回来了!”陆宁刚刚进小寨,胡都古便从大帐中一阵风似的跑出来,跪拜在地,稽首:“奴婢给圣天子烧水。”
  旁侧灶台,铁锅里水满腾腾的,锅下放了木柴,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
  不过,看着胡都古,陆宁便是一呆,今日胡都古没有包头,完完全全露出了她的发式,虽然袭击云州牧场时,契丹族男女髡发见到很多,便是今日在台上表演的契丹军艺也是髡发,但一直以为胡都古在萧皇后身边,受中原影响,不是髡发,却不想,她的髡发更狂野。
  两鬓各留一绺长发在前,挽成发髻,有金花点缀,头颅正中,则留着长长一绺青丝,编成辫子,用彩绳扎着,垂在脑后,其余部位,全是薄薄短发,当然,可能本来是剃光的,现今长出来而已。
  这发型,真是太狂野了,不过,胡都古这高大健美身材,才真的HOLD的住,有种草原女郎别样的野性魅力。
  咳嗽一声,“嗯,烧吧!”陆宁进帐。
  萧皇后迎上来,稽首问安,“臣妾拜见陛下!”
  臣妾?陆宁微微一怔,还没听谁这么自称过呢,显然这也是萧皇后的一种倔强,自称为臣,按身份,她被族人贬为夫人,对自己这南人皇帝称“臣”也无不妥,反而更加矜持,少了身为战利品的意味。
  不过陆宁的目光,自然先看向了萧皇后没有戴绒帽的发饰上,果然,契丹不管男女,是不是贵族,还是都保持着草原民族的特点,不过萧皇后的发饰,有所进化,她要和胡都古一个发型的话,那可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还好还好,萧皇后发髻还是受中原影响,髡发的部位不多,而且,用长长盘起的发髻遮掩住,后面,又有数条小花辫,令很多金银发饰的精美发髻,便多了几分胡人美女的率性,胡虏皇后的风格满满,和中原贵妇相比,果然别样风情。
  只是萧皇后性格温顺有仪德,比烈性胡女,多了几分温婉。
  “起来吧。”陆宁摆了摆手。
  小寨内,銮帐旁,萧皇后和胡都古另睡一个小帐篷,陆宁从云州到晋宁一路,包括进驻晋宁后的这几天,都没怎么理会她俩,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她俩会主动来自己銮帐礼拜。
  外帐,仅仅有餐桌餐椅,当然,都是简陋的木制桌椅,陆宁将其看作餐桌餐椅而已。
  陆宁径自进了内帐,虽然内帐家俬同样简陋,也仅仅行军床、木榻、书桌三件,但毕竟木榻上,铺了卧絮软垫,坐起来舒服一些。
  陆宁拿起桌案上公文翻阅,又道:“进来吧。”
  内帐,没得陆宁许可,萧皇后和胡都古自然不能入内。
  萧皇后,好像有些犹豫的踱步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