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705


第一百七十一章
橘氏来使
  “杀!”“杀!”
  碧湖之畔,练习战阵劈杀的人影越来越多。
  古十六知寨要求全寨每一户都选出最精壮的男丁一名,农闲之时,组织训练战斗技能,很快,便组织了一支千余人的民团足轻队伍。
  训练时的口号,用中原语,这样吆喝着,觉得分外威武霸气,甚至也都学唱中原语的军歌,以此为荣。
  陆宁也不得不感慨,强大文明对外的辐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陆宁也承诺,古河寨的足轻,和齐人边塞民团一个待遇,将会陆续提供武器和铠甲,总数最终额定为一百朴刀,一百长矛,一百长弓,以及一百套布甲,其余武器装备,便需要自己筹备了,另外箭矢提供一万支,因为其箭簇可更换箭杆反复使用,所以,作为一个村寨的防御性力量,也足够了。
  此外,本寨还选几名脑子灵光力气大的村汉去新齐城学习锻造技术,回来后,作为工匠,负责村寨中武器的基本维护。
  数天后,下总国守橘仲任的使者就到了古河寨,令陆宁没想到的是,其派来的使者,是下总国香取神宫神社的一位巫女。
  香取神宫据说在神武天皇年间就已经创立,那是东瀛的神话时代,和中土的黄帝时期差不多,年份根本不可考,当然,其真正的年代,最多也就是中土的春秋战国时期,远远比黄帝年代接近现今,只是,东瀛文明脱离蒙昧时代太晚,所以,春秋战国的年代,东瀛的历史,还是混沌一片,只能用神话故事补足。
  不管怎么说,香取神宫都是东瀛最悠久的神社之一,供奉的是经津主大神,也就是刀剑威力之神。
  而来自香取神宫的巫女,叫做真冬姬,“姬”是一种尊称,因为她进入神宫前,却是橘仲任的长女,橘氏出身,古天皇血脉,又入神宫侍奉神灵,所以被尊称为“姬”,皇女的话,后面尊称往往加“院”字。
  ……
  碧湖之畔,数百足轻排成整齐的队列,用木棍练习劈杀和直刺,震天的“杀”声此起彼伏,这气势,令陆宁很是满意,不管真上了战阵后会怎么样,气势这块,暂时拿捏的不错。
  跪坐在陆宁面前,真冬姬瞥着湖畔的队列,娇艳脸蛋,也流露出一丝异色。
  尤其是,闻听这些人,其实就是本地农户后,这种异样神色更浓。
  湖畔离得训练的侍武士、足轻队伍有几百步远,松软草坡上铺着毡垫,陆宁盘膝坐着,面前矮小桌案上,摆着精致茶具,和茶叶一样,都来自中原,现今东瀛,还没有茶道一说。
  真冬姬跪坐在陆宁面前,雪白肌襦袢和茶白宽袖上裳,杏红和服裙子,裙裾中,隐隐露出白色足袋和红纽草鞋,这袭巫女服饰典雅中又隐隐有种灵动之意,还流淌着一种神秘的魅惑之感,比陆宁在后世见到的日式巫女COS更华贵,也更魅人。
  雪白上裳的丝绸,应该来自中原,现今没有漂白技术,纯蚕丝丝绸经过特殊处理,才会呈现这种极美的雪白色,这种雪白丝绸,售价也极高。
  真冬姬,自然得到了其父亲的资助,或者说,这东瀛历史上最悠久的神社之一,得到了橘仲任的大力资助,其他巫女,是断然没有这种华贵衣装的。
  真冬姬正是妙龄,秀美端正,可能十六七的年纪,身材发育的极为饱满,隔着宽松的巫女和裙都隐隐约约呈现,听闻很多时候,巫女的选择,身材也很重要,因为现今的神曲之舞,是为了取悦神明的,隐隐就有种性暗示性挑逗,和后世改编的越来越庄严的完全不同。
  她的声音也极为动听,清泉一般洗涤人的耳膜,在极为客气的语言表达了其父亲的善意后,询问道:“班大人,真冬带来了父亲几句话,希望说与总院大人听,不知道,真冬有没有拜望总院大人的资格?我带来的,是很重要的几句话,可能会涉及到总院大人执行中原大天子任务的成败,还请班大人能禀告上官,再由上官将真冬的话,说与总院大人知道。”
  现在,来之前这真冬姬,或者说其父亲橘仲任做好了功课,知道所谓“班大人”,是齐军官兵中最低级的兵头,根本做不了什么决策。
  陆宁笑笑,这橘仲任一系,早就败落,不过,其父亲,也就是真冬姬的爷爷橘佐臣,就出任下总国国守,一直经营下总之地,不久前橘佐臣过世,橘仲任子承父职,继续出任下总国国守,下总国,多少也有点是其私家领地的意味了。
  但对于橘氏后裔来说,不能回京,做不了殿上人,在偏远的关东之地任国守,那真是落魄的不能再落魄了。
  毕竟,橘氏可曾经是现今权倾朝野的藤氏最大的对手,有一段历史时期,还完全压制了藤氏。
  但现今,橘氏的地位是全面崩溃飞速下降的时期,自从二百多年前,和藤氏抗衡的橘氏家主被藤氏构陷谋叛之罪斩首后,橘氏便被藤氏全面压制,中间橘氏出了位皇后短暂中兴过,但随之,又很快呈现颓势,一代不如一代。
  到现今,莫说被发配到了下总国的橘仲任一系,便是在京城的橘氏,也仅仅有一人作为殿上人,勉强保持住公卿身份,和藤氏垄断着大纳言以上的公卿,中纳言、参议等等更数不胜数比,简直微不足道,而且想来等着橘氏最后一位公卿过世,橘氏便再无公卿在京都了,也就十几年后的事情吧。
  琢磨着来到东瀛后,对京都局势越来越清晰的信息,陆宁微微一笑,“要说什么,可说与我听,我再上报给我的上官。”
  真冬姬眉目间有些无奈,略一犹豫,说道:“听闻在新唐山城主事的是总院大人的两位殿夫人,班大人还请通融,请代真冬求见两位殿夫人。”
  陆宁笑笑,“我想,你父橘仲任,无非是想试探总院的口风,探明我朝的真实意图,同时,希望在这千年来的大变局中,得到好处,振兴橘氏,我说得可对?”
  真冬姬精致脸蛋微微变色,打量陆宁的目光,立时变得尖锐。
  陆宁摆摆手,“不过,我会向两位殿夫人通禀你的请求。”
  真冬姬咬了咬嘴唇,微微躬身,“谢谢班大人!”
第一百七十二章
真抢啊
  十几日后,宣抚营抵达新唐城时,古河村落的东侧,古河碉堡也搭建完毕。
  宣抚营是在两营镇东军士卒抵达勿来关接替他们防务后,才开拔来到新唐城的。
  陆宁本来是准备调动两营镇东军到新唐城,但后来琢磨下,还是宣抚营在自己身边做什么都方便,而且,不管是以文总院身份下达命令还是接报军情,都更为效率,不用传令兵绕个大圈。
  而且,身边没有骑兵,总觉得做事情不方便,在这关东平原行事,小股骑兵还是能施展开的。
  宣抚营入驻新唐城,原来驻守新唐城的陆宁那一班正卒,以及二王之一的王敏行及其余一百八十名侍武士,迁来古河驻守,古河碉堡就是为此准备的。
  “碉堡”,名字很唬人,其实就是个木寨,不然哪怕古河寨大多数村民都参与日以继夜的赶工,也不会十几天就搭建出雏形。当然,箭塔之类,还在完善中。
  如此,陆宁这个班头,就成了古河据点,官方定名为古河戍的戍长,算是古河一带的军事最高长官,手下有齐军正卒九名,虾夷奴兵二十名,两名侍大将,二百名侍武士。
  这古河寨,有数千人口,又在知寨古十六感染下,许多都是真心希望能在齐人统治下过上幸福生活,陆宁可不想这样一个村落,被藤原秀乡血洗。
  在其民团形成真正战斗力前,派遣兵卒驻扎在此也是必然之举,何况,这古河戍,也可以辐射到周边许多村落,治安剿匪,镇压叛乱。
  没有换另一个班,是陆宁担心没自己在场的情况下,十名正卒加二百东瀛附庸军,未必能抵挡藤原秀乡的偷袭。
  而且,陆宁现今倒挺喜欢第一线和军卒打成一片的生活,做皇帝时便寂寞冷清清,现今在这东瀛,总院也是两个土皇帝之一,同样冷冷清清,士卒们敬若神明,倒是做了班头后,很有点意思。
  ……
  木寨和古河寨原来的村栅相连,如果遇到强敌袭击,村民便有时间逃入“碉堡”中,而两者相连的位置,碉堡更为高大厚实的栅栏前的村栅一侧,有一些宽大的栅屋院落,住着古十六和他比较亲近几个兄弟及家眷,遇到敌袭,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躲入碉堡。
  陆宁也住在这个区域,实则,是和古十六住一个院子,作为本地军事最高长官,和知寨事的古十六,自需要许多沟通,而且,也学中原一样,古十六所在的院子可以视作本寨官衙,院中最前面一个东瀛木屋,是知寨和戍长联袂办公的地点,在里面处理公事,接见村民等等。
  这个小屋,又被称为寨御所,御所之后分布的几个小屋,便是陆宁,执勤正卒、以及古十六一家的居所。
  除了陆宁住在寨御所院,正卒每三人一组,每日轮流在御所院当值,当然,每人两名的虾夷辅兵自然也不离左右,会跟来执勤。
  此外,御所院外,有侍武士警戒,也是一批二十人轮值,使得御所院外日夜都有二十名侍武士哨卫。
  其实,现今陆宁稳坐钓鱼台,也是在等待,来自京都的反应。
  现今东、中、西三路,都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西部,杨业领三千军马亲自坐镇越后春日山城;东路,安东副都督王正匡领两营军卒镇守勿来关,说起来,这王正匡就是当年在陆宁帐下效力过的王大眼,当年不过是一名小小都头,数年过去,已经是军中极为优秀的将领,自然也请先生给自己起了一个不错的名字,叫做王正匡,他统领东路一线,自己也放心;中路,便是自己及宣抚营了。
  现在,就是看京都如何反应。
  实际上,自己前不久,已经传令全军,宣抚卒也好,镇东军卒也好,未婚配者,都可婚配在此安家,而婚配者,家眷现今想来已经登上东来的海船,不日便会陆续抵达。
  当然,这种婚配,也是分批次,由上官指定,多数来自新齐城、春日山城的教坊,选拔的女子,自然要经过一定审核,不能令细作、有异心者成为齐军军卒伴侣。
  令军卒们分批次成家,也是安他们的心,令他们将此处当作家园,如此,将来有恶战,自然也会奋勇拼命。
  当然,其婚配的妻子不能跟在军营,
  如东线军卒,便是成婚,家便都安在新齐城中。
  西线军马,家都安在春日山城。
  宣抚卒成家,家属便住进新唐城,但专门有一丸作为家属区。
  只有十天一次的旬假,其才可以和家眷相会。
  其实这种军城模式,在遇到绝境时是很有战斗力的,比如华夏历史上的满城,也就是重要城市中的满人聚集区,当年太平军破城,满人知道必死,太平军攻打满城时,满人老幼妇孺,悉数上阵,每一次攻击满城,太平军损失都很不小,要知道,那时候满人早就和开国时不同,便是男子都享受惯了不识弓马,何况女子儿童。
  而新唐城来说,现今其实第一批成婚者还没出现,因为,跟随两位殿夫人由北而南血战连下数城的陆宁这一班,作为了第一批允许成婚者。
  因为这一班又驻扎在最前线,总院甚至下令,新婚期间,各卒的妻子可以留在古河寨一个月,称为“度蜜月”,蜜月之后,其妻眷再回新唐城。
  不过,从哪里选妻子,可就有些挠头了,新齐城和春日山城有专门的教坊机构,女俘女奴很多,新唐城却没这个条件。
  马达山,眼睛都有些绿,甚至有一天和陆宁念叨,想去南方下总国统治的区域抢个老婆回来。
  这新唐市治下,有军法在,他不敢,出了新唐市范围,可就没那么多避忌了。
  马达山还说,抢到的女子,不消说,由头儿你先选,最漂亮的都是头的,剩下的我们分。
  陆宁无奈,也不知道自己允许成婚的命令下的对不对,本来,可能马达山等还压抑着不去想,现今,可就真成了饿狼了,脑子里怕嗡嗡的全是这点事。
  ……
  傍晚时分,古十六令夫人将陆宁请来了他家中,准备了一桌丰盛菜肴宴请陆宁。
  就在一个院中住,陆宁和其夫人也变得极为熟稔,叫藤子,现今,妻凭夫贵,也改了古姓,是很温柔秀气的一名东瀛女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