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5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0/705

  说起来,看小伙子年纪,应该是大齐立国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和所有朝代的人都该有很多不同吧?
  偌大帝国今后何去何从,却是要看他们的了。
  那边看陆宁举动,小伙子眼中便有丝不屑,顺手将面甲落下,冷冷道:“他们几个少了一根毫毛,你们都陪葬。”
  众土兵噤若寒蝉,看着这队铁骑纵马而去。
第九十八章
推举
西宁城,作为和川蜀、西北遥相呼应的战略要地,城高壕深,这些年,也不知道迁徙了多少人口来开垦周边,巨城之内,甚为繁华,当然,可以说是一种人为经营出来的繁华,因为便是到现今数年过去,哪怕粮食,西宁城也做不到自给自足,更莫说各种日用品了,这也使得常年有商贩自中原腹地而来,也造就了这座巨城商贸的发达,同时流动人口的增加,也带动了其他行业。
  现今,自发来开垦的移民,还在享受免税十年的优惠政策不说,这十年,每年官家还会贴补一定的生活费用,是以,民众生活还算宽裕,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为此,实际上不算军费等等,每年西宁府开发,户部每年就要填补十几万银元的窟窿,对现今岁财政收入去年已经突破亿贯(银元、石、匹)大关且每年都迈上新台阶的蒸蒸日上之帝国,看起来不是很多,但偌大帝国,需要支出的地方同样千头万绪,是以,实际上,西海地的开发,一直以来,都是由内府补贴。
  内府补贴财政之处还有很多,架桥修路水利工程,内府每年支出都在几百万贯以上,而实际上,东海十三行加之海内海外各处皇庄、矿产,现今大多到了收获期,内府每年收入都在千万贯以上,安史之乱时,前唐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也不过如此。
  令陆宁高兴的不仅仅如此,因为从周边掠夺大量来源稳定的贵重金属,铸钱的增加是必然的,是以,内府的财政收入也有很大一部分水分,但铸钱加之纸币发行,反而物价并没有大幅度上扬出现严重通膨问题,这说明国内生产力增长也很快,在宏观调控下,才能稳定物价。
  而且现今不算海外行省,不算北海道、东瀛的安东都护府等等,中国人口,去年统计为一千一百万户,但每一户平均人口达到六七人,显然是新生儿大量增加,这才最直观的说明,子民们生活稳定,能养的起多个孩子了。
  说起来,虽然大齐实际控制区已经远胜前代,但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数据,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汉民区域提供,周边辽阔的国土,和汉民基数相比,就显得人烟稀少了,便是契丹,去了汉民,还要加上女真等诸族,实际也不过百万人口,而现今汉民,也正向诸边地扩张迁徙。
  西宁城便是其中一个缩影。
  ……
  措温加布坐在茶楼的雅座,从窗口看着熙熙攘攘的西宁城,比他求学时,西宁城又繁华了一些。
  品着香茗,看着城市街景,远方戏院的丝竹声和吱吱吖吖的唱腔隐隐可闻。
  对面盲公虽然是汉人装束,但弹着马头琴,唱着苍凉小调,显然是党项艺人,曲调悠远,好像天地之大,就在他歌声中,令人心向往之。
  措温加布这个舒坦啊,这才是生活啊。
  唯一的遗憾,就是从进了西宁城,就再没见到那位恩人。
  不过,恩人和自己一众人,可是老经略公亲自迎进的西宁城,想来,自己以后再不用过那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只是,自己以后做什么营生呢?
  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家产也被阿柴部的混蛋抢光了。
  只能寻昔日同窗,看能不能在衙门谋一份差事。
  想起这些,措温加布又有些头疼,干脆不再去想,好像不去想,就没有了这些烦恼。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笑声:“措温加布,一个人在这里听曲啊!”随着笑声,门帘一挑走进来一人。
  听到笑声措温加布已经精神一振,看到来人更是大喜,站起身作揖,“恩人,这几日不见,我如隔六秋啊!”
  来人正是陆宁。
  已经习惯他乱改成语,陆宁落座,笑道:“听闻你在这里,特来和你告别,明日我就起身东行。”
  措温加布呆了呆,忙道:“这便要走么?救命大恩,无以为报,我总该请恩人吃酒。”想想,没有面前这神秘的齐人,他一家都饿死在路边了,现今虽然手头拮据,但为恩人践行总要做到。
  陆宁笑笑,“算了,以后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再见呢?到时候,你富贵发达了,该当好好请我吃丰盛酒宴。”
  “一定,一定!”措温加布突然眼圈有些红,哽咽道:“恩公,我该说什么呢?我一家性命,都是恩公所救,恩公却根本不图我什么,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恩公这样的好人……”难受的,却再说不下去,没被人救助过性命的,怕很难知道他现今心里感受。
  陆宁摆摆手,“算了,再说下去,我可坐不住了。”
  措温加布抹了抹眼角,眼前男子温润如玉,本就见面就令人升起好感,几日患难,更令他想起了曾经依靠的父亲,父亲去世后,他独立支撑家族,便觉处处艰辛,现今才知道当初每日沉脸训斥他的老头,在他身边时,实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来,是和你告别,也是告诉你个喜讯,我已经向王经略推举你为小海州团练使,州治在脱麻斯土城,还望你如你自己所说,能令小海州恢复宁静,融入大齐疆土。”
  措温加布怔住,一时思绪混乱,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齐行政区架构,州、府并行,所谓府,也不过是大州、道治州等,但在边地,比如这小海州,实则就是管理脱麻斯地的羁縻州,隶属西宁府,王贵这经略使,实则便能决定羁縻州土人头领人选。
  当然,和过去羁縻州不同的是,大齐边地的羁縻州虽然采用土人自治的办法,但州刺史、团练使等并不世袭,而是由管理该羁縻州的公署选定土人头领担任,当然,这些都是控制力比较强的区域采用的权力架构,控制力较弱地区,如云贵地,世袭首领的土寨还是很多的。
  但现今来说,行政区域只要称为州,便必然是中央政府任命州之长官。
  “恩人,我,我……”措温加布好半晌回神,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
  陆宁和他闲聊,其实早就考教过他,他未必会是多么优秀的州治官,更不是雄才大略能统领一方的霸主,但出身贵族,又心向中原,是脱麻斯地新首领的不错人选。
  同时,措温加布和阿柴诸部头人有仇,正好互相钳制,被屠戮过的脱麻斯地,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引导,将仇恨记在阿柴部头上。
  拍拍措温加布肩膀,陆宁笑道:“好好做,莫令我失望。”
  措温加布眼圈更红,连连点头,却更说不出话。
第九十九章
督抚娘娘
  西域,疏勒。
  烈日下,杀声震天。
  这里水草丰美,数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曾经是前唐的安西四镇之一。
  从陆宁的认知来说,后世时,这里经常会有沙尘暴,但现今,沙化没那么严重,却是默罕默德教徒口口相传中的圣地。
  这半年来,于阗国对喀喇汗的战事从防御转向了进攻,渐渐将战线,推到了疏勒一带。
  今日,这里却成了惨烈的战场。
  震耳欲聋的杀声中,穿着黑袍手持弯刀的喀喇圣战徒便如翻滚的黑云,密密麻麻蚂蚁般布满了战场,如果兵蚁分工明确,重甲兵、弓手弩手,骑兵,在不时爆炸飘起的白烟中,一浪又一浪的冲击着强悍敌人的阵线。
  而他们的敌人,是数个枪矛林立坚固无比的方阵,每一个黑压压方阵,都如同可以移动的钢铁堡垒,鸟瞰之下,这六个纵深数百步的方阵,每个方阵又相距二三百步,互相支援下,横向覆盖两三里的战场上,看起来蜂拥而至的圣战徒黑潮将他们淹没,但又好似这几个钢铁堡垒正将圣战徒们分割绞杀。
  远远的一处土坡上,尉迟苏拉,或者说李从德眺望着战场,心下惊惧,喀喇汗国此次的反扑如此凶猛,若不是有大齐禁军助战,此战必败,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大齐在背后支持,甚至自己军队各级军官现今都是齐人,于阗国也根本支撑不到现今,更莫说反扑了。
  只是,尉迟苏拉又深深叹口气,看来要不了多久,于阗国也不复存在,必然成为大齐之土。
  可是想想,如果没有大齐作为后盾,自己的子民,现今怕早就被喀喇汗作为异教徒进行大屠杀,十室九空,又哪里还会有于阗国?
  更莫说,从十几年前被喀喇汗国侵扰,自己多次上表请求内附,才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
  而现今,齐人帮助于阗国对抗喀喇汗数年,又在此开设学堂等等,于阗地的民众,也渐渐心向中原,看来大齐庙堂,当时没同意内附,现今渐渐有这个苗头,也是等水到渠成。
  听闻东北方西州回鹘的高昌国,也和于阗国情势差不多。
  话说回来,自己先祖本就是中原前唐时在安西四镇的于阗镇的部将,后来中原衰落,吐蕃夺取于阗地,等吐蕃衰亡时,自己先祖趁机联合中原后裔光复于阗,更恢复李姓,也是为了心向中原使得在这里的统治更合理合法。
  父亲叫李天圣,自己的中原名字叫李从德。
  而且,自己先祖虽然自称是于阗故国王族后裔,但只怕,也是夸大其词而已。
  甚至于阗国的法理基础,同样来自中原,四十年前,中原混战中的汴京政权封自己父亲为大宝于阗国王,这才有了于阗国一说。
  是以,不管从何种角度,自己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只是,心里的滋味,还是有些苦涩。
  李从德叹息着,甚至忘了这时惨烈的战场,毕竟,了解越多,越发感觉,大齐是如此强盛,其六个大禁卫团,两万余精锐参与的战事,对方又不是十倍之敌,又哪里有输掉的可能?
  西域诸国,还懵懂无知而已。
  如果不是大齐的根基所在距此千里万里,西方的默罕默德教派世界,想来已经在齐人铁蹄下颤栗发抖,还妄想东侵,简直是痴人说梦。
  “殿下,大督抚娘娘到了!”旁侧一名武将,突然声音颤抖的说,他很是激动,看着远方的目光,更有无限崇拜。
  李从德一呆,也顺着他视线看去。
  远远的,一个黑压压军阵正在移动,同样,是个三千多人,由矛兵、火枪兵、骑兵等等组成的大禁卫团。
  军阵中心,高高竖起的遮天蔽日旌旗,隐隐有着火红的图案,离得远,也知道是神兽凤凰,其统帅,正是龟兹的天山大营总督抚。
  当然,齐人去年在龟兹设天山大营,屯精兵五万,最高长官设总督抚一位,管理高昌国和于阗国事务。
  但这位督帅,身份极为神秘,便是李从德,也从未见过她。
  传说,其是齐国大皇帝的皇贤妃娘娘,亲自来了龟兹,总督天山事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0/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