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5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8/705

  加布扎西串联的这些头人,部落人口都在千人以上,其中加布扎西和德木拉头人德木巴桑治下都有上万人口,这十几个头人加起来,人口占了波窝地区七成以上了。
  陆宁也只有叹息,古人步子迈的太大,有时候真会扯到蛋,小波窝王就是如此了,毕竟见识等等有限,很多问题能看到表象,以为变法就能解决,实际还是看得不够透彻,困难准备不足,太想当然。
  ……
  营帐中,陆宁、沈银娥坐在上首,通译周北勉站在一侧,下首有加布扎西、德木巴桑,以及四五名陆续抵达的头人,其他头人聚落离此路途有些遥远难行,是以还没有赶到。
  “圣使,加布丹巴种种恶行,罄竹难书,请圣使为我等做主!”周北勉正在翻译德木巴桑的言语,不过想来德木巴桑也不会这么文绉绉的。
  加布丹巴便是小波窝王,加布,有王的意思,现今以加布为前缀的吐蕃人,必然是大贵族家庭出身,加布扎西想来也是如此,而德木拉的头人德木巴桑,家族历史应该就没那么显赫了,只能以地域作为前缀。
  听周北勉转述德木巴桑言语,陆宁微微颔首,又看了沈银娥一眼,看来,要小波窝王释放沈银娥的部下是没问题了,小波窝王自身都是泥菩萨过河。
  其实现今,小波窝王并没有向大齐称臣,这些头人,请齐国“圣使”介入此事进行裁决,是因为大波窝王已经归附大齐,是以他们以此为依据,认为波窝地和雅西州一样,现在也当遵循大齐帝国的法律,听从大齐帝国使者的裁决。
  全世界来说,太多地域的民众不似中土那样对国土及自主权有着一种偏执的狂热,哪怕到了后世,一些国家的民众会认为外国驻军是花钱请保镖甚至免费的保镖,但中土民众,会认为是再耻辱不过的事,自己的国家必须自己有能力进行保护,这才是一个有尊严的国家。
  面前这些吐蕃头人,就更和中原贵族思想完全不同,如果大齐肯承认他们对自己部族的治理权,那么,成为大齐的属官,显然对他们来说,那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毕竟现今齐国无比强大,吐蕃四分五裂,对他们这些大小头人来说,很容易被更强大的部族侵吞,没有名义上的大统治者,反而很危险。
  当然,如果有一日这些部族有一支强大到可以脱离强大邻国的控制,那么自立甚至刀兵相见,那也是再正常不过。
  “好吧,派信使去波窝城,请加布丹巴来此与我相会!”陆宁考虑这个问题已经有几天了,也有了决断。
  听周北勉翻译,加布扎西、德木巴桑等头人立时露出喜色,纷纷点头。
第一百四十章
征途
  “嘭嘭嘭嘭嘭嘭”
  白色硝烟中,十名内卫正对前方百步外的木头标靶进行射击,不时有木屑飞起。
  旁观的众头人,都脸上变色,不管是这些枪械的威力还是射程亦或其装弹的速度,都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在陆宁身畔,一名中年华服男子同样神色严峻,他正是小波窝王加布丹巴。
  陆宁不想在此引发什么战争,是以,才领小波窝王及各路头人来此观武,当然,他们自然不会知道,十名内卫所用的枪械是自己领着最能干的能工巧匠们打造而成,饶是如此,耐用而不会频繁发生故障的,全大齐,现今也不过十几枝。
  当小波窝王和诸多头人在草棚中落座时,这几日原本频频告状的德木巴桑等几个头人没了声息,被告的小波窝王同样沉默不语。
  “波窝一地,全赖诸位维持民生,从今日起,升起大齐旗帜,是为西林州。”
  陆宁心中早就有了计较,此时也不过是将几天来思索的解决问题方式讲出来,“逻些王伤我大齐使者,杀我大齐随官,我奉秘旨,讨伐逻些,若能马到成功,大齐将改逻些为西昌,设西昌府和宣抚司,共管西昌、西林等地,西昌府尹由我大齐选派流官,宣抚司之官长,便由诸位中选出了,还望诸位鼎力相助,到时,自各有封赏。”
  诸人都连连点头,实力强大的头人,包括小波窝王加布丹巴,更是若有所思,隐隐,都有些期待和激动。
  ……
  十余日后,烈炎营从波窝城出发时,波窝地诸头人,集结了三四千名勇士相随,小波窝王加布丹巴、加布扎西、德木巴桑等都亲自上阵,带领勇士相助齐兵,此外,还有昌都五百勇士,以及东海百行百名镖师。
  从波窝城前去逻些城的道路比起西来的道路平坦一些,从大理到逻些城有一条贸易路线便由此而过,当然,行商很少,但日积月累,波窝到逻些,算是有了一条遇山有路遇水有桥的通道。
  陆宁也坐起了牛车。
  车厢里,除了一袭小花裙黄袜凉鞋越发可爱的妲果卓玛,还有刚刚敲车门上车的沈银娥。
  妲果卓玛的小裙子,来自沈银娥,被她简单裁剪了下,使得妲果卓玛穿起来比较合身,而妲果卓玛这一身装扮,像极了陆宁在后世时小时候的女童伴们,也令陆宁的禄山之爪收敛了许多,再不好意思去揩油,不然,也太罪孽深重。
  “陆营使,你真是深藏不露啊,看不出来!还以为你是老实人……”沈银娥似笑非笑的,她雪白长裤并拢翘腿坐着,反而显得很是端庄大方,裤脚处,雪白丝袜脚背和精致小巧的银色琉璃鞋更是诱人。
  陆宁到了波窝,才和沈银娥说起,自己奉有秘旨,要前去征讨逻些。
  沈银娥错愕之余,却也要同行,却是为了东海百行能第一时间在逻些城插旗同时趁机用最小成本圈地。
  她如此敬业,陆宁自也随得她。
  听她隐隐的讥讽,陆宁只是摊摊手。
  沈银娥又看向妲果卓玛,笑道:“看到我为什么撅嘴?看来你这个主人对你很好啊!”
  她吐蕃语说得极为流利,陆宁暗暗点头,看来因为总管对吐蕃一地交易,这名特立独行的女强人,便下苦功学了吐蕃语,是那种时刻提高充实自己的人物,想不成功都难。
  妲果卓玛用力点头,“老爷是好人,对我可好了!”小姑娘特别单纯,沈银娥又是什么人,实则前几日和她独处了半日,看来早就重新赢得了这小不点的友谊,只是有自己在,才不好意思马上和她和好。
  沈银娥微微一笑,便从旁侧公文包内拿出一卷绢布,展开,却是逻些城的城池及街道舆图。
  陆宁笑笑,和自己的军事舆图比,也不遑多让,话说回来,本来很多外番的军事舆图,就来自东海百行。
  沈银娥指着舆图上一点,道:“吐蕃皇宫,想来会是圣天子的行宫了,对嘛?”
  陆宁笑笑,不得不说,沈银娥聪慧过人,更有着非同一般的嗅觉。
  不管从政治影响还是任何角度,以沈银娥对“圣天子”的认识,吐蕃皇宫自然变成了圣天子的行宫,而且,圣天子早晚会巡行来此,并在此驻跸一段时间。
  吐蕃皇宫,就是后世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但吐蕃帝国覆灭,战火中,这座号称千座房屋的宫殿堡垒似建筑群,已经大大萎缩,后世所见,是后来重新兴建而成。
  “那么,这一带,我希望作为东海百行和诸多同行的交易区……”沈银娥用雪白纤指在舆图的一处画了个小圈。
  陆宁不禁笑:“你现在就来瓜分战利品太早了吧?难道你以为逻些城已经是囊中之物?”
  沈银娥摇摇纤指,轻笑道:“战事胜败在你,我不关心,我只关心战争胜利后的事情,如果失败,希望你能保住我和妲果卓玛的性命,如果和你还有大队失散,在被贼兵抓到前,我也做好了准备。”说着话,拍了拍身旁公文包,笑道:“这些年,一直在冒险,但这次,可是赌了身家性命,就看你了!”
  陆宁默然,知道那公文包里,不是穿肠毒药,就是有什么特别尖锐的利器了。
  “你这么拼,值当吗?就这么想做东海百行的大掌柜吗?”陆宁无奈的问。
  沈银娥轻笑:“你哪里,就听说东海百行有大掌柜,你以为,大掌柜是那么好做的么?我便是再拼,又怎么可能?但人这一辈子,生活总要多姿多彩些,跟随官兵来到异域,征服异域圣城,对我来说,亲身经历,也是很新鲜的体验。”
  车内没有旁人,妲果卓玛虽然勉强能听懂几个中原字节了,这番话她自然听不懂,沈银娥也就毫不掩饰,将此次军事行动视为一种对异族的征服。
  从当今世界族群划分来说,沈银娥说得也没错。
  点点头,陆宁道:“击破逻些城不难,但赵匡胤得信,必然来援,这家伙对中原了若指掌,熟悉我们的心理我们的种种行为,不知道,他会不会制造出大麻烦,但不管怎样,就算最终失败,不仅仅你和妲果卓玛,烈炎营大部分儿郎,我也定会令他们安全撤出。”
  沈银娥深深看了陆宁一眼,“希望你说到做到!”
第一百四十一章
红山之巅
  陆宁曾经见过吐蕃皇宫的绘图,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
  可以想象其全盛时,这座红山堡寨建筑群形成的防御工事,是多么的难以攻克。
  但现今,除了红山堡垒主建筑还在,四周零零落落的建筑物早已经不复昔日威势,哪怕逻些王征召奴隶重新意图重新修复王城,但不管是政治号召力、经济实力以及人心早已和昔日不可同日而语,便是逻些城附近各部,也是混乱不堪。
  大昭寺,主建筑百年前就被付诸一炬,曾经的神像埋入地下,灭佛之举,也是现今逻些如此混乱的原因之一,旧的信仰被打破,新的信仰尚未形成,底层民众又多是原始部落形式,没有信仰作为他们生产生活以及道德准则的指导标准,各个惶惶如末日来临一般。
  吐蕃地灭佛的始作俑者要从逻些王的先祖朗达日玛说起。
  朗达日玛是吐蕃末代赞普,眼见僧侣们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多,特权越来越大,其将吐蕃渐渐严寒牲畜及谷类一年收成不及一年甚至绝收看作是僧侣们的罪恶,是以开始了灭佛运动,其被僧人刺杀后,几子争位,内斗不休,吐蕃帝国由此分裂,渐渐烟消云散。
  逻些王乌力赞是朗达日玛的四世孙,和其祖辈一般,对佛教僧侣极为排斥,大昭寺原本变成了屠宰场,到他这一代已经破败的成了狐穴狼居之地。
  大齐及诸族联军对逻些城的攻击仅仅用了半日,红山堡寨就被攻破,逻些王和长子引火自焚,其余几个儿子,混乱中被土蛮杀害。
  对此,陆宁也有些无奈,显然逻些王有着吐蕃皇族最后的骄傲,当然,他割掉大齐使者耳朵,现今跟随齐军进入逻些的有些其他部落土蛮,他应该也担心,在被处死前会遭遇特别残酷的折磨。
  呼延丕显,随之率烈炎营、镖师队以及选拔的吐蕃勇士围绕红山堡寨筑栅建墙,修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
  红山堡寨外围这些年逻些王兴建的一些碉房,成了烈炎营的军营,又有傍红山一栋崭新五层碉房,应该是逻些王刚刚发动奴民修建不久,还未曾入住及分配用途,现今成为大皇帝在逻些城的行在。
  这些碉房,其实每一层的排排窗户,如果用作防御用途,本是为弓弩手准备,但作为火枪手的射击孔却更是有奇效,现今吐蕃地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可以想象只要弹药充足食物不缺,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便是来多少敌人围攻,也不过是炮灰而已。
  陆宁所居碉房一层,住着十名内侍,呼延丕显要统领第一都,是以十名内侍暂时以内侍次长罗兴为首。
  二到五层,内侍卫们原本自不敢入,但陆宁给了他们半日时间,熟悉二到五层的架构,毕竟如果真遇到凶险被敌人围攻,碉房一层从内可以用石头封闭,打击敌人,主要还是从二层和三层的射击孔。
  陆宁,喜欢待在碉房五层。
  实际上,碉房五层面积很大,因为大多数建筑,都在碉房依傍的红山一处平整的土山山头,坐在五层类似阳台的精致木台上,凭栏远望,眺望远方山林河流,以及红山周围依附而居的密密麻麻木屋及小碉房民居,实在令人心旷神怡,比之汴京康华园之美,又是另一番心胸所感。
  ……
  这日黄昏时分,碉堡五层阳台的小茶桌旁,多了几名或哭泣或悲苦或畏惧颤栗或隐隐有着悲愤的吐蕃贵族女子。
  逻些王的大妃、小妃,三个女儿以及长子儿媳,也就是逻些王直系的女眷,都在这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8/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