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5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7/705

  听齐人是准备去从可萨人手里买下克里米亚半岛,亚历山大一呆,心说怪不得齐人使团如此声势浩大,原来如此,还以为仅仅为了保障使团安全,却原来,是为拓宽贸易路线而去。
  亚历山大和东方人就绝对两个思维了,东方人,土地就是财富,亚历山大受罗马文化熏陶,想到的首先是克里米亚半岛的贸易价值。
  “教长先生请放心,以后爱列京人,就是大齐最忠诚的盟友。”亚历山大郑重举手发誓,“以基督神的名义!”
  陆宁微微颔首,亚历山大自然是以够德的名义发誓,不过大齐典籍,对域外各教派的至高神,便翻译为基督神、默罕默德神这种,民间自是遵循官方翻译。
  其实翻译成上帝,借用了中原文化传统一位最高级神祗之一的称呼,绝对可以算是文化殖民,抬高了这些教派至高神在中原的地位,对西方传教倒是极为有益。
  当然,到了后世,已经约定俗成,也就没办法了。
  今世自然不会如此。
  看着亚历山大郑重发誓,陆宁微微一笑,想了想道:“要迪妮莎和我一起走吧,我要纳她为妾。”
  亚历山大一时怔住。
  如果能和齐人联姻,当然可以,但基督徒教义,一夫一妻,齐人却可以纳妾,本身女儿嫁给齐人便会委屈,更莫说,齐人教长,却是要纳女儿为妾侍了,这和默罕默德教派的四名妻子不同,而是类似默罕默德教派的奴妾。
  犹犹豫豫着,亚历山大小声道:“听说,听说天道教派卫道者,不可有奴妾……”声音越来越小,实在担心激怒这位齐人教长,而且,还是位能借助神力的恐怖人物。
  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自己却不能不争取。
  陆宁道:“我本身并非神职……”看向亚历山大,却没想到,亚历山大并不太情愿,还以为自己张嘴,他会求之不得大喜过望呢。
  一时也有些窘迫。
  这几十年,喜欢的东西,不用自己开声,手下人自会送来。
  已经习惯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占有了,方才见到迪妮莎超模风采,心下便喜爱,又恰好身边女侍都是幼儿园,正经纳一个外房也不错,且迪妮莎是个人才,很坚毅很有担当的女骑士,当能帮到自己。
  却不想,难得自己主动开口要一名女子,却要碰鼻子灰。
  “那算了!”陆宁挥挥手,倒也没生气,想想,也好,自己是不是需要反省?在不是一夫一妻的世界生活时间太长了,思维早被渐渐同化。
  亚历山大吓一跳,无奈道:“我,我会和迪妮莎商议此事,但我基督教义……”
  陆宁挥手:“好了,去吧!”
  亚历山大不敢再说,微微躬身告退。
  ……
  清晨,陆宁在杜贾兰等女兵服侍下洗漱过,走出寝室,沿着走廊来到后院,几名女兵已经牵马等候,陆宁随之微微一怔,却见迪妮莎也俏生生站在一匹骏马前。
  “教长先生,我随你去!”要乘骑,迪妮莎自不是美裙丝袜了,蓝色衣裤,手肘、肩膀、膝盖等处裹着鲜红甲胄,变身成了英姿飒爽的女骑士。
  她面无表情,又道:“从现在,是不是该称呼您阿爹?听说齐人奴妾进门,不需任何仪式,我现今就算是了对吧?”
  陆宁揉揉鼻子,这是抱着大决心以身伺虎来了,为了家族不遭横祸。
  “你父亲呢?病了?”见迪妮莎轻轻颔首,陆宁心下,倒更是欣赏亚历山大,显然是迪妮莎听闻此事,主动愿意做自己的奴妾,亚历山大心疼又无奈,却再不愿卑躬屈膝来给自己送行。
  如此,倒更要跟他亲上加亲了。
  有这样一个盟友,感觉很可靠。
  “你和你父亲,都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陆宁上马,淡淡道:“好,这就出发了!”
第六十八章
大齐新制
  陆宁在苏呼米港上船后,直接抵达了刻赤港。
  小德子和可萨汗阿尔伯特的会晤极为顺利,大齐承诺将会派出工程师帮助可萨人将都城马他喀建筑的更为坚固并在马他喀遭到攻击时提供军事力量支援后,阿尔伯特便和小德子正式签订马他喀盟约,盟约中,可萨帝国将克里米亚半岛也就是现今称为切尔松尼斯的所有土地,转让给大齐帝国。
  这也是因为现今克里米亚半岛实在成了可萨帝国手中的烫手山芋,半岛西部,根本便不纳税,而且,一直要求可萨帝国帮助抵御北方佩切涅格人的攻击,以及帮助清剿海路上的海盗。
  可萨帝国自顾不暇,现今的克里米亚半岛,不但创造不了帝国的收益,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每一天,好像都在昭示着现今的可萨帝国,已经虚弱到何种程度。
  是以,得到大齐帝国的安全保障后,可萨汗将克里米亚半岛割让给齐人,在其宫廷没有遭遇任何反对的意见。
  其实,仅仅从帝国西部有盟友作为屏障,抵抗住罗马帝国的压力也是一件好事。
  从种种迹象看,罗马帝国现今正逐步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其庞大的舰队,重新收复曾经帝国的领土——克里米亚半岛,应该已经提上了日程。
  这一点,可萨人当然对齐人使团进行了隐瞒。
  ……
  克里米亚半岛,现今主要的居民点都在南部临海区域,北方因为遭到几十年前随着可萨帝国衰退而进入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的侵扰,居民纷纷南迁。
  而这南部临海区域,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区域,从东往西依次是,刻赤港区域、费奥多西亚区域、阿卢什塔区域、切尔松区域。
  都是昔年希腊人留下的殖民点。
  齐人使团、教团,进入的是和可萨首都马他喀隔海相望的刻赤港,海峡最狭窄处,不过八九里的距离。
  刻赤港,也从第一批齐人进入的那一刻,更名为黑海港。
  现今黑海当然不叫黑海,而是希腊语的好客之海的音译。
  刻赤港,或者说黑海港,其实仅仅几千人口,可以看作商团联盟,生活在里面的,都是大大小小的商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劳力。
  黑海港的商人,主要将本地香料贩卖去其他沿海港口,本地粮食,则主要从费奥多西亚区域购买。
  费奥多西亚区域,在黑海港西二百里,土地肥沃,从希腊殖民地时期便是克里米亚半岛的主要产粮区,许多古希腊城邦的粮食,都需要从这里进口,费奥多西亚港曾经繁华无比,但几百年前被匈人摧毁,现今变成了散乱的庄园区域,主要人口为哥特人。
  阿卢什塔区域,在费奥多西亚西一百多里,阿卢什塔港生活的,主要也是一些商人,深入北方山区收购羊肉、奶制品等等,贩卖去罗马帝国港口,不过现今北方山区因为佩切涅格人的侵扰,斯拉夫牧民们日子并不好过,也影响了阿卢什塔商人的收入,他们多次向可萨汗请求派来援军,防御北方的佩切涅格蛮族。
  此外,第四个区域,便是最西方的切尔松了。
  这也是克里米亚半岛一直以来主要的居民区,希腊人的第一个殖民点,克里米亚的陶鲁斯的切尔松尼斯的称呼,也由这第一个殖民点而来。
  现今来说,切尔松区域人口也最多,整个区域大概有数万人,且族群繁杂,凯尔特人后裔、希腊人后裔、东斯拉夫人、哥特人、犹太人、匈人后裔等等以及由此混血而成的族群。
  其实后世来说,切尔松港,便是苏联黑海舰队基地及司令部所在。
  当然,那时候本地人口,经历各种融合、屠杀等等,早就已经没有这般多样化。
  ……
  金色沙滩,远方碧海蓝天,更隐隐可以看到一处处船坞,黑海港最大的几个商团,都有自己的造船场,用来建造维修船只,当然,如果按照大齐造船场的标准,这也只能算是比较小的补给维修场所了。
  北侧白色浪花溅起的礁石中,停泊着一艘类似大齐画舫的巨大楼船,是黑海港四大商团之一的犹太商团打造的,其实其本来是准备献给可萨汗的,当然,会索取巨额回报,但画舫打造而成后,却发现便是横跨狭隘的刻赤海峡也根本不可能,不小心更搁浅在了近海,正进退维谷间,齐人到达黑海港,将这画舫买了下来,作为教团主要成员的临时居所。
  初见到这处画舫时,陆宁倒是意想不到,除了赞叹犹太人一直便视野开阔外,大齐逐渐向西扩展的影响力,也毋庸置疑。
  陆宁来到时,画舫已经改造完成,从一种游船改造成了更适宜居住的功能。
  画舫三层,当然,三层来说,本来仅仅是瞭望所用的两个木屋,现今改造后,木屋扩建为两个套间,加两个套间之间的二层顶端成了休闲甲板区,整个三层,变成了教团长陆宁居所。
  二层隔离出十几个隔音极好的套房,居住着教团其他七名成员和他们的配偶。
  教团其他七名成员,除了凯丝和黑法,其余五人,有两名中原人,一是教授,一是医师,两人都是男子,也都有配偶,此外便是一名库尔德人、一名亚美尼亚人和一名犹太人,其中库尔德人和亚美尼亚人都是女教士,两人都有夫婿,犹太人为男子,尚未婚配。
  如此,二层有六间套房被教团成员居住,凯丝和黑法合住一间。
  其余房间,则居住着所有仆从,住的虽然有些拥挤,套房外间也上下铺住人,但现今来说,其干净整洁又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已经是普通人梦寐以求了。
  一层和甲板区,主要便是分隔出餐厅、会议厅、燃香修心且供奉神祗的小道堂等等。
  而陆宁刚刚抵达的第二天,又被授命为黑海港巡检司的治安官。
  ……
  内外套房,久不见的东方风格,各种镂空木雕,便是内外间的隔门都是中原的古香古色,又有屏风、桌案,精美的窗棂用素纱绣幕罩着,内间靠墙的华美架子床,裀褥甚丽,圆形洞门垂下绣锦围帐。
  看着旁侧紧身裙黑丝袜性感迷人的迪妮莎,陆宁笑道:“今晚我们洞房好不好?”确实,东方风格的卧室,隐隐便有一种极为舒适的旖旎感觉。
  更莫说,此时东方韵味十足的寝室内,站着一名性感火辣的格鲁吉亚超模,越发有着异样的冲击力。
  迪妮莎俏脸微红,咬着红唇不说话。
  套房外传来脚步声,“阿爹,商团的代表都到齐了。”声音极为娇嫩,是法蒂妮。
  法蒂妮、卡米拉等九名女奴,也都住在画舫三层。
  昨晚陆宁按照惯例出去巡查附近百里地形,听说迪妮莎加九名女奴共十人,分为两组,一组五人,分别住在了这东西两个套房。
  是法蒂妮这小家伙当然不让做的安排,毕竟从到了阿米德,身边带的十余名女奴基本是法蒂妮作为总管安排在自己身边执勤之类。
  巴格达大毛喇库赛的这个孙女,去年来到自己身边,当时十二岁,今年十三岁,当然,周岁还是十二,但短短半年多不见,好像个头猛地窜起来了一截,白袍里小身子越发苗条婀娜,也隐隐有了正发育的青涩之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7/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