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705

  难得有身份不是依附于自己的女子,地位相对平等,感觉便不同,加之其温柔美丽,举止有礼,和其相处如沐春风,陆宁倒很喜欢和她闲聊。
  陆宁已经很少说这么多话了,尤其是天南地北聊一些见闻,多少有些后世影子在里面,这也只有和几位皇妃在的时候,才曾经有的节目。
  维拉公爵夫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轻笑,插嘴说几句想法,便是迪妮莎,也渐渐听得入迷。
  听陆宁说起,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大齐出现铁轨上跑着的车辆,用马匹拉,甚至将来用一种机器拉。
  维拉公爵夫人樱桃小嘴张成了O形,好半晌,轻轻叹息,由衷赞叹道:“教长先生说的,我虽然听不太明白,但也知道,那东方,和我们野蛮之地,已经是两个世界,教长这等人才,所思所想,宛如在建造天堂,我们这野蛮之乡,却还在为了一些谷物和马匹,互相杀人放火,残害对方的生命。”
  第一次,对母亲的恭维感同身受而不是觉得尴尬,迪妮莎也在旁轻轻点头。
  陆宁笑笑,突然想起一事,“帮你搞烟草生意的阿维森纳是个能人,他也在船上对吧?”
  迪妮莎道:“我去喊他。”
  不多时,一名深眸高鼻的英俊小伙跟在迪妮莎身后进来,躬身向陆宁和维拉公爵夫人问好。
  阿维森纳是东波斯人,属于有少量突厥血脉的波斯人,但后世,定义为塔吉克人。
  这家伙,是个天才,更是个疯子。
  他出生于河中城(布哈拉)的贵族家庭,自幼过目不忘,是有名的神童,十岁时就可以背诵默罕默德全经和几乎所有有名的波斯诗词,接受了默罕默德世界所有的教育,从哲学到医学,他都有独到的见解。
  而正当他知识汲取进入瓶颈期,撒马尔罕之战爆发,齐人进入了西域,阿维森纳成为了战俘奴隶。
  而此时,他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自己阉割了自己,就是希望能去东方世界,学习最先进最伟大的知识。
  因为在西域诸齐城,虽然都设了学堂,但仅仅教授中文罢了,并不涉及大齐盛行的新学。
  陆宁考虑的是,等几十年后,西域真正和中原融为一体,再选取好苗子送去中原进行新学的深造,给那些具有非凡天赋的西域人更多的改变命运的渠道。
  阿维森纳显然认为,自己的身份,齐人不会教授他最伟大的知识,阉割了自己甘愿成为中原权贵的宦者侍从,又改信天道,才会令齐人真正将他看做自己人,才有机会成为伟大东方文明知识的继承者。
  他是个疯子,也真是个天才。
  当然,也确实如他所愿,他得以去了汴京,也很快成了汴京大学的最优异学生之一,而且,对烟草研究比较痴迷,东海百行最新的烤烟技术,就是他改进的。
  而他,也得以跟随最近这批烟草,来到黑海行省。
  其实,有陆宁点名的原因。
  阿维森纳,从他的籍贯身份,学识天赋以及年龄,毫无疑问,他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那位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了。
  他著作的《哲学、科学大全》,包含大量的几何、天文、算术和音乐理论方面的内容。有关几何学的章节讨论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础,对几何原本进行了评注和推动,而他的《医典》,以后几百年,被欧洲奉为医学经典,对西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陆宁在后世看过一部德国电影《神医》,说的就是一名天主教徒,隐瞒身份进入伊斯巴罕一所只招收默罕默德教徒和犹太人的医学院,跟随这位伟大的阿维森纳学习医术。
  显然对于现今欧洲来说,文化、科学等等方面成就完全不如默罕默德世界,真正是野蛮向文明转变时期。
  电影《神医》的情节,其实也能解释为什么阿维森纳觉得只有自我阉割加之改信天道,才能学习到真正的东方知识。
  不过现今,陆宁感觉这阿维森纳隐隐有点跑偏的迹象,怎么会跑去研究烤烟了呢?
  点名令他跟东海商贸团来黑海,也是想纠正纠正他。
  此刻看着他,更是哑然失笑,看他鼓囊囊的荷包里,插着烟斗,黑色烟嘴的一端露了出来。
  “你吸烟?”陆宁问。
  阿维森纳咧嘴一笑,“是的,它有助于我的思考,感谢天帝,感谢圣皇帝,赐予这样的神物给我们!”
  陆宁半晌无语,想规劝的话已经说不出来,好一会儿,无奈摆摆手,“你去吧。”
  阿维森纳躬身,告辞而出。
  “教长先生,阿维森纳是个很好的推广家,在黑海港,很多人都是因为他讲述亲身体验,开始了对这种神奇烟草的兴趣。”
  听维拉公爵夫人的注脚,陆宁更是无奈的揉揉鼻子,这厮是要堕落成商品推销人员了吗?
  迪妮莎突然指着外面一笑,说:“克里斯汀肯定不希望您看到她现在的样子。”
  陆宁微微一怔,好奇的来到舷窗前看去,甲板上,克里斯汀背对着这边,她应该是正在给浆手们鼓劲,而她袖子裤管都卷起来的麻布水手衫,也确实和在陆地上截然不同的打扮,如果不是淡金长发被海风吹得飘舞,看其装束背影,很难看出是一名女子。
  因为雇佣的都是哥特水手,又不想她的哥哥叶尔马克参与这次机密行动,是以,克里斯汀最终被维拉公爵夫人临时聘任为这些水手的首领。
  “克里斯汀又一次和我一起喝酒喝多了,问我什么话您知道吗?”迪妮莎突然又抿嘴一笑。
  陆宁愕然:“什么话?”
  “她说,曾经做过有先生你在的春梦。”迪妮莎显然随着中文学习,明白陆叔具体的意思后,不太愿意再这样称呼陆宁。
  她的话,更令陆宁无奈,维拉公爵夫人则咯咯娇笑起来,“哥特小蛮女,就是直爽,还挺可爱的。”
  迪妮莎又咬着嘴唇一笑,“她还说,如果她硬上了你,会不会吓到你,不过她怕你瓷器一样的人儿,被她掰疼了胳膊腿,回头治罪于她……”
  维拉公爵夫人立时笑得花枝乱颤。
  陆宁无奈,“胡说八道。”海上长大的这小蛮女,在自己面前明明感觉挺淑女的,喝醉了,还真是乱七八糟的原形毕露。
  不得不说,蛮族的基因影响弥远,骨子里,这些哥特人还是先祖一般自由奔放、豪放不羁。
  跑海的哥特人,和维京海盗男女,差不多的思想状态吧。
  “教长先生平时可以借助神力吗?平素也不是看起来那么文弱吧?”维拉公爵夫人本来是好奇,本意倒不是问床笫时,但话出口隐隐觉得有些不对,眨了眨深眸,俏脸微红,不再说下去。
  陆宁咳嗽一声,“太晚了,你们休息吧。”转身向外走去。
第八十四章
锡诺普见闻
  锡诺普和小亚细亚半岛被山地隔绝,更多的功能是作为海军要塞和贸易中转港,这里最辉煌之时,曾经作为本都王国的首都,许多宏伟建筑现今还希翼可见,包括海湾丛林山坡上防御性的土堡。
  锡诺普港人口有几千人,除了总督曼努埃尔统领的数百驻军及其家属,便是和黑海港一样的商团,不过锡诺普的商团,主要经营黑海南海岸贸易港口间的往来,主要便是将外高加索一带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的特产输送去帝都,将帝都的货物销售去外高加索一带。
  同时,锡诺普港也是从君士坦丁堡将各种物资输运去帝国东北重镇特拉布宗的中转港。
  特拉布宗总督尼基弗鲁斯·乌拉诺斯,是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最信任的将领之一,齐人进入巴格达乃至阿米德,他被委派来特拉布宗总领东北防务,和以多氏观察使身份的陆宁有几次书信来往,确定了大齐保护阿米德的基督徒为前提换取罗马帝国对阿米德事务不加干涉的承诺。
  也是大齐和罗马帝国,势力范围影响的第一次碰触,以很和平的方式得以解决。
  特拉布宗作为罗马帝国准备征伐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地的前线,以及警惕东南齐人和阿拉伯人的最重要军区,地位之紧要可想而知。
  锡诺普港仅仅输送帝国往特拉布宗的物资,港口便很忙碌了,各路商团极多。
  现今格鲁吉亚爱列京公爵夫人带来了大量遥远东方的商品,立时在锡诺普港引起了轰动。
  爱列京公爵的弟弟格奥尔基被认为是将这些东方商品带到锡诺普来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得到称颂。
  格奥尔基是锡诺普总督曼努埃尔麾下最信任的武官之一,在锡诺普的庄园极为奢华,不过虽然其邀请嫂子和侄女去家里住,但维拉公爵夫人还是领着一众随从住进一处本地商团的空宅院,并且买下了这个宅院。
  ……
  各种圆顶尖顶木屋联结在一起的建筑群,有二十多座房间,但占地面积不大,建筑物比较紧促,其中又有草坪、小树林等,便是维拉公爵夫人买下的本地院落了。
  处于黑海沿岸的地带都是地中海气候,锡诺普也不例外,现今深秋,气候却很温暖。
  窗外便是翠绿草坪,小雨淅淅沥沥,陆宁慢慢品着茶水。
  他坐的是拜占庭流行的一种长凳,没有靠背,长凳铺着软垫,下面有矮脚凳,坐起来其实不怎么舒服,倒是旁侧一袭淡蓝警官制服裙的迪妮莎,并拢的黑丝袜小腿加之弧线美妙的高跟鞋踩在脚登上,曲线极为诱人。
  来到锡诺普,迪妮莎也并不掩饰黑海港巡警警官的身份,也是陆宁可以授意的,现今格鲁吉亚的爱列京公国和大齐的特殊关系并不是什么秘密,太过避讳这艘商船和大齐的关系,反而会令人生疑。
  迪妮莎的堂叔来拜访维拉公爵夫人,迪妮莎带来的,则是商品售卖情况。
  大齐商品自然引发了锡诺普商人的热情高涨,不过一些本地商人提到,上个月,锡诺普就曾经有大批东方布匹进港,这些商人用此为借口想杀布匹的价格,可消息传到陆宁耳朵里,自然有了不同的意味。
  迪妮莎也明白这一点,见陆宁献入思索,轻声道:“看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奥尼达斯商团被海盗洗掠的货物,流入了这里。”
  陆宁微微颔首。
  外间走廊,传来哒哒的脚步声,黑奴队长十三怪异的声音。
  陆宁听得明白,是十三对维拉公爵夫人的称呼。
  此次虽陆宁来的是达荷美战士是第十三矛队,五十多名达荷美矛手。
  不过除了队长十三,其余人还是静静的待在船舱内。
  因为,达荷美女矛兵们,虽然性别为女性,但骨架便和常人不同,各个身材高大魁梧如同小巨人一般,便没有两米以下的,普遍两米二三,这样的黑奴一两个在队中还好,集体入城的话就太引人注目了,会令一些本就警惕的人物生出更多警觉。
  其实,达荷美女矛兵甚至令陆宁产生过很疯狂的想法。
  那就是,将这种特殊的基因传承下去,如果自己和她们交配,会不会后代能保持这种骨架和身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