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658

  后来刘天王两次来东山参加活动,左乐作为东道主亲自出面招待,妥贴周全,让刘天王对他好感大增。
  这招和赵老师很像,据说当年刘天王在关外碰上了狠角色,被赵老师摆平,而后刘天王只要去关外,有时间肯定去拜访赵老师。
  左乐没赵老师那么牛逼,就是帮着处理了一个小事,没他帮忙,人家顶多费点功夫也就解决了。
  而后多番交好,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刘天王是他的童年偶像,前文就说过,左乐小时候写作文,题目就是怎么像刘天王那么帅。
  这次《武林外传》客串,左乐真的是半认真半玩笑说的,没想到刘天王真给面子。
  导致左乐此时也有点小膨胀,只不过当着人家面不好表现出来。
  因为刘天王行程紧张,左乐也没耽误时间,回到剧组就准备张罗。
  刘天王的角色不是别人,正是大嘴的姑父娄知县,左乐还把娄知县的名字改成娄德华,小小的恶搞了一下。
  娄知县戏份不多,就一个夜间审问的戏,并且台词直接用粤语夹杂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刘天王直接原声上阵,连配音都免了。
  由于角色年纪,化妆组给刘天王化了个年老妆,依旧不掩帅气。
  是夜,衙门
  乌纱红袍,天王饰演的娄知县坐在堂案前,冷眼看着跪着的两个黑衣人,一拍惊堂木。
  “本老爷依家问你,你哋从边度嚟嘅?(本老爷现在问你,你们从哪里来的)”
  黑衣人摇头。
  “哦,木做声?(不说话)”娄知县眼神一眯,变得危险起来。
  客串的两个黑衣人,一个是老九明玉,一个是副导演张中,两人讨好一笑。
  “大人,您说的话我们听不懂。”
  “
I
see,I
see。”
  娄知县点点头,拽了句洋文,又笑眯眯的问:“鲍鱼中不中意?”
  黑衣人对视一眼,点点头。
  “鱼翅捞饭中不中意?”
  黑衣人神情舒缓,再次点头。
  “大闸蟹嘞?
  黑衣人笑容灿烂,疯狂点头。
  砰!
  娄知县一拍惊堂木,满脸悲愤:“当本老爷是白痴,问你们什么都不说,问你们喜欢吃什么,什么都喜欢吃……(粤语)”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粤语)”
  娄知县嗷嗷的起身围着公案后边的屏风转了两圈,一顿无能狂怒。
  “我不会讲普通话,你们讲没有用,我只不过是不会讲普通话……我蠢,我蠢,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普通话,审案也用普通话(粤语)”
  ………
  这段剧情的笑点主要是官匪语言不通,生动的展现了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性。
  另外,配合着刘天王普通话不合格的段子,把本来就逗趣的片段更添三分搞笑。
  其实要玩语言不通的梗,渣渣辉比刘天王还合适,不过加个娄德华的梗,以及刘天王的名气地位,还是后者更符合左乐需要。
  ————
  ps:娄知县名叫娄德华,真不是我恶搞,原版《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就是这些写的,当时确实想请刘天王来客串,可惜预算不够………
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和尚死,宝庆溜冰
  左乐拉着刘天王在七侠镇拍《武林外传》时,外面,《亮剑》的声势也愈加红火。
  平安战役后,李云龙所带领的独立团展现的强大实力,让楚云飞为首的某军惊诧和警惕。
  楚云飞派兵驻军大孤镇,直指李云龙防区腹地,意图不明。
  从来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李大团长自然不会视若无睹,他联合老战友丁伟和孔捷,直接把楚云飞派到大孤镇两个营给围了。
  晋西北铁三角VS楚云飞
  晋西北铁三角完胜!
  这段拍的很有意思,隐喻也很多,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大家也别问,里面牵扯太大………
  观众对这部分剧情还是很感兴趣的,两党直接开战的影视作品不少见,但讲合作特殊时期,摩摩擦擦,有克制的斗智斗勇戏份真不多,拍的好的就更少了。
  虽然视角只放在两个团上,但以小见大,细细琢磨,也能品出一两分滋味。
  大孤镇事件,引出了孔捷收编黑云寨,而后魏和尚送信,意外被土匪袭杀。
  魏和尚的死,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亮剑》如今播出近半,人气最高的角色莫过于李云龙,而排在李云龙之后的角色,有说是楚云飞,有说是赵刚,有说是晋西北铁三角另外两个,还有说是秀芹、孙德胜、旅长、张大彪……
  然而不管怎么排,魏和尚肯定能排进前五,甚至是前三。
  这个憨厚带着点小机灵,贪吃好斗的花和尚,非常受观众喜爱。
  然而就这么一个具有人气的角色,突然就死了,而且最让观众难以忍受的是,魏和尚死得太窝囊了。
  《亮剑》之前牺牲下场的角色不少,甚至连女主都有,但他们至少死的悲壮,成全了《亮剑》这部剧的主题精神。
  而魏和尚,堂堂独立团武力担当,竟死于土匪小人之手,并且还是在掌控局势之后被偷袭杀死,之后更是被脑袋土匪割了脑袋。
  很多观众十分意难平,他们不愿意喜欢的魏和尚是这个结局。
  纷纷声讨作为《亮剑》编剧兼导演的左乐,甚至有人言称魏和尚之死,是《亮剑》的败笔,希望左乐改拍。
  《亮剑》此时正当红,所以这场风波闹得不小,山河内部犹豫了半天,没有让左乐亲自出面,让商千午代为解释。
  其实早在《亮剑》剧本创立之初,左乐等编剧内部就因为这个情节展开过争论。
  反对者占据大多数,原因除了观众的那些,还有艺术创作角度方面考虑。
  重要的角色不是不能死,但不能死于低级失误,是非常不讨喜的情节,用网文的行话来说就是放毒,而且是剧毒。
  而支持者也有话说,不能完全为了观众角度,而忽略本该存在的意外因素,战争是不讲逻辑的。
  《三国演义》因为曹操耍流氓,死了个儿子和典韦,关羽威震华夏,转过头就被无名小辈马忠俘虏,张飞更不用说了,死得窝囊至极。
  这还只是艺术加工,现实历史也有不少相关事迹,苏联元帅瓦图京,何等人物,视察工作时被土匪放了一冷枪,重伤不治身亡。
  魏和尚再是身经百战,也是一个人,五六个积年老匪埋伏了几小时,凭什么被他反杀。
  而且最重要的是,和尚的死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为了突出主角李云龙,一定让他经历足够的苦难,角色才会深深的刻在观众心里。
  和尚如果战争中壮烈牺牲,效果虽然有,但不如被打冷枪更让观众遗憾,剧情冲突也更强。
  正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左乐最终还是按照原版拍摄,不过较之原版做了一点改动。
  原版,黑云寨已经投靠八路,和尚穿着八路军服还被偷袭,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山河版《亮剑》和尚是便装赶路,把这个瑕疵给圆了。
  另外,原版因为经费缘故,有两个土匪喽啰是李云龙和常乃超两个角色的演员客串,在弹幕还形成了一个“李云龙杀和尚”的梗。
  左乐在拍摄《亮剑》的时候,想过要不要搞个小彩蛋,后来琢磨了一下,还是作罢。
  如果是情景喜剧和《魔幻手机》这样的幻想轻喜剧,玩玩梗不要紧,但《亮剑》偏严肃的抗战剧,尤其是在和尚牺牲这样的敏感情节,不合适。
  原版是剧组条件受限,不得已而为之,山河版没有这个窘迫,要是为了玩梗而模仿,就变成东施效颦了。
  商千午同观众解释时,也没有说什么为了突出李云龙,只是客观的解释战争的残酷和意外性,并举了上述和其他几个例子。
  解释后效果还行,至少没有人再说什么编剧脑子一抽乱写的败笔,不过大部分观众还是对和尚的死法感到难受。
  好在次日,李云龙很快就给魏和尚报了仇,兵围黑云寨,大当家谢宝庆上演【宝庆溜冰】逃走,李云龙亲自操刀,砍了当初袭杀魏和尚土匪三当家的脑袋。
  这段剧情拍的节奏很快,可能显得有些匪气,但从观众角度来看,李云龙为兄弟报仇不隔夜,大家看的很爽。
  之后李云龙被降为营长,康复归来的赵刚抱怨他身为团长太不冷静,没有尽到一个团长的责任。
  一直笑嘻嘻的李云龙,在好友兼老搭档的面前终于绷不住了。
  连续两段戏,一番怒吼剖析,一番酒醉吐真言,将李云龙内心的痛苦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大大咧咧混不吝的汉子,心里也有柔软的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