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658

  而更让他震撼的是战争之后,无数的宫女太监出场,以迅速而有条不紊的速度把残乱血腥的战场,恢复成之前那个富丽堂皇的宫宴。
  这段戏看的左乐简直拍案叫绝。
  一个主角没出场,一句台词也没有,在典雅庄严的礼乐声中,讲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两段戏,让左乐收起了刚才的轻视,态度重新变的认真。
  太子挂了,老四死了。
  皇帝疲惫的看着满身血污的三皇子和疲惫的皇后,给了三皇子最后一个机会,让他喂皇后喝毒药,太子之位就是他的。
  “妈宝”三皇子不干,引剑自吻,皇后也随之死去,只剩下皇帝坐在菊花台上,成为了孤家寡人。
  这时候电影还没有结束。
  黄金夜宴的夜宴有两场,这是第一场,下面是第二场。
  一场夜宴死了一个媳妇三个儿子,老皇帝的身体也有点绷不住了,他摒弃前嫌,准备召大皇子回来继承皇位。
  于是,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厉王出手了。
  通过闪回片段,交代了四皇子杀太子,虽是有他本身的性格原因,但也是因为厉王在背后怂恿。
  现在计谋得逞,厉王又蒙蔽了婉妃,告诉她,老皇帝准备斩草除根,杀了大皇子。
  婉妃因为四皇子之死,深恨皇帝,又惦记老情人大皇子的安全,于是伙同厉帝上演“烛光斧影2.0”,把老皇帝给弄死了。
  皇帝死了之后,手握大权的厉王登上皇位,并且纳貌美的小嫂子婉妃为后,称之为婉后。
  厉王…不,厉帝上位过程不太干净,就想扫除所有障碍,首要目标就是老皇帝唯一在世的儿子大皇子。
  婉后得知厉帝想法后,和其虚与委蛇,暗中保护大皇子。
  同时,厉帝的女儿青公主(周公子),也对小时候带自己玩的大堂哥有一种难言的爱慕之情,在厉帝面前百般为大皇子斡旋。
  观众:“……”
  行吧,母子、公媳都有了,小叔子霸占嫂子,堂妹爱堂哥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而大皇子这边,也知道了京城的事,他不清楚具体情况,只知道爹妈弟弟全没了,叔叔上位,还霸占了自己的小妈兼老情人。
  就这个状况,谁都以为是厉帝害了皇帝全家,大皇子也不例外,准备复仇。
  复仇计划很简单,他手上还有些随从,就准备回去杀了厉帝。
  厉帝得位不正,朝中还有很多老皇帝的心腹,大皇子是先帝长子,只要除了厉帝,他就是拨乱反正的功臣和最佳皇位继承人,到时登高一呼,天下顿定。
  厉帝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要先杀大大皇子。
  但是他先是被婉后的美色所惑,又是个爱女狂魔,青公主甚至为大皇子挡刀,他都下不了狠心惩治。
  在两个女人的纠缠下,厉帝迟迟没能干掉大皇子,而大皇子也一边和这两个同他关系复杂的女人玩三角恋,一边准备复仇计划。
  终于,电影第二场夜宴开始。
  在宴会上,大皇子亲自担当伶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厉帝杀害老皇帝的场景来了一场重现。
  在证人婉后的指证下,厉帝被逼服下毒药,不过临死之前,他打算拉婉后一起走,危机时刻,大皇子挺身而出,替婉后挡了一剑。
  厉帝挂了,他的剑有毒,所以大皇子也死了,婉后成了这场权力之争唯一的幸存者。
  就当所有观众以为,“武则天2.0”要横空出世的时候,婉后被青公主一把飞刀带走。
  原因是婉后逼杀了她父皇,而且还连累了大皇子,杀完婉后,青公主也自杀了。
  两场夜宴。
  两波团灭!
  皇室的人死的干净,只剩下一群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大部分的观众也都是一脸懵逼,这电影什么玩意啊,一家人一通乱杀,最后全特么死了,编剧有病吧。
  左乐倒是大概看出了导演和编剧的用意,这部电影主题很明确,就是讽刺皇家权力倾轧,
  暗喻皇家在封建礼教和权力欲望的压迫催使下,人性陷入疯狂,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伦理道德抛之脑后。
  最终结局全家死光光,也是对皇权封建的专制制度的反思和批判。
  ………
  坦白说,左乐对《黄金夜宴》的内涵立意还是很喜欢的,有深度。
  尤其是前半段,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狗血感情戏,真有几分《雷雨》的感觉。
  而且把《雷雨》的反封建家长的主题,直接提升了一个层次,变成反封建皇权专制,不敢说是升华,但也算是另一种的诠释。
  而后半段借鉴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的大皇子戏份,有点狗尾续貂之嫌。
  而且可能是是由于时长原因,铺不开两段剧情,相比于前半段重阳夜宴,第二段剧情进展明显有些单薄和焦躁。
  特别重头戏第二场夜宴,反派厉帝死的太潦草,大皇子和婉后死的也莫名其妙,有点强行剧情杀的意思。
  对比前半段那场壮观无比的战争戏和左乐最喜欢的收拾战场、重摆夜宴戏份,第二场夜宴一点也没有大结局应有力度。
  从剧情线来看,用虎头蛇尾四个字评价毫不为过。
  此外《黄金夜宴》还有不少优点,无论是画面、摄影、服化道、配乐尽皆水准极高,甚至可以说是华语影坛顶尖水平。
  演员演技也没得挑,除了周天王稍稍有些拉垮,其他演员都没有辜负自己的影帝影后荣誉,贡献了一场相当精彩的演技盛宴。
  几场皇帝&皇后,厉帝&婉后的帝后飙戏,让左乐看的大呼过瘾,意犹未尽。
  这是优点,再说说缺点。
  第一,人物关系太乱了。
  左乐明白编剧和导演估计是加大冲击力度,以此来表现皇权专制下的龌龊和肮脏。
  但说真的,编剧劲使过了。
  一个两个还好,全家都乱来,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的得了的。
  第二,感情戏狗血。
  这也是左乐认为的最大的败笔,权力倾轧就写权力倾轧,非得往里面加感情戏。
  当然,左乐也懂,这些戏是为了体现黑暗中的人性光辉,但太狗血了,都是些不伦感情也就罢了,还特么非常乱。
  你爱她,她爱他,他又爱她,她还爱着他,他真正爱的是她,她实际上爱他………
  左乐都快不认识这两个字了。
  其实,《黄金夜宴》电影里的感情戏并不只有爱情,也有亲情。
  老皇帝对太子和三皇子有父子之情,三皇子也很孝顺皇后,厉帝阴险狡诈,却对青公主宠爱有加,大皇子回来复仇时,也常常想念儿时和几个玩耍的情景。
  但操蛋的是,托那些不伦感情的福,观众们想法都被电影带跑偏了。
  哪怕电影中表现的是亲情,大家也自动往歪处想,例如——
  三皇子为了皇后拼命,是不是心里也有点儿想法,厉帝爱女狂魔的背后,有没有难以言说的情感。
  别说普通观众,就是左乐都有点含糊,是不是有哪道感情线细节藏的深,自己没看出来。
  第三,演员表演方式和台词,不接地气。
  大部分的主演,演戏都是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台词云山雾罩,特别装逼。
  其实设定倒是挺符合他们的身份,皇家嘛,端着身份,说话弯弯绕很正常。
  但对于部分观众就相当不友好了。
  圈内有句俗语,永远不要高估观众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商业电影,奔的是票房,你和观众打哑谜,观众花钱买票看了一肚子问号,这不是置气吗。
  要光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剧情不是很难,有少数看不懂的关节,也不碍大局。
  但最关键就在于,《黄金夜宴》的叙事风格,有点偏话剧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风。
  实话实说,没有经过一定熏陶的普通观众,看看话剧还行,但要是看莎士比亚,大部分的人都不会适应。
  就跟普通人初看京剧一样,不懂关窍,领会不到其中的魅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金夜宴》走“华洋结合”的路子,无疑是很不讨喜的。
  甚至在左乐看来,就是导演和编剧在自嗨………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