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658

  富龙刚刚进组,主要以找状态为主,并没有接什么大戏,基本都是零散戏份,稍微重要些的,也都是和赢虔、景监的戏份。
  直到10天后,左乐才终于给富龙安排了一场重头大戏。
  这个片段的剧情背景是,商鞅被赢虔和老世族联手阴了下狱,商鞅正好借力打力,打算以死护法。
  临行刑前,赢驷前来送别,同时最后向商鞅问政。
  专门搭建的牢狱场景
  陈首明发须花白,披头散发,身带镣铐,和他配戏的富龙则是一身黑衣斗篷。
  在剧情里,因为要安抚朝局,并消除老世族的警惕,嬴驷必须表现出对商鞅的敌意。
  所以哪怕是最后送别,也只能悄悄而来,并用黑衣斗篷掩盖身份。
  这个片段总共是三组视角的镜头,一组是商鞅,一组是赢驷,还有一组是两人合景。
  正常来说,每组都是单独来拍的,比如拍商鞅的单独镜头,那么陈首明自己演独角戏,富龙在镜头之外给他配词,保持节奏就行。
  但是由于考虑到这场戏角色的情感释放,为了能让演员更好的沉浸其中。
  左乐索性直接让两人直接对戏,两组镜头同时拍,之后再拍全景补充。
  “准备开拍,各单位注意。”
  富龙和陈首明对完词后,各归各位,左乐招呼一声,开始了正式拍摄。
  安静的牢狱之内,脚步声骤起,淡然坐于囚室商鞅听到动静,轻轻抬头看向牢房外的甬道,朗声询问。
  “是谁来了?若是赢虔将军,正可以痛饮一番。”
  富龙入场,看着囚室内狼狈潦倒的商鞅,双目微微含泪,满脸愧疚。
  “商君,赢驷来了。”
  “赢驷无能,累君如此,愧对公父,,愧对商君,前来谢罪。”
  商鞅听罢,洒然一笑:“鞅自请囹圄,秦公何罪之有,今日秦公能来,鞅已无憾。”
  赢驷满脸羞惭,面对这个即将牺牲以全秦国的功臣柱石,对方越是洒脱坦然,他心里的愧疚就越深,只能无奈谓叹道。
  “终是我秦国亏欠商君。”
  商鞅摇了摇头,淡笑道:“为秦国而死,为秦法而死,鞅之所愿,秦公无需挂怀自责。”
  赢驷心神震动,愧疚愈深,躬身对着商鞅恭敬的深施一礼。
  商鞅坦然受了这一礼。
  以他于秦国之功,以他如今所做之事,以赢驷和他亦君臣亦师生之情。
  秦公赢驷这一礼,商鞅受的。
  ………
  这段拍完,左乐指挥演员站位,镜头更改,赢驷进入囚室,恭敬诚恳的向商鞅问政。
  “赢驷一问,商君之后,老世族如要作乱会借重何方,又该如何平定?”
  老世族在孝公死后,宁愿乱国之政,也要弄死商鞅,并对新法屡屡发难,以致秦国根基不稳,赢驷对其恨之入骨。
  同时,赢驷答应了商鞅,要拥护秦法,就难免和一心废法的老世族产生冲突。
  这一战,不可避免。
  所以,赢驷早早就开始思考怎么解决老世族,这也是他最看重的问题,方才第一个向商鞅询问。
  商鞅对此,早有腹案。
  他指着墙上的一张秦国地图,抬起手上的树枝指向某个地点。
  义渠。
  “老世族根基全在秦国,又无魏韩赵分晋之势,其要起事,必定打的是另立宗室行复辟之乱,推翻秦公,颠覆新法。
  历来复辟之乱,内力不足,必借外力,义渠部族,是他们最大的外援。”
  看到赢驷脸上的忌惮和凝重表情,商鞅底气十足指点道。
  义渠贪利而不知兵,空有强力,却非劲敌,秦国国内新军已成,战力强大,只要赢驷提早防备,信任赢虔、车英等将,老世族之乱,并不足以造成大的威胁。
  有了商鞅的指点,赢驷心里有了底,点头应是,还取了商鞅所画的地图,以做日后之参考。
  商鞅见罢,甚为欣慰,仰天大笑道:“秦公持重沉稳,先君可以无忧了。”
  赢驷收好地图,再施一礼,又道:“赢驷二问,商君之后,秦国将相何在?”
  这个问题很重要,秦孝公时期,秦国能走到今天,多亏商鞅这种大才辅佐,加之群臣齐心协力。
  而现如今,商鞅即将身死,老世族不可委以重任,景监、车英老迈,而且因为商鞅之死多少,也有些心灰意冷,估计也很快离开朝堂。
  这批老臣离开,赢驷准备打造以自己的忠心年轻班底,但不知何人可用,故询问商鞅。
  商鞅显然也考虑好了这个问题,对着赢驷侃侃而谈。
  其实关于接班人的问题,他很早之前就在考虑,也在秦国遍访巡查,还真有两位秦国年轻贤才举荐给赢驷。
  赢疾,根正苗红的秦国宗室,外圆内方,文武兼备,可堪大用,依法领政。
  司马错,函谷关守将,有将略之才,可任国之上将。
  至于开府执政大臣,商鞅暂时没有好的人选,建议赢驷放眼天下,斟酌遴选。
  赢驷将赢疾两人的名字铭记于心,又开口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商君之后,赢驷何以待公伯赢虔。”
  这个问题让商鞅有些惊讶,然后是老怀大慰:“秦公有此问,鞅可以心安了。”
  剧中赢驷上位之后,最看重的就是商鞅和赢虔,甚至从影响力来说,后者要大于前者。
  赢虔曾以商鞅势大,不利于秦国君主,殊不知,商鞅也在担忧赢虔的存在。
  自己若在,还能平衡对方,但等他死了,老世族解决,景监车英退隐,就只剩下一个赢虔了。
  赢虔乃宗室之首,在军中素有威望,并且还是赢驷的长辈,若不加以控制警惕,并非长远安平之策。
  而眼下,赢驷能够敏锐察觉出这个问题,明白公私分明的道理,清楚为君之道,商鞅岂能不欣慰。
  其实,这里是有一些暗示的。
  赢驷找商鞅问策对付赢虔,说明他已经开始算是一个合格的君主,那这个时期的赢驷,是否明白商鞅的存在对于他意味着什么。
  如果商鞅不自求死殉道,而是继续担当权臣,今日君臣相谊的场面还会在吗。
  对他一片赤诚的公伯尚会算计防备,更不用说商鞅这个扮演师长的定位了。
  虽然《裂变》对赢驷采取了洗白模式,但也不是一点扣子不留,剧中很多细节,如果观众开发脑洞,将会细思极恐。
  而关于赢虔这个老仇家,商鞅也给了解决之道,而且没有借此报复。
  原因是因为赢虔和老世族不同,防备归防备,但是赢虔心是向着赢驷和新法的,秦国还需要这位宗室之长帮忙维稳,仅凭这点,商鞅就不会对他下手。
  商鞅告诉赢驷,赢虔这个人明大局,但心胸窄,不可伤其情义,可许以高位厚待,让其参与国政,但不能给他实权。
  赢驷叹服:“知公伯者,唯商君也。”
  商鞅也露出了一丝苦笑:“鞅知赢虔,赢虔知鞅,两两相知,最终分道。”
  心中三问皆答,赢驷起身,对着商鞅再一次躬身行礼。
  “商君教诲,赢驷铭记在心。”
  接着赢驷又问商鞅可有托付,商鞅笑回“生前身后,了无一事”。
  赢驷向狱卒要了酒,倒了两碗酒,和商鞅二人分持,赢驷跪地为商鞅送行,商鞅捧碗道。
  “公来探我,万事了了。”
  说罢,将酒一饮而尽,赢驷落泪,深深看了商鞅一眼,转身而去。
  ………
  啪啪啪——
  “精彩!”
  两人将这段戏演完,富龙的脸上还带着残泪,左乐亲自带头给两位演员鼓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