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658

  要不外出多接戏,消除影响,要么就忍痛退出《生活大爆炸》,早早解除两者的绑定
  然而,如今于恩泰已经决定以后事业重心要往幕后发展,未来在演员方面的比重肯定要大幅度下降,所以对和角色绑定的执念就没有那么强了。
  圈死就圈死,能给观众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也算他没白当一回演员………
  不仅仅如此,于恩泰已经和山河确定,在未来2~3年,或者更短的时间,他就会正式宣布退出山河,成立个人工作室。
  当然,他这个工作室和严妮等人不同,未来他还要参与《生活大爆炸》这个项目,所以山河在于恩泰工作室的戏份比例远比严妮等人多的多。
  如果说严妮他们算是加盟店,就是挂个名,互惠互利,那于恩泰这个就算是联合子公司,正儿八经的自家买卖。
  不单单是于恩泰,据说孔胜也有意成立一个工作室,模式和于恩泰差不多。
  在暂定的实施计划里,两人的工作室,山河会出资占据一半甚至更多的股份,但允许他们工作室的名义参与山河项目的投资,同时还可以独立开展外部业务。
  投资权和独立权。
  就是这回于、孔两人成立工作室的最大变化。
  当然,于恩泰目前能否拿到这个合同还不好说,还要看他执掌《生活大爆炸》的表现。
  眼下来说,这个工作室模式最重要还是针对孔胜,于恩只是沾光。
  表现的好还可以搭一波顺风车,表现不好,他的独立工作室模式依旧比对严妮等人。
  而山河之所以这回如此大方,原因很简单,随着孔胜等导演的地位和贡献越来越大,在山河反而有些“屈尊”了。
  如果到外边,不敢说发展的更好,但肯定赚的更多。
  毕竟,山河虽然针对导演的成绩,有不菲的奖金甚至是分红奖励,但毕竟大头利润还是公司的。
  就以孔胜如今的地位来说,一旦跳槽,其他影视公司为了拉拢他,将会开出远超目前他在山河收益的天价合同。
  孔胜可不像是顾笑歌、严妮这些艺人,独立出去,山河还可以再捧新人。
  他不但能够独立支撑精品影视项目,并取得过无数佳绩,甚至可以说是目前电视剧领域仅次于左乐的存在,是业内数一数二的知名导演。
  如果孔胜离开山河,对山河的损失虽然不到元气大伤,但也勉强够得上一句伤筋动骨。
  正好这两年,孔胜由于打击,许久未出新作,态度暧昧,所以提高待遇,留下孔胜之事刻不容缓。
  如果想留下孔胜,让他继续对山河死心塌地,给予他山河股份是最优选择。
  但是左乐却不愿意。
  倒不仅仅是舍不得钱,主要是他在山河一言堂惯了,如果给予他人股份,那么孔胜就不仅仅是下属,而是山河的股东。
  虽然孔胜股份对他造成不了威胁,但作为股东,左乐也不能完全无视他。
  更不用说,如果给了孔胜,那么其他人也不能不给,东一点,西一点,聚合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最重要的是,这打破了左乐的一言堂,山河不再是铁板一块,再加上还有个闷声发大财的东山台,股份一乱,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变故。
  自古人心难测,虽然左乐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还是不想赌。
  别说什么超过51%的股份就能保证绝对话语权。
  商海里千里堤坝,毁于巢穴的例子还少吗,股东内斗,导致公司破败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左乐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就是个拍戏的小导演,并不精通商业,真要和那些金融资本老狐狸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不管说他自私自利也可,吝啬保守也罢,反正左乐就是死死攥着山河的股份不放。
  一不上市,二不分股,三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资本操作,老老实实的拍戏、赚钱、缴税,牢牢看紧东山台,稳扎稳打的发展。
  那些心有不轨的人,再眼馋山河这块大肥肉,也拿他没辙………
  其实不分股份,左乐倒是可以用干股代替股份,颜魁等几位山河高层目前就是接受干股分红,收入高的每年突破8位数。
  不过,孔胜不太想要干股,他和左乐差不多,也都是保守主义,信奉实实在在抓在手里的东西。
  于是,两个老古板就僵持住了。
  最后还是于恩泰准备开工作室,给了左乐灵感。
  左乐不想给山河股份,孔胜想要自己股份,那两家不如另起炉灶。
  山河和孔胜一起开一家工作室,给予孔胜一定的投资权和独立权。
  这样一来,拥有共同利益,山河和孔胜依旧绑在了一起,而孔胜拥有山河项目投资权,收入也将比在山河时有所提高,并且他和左乐的需求也都得到了满足,一举数得。
  不单单是孔胜,未来老高、老薛都可以套用这个模式。
  于恩泰目前转型幕后,算是正好撞上了风口,赚大了。
  当然,即便他能如愿开成这样的工作室,因为其在山河导演的地位和贡献原因,在工作室的股份估计没有孔胜的多。
  不过,即使如此,于恩泰也非常满足了。
  山河项目何等赚钱,随便哪一部,最低都是两三亿的利润,甚至还有十几亿的存在。
  哪怕工作室规定的投资项目有局限,参股的份额也不是特别多,内部还得再和山河分成,但能留下的收益,也足以让无数人疯狂。
  这个工作室模式刚刚透出风的时候,山河的人都轰动了,大家都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分杯羹。
  不过很可惜,眼下只有孔胜等几个导演有资格,于恩泰算是预备役。
  至于剩下的山河艺人,哪怕是如今红得发紫的水淼淼,都没机会掺上一脚。
  弄得大家人心浮动,不少人都准备效仿于恩泰转型幕后了。
  毕竟大家出来混都是为了钱,既然当导演又有地位而且更赚,大家自然也不会死瞌演员这条路。
  关键时刻,还是左乐及时出来稳住局面。
  先是表示这个工作室的合作条件十分苛刻,哪怕于恩泰也得等到转型成功,做出一定成绩,积累足够幕后贡献,才能获得资格。
  即便如此,也是公司看在他作为山河一哥多年,一直兢兢业业,所以特地给的照顾。
  所以,艺人们想转型幕后,恐怕没个四、五年的摸爬滚打,连开展工作室资格的门槛都摸不到。
  这还是在发展顺利的状况下。
  于恩泰再怎么说是导演系博士,有一些基础,其他艺人可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导演。
  另外,左乐许了一筐甜枣。
  之前,山河艺人参与项目大多都是拿片酬和奖金,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分红,而且份额微乎其微。
  所以左乐决定,以后视艺人对公司的贡献,可以准许艺人在出演某山河项目时,将自己的片酬奖金折算为投资,参与利润分红。
  此话一出,山河艺人都轰动了。
  片酬折算投资,这在影视圈并不少见。
  很多剧组请大牌明星,片酬支出太高,都会和大牌商量,用片酬折算投资,将来给明星分红利润。
  这对明星来说,算是一场赌博,
  项目赚了,皆大欢喜,项目赔了,被人白嫖。
  赌的就是一个运气和眼力。
  很多明星喜欢这么玩,但更多的人选择老老实实的拿片酬。
  但是这是对普通项目,而山河项目不一样,不敢说永不翻车,但赚钱的几率远远大于被白嫖,而且利润也远远高于普通项目。
  举个例子,水淼淼这次参演《大秦帝国—裂变》,片酬是公司内部价——8000万。
  别觉得夸张,当红娱乐圈一姐就值这个钱,外面的剧组想请她,低于1.2亿都不敢开口。
  为此,左乐当初甚至还动过换角的打算,觉得太贵了,但被央视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占便宜了。
  8000万请来当红第一女星,这买卖做的太值了,追加投资也要留下水淼淼。
  而如果把水淼淼在8000万折算为项目投资,大概可以占15~20%左右。
  而《大秦帝国—裂变》的收益又如何呢,央视方面且不提,光是企鹅视频那边,据说最低出价都是13亿以上。
  之前电视剧成交价格最高的是《毛骗》的19亿,其次是逼近18亿的《甄嬛传》,这次《大秦帝国—裂变》,极有可能破掉《毛骗》的几率。
  加上杂七杂八的其他收入,《裂变》保底最低是20亿的利润。
  就算它20亿利润,水淼淼哪怕只分5%,也有1亿,比片酬多出2000万,每多占1%,就又是2000万。
  当然,《大秦帝国》和水淼淼并不能算做常态,普通山河艺人参与不了这么大的项目,也拿不了这么多的分红分额,而且如何折算片酬也是有限制的。
  但就算如此,山河艺人私底下盘过账,哪怕是折算投资一部普通山河剧,他们能多拿到的钱,最低也是7位数,运气好8位数也不是没希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