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658

  “都是我社稷之臣,怎可拖拽,架出去!”
  《大秦帝国—纵横》的这段戏,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霸气外露】。
  赢驷这个角色,在第一部《裂变》时,因为主视角在商鞅和孝公身上,着墨不是太多,甚至因为没能保下商鞅,显得有点窝囊。
  而如今第二部《纵横》一开头,羽翼已丰的赢驷就直接和老甘龙开团,直接俘获了大量第一部过来的老粉丝。
  那句“商君之法,秦必遵之”,更是惹得无数商鞅粉泪目,言称商君九泉之下也可瞑目。
  短短半集的时间,赢驷就把观众们从第一部《裂变》中拉出来,全新投注在《纵横》的剧情里。
  除了赢驷本身的角色就出彩,更重要的是富龙的惊艳演绎。
  这位二封视帝,年岁不算多大,但演技之高,丝毫不逊于那些老前辈,特别是台词功底,铿锵有力,还带有一种特别的渲染力。
  短短一场朝堂戏,让富龙圈粉无数。
  ………
  相比于第一部《裂变》,秦国穷弱,百废待兴,《纵横》的秦国正处于崛起之势。
  环境相对没那么艰苦,主角赢驷的性格也比孝公那么严肃朴实,霸气之中多了几分不羁。
  《纵横》的剧情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赢驷就是扫除老世族,为商鞅报仇,也剪除内患,彻底手握秦国军政大权。
  赢驷借外出相王,离开秦国,引诱心有不轨的老世族原形毕露。
  果不其然,甘龙在意识到赢驷和老世族并非一路,并且还对老世族颇有敌意之后,打算先下手为强,勾引义渠叛乱。
  这早就在赢驷的预料当中,老世族阴谋事败,老甘龙服毒自尽,余下老世族骨干被逐被杀。
  商鞅之仇终于报了!
第二部分,秦国崛起,张仪相秦。
  赢驷平定内乱,秦魏再次展开河西大战。
  赢驷命魏国请来的大才公孙衍为帅,秦国大胜,但公孙衍看着故国败于已手,有离秦之意。
  公孙衍临走之际,推荐了名士张仪,张仪入秦,拿出了自己横强之策,被赢驷拜为客卿。
  张仪仕秦之后,出使魏国,未用一兵一卒,给秦国拿下了大片土地,被封为秦国丞相。
  之后,靠着秦国大军为倚仗,张仪凭借一张利口,嘴炮诸国,为秦国赢取了无数利益。
  同时,公孙衍也开始在诸国兴合纵之策,两人展开相爱相杀的大半生。
第三部分,赢驷去世,秦武王出世。
  在赢驷的励精图治,张仪、樗里疾、司马错的文武群臣的辅助之下,秦国越发强盛。
  然而随着赢驷年龄见长,夺嫡之争也不可避免的在秦国上演。
  长子赢荡,勇武过人,但性格直率鲁莽,相比之下,赢驷更喜欢聪明的幼子赢稷。
  赢驷左右摇摆,以至于后宫、宗室内斗,无奈之下,他送心爱的芈八子和赢稷去燕国为质,明为驱逐,实则避难。
  爱人幼子离开,本来就身体不好的赢驷,终于死在病榻之上。
  秦武王登基,崇尚武力至上的他,对张仪不太感冒,启用和自己政见一致的甘茂。
  张仪心寒,无奈离秦。
  之后,赢荡攻下宜阳,举鼎而死,临终之前,交代传位赢稷。
第四部分,也是最后的一部分。
  赢稷上位,但王位不稳,一直搅风搅雨的赢壮想趁机搞事,但被魏冉、白起等支持赢稷的新兴将领平灭,史称季君之乱。
  季君之乱后,秦国第二位秦王、战国成语大户、语文历史课本里的大魔王赢稷,开启了自己五十多年的统治。
  从剧情可以看出,相比于第一部《裂变》,《纵横》的剧情更为复杂。
  《裂变》主要是秦、魏两国,齐国出来打了趟酱油,而《纵横》剧中,魏楚韩燕周,都有大量戏份,赵齐也打了不少酱油。
  整个剧情层面由局部扩大到了整个战国。
  这么多的国家势力,又是横跨秦惠文王、秦武王两代,剧情轻重取舍,节奏缓急安排。
  若是不妥当,很容易葬送《大秦帝国》整个系列的大好局面。
  好在,左乐稳住了。
  《大秦帝国—纵横》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喜爱和赞誉,甚至很多观众认为比第一部《裂变》还要好。
  收视率和口碑评分也证明了这一点。
  首播收视破3,短短十天内收视率冲到4.1,第三十五集时,收视率正式破5,成为《大秦帝国》系列第二部国民级电视剧。
  截止到《大秦帝国—纵横》大结局时,全剧平均收视率达到5.51,超过了《大秦帝国—裂变》,成为系列第一,山河剧第二。
  《纵横》收视率反超《裂变》,但口碑评分两者一致,都是9.3分,并列《大秦帝国》系列第一。
  两部收视破5,评分破9。
  《大秦帝国》被捧上了神坛,誉为国内二十年多年来历史正剧巅峰。
  如果接下来的几部作品,《大秦帝国》仍能保持住这个水准,那个“二十多年来”八成就可以去掉,直接登顶华国正剧之巅。
  而一手缔造了这两部国民级电视剧的左乐,更是被吹上了天。
  什么华国电视剧第一导演、情景喜剧之王、金凤奖无数记录保持者,无敌大魔王……
  如今都可以作废了,从此以后,左乐就是华国当之无愧的电视剧之皇。
  你的左皇,无限猖狂!
  ………
  就像是去年一样,《大秦帝国》连续破5,今年的【最佳导演】99%是左乐的囊中之物。
  剩下的那1%,就是看看孔胜的新电视剧《父母爱情》能否破5。
  如果收视破5,那还有的聊,如果不成,孔老二今年八成又得陪跑。
  与【最佳导演】几乎内定了左乐不同,视帝反而谁也拿不准会是谁的。
  富龙的赢驷,毫无疑问是视帝级水准,而于恩泰饰演的张仪,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场重头戏入秦,张仪面对秦国君臣的审视,侃侃而谈,展现了一代纵横名家的风度。
  “魏人张仪,拜见秦君。”
  “不必多礼,先生入秦,为名?为利?”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张仪为名利而来。”
  而后一番畅言,论遍诸国,引得秦君赞赏。
  后来的剧情里,以舌取国,言而夺地,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是为张子也。
  不过在剧中,张仪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落幕戏。
  赢驷去世,赢荡继位,不重用张仪,张仪妻子还被赢壮杀死,兔死狗烹,心灰意冷的他,决定回老家。
  来时形单,去时影只,与秦有缘,缘尽于此。
  回到老家,张仪没几天又送走了老迈的母亲。
  最终,头发花白潦倒的张仪,遇见了一生的对手公孙衍,二人饮酒忆惜,最终醉倒床榻,互相感怀。
  “敬张子横强扫六合。”
  “敬犀首合纵锁函谷。”
  “敬那大争之世。”
  “敬这小酌之时。”
  当时这段戏播出时,刷新了网络各大平台,那几天,各种相关评论下面,都是这四句话。
  也因为张仪的下场,秦武王成了从秦献公开始出现的四代秦国君主最不讨人喜欢的一位。
  英雄迟暮,向来最为人感怀和痛惜。
  《纵横》能够略强《裂变》一丝,和剧中呈现了赢驷和张仪从巅峰到落幕的反差有不少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