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913

  这匹五岁口的白马,看着样子不错。可步伐小,蹦哒不起来,而且还胆小,贪吃,一堆的臭毛病。眼瞅着马腿要冲上拦马索了,却突然急停,差点把史文恭甩出去。
  好在史文恭早有准备,双腿离镫,撑着马鞍子跳起来,落下的功夫,战靴点了下绊马索,转身在地上一个侧翻冲向了受伤的张顺。
  他也不知道谁和谁,反正看着张顺最好欺负一点。
  张顺正捂着胸口喘呢,却发现眼前一个人影越来越接近他,吓得他不管不顾的再地上打滚,惊险的躲过了史文恭的接连攻击。
  随后从地上抓了一把沙土,裹挟着石子,朝着史文恭扬来。
  气地史文恭大骂:“好不要脸的贼子!”
  张顺却心头坦然,都死了两个了,李立这厮基本上活命的机会很小。张顺想着李氏兄弟折了一个,穆氏兄弟也折损了一个,他们老张家可不能开张。揭阳镇六大恶霸,一下子去了俩人,还要什么脸面?
  不要脸的功夫能保命,要脸干什么?
  张横有样学样,也跟着张顺耍无赖起来,而穆弘,李俊……
  就算是他们下三滥的手段一起用了出来,可却也是奈何不了史文恭,反倒是史文恭一杆大枪将几个人给限制住了。
  此战打的憋屈,可穆弘等人根本不敢松懈。
  边上还站着个比史文恭更可怕的李逵,由不得他们多想。
  而李逵呢,全身出汗如浆,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要不是靠长刀拄着,他都快站不稳了。
  即便这样,李逵也没打算退缩,他准备先缓一缓,抽冷子弄死一个再说。
  倒时候,估计史文恭就能一个人把这几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贼子给一锅端了。一寸长一寸强,史文恭武器上占便宜,加上枪法精妙,又是刚入战团,体力上也是最为充沛。就算不胜,限制住张横几个也不难。李逵瞅了瞅战场之后,对李云道:“看清楚了,等爷们把那个短腿的贼子弄死,我们就冲向贾道全他们几个。擒贼先擒王,抓住了贾道全,这些人就该散了。”
  “二哥,你还行吗?”
  李云觉得李逵有点说大话,他的状态比李云的都不如,还敢说把穆弘给弄死。别奇怪,就数穆弘的腿最短。
  当李逵准备谋划着反击的时候,颍州州衙。
  颍州兵变的消息已经传了两天了,颍州城内,有的是逃难的百姓,也有乘机闹事的无赖。城内乱糟糟的,不复往日的繁华。
  苏轼脸色铁青的从外头进来,他刚去了兵营,驻扎在颍州城内的禁军统领,一口回绝了他的要求,拒绝出城剿匪。当然,禁军统领也有难处,颍州城内的禁军按道理有三千,实际上就一千多人。出城不见得比贼兵人多,还可能打不过。
  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颍州城丢了呢?
  统领很无奈地告诉苏轼:“学士,某一条贱命,死不足惜。可是一旦颍州城丢失,我等全军上下都要降罪,轻者发配,重则全家遭难,还请学士体谅下官。”
  这句话是实在话,苏轼也总不能强人所难。
  可苏轼又不能见死不救,自己俩个徒孙傻乎乎的去高家庄帮忙,这平乱的事,是你俩能搀和的吗?回来了,非要好好操练不可。
  他哪里知道,李逵和李云在高家庄做的不赖,要不是遇到作死的高家父子,他们说不定已经将贾道全给打的抱头乱窜了。
  正在苏轼心烦意乱的时候,他连呼高俅,却不见人来,喊声引来了儿子苏过:“父亲,高俅出城去了!”
  “他竟然敢逃跑?”
  苏轼一直对高俅的印象很不错,有句话叫什么:狗不嫌家贫。高俅在苏轼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都没有弃他而去,没想到一场民变竟然让他暴露了贪生怕死的属性,着实可恼。
  可苏过却告诉苏轼:“父亲,高俅不是逃跑。他是带着李逵的族人去高家庄救人了。”
  “乱弹琴,李逵的族人不过是普通的山中百姓,个个淳朴可爱,遇到贼兵,岂不是送死……”苏轼丰富的感情,顿时有种为好人落难而感不值,怒摔一个太皇太后赏赐给他的钧窑茶碗,然后心痛的垂头顿足。
第206章
先抢一波再说!
  史文恭的傻马,自顾自的在战场上转悠了一圈之后,感觉到战场上刀剑无眼,马命很难保全,很有眼力的凑到了李逵的跟前。
  李逵从马背上解下了水囊,咕咚咕咚的喝起来。李云在边上伸着手嚷嚷道:“给我留一口,给我留一口!”
  这一切都让史文恭看在了眼里,他顿时有点为自己不值。
  刚才为什么傻乎乎的出城来救李逵和李云?
  就因为李逵说了一句:他从不放弃一个兄弟的话?
  很热血。
  但也很年轻。
  这会儿,自己和几个不要脸的贼子战在一起,而李逵呢?不仅在边上休息,还和李云闹了起来,忒伤老实人的心了。
  满满一水囊的水,都给李逵灌入了肚子。他这才有种又活过来的感觉,通体有种神清气爽的爽利。李云仰着头,水囊中的水就只够他润一润嘴唇,气地将水囊丢在了地上。
  好吧,他被李逵欺负也习惯了。
  再说了,谁能想到,他们三个背靠高家庄,却一转眼变成了两边都靠不上的局面。尤其是高家庄的人,更为可恨。高孝立父子在阵前还想着争权夺利,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还以为天下就是大宋的天下,高家是大宋的国戚,凡夫俗子们都该听高家的话。
  真要是存着这个想法,李云第一个要给高孝立父子好看。
  当然,李云也挺感激李逵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候,孤身一人出来救他。
  只是,李云很懊恼的是,李逵这厮就算是救了他的命,也很难让他感激起来。
  吐出一口浊气,李逵这才有心看着战场的战局。史文恭压着几个人打,可以看出来,这几个人功夫都不差,至少比李云有可能稍微强一点。不过,他们几个比李云年纪大,这点差距要不了多少李云就能追上来。
  可李逵纳闷了,颍州这地方连个像样的山贼头子都没有,哪里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的好手?
  好奇归好奇,但李逵也暗自惊叹,史文恭的强悍。招数就不说了,长枪舞动的水泼不进,针插不进,一条大抢,宛如游龙一般将周身护的严严实实。不仅防守严密,而且进攻也没有落下,张横等人被他拖的逃不掉,打不赢。
  别看史文恭一人对战四人,可他的消耗并不大,不像李逵似的,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气势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也只能将几个人圈住而已。反倒是张横等人却接连被史文恭打破联手的攻击,就算是使用下三滥的手段,也对史文恭无可奈何。
  李逵摸着下巴,眼中满满都是羡慕。
  他吃亏就吃亏在了武器太短,打起来,缺少了限制的手段。
  而且长武器,还有一个好处,骑马威风。
  李云似乎也看出来了症结,目光中也渐渐多了一丝羡慕。
  只不过大枪很贵,一根上好的枪杆,上百道工序,历经三五年,只有最一流的名匠才能制作完成。成品枪杆刀砍上去就是一道白印子,重达三十斤开外。价值是一柄上好朴刀的十倍。可不是李云能够承担的起的花销。
  李逵看了一阵,觉得欺负伤残没有多大的成就,将目标放在了实力最强的张横身上,对李云道:“等会儿找机会,我把那一身毛的厮拦住。你快点选一个,听我口令行事。”
  “短腿的,就他了。”
  李云眼中冒火,他明白自己想要杀穆弘不容易,但拦住他不难。
  而接下来史文恭一对二,应该能够很轻松吧?
  这边李逵和李云准备偷袭,而在颍州来高家庄的官道上,高俅小心翼翼的拉着秦文广道:“秦兄,带这些人去真的不要紧吗?”
  在他看来,民变啊!
  颍州城外都已经不安全了,三十多个外乡人,虽然去码头上转悠了一圈之后,个个带刀,佩弓,看着就不像好人。
  可这才几个人啊!
  要是被叛军发现了,岂不是送点心一般的存在?
  几十人,在成千上万的叛军之中,如同枯叶落水般无助啊!
  可是高俅是讲义气的汉子,怎么可能明知道兄弟们陷入了险境,而无动于衷?他想着带着人把李逵几个救回来,赚取偌大的人情之后,坐实了他情义无双的名头。
  反倒是秦文广信心很足,当然,这副表情在高俅眼里,有点小地方出来的不开眼。可秦文广根本就没觉察到高俅眼神中的不屑,拉着高俅偷偷介绍:“看到那汉子了吗?”
  “最高的那个?”
  “没错,沂州第一好汉,黄脸瘟神李全。一条镔铁棍一百零八斤,有万夫不当之勇!”说起家乡人,秦文广顿时感觉胸口激荡之意迸发,仿佛他也是其中一员似的。
  一百多斤?
  高俅第一个就不信,冷笑道:“吹吧!一百多斤,怎么可能舞动的起来?”
  高俅不仅不信,而且还觉得李全很骚包。明明是一根镔铁棍,还两头包着铜皮装饰,用他京城人士高人一等的眼力来判断,武器越是花里胡哨的,本事就越差。他估摸着,李全就仗着自己块头大,唬人而已。
  秦文广急了,赌咒道:“骗你不得好死!”
  高俅还是不信。
  秦文广无奈,只好将家丑暴露了出来:“这条镔铁棍是我妹夫……请人打造的,一百单八斤,足金足两。要不是周围的好朋友没人能用的了,也不会给他啊!这条棍子,花了上千贯呢?”
  秦文广最终还是没好意思说自己妹夫韩大虎的业余爱好是打铁,毕竟妹夫大小也是个官,有这等奇葩的爱好,着实没脸见人。
  正当俩人说话的功夫,隐约传来了喊杀声,李林抬手,队伍无声无息的停了下来,就听他低吼道:“探!”
  队伍中一个半大小子窜了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