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913

  翌日,天色大好。
  一行三人晃晃悠悠地赶到了宣德门,通过了禁卫的搜查之后,由童贯领着进入了皇宫。期间,童贯还解释了一番如何见驾,该怎么行礼之类的嘱咐。要是按照寻常的见驾,少不了礼部官员的说教。但他们是特例,这才免了许多。
  他们是去打麻将的,垂拱殿就别指望了,只能去皇帝平日里猫冬的暖阁。不过见皇帝可不容易,还一口水不给喝,愣是凉了他们仨足足一个时辰。
  李云盯着摆在桌子上的糕点,吞了一口唾沫。
  吃还是不吃?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范冲也没了出门之前张牙舞爪的嚣张劲,有气无力的端坐着,没办法,老范家家教好,就是饿死,渴死,也不能让自己失礼。
  突然,门外尖锐的声音,喊了一嗓子:“陛下驾到!”
  “草民李逵!”
  “草民李云!”
  “臣范冲!”
  “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逵弓着身子扭头看了一眼范冲,这厮竟然有文散官爵,瞬间,让他心头酸酸的,范兄啊!你太不合群了。
  大家都是草民,你竟然敢称臣?
第339章
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蛮横
  被丢在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只用了三年不到,就从山沟来到了京城,还见到了皇帝。不得不说,李逵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奇迹。
  只不过皇帝在他眼里,麻杆似的,瘦弱的完全不像是个正常人。
  要是正常人,即便是瘦,也仅仅是看着瘦,身上没有肉而已。但真要是脸上都没肉,这样貌,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有点打鼓起来了。
  因为只有病鬼,才会有这等尊容。
  很不幸的是,赵煦就是这副样子。而且气色也不好,用文学夸张的形容赵煦的长相就是,鸠面鹤嘴,看着就让人觉得命不久矣的样子。
  可是这话李逵不敢说,也不敢问。
  反正朝臣们早就有过定论,赵煦是早夭之相,甚至因为这一点,还想过立其他宗室为君。不过李逵觉得更多的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胃口不好,平日里不活动,如果是这个原因可以用运动来改变体质。如果是寄生虫和其他原因就难办了。
  皇帝都是有脾气的,但相对来说,大宋的皇帝可能是最没有脾气的一群皇帝了。即便被李逵盯着看了好几眼,也没有生气。
  赵煦赶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招呼李逵等人吃饭,吩咐内侍道:“传膳!”
  小黄门鱼贯而出,随后将准备的食物送了进来。李逵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倒是能忍一忍,但肚子空落落的,也难受。
  不过,当他手里捧着比茶盏大不了多少的饭碗的那一刻,还是不免有点失落。宦官们尽心尽职的从各个碗碟里挑选菜蔬,放在另外一个碗里,端到了李逵的面前。
  皇帝还不能吃饭,先要等着尝菜的宦官没事,他才能动筷子。
  反倒是范冲用鼻子吸了吸之后,决定先吃一碗。
  他知道规矩,皇帝和大臣吃饭,大臣先动筷子不算僭越。反而是表忠心。原因嘛!没看到尝菜的小黄门正一口口努力吃着。
  赵煦见李逵和李云没反应,愣了愣,问:“菜不合胃口?”
  大宋的皇帝从仁宗开始,就变得死抠死抠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赵煦受他皇奶奶的多年熏陶,也养成了这个抠门的性格。皇帝吃饭,菜品也就几个,对很多大臣来说,都算不得丰盛。只不过,御厨的手艺放在哪里,即便菜品不多,但技艺绝对高超,菜品色香味都是一流,唯独就是有点冷了。
  李逵苦笑不已:“陛下,这饭吃下去,草民可能会更饿。”
  赵煦觉得很奇怪,低头看着自己饭碗里的黍米饭,觉得很神奇。他能吃饱的食物,为什么宫外头的李逵会越吃越饿?
  难不成就是百姓闹饥荒的原因?
  真要是大宋的百姓都如同李逵这厮如同蝗虫般的饭量,大宋早亡国了。
  亡国的原因,就是百姓没吃饱饭,起来造反。别指望李逵对大宋王朝忠心耿耿,要是他没找到读书的门路和发家致富的合法途径,这货早当山大王了。
  牛背山一战,黑吃黑之后一夜暴富,李逵当时多希望周围多几个这样的山寨好让他去抢。
  李逵也不觉得饭量大是个丢脸的事,能吃能睡,才有好身体,腆着个脸道:“陛下,草民的饭量稍微大了一点。”
  “有多大?”皇帝也不能差饿兵不是?再说了,赵煦从出生到亲政,还没有出过皇宫见识过普通人的生活。对宫墙外有着莫名的向往。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每年皇帝都要出城郊祭,也就是祷告天地,属于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正所谓国之大者,在祭,在战。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祭祀活动,肯定不会有让他亲近百姓的可能。
  皇帝问话了,李逵只好比划了一阵,最后气馁道:“算了,煮一斗米吧!要是面的话,汤饼来十五斤。”
  站在皇帝身后的殿前司将军韩德勤扭过脸去,暗自好笑。
  他觉得皇帝没事招来个饭桶,也是闲得慌。
  赵煦却很认真道:“传御厨,煮十五斤汤饼,要快!”
  “真做啊!”
  “奴婢马上就去操办。”
  宦官一阵小跑出了暖阁,一时半会儿,皇帝也没办法吃饭。尝菜的宦官还在努力吃菜,就算是吃完了,还要等中毒的时间,一来二去,这饭菜就变成了凉的了。其实皇宫的这套规矩完全没用,那个傻缺下毒用烈性毒药,慢性的岂不是更好?
  用烈性毒药,真要是皇帝被毒死了,所有接触过御膳的宫里人都要倒霉,甚至会整体殉葬。但慢性毒药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说不定那天皇帝就暴毙了,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还给了下毒之人偷偷潜逃的时间。
  等到满满两大锅的面条送上来,也就是所说的汤饼,冒着腾腾的热气,显然是刚煮熟的。当然,御膳房里也没有平白无故就炖上两锅面条的习惯。这东西要是煮着不吃,耽误半刻,就糊成一锅粥了。
  呼啦
  哗啦
  尝菜的太监傻眼了,李逵和李云有模有样的将面汤和面盛了一碗给他,宦官快疯了。他是给皇帝尝菜的专人,什么时候连宫外头的草民都有资格让他尝菜了?
  其实李逵知道这是尝菜的宦官,他并不想这么做,万一落下个藐视皇帝的罪名,可怎么整?
  但李云这傻缺,连李逵拉都没来得及拉,就端着锅去了宦官边上舀了一碗给宦官,李逵是个讲义气的人,怎么能让李云出丑?
  只好硬着头皮也给那宦官舀了一碗。一边还装傻充愣的嘀咕道:“天见可怜的,吃那么点,哪能吃饱?”
  赵煦毕竟是皇帝,之前还有点不悦,但听了李逵的话心中顿时明悟,来的匆忙,礼部根本就没有将两人带去教导礼仪。
  作为大宋的皇帝,不知者无罪,即便是被冒犯了,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端起碗对宦官道:“吃,一起吃!”
  呼噜噜,呼噜噜。
  李逵吃饭的动静,就跟打仗似的,筷子在锅里挑起半碗面条,放在嘴边吹了吹,就被吸到了肚子里。李云的速度也不满,虽做不到和李逵旗鼓相当。但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速度。两人虽是最后开吃,但他俩吃到一半多的时候,赵煦才堪堪吃了几口米饭,细嚼慢咽的费力吞下。
  看着李逵吃的欢快,他似乎也想要努力赶上的样子。
  可惜,实力差距实在太大,根本就无法赶上李逵的速度。
  范冲对此早就习惯了,右衣巷的饭铺,原先只有两个人,从李逵和李云入住黄家之后,添了两个帮佣。
  可见,这两个人的饭量,比得上右衣巷整整一条巷子人的饭量。
  当然,即便是在东京汴梁,顿顿在外吃的住户也不多。要是朝食铺子,有一小半人来捧场已经是不错了。
  大部分的百姓能省一顿就一顿,不吃朝食的大有人在。还有在家做的,总比在外要省一些。可即便是这样,在外头吃饭的百姓也不少。一家铺子,没有几十、上百的主顾养着,根本就支撑不下去。
  范冲照有经验,吃完一碗黍米饭,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看李逵吃饭,就算是胃口再不好的病人,也会有种大口吃肉的冲动。只是让他有点忧愁的是,他年纪不大,竟然开始有小肚腩了。还是近期才有的,都是李逵害人。
  果然,皇帝赵煦也是如此,划拉了碗中的最后一口的黍米,伸手将比茶盏大不了多少的饭碗提给了传膳宦官,豪气道:“再来一碗。”
  “皇上!”
  传膳宦官什么身份?
  在宫里头也就是比浣衣局的宦官身份高点,也高不到哪儿去。要是皇帝吃撑了,吃出病来,他们可就遭罪了。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给赵煦磕头求饶:“皇上,您不能再吃了。”
  “朕的话没听到?”
  赵煦的性子比较软,看宦官可怜,就改口道:“就再来半碗吧!”
  可即便是半碗饭,最后赵煦也吃撑了,饭后的赵煦眼皮子有点耷拉着犯困。李逵正悠闲的喝着面汤,有道是原汤化原食,只不过别人是喝一碗,装装样子就行了。可他用脸盆大的海碗已经喝了三晚。吃的差不多了,这才放下海碗,自言自语道:“差不多了,混个水饱,就这样吧!”
  李逵早就发现皇帝似乎有点精神萎靡,似乎要犯困,他心说这哪儿成呢?
  于是鼓动道:“陛下,用膳之后,走一走。我家三叔公常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