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13

  
周云进士出身,学富五车,突然在他任上发现一个有潜质的孩子,倒不是说李逵有多聪明,只是那种灵慧的眼神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隐藏的起来。在沂水县,他的官声和政绩估计也甭琢磨了,大宋官场,只有两个地方可以获得突出官声的所在。
  
土汉杂居地区,但多半是禁军所辖区,出任地方官,需要军方支持,而他没有。
  
或者是文教出众的地区,每三年的科举,有多少举子获得省试通过,有多少举子获得殿试的官身。
  
这两样,在沂水县都指望不上。
  
至于造福地方,他也想。可沂水县这地方吧?缺水,引渠是个好办法,但工程浩大,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决定的。而且多山,耕地也不多,产粮仅够本地使用,想要来个大丰收,他也无能为力。
  
教化地方也算是政绩,可沂水县吧,这是一个有练武传统的地区。
  
南方的乡人上闹事,先讲道理,然后让德高望重的老者出来说和。可在沂州,不等官府出动,大家自己动手解决了矛盾,谁拳头硬,谁就有道理。一般吃亏的那一方也不告官,丢不起那人。想着等以后有机会,靠手下功夫找回场子来。民风彪悍,讲道理是别指望了。
  
周元一度看着县里的案宗,颇为无奈,留下的都是大案子,基本上都是无头案。
  
或者是遭受灾害,百丈村在沂水县可以在多灾多难方面,排名第一。
  
周元在县衙里呆了半个月,就遇到了一件案子,有个没用的家伙打架打输了,然后高官,最可气的是围观的百姓对受害者颇为不齿,甚至有好事者嚷嚷着:“打回去,告官,丢人!”
  
把个周元给气地,差点把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让衙役给按住了,打一顿解气。
  
原以为他将在沂水县这个破地方混上三年的资历,等待吏部的选派,浑浑噩噩的就过去了。没想到无意之中遇到了李逵这个家伙,怎么说呢?聪明,有慧根,或许是真的,要是没有之后的意外,他收李逵为弟子,也没什么。但这货不务正业的去打虎了,还徒手把老虎打死了,如今凶名在沂水县排名第一。
  
很快消息传到了沂州,在沂州四县之中,凶名恐怕也要排第一。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要是传到了京东东路的治所济南府,恐怕也抵不过李逵的彪悍恶名。
  
万一要天下皆知……
  
这还是个读书人?
  
以至于周元现在很后悔,当初要不是那么好奇就好了。至少不会由此为难,老仆许伯早就看出了这些天自己家的老爷不对劲,他可是从周元还是少爷的时候就在周家伺候人,对周元可以说了如指掌。可他却不以为意,反而认为自己家的老爷多虑了。添上茶水之后,他没有和往常一样离开周元的书房,反而静候一旁,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老爷可有为难之事?”
  
周元抬了抬眼皮子,随即又耷拉了下来,心说:我堂堂进士老爷,本老爷遇到的难事,你难道就能解开?
  
本老爷不信!
  
可老许根本就没等自己家老爷开口,就自顾自的说起来:“老爷恐怕是但心收徒李逵,会被同僚非议吧?”
  
“本老爷行的端坐的正,还会怕一些流言蜚语?少说胡话。”周元被戳中了心思,脸上有点挂不住,却依然嘴硬反击。
  
老许悠悠道:“老爷是金贵之人,怎么可能将名声被一个山野小子给败坏?尤其是李逵这孩子,太不知轻重,明明老爷已经有了抬举之意,他却不知珍惜,竟然去打虎。”
  
“打虎也就罢了!毕竟老虎祸害百丈村民出行,有道是见义不为,不勇也!老爷是读书人,肯定不会在意这些,甚至会因为李逵的勇而大家赞赏。错就错在这小子太过惊世骇俗,不仅把老虎给打死了,才是徒手用拳头给打死的老虎。这要是传出去,沂水县出名了,沂州出名了,甚至在京东东路也出名了,指不定能传到京城汴梁。”
  
老许说的不是没有机会,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而已,一旦李逵趁势而上,必然天下皆知。
  
比如说打虎英雄弃武从文,拜在进士周元门下。
  
有了这个噱头,李逵的事迹就有资格登上京城小报的头版头条,成为大宋权力中心的帝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一个愣头青,难不成还能与天下皆知的名士比肩?”周元这是强词夺理,李逵什么身份?名士,又是什么身份?
  
在宋朝这个重文抑武的时代里,和名士比肩的只能是名士。
  
老许对自己家老爷的性格是了如指掌,周元从做少爷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旦遇上了难以权衡的事,就开始瞎琢磨。老许伺候了周元近三十年,怎么可能不摸清自己家少爷的秉性?
  
见周元不说话,老许笑眯眯道:“老爷,你不会是担心将来你以子弟出名吧?”
  
“说什么胡话?本老爷堂堂进士出身……”话到一半,周元也沉默了起来。李逵一旦天下闻名,他这个当老师的自然也会沾光,不求天下闻名吧,至少在官场大多半能认识他。
  
不像是现在,他中进士也快十年了,从在县学的教授开始做起,清苦的很。要不是有家里的贴补,他恐怕连维持官员的体面都做不到。再说他们一榜,他周元不是三鼎甲,亦无诗词流芳,谁能记得一个挂在进士榜单末尾的同科?
  
连同科都不知道他,还指望吏部,三司的大人们知道他?
  
如今十来年过去了,他出任一方县令。
  
还是沂水县这等没什么功绩可捞的县令,三年一过,运气好能够往上爬一级,运气差的话,恐怕又要去那个闭塞的小县城当这牧民官。
  
可要是他出名了,甭管怎么出名,只要出名了,三司的大人们都听说过有周元这么一号人,恐怕平步青云不敢说,至少一任知州之后很有希望去京城发展……想到这里,周元又有种如鲠在喉的难受劲,万一是骂名呢?
  
嘲笑李逵这个家伙不自量力?
  
然后连带着自己也被波及?
  
史上武力值最强的书生——李逵的脑残老师——周元。
  
一想到这个结果,周元就害怕的发抖,万一一语成谶,变成真的了呢?
  
许伯觉得差不多了,低声在周元耳边道:“老爷,老奴曾经听到过怎么一句话,百姓都知道——帮人就是帮己!”
  
“帮人就是帮己?”胸口的阴霾顿时散开一些,周元喃喃自语,瞬间有种听到至理名言之后的冲动和狂喜。
  
许伯道:“没错。对你来说,帮李逵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他来说是此生最大的帮助,他会一辈子都记住你的恩情。而且老爷也能通过他获得巨大的名声,不管好坏,至少能让大人们想到有老爷怎么一个人。老爷只是缺少一个可以展现自己所学的机会,而机会不仅仅需要等待,还需要有人记得老爷啊!就算李逵这厮笨的跟牛似的,老爷也只有得没有失。”
  
周元摆手道:“不止于此,这小子很聪明,要是寻个名师,也能在科举之路上杀出一条血路,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那么,既然如此,老爷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老许反问。
  
周元这才下定主意,点头道:“你说的对,李逵是个好苗子,值得培养。”
  
老许这才乐呵呵的拔腿就走,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周元道:“老爷,我就去叫他进来。”
  
周元有种莫名被欺骗的惊愕,生气不至于,但他很好奇,老许竟然被李逵买通了,李逵到底给许伯灌了什么迷魂汤?让李逵在门外等着,却来试探自己这个主人,等到周元被说服之后,再将李逵叫进屋来,这不是穿一条裤子是什么?
  
至于用钱买通许伯,别逗乐,李逵这厮连打虎得赏金都惦记,他兜里能有几个钱?
第045章
县令门徒
  “许伯!”
  
在二衙外,李逵之前还在纳闷,看似周元的老仆似乎对他有意见啊!要不然怎么会让他在二衙外等这么长时间?
  
可当他再一次看到许伯的时候,心头就琢磨不透了。这老头为什么又这么开心?
  
当然他可不敢像周元那样叫老许,只能称呼对方为长者。
  
老许颔首道:“和我家老爷说过之后,老儿请你喝一杯。”
  
李逵慌忙道:“如何敢让长者破费,自然是小子请长者喝一杯猜对。”
  
想花钱都没花出去,许伯也没在意,这点钱算什么?他只是对李奎的反应非常满意,这年头,懂礼貌的小子真不多了。笑道:“放宽心,老头子虚度春秋几十载,做人不敢说顶天立地,但是看人绝对不会差。放心吧,老爷不会刁难于你,有什么事,老朽会帮衬你的。”
  
这种热络仿佛李逵已经是周元的弟子了,这让李逵更摸不着头脑了。大宋的文官是爱护羽毛的,靖康之耻之后的文官体系不算。那时候一多半的文人已经被金人的金戈铁马将脊梁骨都打断了,可即便如此,反战文士依旧数不胜数,甚至不惜以书生之气踏上战场,舍身成仁。
  
想要让一个进士出身的官员收徒,这本来就很难。
  
周元还是沂水县县令,他甚至能够对李逵的科举之路有着封杀大权。说近一点,他只要驳斥李逵的才学不端,李逵就很可能被断送科举之路。因为任何一个继任者都不会冒险让李逵在名声有污的情况下,还通过考试。宋朝的文官是推荐制,也是保举制,一旦一个官员出了问题,推荐他的官员就要倒霉。
  
面对周元,李逵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这个人可以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当然,李逵真要是断绝了科举之路,说不定就不管不顾了,从此,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他没想到的是,周元面对他的心情更加复杂。
  
更让他奇怪的是,自己和许伯没交情啊!他为什么会突然帮他?一点道理都没有。将脑子里这些杂念甩走,深吸一口气,李逵迈步穿过二堂,进入了官衙之中。
  
县令的官衙要想气势宏伟,还真的有点难为了,最多不过是清新雅致而已。
  
“见过县尊!”
  
李逵也不叩拜,只是微微躬身,这不是在大堂之上,而是在后衙,太过献媚,反而让人不喜。不过周元的目光不在李逵身上,确切的说是在李逵背着的包裹之上。
  
因为包裹里露出了一截虎皮,让他心情复杂。
  
原本以为百丈村自从村子外有了老虎之后,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万万没想到,其实生命受到威胁的不是村子里的村民,而是老虎。
  
李逵背着老虎皮倒了沂水县的后衙,这张老虎皮的归属显而易见,就是自己。周元想要得瑟一下,他是两榜进士,啥稀罕物件没见过?
  
可是……
  
老虎,他也是在前些日子第一次见,至于老虎皮,当时穿在老虎的身上。算上那一次的话,他是第二次。
  
说不得已,那是假的。周元觉得李逵尊师重道。老虎皮价值够高,真要是不挑地段,不挑房子的大小,一张老虎皮甚至能够在京城换一座小院。这就是京城,价格高出其他地方一大截,导致在京城,任何好东西都能遇到。在沂水县,老虎皮就几百贯的价值,已经是顶天了。但是在京城,要翻好几倍。这就是诚意。当然,周元也有担心,万一李逵这小子拿着这张老虎皮贿赂自己,让他网开一面,可怎么办?
  
不会是连《广韵》切韵的技法都忘了吧?
  
周元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之后,脸色缓和了起来,却带着一丝隐忧:“李逵,最近可安心学习?”
  
“不敢虚度光阴,害怕光阴不在,日日苦学。”李逵虽然想要谦逊一把,可是性格使然,他不会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