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913

  李逵解释道:“清叔,您老人家就别问了。高兄是陛下亲自提拔的殿前司校尉……因干才而举……恐怕这门路不打好走。”
  高俅也一副没脸见人的样子。
  可是看在李清眼里,这是谦虚啊!指着李云训斥道:“你看看人家,才能都让陛下都爱惜,非经世之才不可。而你呢?整日瞎混,岂不是要气死我?”
  李云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抬杠是没用的,他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在家里,甭管是谁,都喜欢将自己和李逵去比。结果不言而喻,自然是很凄惨的那种。在外头,他爹和爷爷也不满足于当初想要让李云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光荣的捕头了。
  时至今日,李清也看不起捕头这份贱业。
  捕头,这个一度让李清觉得颇有自豪感的营生,如今却让他如弃敝履般的嫌弃,主要是李家发达了。
  但他吹捧高俅的话,却让高俅哑巴了。他能说什么,自己真的有经世之才,连皇帝都让他给惊动了?
  这话就算是皇帝金口断言,高俅也不敢信呐。
  自己几斤几两,难道还不清楚吗?
  李逵也明白,不能让李清和李利德继续说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恐怕李云都要自闭了。于是,转身对高俅道:“高兄,你清楚武举的流程,不如你给我族叔和六叔公说说,需要注意点什么?”
  对于京城人士来说,他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被一个外乡人给问住。
  尤其是在见识方面,更是如此。这关乎到某种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骄傲。高俅是街头混混出身,对于京城的消息更是精通。
  武举虽说是他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要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说起来也简单,武举考试也有贴经,但只考《论语》和《孟子》。其次就是兵法,再之是箭术,马术之类,李云参加过武举,应该知道章程,但这些都不重要。搏杀武进士的门路只有一条,沙场对战。”
  “按照往年武举的人数来看,一般都是参加的人数在三百人左右。其中少数会是落榜的士子参加。但他们也有另外一个身份,将门。”
  高俅说到这里,李清和他爹李利德的表情就凝重了很多。
  将门。
  恐怕真不是普通人能够对抗的强大存在。文官的显赫在朝堂,但将门的显赫,几乎是触及大宋疆域的各个角落,除了朝堂。
  当然有对外作战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宋的规矩,文官做主将,武将当副手。这也就是让武将在见到文官的那一刻,天生就矮了一头。这也是为什么文臣只要表现出对武将的爱护,大宋的武将就能用性命去报答。
  比如说章楶,这位在西北就是如此。他给予武将尊重,武将回报他的是性命相托。
  要不然,章楶在主持庆州防御的时候,手底下的兵力还不足西夏的一半,要是他没有过人之处,武将们早就造反了。
  高俅见李清等人表情凝重,莞尔笑道:“诸位,不用担心。将门虽是将门,但要是显赫的门第,怎么会需要走科举和武举这条路?显赫的门第的将门子弟,他们一出生就有了官职,根本就不需要去为个武进士争个头破血流。”
  “贤侄目光如炬,确实如此。”这个缘由不难猜测,关键是如何看出来。李清心绪稍宁,他也是关心则乱。李云这家伙年纪不大,阅历也少。更不是像李逵这样一个人能打趴下整个山寨的猛人,武举出头,他们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这也是为什么李清更希望李云能够继续考虑读书参加科举的原因。
  “刚才小侄说的都不是重点,兵法可以在中武进士之后去学,箭术马术也是如此,但唯独一样,武功不行。”高俅道:“武功虽说也是能够苦练出来的,但天赋很多人都没有。武举的关键就是最后沙场的对战。”
  “没有规矩,没有任何规矩。在起码的防护之后,就是一场乱战,三百人,闹哄哄的在校场,谁要是能够挺下来,基本上一个武进士的名头就稳了。因为,殿前司和兵部的官员都会在纱场上只有十多个人能站着的时候,才结束这场乱战。”
  李清张了张嘴,他听高俅的解释,虽然长见识了,但问题是他听着武举的考试,怎么就那么不靠谱呢?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而李云的爷爷更是一脸嫌弃道:“这岂不是乡间打群架的路数吗?抢亲,抢水,都是这个路数。咱老李家有经验,不虚任何人。”
  李清埋怨的看了一眼李利德,自己老爹胡说八道,他也不敢阻止。可您老就不怕把咱家的底给掀了?
  李利德这才尴尬的讪笑了几声,表示再也不说了。
  李清这才长叹道:“如此说来,李云的武举也玄了?”
  李云没想到自己老爹如此没有信心,想要开口给老爹信心,却发现自己真没有多少说服力。反倒是李逵笑道:“打群架,一味的猛冲猛打都不是长久的办法……你们这是什么眼神?”
  在场有个算一个,看李逵的眼神都很疑惑。心说:“你不就是这样的人?”
  沂水李人杰,要和你们单挑,你们随便上,老子就一个!
  一直以来,李逵就是给人这种天下第一猛将的印象。从沂水第一好汉,然后到京东东路第一好汉。
  好在李逵如今地位今非昔比,已经是进士老爷,直秘阁了。旁人也知道了掩饰,李逵这才耐着性子说了下去:“李云一个人恐怕不行,需要抱团。几个人,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型的战阵,可攻可守,进退自如,就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终于轮到李云发挥了,帮手李云自己给自己找好了,他雀跃道:“爹,爷爷,我都找好了。”
  李利德却担忧道:“解千、解万武功不行,胆子也不成。听说之前在济州,因为怕事,半道上还丢人的跑了……”
  说到一半,李利德说不下去了,他发现解千和解万正在角落里安静的待着,眼神却颇为无辜。似乎再对老头控诉:“李云他爷爷,我们都在呢?”
  可没办法,李家人就是这么耿直。
  李清为了掩饰尴尬,对李逵道:“人杰,清叔有个不情之请,还请人杰不要忙着拒绝。”
  “清叔还请说。”
  “距离武举还有些日子,清叔想要请你帮忙给李云几个练练。”李清不好意思道。
  李逵满不在乎道:“行!”
  “爹!”
  李云反对,但没用。
  李清说道:“检验战阵的实力,只能是战阵。有李逵加入冲阵,加上我和林哥,特训几日,足以对这三人有所裨益了。”
  李云翻着白眼不想说话,他觉得自己的亲爹有借着特训他的由头,行大义灭亲之举。
  可让他叫屈的是,他也没做天怒人怨的事啊!
  反倒是解千和解万一脸期待,他们终于能够面对沂水第一好汉李逵,想想,都让他们兄弟激动不已。
  李云看向解氏兄弟的目光鄙视不已,连爷都放弃了和李逵一争长短的想法,就你们俩,也配?
第381章
要发达的太史局
  对于大宋的建筑水平,李逵一直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待的。
  华夏的建造工艺,在木建筑之中,唐宋达到了工艺上的巅峰。不少建筑在历史中幸免于难,甚至屹立千年而不倒。
  像是应县木塔,虽建于辽国,但工匠都是汉人。
  宫殿群还有像晋祠,都是保存将近千年的瑰宝。
  砖石结构的塔就更多了,出名也不少。像是嵩岳寺塔、千寻塔等,年代早的南北朝,年代稍晚些的也是南北宋时期。就算是倒掉的塔,比如说西湖边上的雷峰塔,也是在民国时期倒塌,也有将近九百年的历史。
  一座钟楼而已,李逵真不担心会建不起来。
  但是才一天时间,预算还是被扣了近一半,这让他连生气都没办法找人清算。他总不能再去都事堂找章惇吧?
  还真以为章惇会怕他?
  章惇只是不想动手欺负李逵而已,站在他的地位,宰相对付一个从七品的小官,说出去都不嫌丢人?
  可边上的苏颂却一脸笑呵呵地对李逵道:“人杰,这已经不错了,经费已经足够建造钟楼。只是两座钟楼改成了一座。再说了,两座钟楼虽然看起来挺像回事,但你让鼓楼放哪儿去?”
  大宋的皇宫虽不怎么规整。但钟楼对应是鼓楼的布局,这规矩还没有破。甭管是皇宫,道宫,还是寺院,进门安放钟楼和鼓楼的规矩,一直延续了下来,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
  当然,李逵‘报仇’的希望也幻灭了:“徽猷阁、敷文阁,那就先留着,不拆了。”
  边上太史局正韩公廉嘴角扯了扯,有点对李逵的虚张声势不太待见。他也是水运仪象台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和苏颂合作,将这件天文仪器设计并建造了起来。
  韩公廉是制度官,作为太史局五官之一,他主管的是时间。不同于其他掌管的是量度之类的,关乎税收的制度官。他掌管的是一年四季的计算,好安排农时。别看管的事很大,官却很小。
  太史局一网下去,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就像是御医馆设在了翰林院之下,大宋御医们一个个都顶着翰林偌大的名头,却无法摆脱八品以下的卑微身份。太史局比御医更不堪,二把手太史局丞,从八品;就算是一把手太史局五官正,也只是正八品的小官。
  甚至比直秘阁都不如,毕竟直秘阁里最次也是个同进士出身的文官。放出京城,少说也是个通判的官职,要是再高一点就是知州了。太史局出了京城,连个官职都捞不着。
  而且太史局,很多都是子承父业。
  李逵嚷嚷着震天响,说要把徽猷阁、敷文阁怎么着,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就算是皇帝,不可能将这两座在皇城没多少存在感,却给老臣子养老的馆阁如何。
  韩公廉撇撇嘴,他不太喜欢李逵。从性格上,他更喜欢碌碌无为,却思维缜密的苏颂。这位大老爷当官虽不怎么样,政绩平平,但不得不说,人缘很不错,以至于保守派虽然要倒台了,但皇帝却愿意保他。别看苏老爷子是进士出身,但在机器设计上的成就,让韩公廉敬佩不已。
  但李逵……
  算了,听说经常喜欢在京城里和御拳馆的杀胚混迹在一起,估计也就是想要靠着太史局捞一笔功劳而已。
  但对韩公廉来说,只要李逵能要来钱,别说五十万贯,五万贯,就算是五千贯,对于太史局的同僚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经费。
  他们苦日子过习惯了,虽对李逵不喜,但架不住对钱挺不起腰来。
  站在十几米高的水运仪象台前,李逵用手在图纸上比划着累赘一般的东西道:“这些不要,好好的仪象台,弄这么多假人做甚?像戏台子似的,要是抛去这些,整个机器就能减少很大一部分的空间,也不会如此笨重。”
  “这……”韩公廉脸色古怪的看向了苏颂。很多半自动的机器,基本上都出自太史局这种神奇的衙门。他们不缺技术人才,更不缺设计者,但外观设计却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本来,八品的小官,在大佬面前哪有什么说话的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