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913

  嘿嘿——
  有人笑了,觉得李云的水平能混到这里,也就该打道回府了。
  可韩德勤让不这么看,他微微蹙眉起来,觉得李云周围的气息都有种滞涩的感觉。这种想法,让他想到了一种武者的境界,意境。韩德勤也被自己这荒唐的念头吓住了,随后觉得不可能,暗自摇头起来。
  可随后,李云的动作越来越快,如同狂风骤雨般的席卷,一时间,宛如甚至于千军万马之中,渐渐的,又平复了起来。
  韩德勤真的被吓住了,李云这家伙才多大的年纪,就已经摸到了这个门槛?
  李云如此强悍,那么李逵该是什么层次的高手?当初韩德勤第一次见李逵,还对皇帝说,自己和李逵对战,应是五五之数,如今让他胆寒的是,他和李云对战,也是五五之数。可李云一直被李逵欺负的死死的,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李云的境界似乎和他相当。可问题是,自己是三十多岁才摸到了这个门槛,而李云才多大?岂不是说,以后李云会是一个战场猛将?
  这让他不淡定了起来,韩德勤并不是因为长得高大,英武非凡,而被皇帝委以重任的武将。他也是有真本事的将才。当然,长相也会打高分。就像是前左翊卫大将军王诜,因为长得好看,还被神宗皇帝赐婚长公主。
  所以说,在皇帝身边做事,长相很重要。李云长相不讨喜,多半不会在殿前司任职,少不了去边塞搏军功,可万一李云并不想用命博富贵呢?自己此举,岂不是让李云怨恨?
  属下见上司韩德勤又是惊愕,又是摇头,还以为李云不符合上司的心意,献媚道:“此子招式轻浮,不如黜落如何?”
  “放肆,尔以谗言构陷国之栋梁,该当何罪?”
  “大人息怒!”
  “退下吧!”
  韩德勤心累,殿前司都是拍马屁的好手,以至于连起码的眼力都没有。李云要是普通,这科的举子都废了。
  韩德勤迟疑的是,自己是否因该提前给陛下引荐。毕竟明日校场内搏杀头名状元,皇帝也会来。李云出色,自然会有他的一份功劳。尤其是他深知,皇帝对于人才的渴望到了什么程度?
  小皇帝虽亲政了,表现出也是一副虚心听劝的样子,但作为贴身保护皇帝的韩德勤知道,皇帝有近乎疯狂的野心。
  毕竟,当一个皇帝连汉武帝都看不大起的时候,必然是胸怀大志的皇帝。赵煦嘴上不会说,但是心里一直鄙夷汉武帝的成就,认为汉武帝是昏君。当然,他老师程颢也是这么认为的,估计小皇帝认为汉武帝是昏君,多半是受程颢这个帝师的影响。
  程颢如此认为,也没错。他是道德君子,孔门传人。按照道德学究的标准,评判一个皇帝的好坏,就两个标准:是否发动战争?是否加赋?
  很不幸的是,汉武帝两样都占了,估计在程颢眼里妥妥的是个昏君。
  如果程颢不认为汉武帝是昏君,但为了某种目的给赵煦灌输汉武帝是昏君,那么其心可诛!
  皇帝赵煦真没有资格去鄙夷汉武帝。一般来说,后世看不起汉武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昏君。
  汉武帝有卫青,有霍去病,有李广……一大批的名将。杀敌千里之外,拓疆三千里,岂能是乳臭未干的小皇帝能说三道四的存在?
  比人才,小皇帝身边有谁?他两个废物连襟吗?
  程知节,叫这个名字的也就是前朝的开国大将程知节有名气。而皇帝的那个二姐夫,绝对是赝品中的赝品。
  但韩德勤心知肚明,要是啥也不提,就皇帝的小心眼,多半会记恨。
  回到宫中,韩德勤在郝随的引领下来到了皇帝的面前,躬身道:“陛下,臣发现了几位将才。还请陛下明日多观察。”
  “善!还不快快说来。”
  赵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恨不得自己也在场似的。
  韩德勤道:“其首是李逵的族弟,李云。”
  “他?……不是参加省试落榜了吗?”皇帝愣住了,李云是曾经的麻友,但似乎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吧?
  更何况,赵煦一直以为李云是书生啊!怎么一转眼变武将了,他有点转不过弯来。
第384章
杀生成仁
  出了北大营校场,李云头痛地看到了老爹和爷爷快步走来。
  这要是亲人情深意切的对他关心,李云说不定会感动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他爹和他爷爷根本就不是这种人。
  李清和李利德手里都拿着棍子,身后的族人赶着马车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这架势,根本就不像是来送考的长辈,更像是书院里读书的熊孩子,被喊家长的场面。
  自从在李逵家中遭遇惨无人道的特训结束之后,李云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但这并不是让李利德心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他更气老三那张破嘴,在儿孙面前说他李利德当年的丑事,欺负他孙子不如百丈村的李逵,更气人的是,还用李全的儿子说事。
  落地八斤半,这等胖小子,长大了还得了?
  李利德越想越气,说什么也不肯在李逵家住下去了,找了个借口要陪考,前天就搬出了学士巷,李府。
  原因嘛?
  就连李云都知道,老头受刺激了。
  能够刺激李利德,且让他无话可说的恐怕就只能是他族兄,李利广了。这位嘴欠,口气大,关键是老人家审时度势,只欺负自己能欺负得了的对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兵法玩地贼溜。眼前,也就是李利德能让三叔公乐呵乐呵,他岂能放过如此良机?
  李利德哪受得了这份气?
  往早了说,四五年前,三叔公见到他连巴结都巴结不上。原因简单的很,李利德的儿子是县里头的捕头。而三叔公窝在山里头,全村人,凑十几贯钱都凑不起来,如何能嚣张得起来?
  可如今呢?
  李逵成了进士,还进士及第,成了探花郎。而李云却在省试就落榜,这份失落,让李利德见到三叔公那张残败的冬菊般的老脸就更难受了。不得不说,老李家的老字辈的人都很要强。李利德这辈子赶不上趟了,但自家的孙子还有点微末的机会。
  他的计划很简单,曲线救国。
  至于李云不上进,那么就刺激他,往毁了刺激他。
  只要李云上进了,让中个武状元,然后继续参加科举,中进士。
  状元就算了,和李逵一样就行。
  气死李利广那老家伙。
  这就是李云的爷爷李利德的打算。
  关心则乱,李利德并不知道他给李云带来了多大的压力。甚至李云看到他自家爷爷,就忍不住想要扭头就跑的冲动。解氏兄弟见状,脑袋一缩,找了个借口就闪:“这也没活动,就饿地前胸贴后背。”
  “哥哥说的是,找家食铺垫补些个。”
  “滚滚滚,不讲义气的家伙。”
  李云哪里猜不出解氏兄弟的小心思。他就是想不通,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百丈村李氏和他们家都是同宗同族,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只是百丈村李氏,如同野蛮生长的盗匪,越来越暴虐。反倒是他们家,自从出山之后,如同贼首被诏安,啥气势都没了。
  解氏兄弟老脸一红,兄长解千无奈道:“李云,你也知道我们留下来,你家爷爷的眼神可不善。”
  李云当然明白,自家爷爷魔障了。解氏兄弟真要是讲义气留下来,李利德吃人的目光会一直盯着对方,等到对方紧张,胆寒直到落荒而逃。
  “走吧。明日早些来,我们熟悉一下演武场。”
  “清叔,六爷,晚辈告辞!”
  “不去家里坐坐?”
  出人意外的是李利德见解氏兄弟识相的要离开,竟然开口邀请。但肯定不是真心邀请,解氏兄弟也算是看出来了,李云的爷爷也不是省油的灯,要不是底气和三叔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指不定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主。
  他俩真要是留下来,恐怕就要难受了。
  等解氏兄弟匆忙离开之后,李云开口问李清:
  “父亲,三叔公又来了?”
  李清无奈地笑一笑,李利德是他爹,他老人家要往东,自己也不敢往西不是?至于被三叔公气着了,那也没办法。早年间,这对兄弟的恩怨,罄竹难书,多到数不过来。之所以没有斗起来,那时候三叔公会隐忍。
  不得不说,在做人的境界上,三叔公要比六爷李利德高不是一星半点。
  李利德冷哼道:“他敢来,老头子豁出去也要和他打一场。气人的是,这老家伙总是派小辈来,今日还说什么李逵要议亲。他议亲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等为何要去?”
  李云觉得不对劲,一般来说,自家爷爷什么性格,他能不清楚?
  李逵议亲的对象是太师府家的小娘,排行老五,深得太师刘葆晟的喜爱。但这并不是最为紧要的,紧要的是,自家爷爷以前就是附炎趋势的主,要是有机会登门去太师府,老头能乐地睡不着觉。可为何,现在却一副要找人干架的样子?
  李云不解,随即看向他父亲。
  李清夹在中间,也是两头不讨好,有心帮自家亲爹吧?三叔李利广又不是能得罪的人。再说了,对方心眼也不大,和他爹在一个水平。
  以前三叔公还要忍着,如今却不用,说话自然底气十足。
  李清咳嗽一声,略带尴尬道:“来带话的李庆说,三叔他等李逵议亲之后就要返乡了。三叔老人家好心,准备给你在京城也说一门亲事,好一起回去。”
  “他哪里是好心帮忙给云儿说亲,这老家伙是来笑话我们家的。什么玩意,这老家伙蔫坏,恶心的很!”
  原因很简单,李逵能做太师府的乘龙快婿,但李云呢?
  找个什么样的门第?
  官宦门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