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913

  “对了,你叫什么?”
  “张川。”
  “好了,再厮杀一回,差不多就该分胜负了。”
  李云恹恹地看向了人群,他没有寻找目标,而是再次提着刀,开始走了起来。几步之后,踱步变成了疾行,随后脚步飞快地冲了上去。
  这一次,拦住他的举子手拿铁枪,却在步战中显得非常生疏。
  看来是个骑将。
  李云欺身上前,就不让对方有拉来距离,发挥武器优势的机会。
  贴着枪杆,李云将刀摆在腰间的位置,用转动身体来迫使对方一在退让。等到时机成熟,就是一招快似一招的猛攻。
  铛铛铛——
  对手接连后退,却不经意间,发现胸口似乎被扎了一下,低头看到有个白灰的印子落在了胸口。
  这攻击根本就不是李云手中的武器留下的,而是新加入的张川,手中长枪趁着他不留神,给他胸口来了一下子。
  这时,他清晰的听到:“淘汰!”
  “小人,暗箭伤人,不要脸!”这让这位心头怒气难遏地大吼道:“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
  不管是以多欺少,还是以力强压,李云都做到了将面前的任何对手都快速击败。即便他有帮手,也会给人留下一个很强烈的印象。
  李云,猛将也!
  毕竟,他才是锋矢阵的主攻者,战场上最耀眼的武将。
第386章
双鞭将
  演武场内,人越来越少。
  李云几个也越来越悠闲。
  突然,李逵嘴角发出一声咦的声音,让站在边上的韩德勤很好奇,轻声问李逵:“人杰,可有发现良将?”
  武举,就是朝廷为了选拔武将的科举考试。有良将,自然欣喜,没有发现良将,也不在乎。
  但这一科,毕竟是绍圣元年第一科,是小皇帝亲政的第一次武举,意义非凡。
  皇帝的目的很明确,寻找国之良将。而且尽量要发现可用的人才,这才能满足皇帝亲政之后,对于文治武功的企图。
  “使双鞭的举子手段不错。”
  李逵顺手指向一员小将,手持一对十三节钢鞭,不紧不慢的将他周围的举子一个个都击倒在地上。不经意间,就已经斩获了不少,击败其他举子,也是评判武进士的标准之一。可见,只要给此人足够的时间,战绩肯定会越来越好。甚至可能成为李云争夺武状元的有利竞争对手。
  韩德勤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儿,总觉得别扭,道:“此人,招式老练,力气也够,可为何出手畏首畏尾?”
  “他是骑将。”
  李逵一眼就看出对方的问题,下盘很稳,但不是那种步将的稳,双腿如同长在地上似的,快打慢打,都能游刃有余。
  对方的步伐很小,也没有多少变化,给人小心翼翼的感觉。要是遇到个看穿的对手,选择和他游斗,自然不容易轻易获胜。
  武举最后一场,很多举子都已经杀红眼了,在乱军之中对战,武力是一方面,战场的求生能力自然也是另外一个考校的方面。
  不得不说,这员小将选择的机会很好。
  他只是在战局周围找人厮杀,却没有给人拖入战场深处的机会。似乎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果然如此。”韩德勤本来就是武将,虽说在四大禁军中出身的武将,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做官,而不是征战沙场。
  眼力上有所下降,但底子还在,在李逵的指点之下,也看出了此人的实力不弱。
  正因为善于骑战,才让这员小将空有一身战场厮杀的功夫,却只能小心翼翼的打埋伏。
  不过,他的打埋伏的战术只能戛然而止了,在李云眼皮子底下捡便宜,这如何能让李云忍得下去?
  “小子!捡好处也该适可而止。”
  “我打我的,你找你的,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对方瓮声瓮气地开口,对李云的故意找茬很不耐烦,但却因为势单力孤,却不敢说硬气的话,故意激怒李云。
  李云回头扫了一眼演武场,开口问:“还有二十来条杂鱼,都打发了,你我厮杀一场。定下这状元名分如何?”
  对方听后有点迟疑,毕竟和李云不熟,冒然受到邀请,总会感觉有点让他不放心。不过,对方也想明白了,李云给出的建议是最好的建议,随即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解千凑在李云身后道:“李云,要不兄弟几个一起上,把这小子淘汰了,省的他跟咱们爷们争功。”
  刚加入的张川频频点头,不过他功夫也就和解千在伯仲之间,因为新来乍到,在小团体内,根本就没有发话的资本。要不是李云盯上了张川,他也不会付出那么大一笔财富,就为了这武进士的名额。
  解千听李云说对方是硬茬子,仔细打量起来对方。
  尤其是李云接着道:“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李逵的影子,好在这家伙空有一身蛮力,气势上却不如李逵很多。我和他对战,五五之数。”
  连李云都说自己有败给对方的可能,解千就更不敢强出头了。
  他瞥了一眼了演武场上,举子已经少了很多。
  除了几对打出火药味的举子之外,其他举子都开始偷偷留力。
  李云这时候选择清场,绝对是明智之选。
  “沂州李云。”
  “太原呼延灼。”
  要是李逵在场,肯定会战意昂然。双鞭将呼延灼,可不是庸手。
  但对李云来说,呼延灼不过是头一次听到的应试武举子,而且还是他在演武场遇到的最为厉害的对手,仅此而已。
  清场行动很顺利,有了呼延灼的加入,没有任何一个举子能够在他们几人之下,抵挡三五招的对手。
  很快,演武场就剩下了呼延灼、李云、解氏兄弟、还有张川。
  张川很满意自己的结局,武进士功名已经手拿把攥了,他此时也无欲无求。按照籍贯,他是军户,回到西北能够快速晋升,已是无欲无求。
  至于武状元?
  张川真没有想太多。
  而且,状元只能是留在演武场上的李云和呼延灼争夺。
  “痛快,可愿上马来战?”呼延灼毕竟年轻,一开口就暴露了他骑将的跟脚。对于他来说,步战确实很难受。
  而他的功夫,一半是马上的功夫。
  摆明了呼延灼这家伙想要骑战,李云能答应吗?
  不。
  他能。
  但是不能先上马作战,这不公平。李云想都没想,干脆道:“有何不可?”
  呼延灼心头暗喜,刚想要让人牵马,却听李云朗声道:“不如先步战,后骑战如何?”
  李云毕竟答应了他骑战,只是先步战,不太符合呼延灼的心意。但他还是天真的以为,李云是个直爽的汉子,点头道:“有何不可。”
  呼延灼手握双鞭,冲上来大喝道:“小心。”
  李云本就感觉呼延灼这家伙不好对付,怎么可能不留心对方的攻击?他左脚在地上一点,腾挪出了半步,就让呼延灼的攻击落在了空处。
  一开始,呼延灼还以为李云是在试探他。
  他的双鞭是重武器,别看双鞭没有刀刃,无法破开铠甲。但在战场上,挨铁鞭一下子,非死即伤。而且伤势往往会很重。
  可双鞭再厉害,打不到人也没用。
  这时候,呼延灼心中暗暗懊恼起来:“要是用铁枪就好了。”
  武将都不会只会一样武器,主武器,副武器,长弓,甚至暗器都会学一些。就像是史文恭,用方天画戟交战,也会用铁枪御敌,弓箭的水准也很高。
  呼延灼也会用铁枪。
  但双鞭毕竟是家传武器,关系到呼延家族的面子。
  尤其是在武举之中,用双鞭,不仅仅是为了告诉世人,他呼延灼很厉害。同时还要宣告大宋将门,呼延家族的传承没有断绝。
  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