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913

  男人手头要什么钱?
  有钱的男人就变坏。
  比如说自己家的丈夫,太师,刘葆晟。他要是没钱,能去找狐媚子养在外头,难道家里的老婆不香吗?
  刘葆晟脑袋都大了,对韩夫人语气加重道:“按照京城显贵的规矩,‘草贴之’之后就是‘细帖子’,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男方的家产如何,关系到女方要拿出多少嫁妆出来。如果李逵把汇通钱庄也算上,那么他家产超过百万,你觉得咱们府上拿出多少钱来合适。”
  “咱没钱。”韩夫人终于明白了刘葆晟忧愁的原因,也苦恼起来。
  刘葆晟苦恼道:“算了,去账上盘算一番,然后去府库看看。”
  刘葆晟不管钱,关系到女儿的嫁妆,他对家里头能拿出多少钱也没有个大概的估量。原先他没有多少经验,突然间地位提高了,没想过嫁妆竟然也要和男方的财产匹配,不然女儿嫁过去之后,就会被看轻。这是文人的一套,将门从来不玩这么高深的套路。
  当初苏轼的姐姐,苏八娘就因为出嫁的时候嫁妆单薄了一些,在夫家百般被刁难,最后郁郁而终。
  原先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毕竟自家嫁女儿都是世交。几个女婿也都是粗枝大叶的性格,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李逵能不在乎。
  刘葆晟也能不在乎。
  万一被人说闲话了呢?
  尤其,最近一次嫁女儿,是选女官入宫的老四,根本就给准备嫁妆。
  再说了,皇帝也不会要入宫的女官嫁妆的道理,他丢不起这个人。
  但李逵不一样了。新科进士,再加上太师府,外头瞪大眼珠子盯着的人就不少,巴不得刘家,或者李家做出让人嘲笑的傻事出来,好成为京城上层大人物们的佐酒谈资。
  而且和李家的亲事,还是老刘家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和文臣结亲,必须要慎重,必须要隆重,不能丢了太师府的脸面。但问题是,李逵托媒人送来的‘细帖子’上记录的财产太多了,这让刘葆晟有点担忧,自己家女儿给的嫁妆不对等,惹人笑话。
  可要是给足了,太师府的府库搬空了也不够啊!
  韩夫人对于刘葆晟最近爱搭不理的很不待见。
  原因嘛!刘葆晟竟然生出了和李林一样的想法,养女人,想要生儿子延续子嗣,而且失败之后竟然还不死心。家里的田慌地都长草了,他却在外头挥汗如雨使傻力气。韩夫人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怪了。
  可她还是随着刘葆晟拿着府邸的账本,去了府库。打开府库的门,老两口对照账本上仔细算了算,心头顿时凉了半截:“怎么才这点?”
  家里的钱才不到两万贯。
  绫罗绸缎倒是不少,都是宫里头赏赐的,嫁女儿也不见得用得上,毕竟皇家的东西,赏赐给刘家人,刘家可以用,但给李家就不见得能用了。
  这点钱已经不少了,对于这几年年入几十万贯的刘太师来说,等于家里遭贼的境遇。虽说,他手上的钱大部分都给了宫里的女儿,但每年他也能留下十万贯左右的财富。三年不到的样子,至少也是二十多万贯。
  可没想到,家里的钱连个零头都不到。
  刘葆晟气地指着自家夫人大骂:“你个败家娘们,钱呢?”
第394章
歪主意
  “女儿啊!你和李逵的亲事没跑了,八字也合,端端的是良配,保媒的还是苏公这等有名望的老相爷,体面就不说了,家里也该风风光光的将你嫁过去。”
  韩夫人瞄了一眼刘葆晟,心说:“死人呐,光我一个女儿家算怎么回事?”
  刘葆晟当然想开口,可问题是,他开口?
  “你娘把给你准备的嫁妆都给花出去了,家里得缓一缓,才能缓过劲来?”他堂堂太师,有脸对着自家女儿说这样的话吗?
  大宋是个讲排面,看财富的时代,真要是太师府嫁女儿,嫁妆都是些不值钱的西贝货,他还有什么脸面在京城住着?还有什么脸面去朝堂参加朝会?
  再说了,他丢脸丢的可不是自己家的脸,还有女儿贤妃的脸面,还有皇帝的脸。
  刘清芫顺从地抬眼,看着温婉可人,可眸子里闪烁的光芒,仿佛一下子看透了自家母亲的伎俩,轻声问道:“母亲,你不会又想要变卦吧?”
  “你娘是这样的人吗?”
  韩夫人沉默了,面对女儿质问的眼神她实在装不下去了,气鼓鼓道:“都怪你四姐,想着拉拢蔡氏,她连正宫娘娘都还不是,就开始胡乱操心,害的娘和你都难受。”
  这话肯定是真话,但该不该给女儿说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刘葆晟深知宫中的轻重,低声道:“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说正事。”
  韩夫人气地冷哼一声,心说:“正事为何你不说?”家里没钱,当然是男主人的问题,她一个女人却要操心这些事,容易吗?
  但眼下……先度过难关再说。韩夫人好不容易缓和了口气,和颜悦色道:“女儿,你还小,这么嫁过去,要是生孩子,会伤到身体的……”
  “娘——”
  刘清芫毕竟是女子,还是未出阁的小女子,面对成婚繁衍嗣子这种问题,总会羞涩地双颊发烫,低着头不敢答应。
  嘤嘤嘤——
  韩夫人看到人小主意大的女儿终于认怂了,还很少见的做出小女儿态,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恨不得得意道:小样,和我抖机灵,还嫩了点!
  韩夫人急忙把想说的话说完:“女儿,我和你的父亲的意思,先把亲事定下来。过两年,在出门。如今,你娘和你爹膝下就你一个女儿,这要是出阁了,家里头就冷清了。这件事,就先这么定下来,女儿放心,你的婚事家里一定不会草率。”
  说完,韩夫人也不等刘清芫开口,就匆匆离开了女儿的闺房。
  刘葆晟也赶紧溜了。
  刘清芫吸了吸鼻子,迷茫地看着父母离开的样子,似乎有点像是逃跑。她感觉到了父母的异样和不寻常,嘟哝道:“二姐夫不是也经常住在家里?怎么会冷清……”
  太师府,刘清芫的闺房。
  作为太师府中最受宠爱的女儿,还没有出阁的刘清芫集太师府邸内上下,所有宠爱于一身。但受宠的刘清芫也有担忧。
  算完帐之后,她已经发现了父母古怪的原因,似乎自己家的钱似乎有点少。
  韩夫人因为当初二女婿、三女婿倾其所有的支持家里给宫里送钱,虽说过程一波三折,这份亲情肯定要维系起来。太师府最近几年的开销很大,一放面要维持贤妃娘家人的体面,同时还要贴补两个女婿,总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出钱的时候想到人,捞好处的时候把人就忘了吧?
  真要是这样,女儿恐怕都有怨言,更何况女婿?
  当然,老刘家的女婿本事虽然差点,但对钱财真不怎么看重。
  但长辈却不能不当回事,得一碗水端平了。
  二女婿给了田庄,京城的宅子。
  三女婿给了田庄,铺子。
  这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尤其是韩夫人还不能将一个空无一人的田庄给女儿女婿,仆人,管事,都要准备妥当,这又是一大笔花销。
  而父亲刘葆晟虽贵为太师,但太师不过是个不管事的散官,是朝廷的恩宠,俸禄才120贯,加上补贴240贯(公爵的官俸),单月可领取俸禄360贯。除此之外,刘太师老家的田产,商铺,都已经在三年前变卖了。要不是当初俩个女婿带着钱准备去京城给女儿铺路,却被牛背山的山贼抢了。刘葆晟也不会通过三女婿认识李逵。
  认识李逵之后,刘家人才走上了辉煌腾达的坦途。
  知恩图报,刘太师。
  他绝对干不出,如今地位高了就看不起李逵的普通家世。但府库空虚却是真的,他也没辙。
  这几年,刘家在京城就买下来一座大宅子,花了将近五万贯。这是一笔巨款,也是让刘葆晟能够在朝堂上有面子的底气之一,爷们有钱!
  可实际上,雪花盐的秘方进献给朝廷之后,刘家的正经收入就只有刘葆晟的官俸,一月360贯。
  这笔钱对于普通官员,甚至高级官僚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但是对太师府来说,这点钱哪里能够维持太师府皇亲国戚的体面?
  刘清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家里没钱嫁女儿,压根就不是父母舍不得她离开。将面前的账本一推,生起闷气起来。
  而刘葆晟夫妇头痛的事一桩接着一桩。
  家里头没有合适陪嫁的女眷。
  媵妾,三六九等的丫鬟,管事,奴仆,这些都没有。更重要的是陪嫁的田庄和商铺去哪里找不都是个大问题。
  而刘葆晟似乎能够解决的问题,一件都没有。
  要说丫鬟吧?
  刘家底蕴不足,生家子可信任的丫鬟有,但是军户出身一个比一个粗鲁,至于穷亲戚中选择陪嫁的表亲做媵妾,也踅摸不出来。这不是小事,而是面子。别人家有的,太师府拿不出来,这像话吗?
  可是刘家人丁稀薄,亲戚中划拉一阵,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韩夫人家,算了,都不是省油的灯,刘葆晟觉得送女婿一群祸害,将来少不了要落埋怨。
  不过刘葆晟有办法,他琢磨了三四天,还真想出了一个人。匆匆将二女婿招来,问:“省试后人杰有过一次醉酒,似乎借宿了京中一户人家,有这回事吗?”
  程知节还以为岳父对李逵的人品有所怀疑,拍着胸脯表示:“岳父,人杰的人品您老还不知道?这事有,但人杰啥也没干。”
  “好,他啥也没干就好。”刘葆晟抚掌宽慰地笑道:“听说那家的女子也未婚配,长相如何?”
  “端庄秀美,当然,比不得我家的娘子。”程知节眉开眼笑的顺着岳父刘葆晟的话,突然似乎看到有人从正房前厅过去,那襦裙的颜色似乎像自家夫人的,顿时改口称赞自家的老婆如何贤惠。惹得刘葆晟好不痛快,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是,程知节凑近,低声耳语道:“岳父想要纳妾?”
  刘葆晟怒目相对,他就不明白了,自己难道就这么急色?堂堂贤妃的父亲,还不能有点正经事琢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