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913

  之前女子看着身材丰腴有少妇的曼妙,可是肤色黝黑,让人不愿多看。可清洗过后,肤色白润,如出水芙蓉。长相还是一般,眼睛挺水灵,就是嘴有点大,少了那种妩媚的动人。可皮肤很白,就算是李逵也发现眼前这个女人是他这辈子见到过最白的女人了,不……两辈子。
  当然,他对这个女人没有太多的想法,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三个男人争个女人争的死去活来了。
  这等姿色,在普通人眼里肯定是绝色尤物,李逵甚至想到了甘夫人,就是刘皇叔的那个小妾,生阿斗的那个女人。传说甘夫人肤白如玉,姿态抚媚,容貌美艳。虽说眼前的这个女人比甘夫人差了很多,但也仅仅是容貌不如甘夫人美艳而已。
  李逵怔了怔,问:“你可有隐情?”
  “小女子是米脂人,跟着表舅来了延安府嫁给了河道监工钱舟,只是钱舟好赌又贪杯,经常不住家中。那年党项人打过来,小女子在城中躲避,等退兵之后却发现钱舟不见了,以为死于兵祸。小女子为钱舟守孝三年,这才由表舅许了郑生。”
  “只是……”
  “婆媳不合,很正常。”李逵一副听故事的模样,就差那个茶壶大摇大摆地喝茶听故事。
  “小女子不敢,后来种种才被卖给了王铁匠。可是大人,小女子本就不想如此,可是天命难违,小女子想问大人,如果可以,还请大人给小女子自由之身。”
  女人说完,轮到李逵和种建中目瞪口呆了,三个男人争女人也就罢了,竟然女人还有隐情,根本就不爱这三人之中任何一人,可是之前两人指着王铁匠说这厮是女人青梅竹马的奸夫,这是从何说起?
  种建中不解道:“王铁匠不是你青梅竹马之人,你们……”
  “大人,小女子流落此地,是因为家道中落,母亲无力维持家境,且家父死的不明不白不敢留在家乡,才跟着表舅来了延安府。不想表舅只人前,不顾亲戚之情,将女子当货物一样卖买。王铁匠之前只不过是小女子家中田庄内铁匠之子,试问大人,您会和家中铁匠子女青梅竹马吗?”
  女子问地种建中哑口无言,随后说道:“此般种种,都是王铁匠一口之词,小女子面对众口悠悠,有何什么办法?”
  “还有什么一起说吧?”
  “小女子有个兄弟,如今在王府当差,所以他们……”
  明白了,都是利益熏心,李逵看向了种建中,道:“应该可以判案了。”
  “来啊!将钱舟押回大牢,严审其为党项人内应之事。”
  “大人冤枉啊!”
  “子不告母,如今你让你母亲蒙羞,来啊,打四十棍,赶出衙门。”
  “王铁匠,你毁女子清名,已然事发,打四十棍,罚其修城墙。”
  ……
  “聂翠翠,你留下,本官有话要问你!”聂翠翠的表情,欢喜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却不曾想是:刚脱狼嘴,又入虎口。
  李逵一通判罚下来,种建中倒没觉什么,这是比较稳妥的结案。倒霉的三人可都是咎由自取,可是接下来一幕,李逵的举动却让众人心里都冒出两个字:“狗官!”
第505章
大人,您就从了吧!
  进士就这等货色?
  种建中对李逵的行为深恶痛绝,什么万恶淫为首,小人怀土,之类的圣人言如同洪钟大吕在耳畔一遍遍的想起来。想着自己做官的意义……他决定要和李逵这等恶人斗争。
  突然有人在边上对他提醒道:“种大人,我家老爷有请!”
  种建中回过神,发现是李逵身边的书史李邦彦,腆着脸对他不冷不热的笑着。李邦彦是始终如一的人,他敬仰读书人,但对种建中这种靠着恩荫做官的人颇为不屑。他可是拥有远大志向的人,将来肯定是要中进士的大才,怎么可能对恩荫官巴结?
  李邦彦一如既往的只巴结真正的读书人,举子和进士。如今跟着李逵,普通举子他已经看不上了,除非是太学之类的上上舍生名列前茅的举子,才能将就着入眼。
  显然,种建中在李邦彦的眼里属于档次比较低的官僚,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说白了,李邦彦就是狗眼看人低。见种建中不乐意的样子,李邦彦却故意拦着对方,低声道:“种大人,有道是官官相护,当官的不帮当官的,朝廷为何要将科举取士时同科视为同门?”
  “你……”种建中气地一甩衣袂,扭头就走。走了两步,却觉得浑身不得劲,干脆回头去了后衙。他非要和李逵说道说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做官不能把百姓当成草芥。尤其是强抢民女,这等卑劣的行径,如何能成为百姓表率?
  李邦彦随后跟着种建中而去。
  李邦彦对于李逵的话,那是指哪儿打哪儿,说是铁杆狗腿子也当得。堂堂探花老爷,被发配来了西北这等苦寒之地,找个暖被窝的女人又如何?这是哪个女子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好不好?再说了,还是个破有经验的几手货,都已经委屈了咱老李家的门第。还有,聂氏自己都不愿意和丈夫一起过日子了,咱们老爷收了,那是给弱女子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是仁德。
  至于为何要叫种建中?
  李邦彦单纯的认为,自家的大人要找个同僚做见证。多半种建中要给李逵做个牵头拉线的身份,姑且就当是媒人吧。
  这可是抬举,别不识相!
  来到后衙,种建中气咻咻地埋头往前走。宣抚使吕惠卿兼了延安府的知府,可是鄜延路的情况很特殊。延安府是军府,城市也不如鄜州热闹,而且规模很小,只有两个州。不像是秦凤路,拥有七八个州。所以,州里的转运、宣抚、提举衙门都在鄜州办公。
  吕惠卿要不是因为打仗了,他也不会来延安路。
  实际上,延安路就是个军队掌控的府。这在大宋是属于很特殊的情况。一般来说,府级别的官衙,要比州大。但是延安府却另有原因。因为和西夏边境接壤的防线很长,延安府基本上以驻军为主。百姓数量很少,而且多半是为军队服务的匠人和商人。
  “人杰,你这么做,让苏公知道了,该如何失望至极?”
  种建中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和李逵正面冲突的危险性很高,别人他不知道,李逵可是在战场上甘当锋矢之首,追着西夏主将杀人的魔头。老种虽说也是出自将门种家,但要说武力,就连种氏最杰出的将领,他的伯父种谔也不是李逵的对手。
  铁鹞子副帅讹其满被他如同耍猴般欺负,最后索然无趣才给了手下鲁达练手。就连是敌人,种建中都为讹其满的死感到羞辱。太憋屈了,大宋科举百年,才出了李逵这么个人。堂堂战场猛将却被读书人欺负的没脾气,上哪儿说理去!
  想着让苏辙的威名让李逵悬崖勒马,可让种建中不解的是,李逵好像没听到似的,对种建中道:“老种,我决定去西夏瞧一瞧!”
  “啥?你不是想要纳妾?”
  种建中急忙摇头,惊诧道:“你要去西夏?”
  大宋的文官去西夏,还不是以使节的身份去,这货到底想要干什么?
  想起苏辙临走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他看住李逵,种建中终于明白了这句话是如何的不容易。至于说李逵去西夏要投靠西夏?这种蠢话他说什么也不会说出来的,大宋的进士,什么时候投降过异族?
  只有屡试不第的倒霉蛋,或许迫于对科举的愤恨,蹉跎半生的偏执,才可能铤而走险。可这样的人,也是极少数。
  那么李逵去西夏的目的显而易见,肯定是去搞破坏!
  种建中大叫起来:“人杰,你不要命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看我大宋,如今和西夏的大战如同箭在弦上,迫在眉睫。如果我等边军官员不知西夏风土,如何能将其战胜?大宋和西夏的征战已经超过五十年,这五十年内,你想过我大宋消耗了多少钱财,付出了多少将士的性命。西军一年消耗三千万贯,十年就是三万万,五十年,那是十五万万贯,这笔钱足够让我大宋普通百姓永远免除所有的农税了。”
  “你我都是朝廷的官员,我们岂能尸位素餐,只喊着守土有责就能保护一方百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找出颠覆西夏王权的症结,才是为我大宋谋万世之福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也是我去西夏的原因。”
  “聂翠翠的弟弟在王府做事,肯定是做岁币贸易的王府管事。如今多半是在这肤施城内,跟着他的王府商队进入西夏免去了从边境偷偷过河的危险,更不用伪装商队成异族,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逵这话一出,种建中顿时觉得李逵高大无比起来。可是之前……对了,那个聂氏呢?怎么没看到?
  “大人,聂氏你准备如何处置?”种建中问。
  李逵古怪道:“你这眼神不对啊!似乎对本官有敌意!”
  “人杰你误会了,我这是怕人杰留下聂氏恐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再说了,聂氏蒲柳之姿,哪配得上你?”
  种建中尴尬地讪笑起来,也为自己的龌蹉想法而羞愧不已。之前还以为李逵贪图聂氏美色,准备对其下手。
  当然,就种建中看来,聂氏虽不是绝色,但也颇为不俗,李逵贪图这等美色,也说得过去。可李逵却勃然怒道:“我是这样的人吗?我只不过听到她兄弟在王府里办差事,显然是负责西北这里的生意。我已经让我长随带着她去将兄弟找来。能混在商队之中进入西夏,总好过两眼一抹黑的去撞大运。”
  “可是钱舟为何又要关押起来?”
  “此人说话闪烁其词,显然有所保留。而且此人是水工,西夏如今也开始种植,需要灌溉,他这样的人才西夏应该不多见,肯定不会如他所说的做牛做马。这家伙应该是运气不好,才被俘虏了过来,我估摸着这货在西夏的待遇肯定不差,甚至成为低级官员都有可能。可是之前大战之后,俘虏甄别确实太难。党项土人不同言语,还不是这些二狗子随便说?”
  李逵对钱舟的兴趣很浓,之前好水川之战,西夏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就是掘开了西夏的黄河灌溉总渠,将大宋主力困死在平原之上,十万大军,最后才活了一万多人。
  凭什么西夏人可以挖渠,大宋人就不能挖?
  有水工带路,应该很方便。
  而且西夏的灌溉渠,每年都在变化,有一个熟悉的水工,比他胡乱挖一气总要强很多。另外,别以为党项人是异族,就一定会将俘虏的大宋百姓当成奴隶。有才能,有专业技能,读书人就算是被俘虏之后,到西夏也能享受优待。李逵甚至不怀好意的想着,钱舟在西夏恐怕连妻妾都有。
  西夏对人才的渴望,可要比大宋迫切的多的多。
  虽说李逵说的轻松,但种建中还是不建议李逵去西夏犯险。胆子大,艺高人胆大是一回事,可命是自己的,而且只有一次,要是命都没了,李逵的大好前程岂不是毁于旦夕之间?
  李逵的打算没把种建中吓住,却把郝随给吓出来了。自从跟着李逵,郝随真的没过过几天安稳日子,一路跑,一路嚷嚷:“人杰,你非害死咱家才甘心吗?”
  “郝公公,这是朝廷政务,和你不相干!”李逵摆明了不想和郝随说道,他要说服种建中不难。君子喻于义,只要在大义上说服种建中,种建中只会配合李逵,绝对不会拖李逵的后腿。但是郝随不一样,他是宦官,有时候比女人都要偏执。
  想要和他说明白道理,这辈子都难。
  既然讲道理不成,李逵只能用不讲道理的办法。
  郝随愣住了,随后走到李逵边上,轻声道:“人杰,莫要糊涂,官员擅离职守可是大罪,真要是被朝堂知道,要是立功了还好,要是寸功未立,那就是天大的麻烦。仅仅御史台就不会放过你。而且人杰,你想一想,读书考科举多难呐?你还没有子嗣,万一出点意外,岂不是让后继无人?”
  对郝随,李逵真的服气了,这货无论做什么事都能牵扯到生娃这种事上面。
  最气人的是,郝随自己还是个没有本事生娃的主。
  你一个宦官,教唆别人生孩子,心里就不难受?
  可问题是李逵是听劝的人吗?他根本就不是这种人,郝随和李逵的交锋,就从来没有赢过。因为立功,被选入京营的鲁达,如今已经是郝随的护卫首领,这货很没有眼力见地对李逵道:“大人,你们是否商量着去西夏?”
  “嗯!”李逵拖长了音道:“你也来劝我?”
  “不是,大人。”鲁达突然正色起来,正了正衣襟,对李逵哀求道:“大人,我也要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