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5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5/913

  “我尽量。”
  “小王还想要……”
  ……
  李逵恼怒道:“还提要求,就得加钱,不对,加马。”
  就在李逵为一匹汗血宝马卖艺的时候,匆匆赶来的西夏大臣抵达了静州。可是面对这位西夏新君的爷爷辈叔祖嵬名康达,大宋使团谈判大臣安焘像是吃了个苍蝇似的难受。
  嵬名康达的好脾气在西夏皇族内是出了名的好,大有唾面自干的本事。谁都能欺负他,他也不会生气。
  可这家伙虽然窝囊了些,可问题是活的长,愣是一个人,送走了西夏四代君王。他出现在安焘面前的那一刻,安焘还怕自己脾气冲,气死了老头赖在他身上。可是才半天时间,他发现自己小看了对方,老头八十多了,耳聪目明且不说,还是个蔫了吧唧的脾气。
  任何安焘的条件,他都能点着头道:“安大人呐,老朽做不了主,得让人去禀报我主。不着急,一两天就有消息了。”
  这日,又在嵬名康达面前受了一肚子气的安焘走进了李逵的小院,却见到耶律保机仿佛被雷击中了般神情呆滞,脸上却泪水横流。他心头顿时咯噔一下,心说不会李逵把这位这么着了吧?
  在看李逵,颇为无辜。
  汗血宝马的生意不好做啊!他拿出不少名家的诗词,都让耶律保机给否决了。他要最好的,这可愁坏了李逵。男女之间,尤其是酸腐和姐儿的感觉,他也把握不太准啊!他终结起来就几个字:没有生活经验。
  无奈之下,他只能搬出大神纳兰性德。然后写了两句,小王爷看后就一个劲的喃喃自语:“这就是我啊!这就是我啊!”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耶律保机想到了多少个风雨之夜,孤独徘徊的怅然若失。
  安焘老头子气地官帽都盖不住他冲天的怒发,他累死累活和西夏的谈判大臣交涉,而李逵呢?竟然和耶律保机俩人竟然在一起琢磨儿女情长,他记得自己离京的时候,遇到了在丞相苏颂老爷子。哪位评价很高的对安焘道:“人杰做事有担当,靠谱!”
第562章
讲道理的人最没道理
  也就是安焘好涵养,他没有发怒,走两步才发现地上有些纸片,上面的字: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窗前独剪影,空弹一曲长恨歌’
  ‘断肠人在天涯’
  ……
  这些句子放在东京汴梁的酒宴上,是能博众人赞叹的佳句。可问题是,他在军国天下的忙碌,李逵身为大宋使团的副使,竟然和辽国使团的人混迹在一起。混在一起也就罢了,还两个男人在一起研究风花雪月。此情此景,安焘要是还能心平气和起来,绝对对不起他的名头。
  尤其是看向耶律保机的样子,安焘还能不明白吗?
  李逵这厮被耶律保机给收买了。
  “李人杰!”
  “安学士来了?”李逵这两天,脑子都有些发木,耶律保机这货太矫情,这个不好,那个不行。他搜肠刮肚的将能记住的诗词想了遍,直到安焘进门之前,他才搞定了这货。
  安焘骇人的目光停留在了耶律保机近乎痴呆的状态下,随后看向了李逵,愤怒,怒其不争。更多的是他可是宋人,当着契丹人的面呵斥自家后辈,这说不过去吧?于是都已经伸出去的手指头,从李逵的脑袋上指向了耶律保机,面色难堪道:“小王爷,我大宋的官员都被你带坏了。”
  耶律保机悲凄之情为之一顿,随后从心底涌上无尽的委屈。
  他什么时候带坏了李逵?
  冤枉呐!
  他堂堂小王爷,能受这份委屈?当即反驳道:“安学士,你是否对小王有误解?”他的意思再简单不过,别看李逵长的五大三粗,看着性格很直很粗鲁的样子,可这货才是表里不一,一肚子的坏水啊!相反,他与李逵放在一起比较,简直就是出淤泥的白莲花。
  耶律保机还是年轻,他也不想想,安焘是宋人,李逵是宋人,怎么可能在他一个外人面前,帮着他说话?
  即便是有矛盾也是关起门来争论。
  可小王爷哪受过这等委屈,指着李逵扭头对安焘控诉道:“他之前还教我《河满子》。”
  “哪个《河满子》?”
  小王爷耶律保机反应木讷道:“还有哪个?就是那个《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河满子》的曲牌传唱的并不多,但是有一首,这是去勾栏必点的名曲。每当此曲一出,必能引起阵阵娇羞之气。安焘也年轻过,也曾流连过那种燕语莺歌的场面,而且还是此中好手。只不过,在这等宴会之上,他想要出风头很难。当年宴会上,最夺目的那个人也不算是外人,正是李逵的师祖苏轼。
  和凝的这首词在教坊、勾栏这种去处,无伤大雅,还能烘托气氛。
  可是在使团之间,就变得下作了。
  老头脸上浮现出阵阵怒意,还没等他发作,却见李逵无辜的问他:“安学士,小子才疏学浅,不知道这首词可有来历?”
  安焘诧异的瞥了李逵一眼,目光中却露出满意的神采,嘴上却不饶人道:“这等词曲老夫也是少有耳闻,不过听说颇为不雅。”
  面对李逵的装傻,耶律保机可以忍;面对安焘的质问,耶律保机也觉得可以忍;但是面对李逵和安焘同时投射在他身上的灵魂拷问,耶律保机这才感受到了世间的邪恶。他哆嗦着指着李逵和安焘,气地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徒劳地申述道:“你们都是两榜进士,怎么可能连《何满子·正是破瓜年纪》这首词都不知道,我不信!”
  安焘向前一步,气势如同倾泄而下的海啸般让人喘不过气来:“那好,老夫其问小王爷,这首词你从哪儿听来的?”
  “东京汴梁的教坊。”
  “老夫在问,这教坊可是读书的地方?”
  “不是……唉,不对。教坊边上就是太学,要是读书人不去,这教坊还能有生意吗?”
  “你可曾听说过,在教坊之中可走出过两榜进士?”
  “这个倒是很少见闻,但问题是……”
  “下贱之地,怎么能走出仁人君子?”
  这话一出,耶律保机除了抱头鼠窜,根本就没有招架的能力。等到耶律保机跑了,李逵偷偷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心说:大宋的老头子都不好对付啊!
  李逵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怎么可能相信安焘的鬼话?在京城做官,除非是穷到连吃饭都吃不起的地步,这才会避教坊此类销金窟远远的。当然,诗词歌赋名声在外的除外。比如说黄庭坚、秦观等人,他们虽然穷,可是要是放下身份去教坊打秋风,有的是年轻貌美的头牌投怀送抱,还不要钱。
  他们之所以不去,绝对是抹不开脸。
  花界老顽童的名头,可真不好受。
  安焘的到来,李逵不认为是针对耶律保机,这是顺带手欺负了一把而已。
  耶律保机离开之后,李逵让人送上茶具,烧的旺旺的小茶炉,咕咚咕咚冒着热气。李逵不急不缓的添加茶叶,佐料,然后等待之中对安焘苦笑道:“让大人见笑了。”
  安焘摆摆手道:“不碍事,听说耶律保机为了向你求买一首词,出了大代价。”
  “一匹马而已。”
  “这马应该不普通吧?”
  安焘对李逵笑眯眯地样子,似乎想要沾光。李逵装傻道:“大人,不过是一匹西域的幼马而已,才两岁。”
  “汗血宝马?”
  “安学士,你不会也想要吧?”
  见李逵脸色骤变,安焘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老夫要是年轻三十载,你小子这马说不定姓谁了呢?可如今老夫年纪大了,骑马反而有害。算了,留着吧。这也是你的运气,就怕被人听了去,对你的风评不利。”
  李逵苦着脸,指着自己的脸对安焘叫苦道:“学士,你觉得小子还有风评可言吗?”
  安焘蓦然,随后幸灾乐祸道:“也是,你小子就和当年的子瞻一样,胆子出奇的大,简直是肆无忌惮。可是子瞻有才,有大才,诗词歌赋无一不是当下顶尖的水准。你差点,好好的进士快混成了将门,但是天下将门也绝对养不出你这等能搅和地一个国家天翻地覆的人。还是单枪匹马。不得不说,你小子和你师祖一样邪门。”
  用邪门这个词来形容苏轼,并非是安焘的恶意。而是读书人对同行的无力和绝望。每个在出仕前能考中进士的学子都是极其自信的人,坚信自己是天才,可遇到了苏轼之后,有种像是繁星撞见烈日,这种糟心的感觉很让人沮丧。
  安焘自顾自地说到:“和凝的这首《何满子》其实落了下乘。当年去教坊,这首词不如这位的另外一首受欢迎。”说话间,安焘摇头晃脑的吟了起来:“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李逵随口应道:“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
  没想到李逵能如此应景,安焘不得不对李逵另眼相看,可随即似乎想明白了,呵呵笑道:“去教坊,和凝的这首《江城子》不能少。不愧是子瞻的徒孙,技艺不能丢。”
  读书人考科举,肯定是不会学到和凝的诗词。这位名声很不错,才学也是极高,但问题是这位擅长写艳词,还写出名了。说是艳词界的魁首也不为过,可恰恰这位还做过宰相。这才让和凝的诗词名声大作,可实际上和凝活着的时候也很无奈,这些诗词大部分都是他年轻时候放荡不羁的遗留。反而成了他做官之后最大的困扰。
  茶水咕咕倾斜入茶盏,汤色尚可,手法尚可,这绝对是苏轼的真传。但恰恰是苏轼最不擅长的方面之一。
  安焘也不在乎,秋冬之季的塞外,能喝上一口热茶已是享受。
  闭着眼回味了一阵,安焘放下茶盏长长的呼出一口热气,随后不屑道:“辽人如今也破败了,不复当年之勇。如今的辽人权贵,各个骄奢放逸,章子厚说的没错,辽人的落败是他们羡慕王化,却有没有学到我华夏真学开始的。”
  “学士不是对章相?”李逵不太明白,安焘在朝堂上遇到章惇,可是有机会就怼的猛人。可突然间在背后竟然说起了章惇的好话,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安焘笑了笑:“老夫和章子厚不睦,主要是他这个人太霸道,做事不留余地。可他比起来曾布、蔡卞几个的能力不可同日而语。只是他对辽国的态度,让老夫担忧不已。就他的性格,少不了会让大宋和辽国动武。两国罢战百年,虽说废于兵事,但这要打起来,可不是和西夏这样了。辽国输不起,大宋更输不起。”
  “如能取胜,打下燕云十六州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两家交战个几十年,百姓都要没活路了。”
  不得不说,安焘身上还能看出文士的痕迹。他怨恨一个人,却不会怨恨这个人的才能。安焘顿了顿,抬眼对李逵道:“人杰,章子厚是大宋的变数,你何尝不是大宋的变数?”
  “下官何德何能,能当得起大人的谬赞!”李逵诚惶诚恐的样子有做戏的成分,心里却美滋滋的,终于有人看出来他能臣的本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5/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